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炼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63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煎炼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壶,尤其是指一种中药煎炼壶。
中药煎炼壶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提供了相当简便及安全的中药煎炼。众所皆知,中药煎炼首重火侯控制,由原先的多少水、多少药材炼至一定比例的药汁,以发挥其应有的药理及药性。而目前使用的中药煎炼壶以壶底加装电热器作为煎煮中药用,且为求得所需的定量药汁,会如


图1所示,在壶底设一上凸的内容室11供容置主加热器12,使中药及水慢慢煎煮;待水形成药汁而水位慢慢降至与内凹容室11顶面13平齐时,因无水而空烧或配合控温装置的控制而切断电源停止煎炼,剩余在凹环槽14中的药汁即为所需的定量药汁。另外,会在凹环槽14底部加设保温用的小功率的保温加热器15,供消费者方便视需要随时取用。
此等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上具有下列缺点,如1、由于定量的凹环槽设于主加热的内凹容室之外,其保温加热的接触面积较大,时间一久,所定量的药汁会因保温加器大面积接触致药汁慢慢下降,待至欲取用时,可能与原定量有相当差距,对于药理及药性将会有很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即可能对病况有负面影响。
2、由于壶底具有上凸的内凹容室,在实际冲压加工时,模具的制造及冲设均较不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减少保温时的电热接触面积,使定量的药汁在保温状态下能维持所需定量值的中药煎炼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中药煎炼壶,在壶底底部分别设有大功率的主加热器及小功率的保温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壶底定量容室周缘设主加热器,并在主加热器上一体成型一温控开关的固定部,再在壶底中间设朝下凸的内凹状定量容室,并利用定量容室底部供组设较小接触面积的保温中热器。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习用相较具有下列优点,如1、将定量容室置于壶底中央且朝下,可加大主加热器与壶底的接触面积以加速煎煮的时间。
2、将定量容室置于壶底中央且朝下,可减少保温用的小功率保温加热器的接触面积,使之在长时间保温过程中减少对定量药汁的影响,更可避免因药汁定量的减少所产生药理或药性的改变。
3、将定量容室置于壶底中央且朝下凸伸,对壶内的模具制及冲压较为容易及简化。
4、将定量容室置于壶底中央且朝下凸伸,使壶底内的形状简化以利药垢的清洗及整理。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习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煎炼壶2,在底部形成一底周缘21,中间为一向下凸的内凹定量容室22便于外环周缘与中间底部分别组设主加热器23及保温加热器24,上则具有一滤网25防止药渣掉入定量容室2中影响定量值,并于主加热器23上一体成型一温控开关26的固定部231,以令温控开关26可直接感热,而有效动作。
藉此结构,形成接触面大的主加热器23作为该煎炼壶2具有大功率的快速煎者效果;因而接触面积小的保温加热器24作为长时间的保温,以大幅减少对药汁的定量影响,使定量的药汁在保温状态下能维持所需的定量值,可避免因定量的改变使药汁的比例改变而影响药理或药性。
权利要求一种中药煎炼壶,在壶底底部分别设有大功率的主加热器及小功率的保温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壶底定量容室周缘设主加热器,并在主加热器上一体成型一温控开关的固定部,再在壶底中间设朝下凸的内凹状定量容室,并利用定量容室底部供组设较小接触面积的保温加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煎炼壶,在壶底底部分别设有大功率的主加热器及小功率的保温加热器;其中在壶底定量容室周缘设主加热器,并在主加热器上一体成型一温控开关的固定部,再在壶底中间设朝下凸的内凹状定量容室,并利用定量容室底部供组设较小接触面积的保温加热器,借此,使该中药煎炼壶在保温状态时,可以大幅减少对定量药汁的存量的影响,使定量的药汁在保温状态下能维持所需的定量值。
文档编号A61J3/00GK2460093SQ0026896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6日
发明者高耀宗 申请人:高耀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