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隐藏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967阅读:2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隐藏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论结合于行李箱的外管件长度如何随着行李箱的尺寸扩大而加长时,穿设于外管件中的内客件均能保持在特定的适当长度,以利于使用者拖拉的装置。
随着出国风气的盛行,适于以拖拉方式携带的旅行用行李箱已颇受时常旅行者喜爱。一般的拖拉式行李箱是在箱体下端设有滚轮,箱体的一面固定有外管件,该外管件内穿设有内管件,该内管件上端设有把手,该内管件的接近下端的侧壁设有可伸缩的凸柱,且在外管件的侧壁设有多个可供该凸柱穿过的洞孔;该把手设有按钮,当按压按钮时,可藉由设于内管件的凸柱与按钮间的连动机构而控制该凸柱伸缩,使得无论内管件完全收纳于外管件中或拉出时,均能藉由该凸柱卡入外管件的不同位置的洞孔而固定,使得内管件拉出外管件时能便于使用者握住把手而拉动行车箱。较早期的可拖拉式行李箱,当内管件完全收纳于外管件中时,其把手仍然突出行李箱上方;而为了美观考虑,后来的行李箱是在外管件上端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的上方设有凹部,藉以当内管件完全收纳于外管件时,该把手也容置于该固定座的凹部中。而为了在使用行李箱时能便于将收纳于凹部中的把手取出,有一专利申请案(86213721),它公开了在外管件的内底部设有弹簧的结构,使得当内管件完全收纳于外管件后,内管件的底部可压缩该弹簧呈储存能量状态,而当按压把手上的按钮以使内管件脱离与外管件的固定状态时,即藉由该弹簧的弹力而将内管件向上弹起,进而使得把手也由固定座的凹部中弹起而能供手握拉出内管件。
上述的专利案固然提出了既能隐藏把手,又能便于取出手提而拉出内管件的设计,然而,由于其内管件的长度必须尽量地长,方可在收纳于外管件后将弹簧压缩,故若行李箱的尺寸较大且长度较长时,该外管件即必须配合行李箱的尺寸而加长其长度且内管件也必须相应外管件的长度而加长,于是,当内管件完全拉出后的长度也超出一般舒适使用的长度甚多,造成使用者在拉动行李箱时较为吃力与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外管件、内管件、固定座、顶掣元件、弹性元件和把手所组成的行李箱隐藏把手装置,它具有内管件可不需随着外管件加长而延长的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二外管件,其侧壁设有数个洞孔;二内管件,其侧壁设有可伸缩于内管件内外的凸柱,是将该内管件穿设于外管件中;一固定座,是同时结合于上述的二外管件的上端,其上方设有一凹部,该凹部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可供上述内管件穿过的通孔,该通孔的侧边设有一容置空间;二顶掣元件,是分别设于上述固定座的二容置空间;二弹性元件,是分别设于上述固定座的二容置空间,且使该弹性元件位于该顶掣元件下端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以使该顶掣元件具有向上弹移的力量;一把手,它共同结合于上述二内管件的上端,使把手与内管件之间形成有内缘,且该内缘与上述顶掣元件之间接触,该把手设有一按钮,该按钮与上述凸柱之间设有连动机构,藉由按压该按钮时能控制该凸柱伸缩于内管件的侧壁;当向下压掣把手而使内管件穿入外管件中,同时使把手容入固定座的凹部内且上述凸柱卡固于外管件的洞孔时,该卡掣元件是压缩弹簧元件,而按压该按钮以使凸柱脱离对洞孔的卡掣时,则藉由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于顶掣元件以使把手向上弹起而利于拉出内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直接藉由弹性元件的弹力对把手向上弹出而脱离固定座所设的凹部,因而内管件可不需随着外管件的加长而延长,使得内管的拉出距离保持一定的人体工学舒适范围,让使用者更为方便且舒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在行李箱做伸缩动作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管件、内管件、顶掣元件与弹性元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收纳而将弹性元件压缩时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被弹性元件弹出时的实施例局部平面剖视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合于行李箱且具有伸缩功能的把手装置,它包括有二外管件1,该外管件1的侧壁的适当位置设有多个洞孔11,如图4所示。