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尤指一种具有车轮的旅行箱,除了能藉由操控把手部上的扣钮而控制设于旅行箱背面的施拉伸缩装置外,而且本案车轮采用可卸式车轮,以便于换装已损坏的车轮。
一般旅行箱,主要是提供旅客装载衣物以便于携提,但其通常体积庞大且重量甚重,若长时间以手提着行走,势必吃力且不便,故市售有各种附有车轮的旅行箱应市,藉其可以将厚重的旅行箱拖拉着行走,甚为方便,但各种习用旅行箱,有些并无可供拉伸或收折的拖拉架,或有些拖拉架的结构设计不当而致操作使用不便,尤其,承受整个旅行箱负荷重量的二个车轮,在其长期拖载重物情况下,二车轮及其轮架最易摩损破坏,并不能仅就破坏的车轮或组件予以个别换装新品,而需将整个拖拉架或旅行箱子以更换,此显然因小失大,此实为多数习用旅行箱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式车轮的旅行箱,其主要针对上述习用旅行箱使用上的缺点经改进而设计的,本旅行箱可与配备有车轮的拖拉伸缩装置设为一体,除可方便拖拉使用外,另可藉本案所设的可卸式车轮,以便于换装已损坏的车轮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括一旅行箱、一设于该旅行箱背部的拖拉伸缩装置、一设于旅行箱内侧底部的承接底座以及一设于旅行箱外侧底部的车轮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旅行箱箱体顶部后侧部位开设有二套孔,箱体底部后侧部位开设有二嵌接孔;所述拖拉伸缩装置包括一把手部;一固定嵌板,其固设于旅行箱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嵌板上方开设有二个套孔;二内套管,置设于外套管内,该内套管顶端固定于所述把手部;二外套管,装置于所述旅行箱的内面;及二管套;及二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底端的扣座,其内部设有一钩扣元件、一弹簧及一插销,钩扣元件中央开设有一斜形孔,插销以一枢轴置设于钩扣元件上,插销位于斜形孔的斜形范围;二弹簧座,其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底端;并连同外套管一并嵌插于所述承接底座所设的插管内,弹簧座上连设有一弹簧;所述承接底座,设有二个可供外套管嵌插的插管,另于其二侧形成有二个断裂的侧翼部;所述车轮座,形成有二个车轮毂壳部,于其二侧壁壳上分别设有一半圆槽,半圆槽配合对应另设的二块亦具有半圆槽的固定件,一可卸式车轮经所述固定件固设于所述车轮座上。
所述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伸缩装置的把手部,由下列构件组成二片对称嵌板,于其外侧包覆有一软质橡胶体,嵌板中央内侧壁壳上均凸设有二块挡片;一片操控导板,置设于所述二嵌板内部,于该操控导板上方成型有二对称扣钮,另于操控导板二侧端部,各开设有一供连杆顶端插置的V形孔,于操控导板相对于所述二块挡片中央部位处,设有一四凸块框围而成的凹部,藉此凹部纳置一压缩弹簧,所述挡片抵顶于压缩弹簧周缘;二个支撑座,其套设于所述内套管顶端,并连同该内套管一起固设于所述二嵌板上,于支撑座二侧部位上,各形成有一供连杆置放的导槽。
所述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内设有钩扣元件,其二端分别设有一供连杆底端勾挂的挂钩。
所述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壁壳上形成有一可供连杆置放的导槽,扣座内部设置有一弹簧及一插销元件,插销元件一侧面上开设有一供连杆底端插置的斜形滑槽。
