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体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体行李箱,包括箱座,所述箱座上设置有可分离的背包,所述背包通过快速连接结构与箱座连接,且箱座与背包相互抵接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魔术贴,背包的背带上端处设置有用于收起背带的收纳口,所述收纳口设置有拉链开合。本产品可从普通行李箱结构切换成背包结构使用,其非常方便人们于日常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应用,解决了传统行李箱包的不便,同时提供了灵活更换背包的可能性,而且背包固连在箱座上可保证接触面贴合,防止接触面空间过大影响使用。
【专利说明】
一种可分体行李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体行李箱。
【背景技术】
[0002]行李箱包是日常非常普及的旅行、搬迀常用到的箱包产品,但是传统的普通行李箱包为单个整体结构,人们在出行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移动不便或者行李箱的运动部件损坏的问题,但是由于传统行李箱的自身结构原因,行李箱无法改变其使用方式,使得行李箱的应用十分有限,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分体行李箱,非常方便使用,适用性强。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可分体行李箱,包括箱座,所述箱座上设置有可分离的背包,所述背包通过快速连接结构与箱座连接,且箱座与背包相互抵接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魔术贴,背包的背带上端处设置有用于收起背带的收纳口,所述收纳口设置有拉链开合。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背包的背带为快速装拆结构,背带下端设置有可分离的插扣。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包通过长拉链与箱座快速连接,所述长拉链两部分分别固连在背包和箱座上,且长拉链呈U形地从箱座一侧向下弯曲延伸下侧再向上延伸至另一侧。
[0008]进一步,所述箱座底部设置有脚轮和支撑脚,所述脚轮和支撑脚分别位于箱座底部的两侧。
[0009]进一步,所述箱座背面内纵向设置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对应伸缩于箱座背面顶端的开口。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可从普通行李箱结构切换成背包结构使用,其非常方便人们于日常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应用,解决了传统行李箱包的不便,同时提供了灵活更换背包的可能性,而且背包固连在箱座上可保证接触面贴合,防止接触面空间过大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合背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拆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分体行李箱,包括箱座I,所述箱座I上设置有可分离的背包2,所述背包2可通过纽扣、绑带或其它快速连接结构与箱座I连接,且箱座I与背包2相互抵接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魔术贴(附图未画出),背包2的背带上端处设置有用于收起背带的收纳口 21,所述收纳口 21设置有拉链开合,背带收入到收纳口 21中,背包2快速连接到箱座I上,使背包2与箱座I组成行李箱结构,从而轻松负载重物,将箱座I和背包2分离即可单独使用背包2。
[0016]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背包2的背带为快速装拆结构,背带下端设置有可分离的插扣22,将插扣22解开,从而让背带方便收入到收纳口 21中。
[0017]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包2通过长拉链3与箱座I快速连接,所述长拉链3两部分分别固连在背包2和箱座I上,且长拉链3呈U形地从箱座I 一侧向下弯曲延伸下侧再向上延伸至另一侧,使背包2和箱座I连接非常便捷。
[0018]进一步,所述箱座I底部设置有脚轮4和支撑脚5,所述脚轮4和支撑脚5分别位于箱座I底部的两侧,方便站立和移动。
[0019]进一步,所述箱座I背面内纵向设置有拉伸杆6,所述拉伸杆6对应伸缩于箱座I背面顶端的开口,方便拖动。
[0020]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分体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座,所述箱座上设置有可分离的背包,所述背包通过快速连接结构与箱座连接,且箱座与背包相互抵接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魔术贴,背包的背带上端处设置有用于收起背带的收纳口,所述收纳口设置有拉链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体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的背带为快速装拆结构,背带下端设置有可分离的插扣,所述背包通过长拉链与箱座快速连接,所述长拉链两部分分别固连在背包和箱座上,且长拉链呈U形地从箱座一侧向下弯曲延伸下侧再向上延伸至另一侧,所述箱座底部设置有脚轮和支撑脚,所述脚轮和支撑脚分别位于箱座底部的两侧,所述箱座背面内纵向设置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对应伸缩于箱座背面顶端的开口。
【文档编号】A45C5/04GK205547724SQ201620067586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发明人】黄骁, 王汉友, 黄锦沛
【申请人】五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