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尾定位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466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绳尾定位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绳尾定位扣,包括有对接座及绳尾扣本体,其中该对接座所具的基座内部为形成有通道,并于通道两侧处设有可供绳带穿入的穿孔,且基座后侧处设有一定位部,而绳尾扣本体所具的基部两侧处为设有开口向后而可供绳带两端尾部穿入的通孔,且基部底面两侧处分别凹设有连通至通孔内用以收容尾部上的挡止结构的容置槽,再于基部前侧处位于两容置槽之间设有一对接部,便可将绳尾扣本体的对接部为组装于结合物(如鞋体)上所定位对接座的定位部,使绳带尾部不会任意摆动,并具有防止踩踏或异物勾到绳带而绊倒的安全性,当使用者欲拿取绳尾扣本体或调整绳带的松紧度时,仅需侧向轻力拉取即可与对接座分离,并符合单手操作的手顺。
【专利说明】
绳尾定位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绳尾定位扣,特别涉及一种对接座的基座内部通道两侧处穿孔为穿入有绳带,并于绳尾扣本体的基部两侧处通孔穿入有绳带两端的尾部,便可将绳尾扣本体前侧处的对接部组装于对接座后侧处的定位部上,使绳带尾部不会摆动的绳尾定位扣,其具有防止异物勾到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的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有不同的扣合方式,便可将扣具应用于背包、鞋子、成衣等物品上使用,然而,扣具通常利用绳带穿设于其内,并将绳带两端头部穿出,再由另一扣具由两头部套入,使扣具可沿着绳带表面滑动位移以供调整背包、鞋子或成衣等物品上的开口大小使用。
[0003]再者,一般物品上的拉链所具的拉链头片或绳带结尾使用的绳尾扣,大多会利用绳带结合一中空的塑料件固定使用,其将绳带两端尾部为穿出于塑料件内的中空通道,并打一绳结作为挡止的结构,即可防止绳带脱出,不过此种作法绳结部分仍会外露于物品表面而显得相当突兀且不甚美观,使用者拉动时也容易因压到绳结产生不舒适感。
[0004]是以,便有业者采用将绳带两端尾部为直接利用绳尾扣来予以扣合,并利用齿部咬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其虽可方便绳尾扣与绳带作组装结合,并使绳带两端尾部不会外露,不过当使用者用力拉动于绳带或绳带受到外力的拉扯作用时,便会因齿部的咬合力量不足而造成绳带容易脱出于绳尾扣的外;另外,为了方便调整鞋子的松紧度,便有业者在鞋带上结合有鞋带扣,让使用者可利用按压鞋带扣并配合拉动于绳尾扣使其沿着鞋带表面移动,而释放后可迫紧固定于鞋带上以调整鞋口大小或松紧度,且不需绑鞋带可使整体操作上更为简便,惟该鞋带于调整完成后多余的部份将外露于鞋子上,造成使用者行走或运动时鞋带很容易因绳尾扣的牵引随意摆动,以致使鞋带及绳尾扣可能会被自己或他人踩踏、异物勾到而造成使用者的姅倒或发生意外,便无法确保鞋子穿着上的安全性,即为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尾定位扣,其对接座的基座内部通道两侧处穿孔为穿入有绳带,并于绳尾扣本体的基部两侧处通孔穿入有绳带两端的尾部,便可将绳尾扣本体前侧处的对接部组装于对接座后侧处的定位部上,使绳带尾部不会摆动,具有防止异物勾到的安全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绳尾定位扣,包括对接座及绳尾扣本体,该对接座所具有的基座内部形成有通道,并于该通道两侧设有能够供预设绳带穿入通道内的穿孔,该基座的后侧设有定位部;该绳尾扣本体具有基部,并于该基部两侧设有开口向后而能够供预设绳带两端尾部穿入的通孔,且该基部的底面两侧处分别凹设有连通至该通孔内用以收容预设绳带尾部上的挡止结构的容置槽,该基部的前侧位于两容置槽之间设有组装于该定位部上使绳尾扣本体与对接座结合成为一体或拆卸形成分离的对接部。
[0008]所述的绳尾定位扣,该对接座的基座前方处为设有与通道相连通的织带孔,并于该织带孔内穿设有能够供车缝于预设鞋体的鞋面上的织带。
[0009]所述的绳尾定位扣,该对接座的基座后侧下方中央处为朝外形成有延伸板,并于该延伸板表面上设有具有向上凸出嵌柱的定位部,该嵌柱顶部形成有外径扩大的环凸部,而该绳尾扣本体的基部前侧中央处向后剖设有位于两容置槽间的缺槽,并于该缺槽后侧壁面处朝外延伸设有具有两弹臂的对接部,且两弹臂之间形成有能够供扣持于嵌柱上的扣孔。
[0010]所述的绳尾定位扣,该对接座位于环凸部处为向上形成有外径渐缩的导引面,并于嵌柱周边中央处垂直形成有连接至基座上的补强肋,且绳尾扣本体的两弹臂前方相对内侧处形成有宽度小于嵌柱外径而能够供补强肋伸入于其中的窄部。