所述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卸式车轮的轮轴上,各套设有一软质且具有韧性的轴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拖拉伸缩装置,便于操作使用,拖拉方便;由于设有可拆卸式车轮,因此,车轮损坏时,便于及时更换。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旅行箱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旅行箱收缩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旅行箱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轮座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操控导板及嵌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操控导板于嵌板内款动作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操控导板于嵌板内动作时的剖视图。
图8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内套管与外套管的伸缩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扣座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12至图14是本实用新型以图11所示扣座操作时,内套管与外套管的伸缩动作示意图。
请先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旅行箱10、及一设于旅行箱10背部的拖拉伸缩装置20、一设于该旅行箱内侧底部的承接底座30以及一设于该旅行箱外侧底部的车轮座40;上述旅行箱10为一具有韧性的箱体,于该箱体顶部后侧部位上开设有二个套孔11,而在箱体底部后侧部位上另开设有二个嵌接孔12。
上述设于旅行箱10背部的拖拉伸缩装置20,包含一把手部50、一固定嵌板21、二内套管22、二外套管23、二管套24、二扣座60及二弹簧座70等;如图3及图8所示,上述固定嵌板21固设于旅行箱10内侧顶部位置处,而与旅行箱结合为一体,固定嵌板21上方开设有二个套孔21A,此二套孔21A恰与上述旅行箱10与开设的二套孔11相对应;如图3及图8所示,本案的二外套管23装置于旅行箱10的内面(即非显露于旅行箱之外),当该等外套管组装时,先将外套管顶端嵌插于固定嵌板21所开设的套孔21A内,再以上述管套24依序分别穿入旅行箱的套孔11及固定嵌板的套孔21A,使管套24套设固定于外套管顶端,因而使管套24、固定嵌板21及外套管23均得以与本案旅行箱10固定结合为一体,不易脱落,至于,本案外套管23底端,则先行套设本案的弹簧座70后,再连同弹簧座70一并嵌插固定于本案承接底座30所设的插管31内,而使外套管23、承接底座30亦可与旅行箱10固定结合为一体,不易脱落。
如图3及图8所示,本案的二内套管22,其置设于外套管23内部,并可于该外套管内作伸缩位移,内套管22顶端固定于把手部50,而底端则套设有一扣座60。如图1、图3、图5及图6所示,把手部50,其由二片对称的嵌板51、置设于该嵌板内部的一片操控导板52以及二个支撑座53等组成;上述二嵌板51外侧包覆有软质橡胶体51A,使把手部具有触摸手感及外观好看的作用,而嵌板51中央内侧壁壳上凸设有二块挡片51B;如图所示的操控导板52,其上方一体成型有二个对称的扣钮52A,以供操作操控导板52左右横向的动作,于操控导板52二侧端部,各开设有一个V形孔52B,其可供案连杆54顶端予以插置,而于操控导板52相对于上述二块挡片51B的中央部位处,设计有一由四凸块52C框围而成的凹部52D,藉此凹部52D可纳置一压缩弹簧52E,如图6所示,当操控导板52组装于二嵌板51内部时,二嵌板51的挡片51B恰抵顶于压缩弹簧52E的周缘部,而当施力操作操控导板52使之往右(或左)位移时,如图7所示,挡片51B将抵顶压缩弹簧52E的一端,而使凹部52D内的压缩弹簧52E压缩,故当不再施力于操控导板52上时,即可藉压缩弹簧52E的弹簧力而使操控导板52又回复原图6所示的状态。
上述二个支撑座53,其是先套设于内套管22顶端后,并连同内套管22一起固设于二嵌板51上,而使支撑座、内套管及把手部三者固定结合为一体。支撑座53,于其二侧面部位上,各形成有一导槽53A,其恰可供连杆54予以置放,并可限制连杆54仅能于导槽53A内部作上、下滑移动作。
