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应急自救功能的伞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雨伞,特别是自救功能的伞具。
【背景技术】
[0002]—般人在外出时,常会视天候状况而决定是否携带伞具,以便于撑伞遮阻艳阳曝晒或避免雨水淋湿身体,尤其是女性为了遮阳蔽雨,几乎已将伞具列为出门必备的装备的一,而为了携袋藏收的方便,此类伞具通常作伸缩伞型态,在不使用时得以有效缩减其收合体积,同时为了缩减其体积,此类雨伞的握把多采短头平把结构。另外,以现有的各种车辆及大众运输而言,为了应紧急逃生需求,通常会在车体特定部位配置多个玻璃击破器,以便车辆遭遇危难时,利用所述等玻璃击破器击碎玻璃,以便顺利逃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雨具功能单一,且一般车辆的玻璃击破器数量少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应急自救功能的伞具,该一种具有应急自救功能的伞具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增加了敲击玻璃自救的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应急自救功能的伞具,伞具设有一个适合手握且后端面呈平整状的握把,其特征是:伞具的握把后端固设一个玻璃击破器,所述玻璃击破器设有一个金属制本体,在本体与握把衔接的基部位置设有一道可供使用者小指容置定位的环凹槽,而本体的尾端则收缩成为圆锥状锥部,并在锥部的最末端中心处设有一个高硬度尖锥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在搭乘各种车辆面临危难逃生的需求,在一般人外出经常会携带的伞具握把整合了玻璃击破器,在不影响伞具的收折藏携与遮阳蔽雨功能的原则下,透过所述玻璃击破器的功能整合,使其在面临紧急危难状况的逃生需求时,可直接取出伞具必以其附设的玻璃击破器进行玻璃击破动作,以利于逃生,从而可解决现有玻璃击破器设置数量不足及难以快速取得所可能衍生的诸多问题与缺失,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便于收纳携带。
【附图说明】
[000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参考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同状态参考图,
[0010]图中,1.玻璃,10.伞具,11.握把,20.玻璃击破器,21.本体,22.环凹槽,23.锥部,24.尖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
[0012]实施例1,一种具有应急自救功能的伞具,主要以伞具10为主体,为了方便携带藏收,所述的伞具10以伸缩伞为宜,当然一般的直收伞也可为附加对象,所述伞具10必须设有一个后部适合手握且后端面呈平整状的握把11,在握把11后端组设有一个玻璃击破器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自救、救人装置;其中:所述玻璃击破器20设有一个金属制本体21,本体21的外径与伞具10的握把11尺径相符,如此在将玻璃击破器20附设于伞具10握把11的尾端时,不致造成太大的视觉突兀感,而在本体21与握把11衔接的基部位置,设有一道适当宽度的环凹槽22,所述环凹槽22可供使用者的小指容置为宜,使其在手部握持伞具10握把11时,可将小指容置在所述环凹槽22中,使其增进握持稳定性及施力的便利性,而本体21的尾端则收缩成圆锥状锥部23,并在锥部23的最末端中心处设有一个采用高硬度钨钢材质制成的尖锥部24,据此构成伞具10握把11附加的玻璃击破器20的整体功能架构。
[0013]将玻璃击破器20整合于伞具10的握把11尾端,透过其本体21基部的环凹槽22,可在手部抓握伞具10握把11时供小指容置定位,如此一来,将使其握持更稳固,同时在施力敲击玻璃I时更为容易,从而能有助于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击破玻璃1,以创造更佳的逃生时机,另外借助锥部23最末端的钨钢材质尖锥部24的材质特性,在击破玻璃I时更理想,同时得以有效延长其整体使用寿命。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应急自救功能的伞具,伞具设有一个适合手握且后端面呈平整状的握把,其特征是:伞具的握把后端固设有一个玻璃击破器,所述玻璃击破器设有一个金属制本体,在本体与握把衔接的基部位置设有一道可供使用者小指容置定位的环凹槽,而本体的尾端则收缩成为圆锥状锥部,并在锥部的最末端中心处设有一个高硬度尖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应急自救功能的伞具,属于伞具,伞具设有一个适合手握且后端面呈平整状的握把,伞具的握把后端固设一个玻璃击破器,所述玻璃击破器设有一个金属制本体,在本体与握把衔接的基部位置设有一道可供使用者小指容置定位的环凹槽,而本体的尾端则收缩成为圆锥状锥部,并在锥部的最末端中心处设有一个高硬度尖锥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玻璃击破器的附加,使伞具除了遮阳蔽雨的功能外,能在搭乘各种交通工具面临急难时,直接用附设的玻璃击破器击破玻璃而具有紧急逃生的功能,大幅提升其使用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IPC分类】A45B3/14
【公开号】CN204742888
【申请号】CN201520492441
【发明人】张云帆
【申请人】张云帆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