[0011]所述的绳尾定位扣,该绳尾扣本体的弹臂上下两侧表面沿窄部与扣孔内缘处形成抵持面。
[0012]所述的绳尾定位扣,该对接座的基座后侧下方中央处为朝外形成有延伸板,并于延伸板表面上设有具有第一嵌槽的定位部,且第一嵌槽内结合有一磁性体,而绳尾扣本体的基部前侧中央处向后剖设有位于两容置槽间的缺槽,并于缺槽顶部设有具有第二嵌槽的对接部,且第二嵌槽内结合有与磁性体相对产生磁性吸附作用的另一磁性体。
[0013]所述的绳尾定位扣,该绳尾扣本体的基部后侧壁面处与顶部表面上为分别设有具有上下间隔排列复数凸肋条或止滑块的按压部。
[0014]所述的绳尾定位扣,该绳尾扣本体的基部两侧处为形成有握持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该对接座的基座内部通道两侧处为设有可供绳带穿入的穿孔,并于基座后侧处设有定位部,而绳尾扣本体的基部两侧处为设有开口向后而可供绳带两端尾部穿入的通孔,且基部底面两侧处分别凹设有连通至通孔内用以收容尾部上的挡止结构的容置槽,再于基部前侧处设有对接部,便可将绳尾扣本体的对接部为利用相互扣合或磁性吸附的方式组装于结合物(如鞋体)上所定位对接座的定位部上,让使用者在行走或运动过程中绳带尾部不会任意摆动,具有防止踩踏或异物勾到绳带而姅倒的安全性,当使用者欲拿取绳尾扣本体或调整鞋体所穿设的绳带松紧度时,仅需侧向轻力拉动于绳带或取起绳尾扣本体即可与对接座分离,并符合单手操作的手顺且不费力。
[0016]本实用新型对接座的基座后侧处为朝外形成有延伸板,并于延伸板表面上设有定位部向上凸出的嵌柱,且嵌柱顶部形成有外径扩大的环凸部,而绳尾扣本体的基部前侧处向后剖设有位于两容置槽间的缺槽,并于缺槽后侧壁面处朝外同向延伸设有对接部的两弹臂及两弹臂间所形成的扣孔,便可向下施力按压于绳尾扣本体,其两弹臂受到嵌柱的推挤作用便会产生向外弹性变形,并由弹臂经由弹性变形与复位过程后使其扣孔扣持于嵌柱上,且嵌柱的环凸部抵持于两弹臂上以提升其抗拉拔力量,当使用者欲拿取绳尾扣本体或调整绳带时,仅需向后拉动于绳带或绳尾扣本体与对接座形成分离,以方便使用者将绳尾扣本体的对接部自对接座的定位部上作快速拆卸的动作。
[0017]本实用新型对接座的基座后侧下方中央处为朝外形成有延伸板,并于延伸板表面上设有定位部的第一嵌槽,且第一嵌槽内结合有磁性体,而绳尾扣本体的基部前侧中央处向后剖设有位于两容置槽间的缺槽,并于缺槽顶部设有对接部的第二嵌槽,且第二嵌槽内结合有另一磁性体,当用户欲拿取绳尾扣本体或调整绳带时,便可将绳尾扣本体的对接部对位于对接座的定位部处,并利用两相对的磁性体间产生的磁性吸附作用,可快速将绳尾扣本体结合于对接座上,当使用者拿取绳尾扣本体时,仅需侧向轻力拉取即可与对接座形成分离,借此可将绳尾扣本体自对接座上作快速拆卸的动作,并符合单手操作的手顺且不费力,更具有实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立体外观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俯视剖面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仰视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拉拔绳带后的俯视剖面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外观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00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对接座;10-通道;11-基座;111-穿孔;112-织带孔;113-延伸板;12-定位部;121-嵌柱;1211-环凸部;1212-导引面;1213-补强肋;122-第一嵌槽;123-磁性体;13-织带;131-车缝线;2-绳尾扣本体;21-基部;211-通孔;212-容置槽;213-缺槽;22-对接部;221-弹臂;2211-窄部;2212-抵持面;222-扣孔;223-第二嵌槽;224-磁性体;23-按压部;231-凸肋条;232-止滑块;24-握持部;3_绳带;31-尾部;32-挡止结构;321-绳结;33-按压扣;4-鞋体;41-鞋面;411-鞋带孔;42-鞋舌。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0032]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绳尾定位扣为包括有对接座I及绳尾扣本体2,故就本案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0034]该对接座I为具有一中空的基座11,其中空内部形成有通道10,并于通道10两侧开口处分别设有穿孔111,且基座11前方处设有与通道10相连通的织带孔112,再于基座11后侧下方中央处朝外形成有厚度变小的水平延伸板113,而基座11的延伸板113表面上为设有定位部12向上凸出的嵌柱121,并于嵌柱121顶部形成有外径扩大的锥体状环凸部1211及由环凸部1211处向上外径渐缩的导引面1212,且嵌柱121周边中央处垂直形成有连接至基座11及延伸板113上的补强肋1213。
