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31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用包扣、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
一种惯用的帽用包扣10,如


图1所示,其包含有一母扣体11、一扣紧元件12与一公扣体13,该母扣体11底端设有一凸柱14,该凸柱14内设一各处直径相同的内孔15,内孔15内设一呈倒钩斜向的凸环16;该公扣体13设一钉柱17,该钉柱17上设一呈斜向的凹环18。使用时,将一装饰布(未示)包覆于该母扣体11的外周面,装饰布的周缘下卷于该母扣体11的内周面,再将扣紧元件12扣设于该母扣体11的凸柱14上,并将装饰布的周缘束紧于母扣体11内,该公扣体13的钉柱17扣合于母扣体11的内孔15中。借此,将包扣10扣设于帽体各裁片的接缝处,以保持帽体的美观。
上述构造中,由于各构件由塑料一体成型,由于该母扣体11的内孔15中设有凸环16,使该内孔内的模具不易脱模,且有损伤该凸环16之虞,因此,惯用母扣体11的凸环16仅能呈倒钩斜向状,公扣体13亦为相同情形,则该公、母扣体13、11扣合之后,其扣合力薄弱,无法扣紧,而常有脱落的现象。
本申请人为改进前述缺陷,提出了第92232320.8号专利案(以下简称母案)的申请,请参阅图2,该母案的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20包含有一公扣体21、一母扣体22、一罩体23,该罩体23用以供装饰布24包覆,罩体23盖设于母扣体22。其中,该母扣体22的内孔25呈贯穿状,以便于脱模,以于内孔25设一卡止部26,该公扣体21的钉柱27则设一锥状头部28。公、母扣体21、22扣合时,该钉柱27的头部28得以确实扣卡于该卡止部26,而产生良好的扣合状态,不会脱落,得以确实改进惯用包扣的缺陷。但母案于使用上亦有缺陷,即公扣体21扣入母扣体22时具有一冲击力,公扣体21的钉柱27穿设于母扣体22的内孔25之初,由于冲力使然,使得该钉柱27的头部28常会向上凸伸,如假想线所示,之后再回复至正常位置,则该头部28穿入该内孔25之初即会刺及该罩体23,造成罩体23受冲击的部位凸起,影响包扣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其突破脱模技术,改进母扣体的结构,使公扣体扣合于母扣体后,不会损及该罩体,更保有扣合强度。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包含有一母扣体,其底面向上设一内孔;一公扣体,具有一底部,以及一设于该底部的钉柱,该钉柱顶端设一外径较大且呈锥形的头部,该公扣体以该钉柱穿扣于母扣体的内孔中;一罩体,该罩体的外周面用以包覆一装饰布,罩体盖于该母扣体的周面上,并用以束固该装饰布;其特征在于该内孔未贯穿母扣体,其顶缘设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包括一连接部,设于该内孔的中段;一容纳部,设于该连接部上方,与该连接部连接,其直径较该内孔的直径大;一耐受部,设于该容纳部上方,构成该内孔的顶端,该耐受部呈锥形;该钉柱穿设于该内孔时,该头部容设于该容纳部,头部的底缘卡止于该容纳部与该连接部的转折处,该耐受部得以吸收钉柱穿设时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得由下述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以获得进一步了解,其中
图1为惯用帽用包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80215108号专利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分解图。
图4为图3的组合图。
首先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30,包含有一母扣体40、一公扣体60以及一罩体50等,该公、母扣体40、60是塑料射出一体成型,该罩体50为一金属片体,其中该母扣体40顶面具有一圆滑的弧面41,底端向下设一凸柱42,该凸柱42内沿轴向设一内孔43,该内孔43并未贯穿该母扣体40,内孔43上端设一容置空间44,该容置空间44包括一连接部45,设于内孔43中段,其内径向上渐增;一容纳部46,设于该连接部45上方,与连接部45连接,该容纳部46的直径较该内孔43的直径大;一耐受部47,呈锥形,设于该容纳部46上方,恰构成该内孔43顶端。
该罩体50呈碗状,具有一凸面52与一凹面54。该罩体50的凸面52上用以罩覆一装饰布55,装饰布55的周面折入罩体50的凹面54内,该罩体50罩设于该母扣体40的弧面41,并将该装饰布55束固于罩体50与母扣体40之间。
该公扣体60具一底部62,并于该底部62上设一钉柱64,该钉柱64的顶端设一锥形的头部66,该头部66的外径较钉柱64的外径大。
组装时,请配合参阅图4,罩体50、装饰布55与母扣体40的结合方式如上所述,再将该公扣体60以该钉柱64刺穿帽体70,再穿设于该母扣体40的内孔43中,以完成固设于帽体70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的脱模技术,而于该未贯穿的内孔43内,设一直径较该内孔43大的容置空间44,经由该等结构特点得以产生以下的功效该公扣体60的钉柱64穿设于该母扣体40的内孔43时,穿设之初,钉柱64由于扣合的冲力而向上凸伸时,该头部66恰得以抵靠于该耐受部47,该耐受部47形成一能量吸收部,得以有效吸收该钉柱64的冲击能,形成一防护措施,以避免刺及该罩体50,避免罩体50凸起,并可防止该头部66可能刺穿母扣体40的现象,保持包扣30的美观。
钉柱64扣合于内孔43后,该头部66容设于该空纳部46,其外径与该容纳部46的外径相同,且其锐角状底缘,亦即其最大外径卡扣于该容纳部46与该连接部45的折角处,形成相当有效的卡扣状态,能有效地使该头部66卡止于该容纳部46内,头部66底缘绝无法自该折角处经过连接部45而脱出,其扣合强度佳,无法使之分离。
权利要求1.一种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包含有一母扣体,其底部向内设一内孔;一公扣体,具有一底部,以及一设于该底部的钉柱,该钉柱顶端设一外径较大且呈锥形的头部,该公扣体以该钉柱穿扣于该母扣体的内孔中;一罩体,其外周面用以包覆一装饰布,罩体盖于该母扣体的周面上,并用以束固该装饰布;其特征在于该内孔未贯穿母扣体,其顶缘设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包括一连接部,其外径往上递增,设于该内孔之中段;一容纳部,设于该连接部上方,与该连接部连接,其直径较该内孔的直径大;一耐受部,设于该容纳部上方,构成该内孔的顶端,该耐受部呈锥形;该钉柱穿设于该内孔时,该端部容设于该容纳部,头部的底缘卡止于该容纳部与该连接部的转折处,该耐受部得以吸收钉柱穿设时的冲击力。
专利摘要一种帽用包扣的改良结构,包含有一母扣体,于底面向上设一内孔;一公扣体,具有一底部及一设于底部的钉柱,钉柱顶端设外径较大锥形头部,公扣体以钉柱穿扣于母扣体内孔中;一罩体,其外周面包覆一装饰布,罩体盖于母扣体周面上以束固装饰布;内孔未贯穿母扣体,其顶缘设一容置空间,该空间包括一连接部,设于内孔中段;一容纳部,设于连接部上方,其直径较内孔直径大;一锥形耐受部,设于容纳部上方构成内孔顶端。
文档编号A42B7/00GK2203543SQ94243290
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7日
发明者何文龙 申请人:何文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