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拉杆的把手控制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67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旅行箱拉杆的把手控制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拉杆的把手控制柄,尤指一种可双边定位控制的把手控制柄。
目前,公知的旅行箱拉杆有缺陷,即定位效果差,如


图1所示的A部位,因其中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存有空隙,造成了整个拉杆1在施力时,形成了偏斜状态,使用越久,内管11与外管12的间隙越大,则其定位效果越来越无法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旅行箱拉杆的把手控制柄,把手控制柄内设有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可相互动作,并准确传动于下方的定位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旅行箱拉杆的把手控制柄,它有把手本体,把手本体是由一长条形、有内凹容室的上盖和一内凹、可容纳控制部件的底座所组成;控制部件呈长条状,一侧边连接一压钮,另一侧边则呈一扣接柄的传动臂及一侧边与传动臂相扣合的连动臂;传动臂和连动臂分别枢接在把手底座的内凹容室内。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双边定位准确。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公知旅行箱拉杆的把手移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未施力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已施力的剖视图。
图中2把手本体,3下盖,4控制部件,5杆体,6连动部件,7定位孔套筒,21、31内凹容室,22。311、412、422透孔,41传动臂,42连动臂,43压钮,411、421扣接柄,51杆,52、63弹簧,53弹簧固定位,61砥块,62阀座,64垫片,65固定筒,66固定片,71数定位孔,B铆钉。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由一把手本体2、一下盖3、一控制部件4、一杆体5、一连动部件6和一定位孔套筒7所组成;杆体5中有一杆51、一弹簧52和一弹簧固定位53;定位孔套筒7上有数定位孔71;在连动部件6上设有一呈斜边三角形的砥块61、阀座62、弹簧63、一垫片64、一固定筒65和一固定片66;把手本体呈长条状,有内凹容室21,并在一侧边有透孔22,其中穿设压钮31;下盖3也为长条状,有内凹容室31,并在下盖设透孔311;控制部件4装在下盖3的内凹容室31内,透孔311限制其位移;控制部件4有一传动臂41,在其一侧边衔接一压钮43,另一侧端开设一扣接柄411,并在扣接柄411延接一相对呈一扣接柄421的连动臂42,并在传动臂41和连动臂42上各设透孔412、422,以供铆钉B穿设,而铆接在下盖3上的透孔311。
如图3所示;组装后将控制部件4及下盖3套装入把手本体2的内凹容室21内,并使压钮43及连臂42的下缘恰可抵住杆51的上方,而杆51下方则承接套设有定位孔套筒7及连动部件6中的砥块61、阀座62和弹簧63。
如图4所示;操作时,按下压钮43,使传动臂41借铆钉B的铆结为中心点而呈杠杆运动,并借一端的扣接柄411带动连动臂42,进而使连动臂42亦呈相反方向的杠杆运动,并使位于压钮43和连动臂42下方的连动部件6往下动作,使其下缘的砥块61带动阀座62,使连动部件6上下运动,反之,放开压钮63,则由弹簧53的弹力使压钮63回复未动作位置,并使砥块61和阀座62都回复原有的卡挚位置。
权利要求一种旅行箱拉杆的把手控制柄,它有把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把手本体是由一长条形、有内凹容室的上盖和一内凹、可容纳控制部件的底座所组成;控制部件呈长条状,一侧边连接一压钮,另一侧边则呈一扣接柄的传动臂及一侧边与传动臂相扣合的连动臂;传动臂和连动臂分别枢接在把手底座的内凹容室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拉杆的把手控制柄,其特征是由把手和控制部件所组成;把手由一长条形有内凹容室的上盖和一可容纳控制部件的底座构成;控制部件呈长条形状,一侧边有压钮,另一侧边有为扣接柄的传动臂和一侧边与传动臂相扣合的连接臂;传动臂与连动臂分别接在把手底座中的内凹容室;对压钮施力,传动臂呈杠杆运动,使连动臂反向相对运动,进而带动定位部件,使定位杆下方的阀座准确定位。本产品可双边定位,定位准确。
文档编号A45C13/00GK2215846SQ95200208
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4日
发明者王建山 申请人:王建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