如图3及图8所示,上述内套管22底端所套设的扣座60,其内部设有一钩扣元件61、弹簧62及一插销63,插销63先套于钩扣元件61后,再以一枢轴64穿入插销63及钩扣元件61中央所开设的斜形孔61A内,而使插销63可于斜形孔61A的斜形范围内作左、右方向的滑移动作;钩扣元件61端分别设有一钩孔61C及一挂钩61B,钩孔61C可供连杆54底端勾挂之用,而挂钩61B则供弹簧62活动端勾挂之用(弹簧的固定端固设于扣座的壳体上)。
如图1、3及图8所示,当平常不操纵扣钮52A时,本案的连杆54被弹簧62所束缚,而使连杆54顶端停置于操控导板52所设V形孔52B的最底端,且使扣座60的插销63停置于钩扣元件61的斜形孔61A的最顶端,而使插销63可插置入于外套管23之上插孔A内,故而使内套管22与外套管23相互固定;又如图9所示,当左或右方向(本案以右向为实施例说明)操纵扣钮52A动作时,位于V形孔52B内的连杆54,将被迫沿着V形孔52B的斜面往上运动位移,因而连动扣座60的钩扣元件61及弹簧62亦均往上运动位移,此时,插销63亦被迫沿着钩扣元件61的斜形孔61A的斜面作往左方向的运动位移,使插销63向内收缩并因而脱离外套管23上插孔A的束缚,因而,内套管22呈可活动状,可将内套管22往外套管23之内部压缩下去,直到插销63到达并插置入于外套管23所开设的下插孔B内,使内套管22及外套管23又呈固定状,以使内套管可于外套管内伸缩,此即如图2及图10所示,已收缩状态。同理地,欲将内套管22自外套管23内部拉伸出来时,其操作方式及原理亦均与上述相同。由于,本案操控导板52为一体成型,又本案各组件均为对称且一体同步运动设计,故本实用新型的操控动作确实,非常实用。
如图3及图9所示,内套管22于外套管23内作往下位移动作中,当插销63尚未到达外套管23之下插孔B位置时,扣座60底部将会受到本案弹簧座70上连设的弹簧71抵顶,此时,仅需稍加往下施力,即能使插销插置入外套管的下插孔B的位置以达到固定。
如图3、图4及图8所示,车轮座40设于旅行箱10外侧底部,而承接底座30设于旅行箱10内侧底部,当旅行箱10欲与承接底座30及车轮座40组合时,将车轮座所形成的二车轮毂壳部41套装入旅行箱10底部后侧部位的二个嵌接孔12内,再将承接底座30由旅行箱内侧置入,而与车轮座40及旅行箱10本体铆接固设为一体,承接底座30,其二侧形成有断裂的侧翼部32,当旅行箱10与承接底座30及车轮座40组装时,可藉侧翼部32可调整及顺应旅行箱皮面制作时所产生的尺寸误差。
如图4所示,车轮座40所形成的车轮毂部41,于车轮毂壳部41二侧壁壳上乃各设有一半圆槽41A,等半圆槽41A恰配合对应另设的二块亦具有半圆槽42A的固定件42,藉固定件42可将下述可卸式车轮43予以固设于车轮座40上;另外,于可卸式车轮的轮轴44上,均各套设有一轴套45,此轴套45由软质且具有韧性的材料所制,其目的在于提供车轮43于载重时或行走于不平坦地面情况下,藉轴套45可减免震动时的振幅、亦使拖拉旅行箱时能有紧握的服贴感、且因具缓冲效果而能消除轮轴44所产生的杂音,另外,轴套45亦能使轮轴44、车轮毂壳部41及固定件42等组件之间的磨耗率减至最低,以增加各组件的使用寿命;当本案可卸式车轮43于组装时,将已套好轴套45的二轮轴44装置入车轮毂壳部41二侧所设的半圆槽41A内,再以固定件42将轮轴44予以包覆,并以螺钉将固定件42螺固于车轮毂壳部41上,且于欲换装已损坏车轮或其组件时,亦甚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22底端所套设的扣座,其亦可改良为如图1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如该图所示,扣座80,于其壁壳上形成有一导槽84,其供连杆54予以置放,并限制连杆54仅能于导槽84内部作上、下滑移动作,另外,又于上述扣座80内部设置有一弹簧81及一插销元件82,而该插销元件82的侧面上开设有一斜形滑槽83,此斜形滑槽83供连杆54的底端予以插置,如图12所示,当本案未操纵扣钮52A时,连杆54顶端停置于操控导板52所设V形孔52B的最底端,