[0035]该绳尾扣本体2为具有基部21,并于基部21两侧处设有开口向后的水平通孔211,且基部21底面两侧处分别凹设有垂直连通至通孔211内的容置槽212,再于基部21前侧中央处向后剖设有位于两容置槽212间且前方及底部呈一镂空状的缺槽213,而基部21的缺槽213后侧壁面处为朝外同向延伸有具有两悬空状弹臂221的对接部22,并于两弹臂221之间形成有内径小于嵌柱121的环凸部1211外径的扣孔222,且两弹臂221前方相对内侧处渐缩形成有宽度小于扣孔222内径的窄部2211,再于弹臂221上下两侧表面沿着窄部2211与扣孔222内缘处斜向形成有弧状的抵持面2212;此外,基部21的后侧壁面处与顶部表面上为分别设有具有上下间隔排列的复数凸肋条231或止滑块232的按压部23,并于基部21两侧处皆形成有向外扩张的握持部24。
[0036]如图4至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立体外观图、组装后的俯视剖面图、仰视图、拉拔绳带后的俯视剖面图及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绳尾定位扣较佳实施为应用于鞋体上,但于实际应用时,亦可应用于衣物(如成衣、外套等)、袋体(如背包、手提袋等)或其它可利用绳带3固定的结合物上使用,其中该鞋体4所具有的鞋面41上为设有一鞋舌42,并于鞋面41两侧对应于鞋舌42处设有并排的复数鞋带孔411,且对接座I基座11的织带孔112内所穿设的织带13为利用车缝线131以车缝的方式结合于鞋体4的鞋面41上,便可将绳带3—端的尾部31为由基座11的穿孔111穿入于通道10内,并由另一穿孔111穿出后,再将绳带3两端的尾部31依序穿入于鞋面41的复数鞋带孔411中。
[0037]续将绳带3两端的尾部31为分别穿入于绳尾扣本体2基部21的通孔211内,并沿着容置槽212处拉出至基部21外部后,即可将绳带3两端的尾部31分别打一绳结321而形成挡止结构32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亦可利用铜扣、铆钉、套环、串珠等固定件(图中未示出)将尾部31结合固定,再拉动于绳带3两端与绳尾扣本体2形成相对向外拉扯的状态,使挡止结构32挡止于基部21的通孔211内壁面处而不易脱出于绳尾扣本体2的外,且绳带3上位于绳尾扣本体2与鞋体4之间也可进一步结合有一按压扣33。
[0038]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可先利用单手按压于按压扣33上,并辅以另一只手勾持于绳尾扣本体2的按压部23上,即可拉动绳带3两端的尾部31与按压扣33形成相对向外拉扯的状态,以方便使用者进行调整鞋体4鞋口大小或松紧度,同时藉由按压部23的复数凸肋条231提升拉动时的止滑效果,且待鞋体4的松紧度调整完成后,便可将绳尾扣本体2的对接部22对位于对接座I的定位部12处,并向下施力按压于按压部23的复数止滑块232上,其两弹臂221下方的抵持面2212受到嵌柱121的导引面1212的推挤作用便会产生向外弹性变形且孔径变大,使嵌柱121的环凸部1211可顺利穿过两弹臂221间所形成的扣孔222,且待绳尾扣本体2向下压入至定位后,便可藉由弹臂221经由弹性变形与复位的过程后使其扣孔222扣持于嵌柱121周围表面上结合成为一体,并使嵌柱121的环凸部1211抵持于两弹臂221上方的抵持面2212形成纵向限位,且因两弹臂221前方处的窄部2211宽度为小于嵌柱121外径而形成横向限位,便可有效提升绳尾扣本体2的抗拉拔力量,也可利用嵌柱121的补强肋1213伸入且位于窄部2211中,以避免绳尾扣本体2的扣孔222以嵌柱121为轴心产生任意旋动的情况,藉此可将绳带3的挡止结构32收容于基部21的容置槽212内隐藏而不会外露,让使用者在行走或运动过程中,绳带3两端的尾部31不会任意的摆动,以避免因踩踏或异物勾到绳带3造成使用者的姅倒或发生意外,借此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性。
[0039]当使用者欲拿取绳尾扣本体2或调整绳带3的松紧度时,仅需先握住绳尾扣本体2的握持部24为朝对接座I反向位移,或者是可向后拉动于绳带3两端上,并使两弹臂221的窄部2211受到嵌柱121的推挤作用产生向外弹性变形,且待嵌柱121通过窄部2211处即可脱离于扣孔222的限制,让使用者仅需向后拉动于绳带3或绳尾扣本体2与鞋体4上定位的对接座I形成分离状态,以方便使用者向后拉动绳带3或绳尾扣本体2使其对接部22可自对接座I的定位部12上作快速拆卸的动作,并符合单手操作的手顺。