该二外管件1的上端是共同设有一固定座4,该固定座4的上方设有一凹部40,该凹部40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通孔42,该通孔42的侧边设有一容置空间41,该容置空间的底边设有一贯穿孔411;该外管件1的上端是藉由穿设于该固定座4的通孔42后再藉由铆钉予以固定,使得通孔42与外管件1的内径相通。该容置空间41内是依序置入弹性元件53与顶掣元件5,该顶掣元件5是形成为在其下端具有一可穿过上述贯穿孔411的轴杆51,且该轴杆51设有剖沟511,以使该轴杆51具有径向的弹性,又该轴杆51的下端部是形成为圆锥形状并具有侧钩,是将该轴杆51穿过弹性元件53后再穿过贯穿孔411,并藉由倒钩扣固于贯穿孔411而防止轴向回移,使得弹性元件53位于顶掣元件5下方与空置空间41底面之间。利用该弹性元件53的弹力向上作用于该顶掣元件5而且有往上方弹起的力量。另外将二内管件2分别穿过固定座4的通孔42与外管件1的内径而穿入外管件1中,该内管件2的接近下端的壁面设有洞孔,并在其内部设有配合弹簧而具有弹性伸缩的凸柱21,该二内管件2的上端共同固设有一把手3,该把手3与内管件2之间形成有内缘31,使该内管件2完全穿入外管件1内时,得以使该内缘31接触于顶掣元件5的上端52,该把手3的上端设有一按钮32,该按钮32与上述凸柱21之间设有连动机构(图中未示),藉由按压该按钮32可经由连动机构控制该凸柱21缩入内管件2,由于该按钮32控制凸柱21的机构非关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于此不予赘述。
藉由上述的结构,当向下压掣把手3而使内管件2穿入外管件1中,同时使把手3容入固定座4的凹部40内且上述的凸柱21卡固于外管件1的洞孔11时,该顶掣元件5是受到把手3的内缘31向下压掣并使轴杆51穿出容置空间41的贯穿孔411,进而使顶掣元件5压缩弹性元件53,如图3所示,而按压该按钮32以控制凸柱21脱离对洞孔11的卡掣时,则藉由该弹性元件53的弹力作用于顶掣元件5以使把手3向上弹起而突出固定座4的凹部,如图4所示,以利于拉出内管件2而拖拉。再则,藉由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由于弹性元件53是设于外管件1上端的固定座4,并且直接将弹力作用于把手3下方的内缘31,故内管件2可制得较短,使其完全拉出外管件1时不会有过长而拖拉不便的缺点。
以上所说的,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于是,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均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箱隐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二外管件,其侧壁设有数个洞孔;二内管件,其侧壁设有可将该内管件穿设于外管件中的伸缩于内管件内外的凸柱;同时结合于所说的二外管件的上端的一固定座,其上方设有一凹部,该凹部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可供所说内管件穿过的通孔,该通孔的侧边设有一容置空间;二顶掣元件,是分别设于所说固定座的二容置空间;二弹性元件,是分别设于所说固定座的二容置空间,该弹性元件位于该顶掣元件下端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一把手,它共同结合于所说二内管件的上端,使把手与内管件之间形成有内缘,且该内缘与所说顶掣元件之间接触,该把手设有一按钮,该按钮与上述凸柱之间设有连动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行李箱隐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定座,其容置空间内底面设有一贯穿孔,且该顶掣元件的下端设有一可穿过该贯穿孔的轴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由二外管件、二内管件、一固定座、二顶掣元件、二弹性元件和一把手所组成,它直接藉由弹性元件的弹力对把手向上弹出而脱离固定座所设的凹部,因而内管件可不需随着外管件的加长而延长,使得内管的拉出距离保持一定的人体工学舒适范围,让使用者更为方便且舒适。
文档编号A45C13/00GK2340250SQ98240859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5日
发明者刘清崧 申请人:刘清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