而连杆54底端则停置于斜形滑槽83的最底端,使插销元件82插置入于外套管23的上插孔A内,故内套管22与外套管23呈固定状,如图10所示,当操纵扣钮52A动作时,位于V形孔52B内的连杆54,将被迫沿着V形孔52B的斜面往上运动位移,因而连杆54底端将连动地沿着插销元件82的斜形滑槽83的斜面亦同时往上运动位移,而使插销元件82向内收缩并因而脱离外套管23上插孔A的束缚,故内套管22呈可活动状;如图13及图14所示的内套管22、外套管23伸缩动作及弹簧座70的动作原理,均与前述图9及图10所述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箱,其包括一旅行箱、一设于该旅行箱背部的拖拉伸缩装置、一设于旅行箱内侧底部的承接底座以及一设于旅行箱外侧底部的车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旅行箱箱体顶部后侧部位开设有二套孔,箱体底部后侧部位开设有二嵌接孔;所述拖拉伸缩装置包括一把手部;一固定嵌板,其固设于旅行箱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嵌板上方开设有二个套孔;二内套管,置设于外套管内,该内套管顶端固定于所述把手部;二外套管,装置于所述旅行箱的内面;及二管套;及二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底端的扣座,其内部设有一钩扣元件、一弹簧及一插销,钩扣元件中央开设有一斜形孔,插销以一枢轴置设于钩扣元件上,插销位于斜形孔的斜形范围;二弹簧座,其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底端;并连同外套管一并嵌插于所述承接底座所设的插管内,弹簧座上连设有一弹簧;所述承接底座,设有二个可供外套管嵌插的插管,另于其二侧形成有二个断裂的侧翼部;所述车轮座,形成有二个车轮毂壳部,于其二侧壁壳上分别设有一半圆槽,半圆槽配合对应另设的二块亦具有半圆槽的固定件,一可卸式车轮经所述固定件固设于所述车轮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伸缩装置的把手部,由下列构件组成二片对称嵌板,于其外侧包覆有一软质橡胶体,嵌板中央内侧壁壳上均凸设有二块挡片;一片操控导板,置设于所述二嵌板内部,于该操控导板上方成型有二对称扣钮,另于操控导板二侧端部,各开设有一供连杆顶端插置的V形孔,于操控导板相对于所述二块挡片中央部位处,设有一四凸块框围而成的凹部,藉此凹部纳置一压缩弹簧,所述挡片抵顶于压缩弹簧周缘;二个支撑座,其套设于所述内套管顶端,并连同该内套管一起固设于所述二嵌板上,于支撑座二侧部位上,各形成有一供连杆置放的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内设有钩扣元件,其二端分别设有一供连杆底端勾挂的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壁壳上形成有一可供连杆置放的导槽,扣座内部设置有一弹簧及一插销元件,插销元件一侧面上开设有一供连杆底端插置的斜形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卸式车轮的轮轴上,各套设有一软质且具有韧性的轴套。
专利摘要一种旅行箱包括一旅行箱、设于该旅行箱背部的拖拉伸缩装置、一设于该旅行箱内侧底部的承接底座及一设于该旅行箱外侧底部的车轮座;上述拖拉伸缩装置,其可藉本案所设把手部内的操控导板而操纵本案内套管于外套管内部的伸缩动作,上述车轮座,于车轮毂壳部的二侧壁壳上各设有一半圆槽,该等半圆槽恰可配合对应另设的二块亦具有半圆槽的固定件,藉该固定件可将本案可卸式车轮固设于车轮座上;本案藉可卸式车轮便于换装损坏的车轮或组件。
文档编号A45C13/00GK2238568SQ95223349
公开日1996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2日
发明者谢宏鑫, 谢永顺 申请人:谢宏鑫, 谢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