[0040]如图9至图1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及仰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该对接座I基座11的延伸板113上为设有定位部12凹陷状的第一嵌槽122,并于第一嵌槽122内结合有磁性体123,而绳尾扣本体2基部21的缺槽213顶部则可设有对接部22凹陷状的第二嵌槽223,且第二嵌槽223内亦结合有另一磁性体224,便可将绳尾扣本体2的对接部22对位于对接座I的定位部12处,并利用两相对的磁性体123、224间所产生的磁性吸附作用,让用户可利用磁性吸附的方式来快速将绳尾扣本体2结合于鞋体4上定位的对接座I,使绳带3的尾部31不会任意摆动,具有防止踩踏或异物勾到绳带3而姅倒的安全性,当使用者欲拿取绳尾扣本体2时,仅需侧向轻力拉动绳带3或取起绳尾扣本体2即可与对接座I形成分离状态,藉此可将绳尾扣本体2自对接座I上作快速拆卸的动作,并符合单手操作的手顺且不费力,更具有实用性的效果。
[0041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针对该对接座I的基座11内部通道10两侧处为设有可供绳带3穿入的穿孔111,并于基座11后侧处设有定位部12,而绳尾扣本体2的基部21两侧处为设有开口向后而可供绳带3两端尾部31穿入的通孔211,且基部21底面两侧处分别凹设有连通至通孔211内用以收容尾部31上的挡止结构32的容置槽212,再于基部21前侧处设有一对接部22,便可将绳尾扣本体2的对接部22利用相互扣合或磁性吸附的方式组装于结合物(如鞋体4)上所定位对接座I的定位部12上,让使用者行走或运动时绳带3两端尾部31不会任意摆动,具有防止踩踏或异物勾到绳带3姅倒的安全性。
[0042]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绳尾定位扣,包括对接座及绳尾扣本体,其特征在于: 该对接座所具有的基座内部形成有通道,并于该通道两侧设有能够供预设绳带穿入通道内的穿孔,该基座的后侧设有定位部; 该绳尾扣本体具有基部,并于该基部两侧设有开口向后而能够供预设绳带两端尾部穿入的通孔,且该基部的底面两侧处分别凹设有连通至该通孔内用以收容预设绳带尾部上的挡止结构的容置槽,该基部的前侧位于两容置槽之间设有组装于该定位部上使绳尾扣本体与对接座结合成为一体或拆卸形成分离的对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定位扣,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座的基座前方处为设有与通道相连通的织带孔,并于该织带孔内穿设有能够供车缝于预设鞋体的鞋面上的织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定位扣,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座的基座后侧下方中央处为朝外形成有延伸板,并于该延伸板表面上设有具有向上凸出嵌柱的定位部,该嵌柱顶部形成有外径扩大的环凸部,而该绳尾扣本体的基部前侧中央处向后剖设有位于两容置槽间的缺槽,并于该缺槽后侧壁面处朝外延伸设有具有两弹臂的对接部,且两弹臂之间形成有能够供扣持于嵌柱上的扣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尾定位扣,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座位于环凸部处为向上形成有外径渐缩的导引面,并于嵌柱周边中央处垂直形成有连接至基座上的补强肋,且绳尾扣本体的两弹臂前方相对内侧处形成有宽度小于嵌柱外径而能够供补强肋伸入于其中的窄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尾定位扣,其特征在于,该绳尾扣本体的弹臂上下两侧表面沿窄部与扣孔内缘处形成抵持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定位扣,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座的基座后侧下方中央处为朝外形成有延伸板,并于延伸板表面上设有具有第一嵌槽的定位部,且第一嵌槽内结合有一磁性体,而绳尾扣本体的基部前侧中央处向后剖设有位于两容置槽间的缺槽,并于缺槽顶部设有具有第二嵌槽的对接部,且第二嵌槽内结合有与磁性体相对产生磁性吸附作用的另一磁性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定位扣,其特征在于,该绳尾扣本体的基部后侧壁面处与顶部表面上为分别设有具有上下间隔排列复数凸肋条或止滑块的按压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定位扣,其特征在于,该绳尾扣本体的基部两侧处为形成有握持部。
【文档编号】A44B11/26GK205611938SQ201620262316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萧勋名
【申请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