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珊瑚酸的制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55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柳珊瑚酸的制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柳珊瑚酸在制备用于改善临床学习记忆障碍以及拮抗有机磷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珊瑚是海洋腔肠动物之一,种类繁多。珊瑚作为药用在祖国医药文献《唐本草》,《医林篡要》,《古方选注》,《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形成一股热潮。从珊瑚中发现了一大批结构独特的化合物,有萜类,甾醇,以及含氮化合物等,其中很多具各种生理活性,如抗菌,抗肿瘤,心血管,镇痛,细胞毒性和神经活性等。1968年,从柳珊瑚中分离得到了前列腺素,这就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1982年,发明人从南海侧扁软柳珊瑚(Subergorgiasp.)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柳珊瑚酸(Subergorgia acid,以下简称为SA),其具有三环十一烷倍半萜骨架(结构如下式所示)。经初步药理实验证明SA为可逆性胆碱脂酶抑制剂。动物实验还表明,SA具抗心率失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SA作为新的改善临床学习记忆障碍药物及拮抗有机磷毒剂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所说的柳珊瑚酸(SA)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a.将晒干柳珊瑚切碎,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乙酸乙酯萃取液;b.浓缩物先经硅胶吸附层析,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得到SA粗品,然后再经Al2O3吸附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无色透明的SA的结晶。
动物实验表明1.SA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分别用东莨菪碱(Scop)和缺氧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分别给予实验组腹腔注射及口服不同剂量的SA,然后利用小鼠跳台模型和小鼠避暗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给药前后的潜伏期和错误数。用卡方分析处理结果。观察表明SA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该作用并有量效关系。
2.SA有明显拮抗丙氟磷毒性作用。小鼠实验表明,用22,19,16mg/kg体重的SA剂量可减轻丙氟磷毒性症状及降低死亡率,应用22及16mg/kg体重SA可使丙氟磷(8mg/kg体重)死亡率由40%降为零。用16mg/kg体重剂量可使丙氟磷(13.17mg/kg体重)死亡率由100%降低至20%。而用19mg/kg体重SA则可使丙氟磷死亡率由100%降低至10%。如果先用丙氟磷染毒,再用SA19mg/kg体重,亦可使死亡率降低。SA拮抗丙氟磷毒性效果明显,并与丙氟磷染毒量大小及SA用量大小有关。在丙氟磷染毒剂量较小时,效果更佳。在致死丙氟磷染毒剂量时,SA用量较大,效果较好。如若已有丙氟磷中毒,立即用SA亦有一定效果。可延迟死亡时间,降低死亡率,可为临床上采用抢救措施争取时间。
3.急性毒性实验(小鼠)a.SA腹腔注射,LD5032.66mg/kg;b.SA口服,LD5050.23mg/kg。
从实验结果提示,无论口服或腹腔注射SA均能改善因缺氧或注射东莨菪碱引起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并且SA有明显的拮抗丙氟磷毒性作用。提示该化合物具有这方面的药用用途。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SA的制备a.六月份采自海南三亚市西岛海域的侧扁软柳珊瑚(Subergorgia sp.),晒干,切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浓缩乙酸乙酯萃取液;b.浓缩物先经硅胶吸附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00%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得SA粗品,然后再经Al2O3吸附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无色透明的SA结晶,m.p.178~180℃。约占柳珊瑚干重的1.1‰。
SA的试验数据熔点测定采用北京X4型显微熔点仪,m.p.178~180℃。
旋光测定采用WXG-4型旋光仪,[α]D-23°(c.0.7,CHCl3)。
元素分析采用PERKIN-ELMER 240C:C72.45%,H8.16%。
UV采用SHIMAZU UV-240,最大吸收峰λmax220nm。
IR(NICOLET 5DX-FTIR,KBr,cm-1):3300-2500,1735,1690,1650。
MS(采用VGZAB仪)m/e:248(M),230,202,178,133,119,91。
1HNMR(INOVA-500MHz,CDCl3,TMS,ppm):8.5,6.43(d),2.95(q),1.22(s),1.18(d),1.12(d)。
13CNMR(INOVA-500MHz,CDCl3,TMS,ppm):217.83(s),169.77(s),152.23(d),136.77(s),68.63(s),62.77(d),61.81(s),51.78(d),49.88(t),38.34(t),33.48(d),28.39(t),23.41(q),19.91(q),17.72(q)。
实施例2SA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实验材料a.实验动物中山医科大学动物科提供NIH纯种小白鼠,体重20±2g,雌雄兼用;b.东莨菪碱广州侨光制药厂生产,针剂;c.SA白色粉末,用生理盐水配置成各种所需的浓度。
实验方法和结果(一)东茛菪碱模型把小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1组给药2组和给药3组。正常组注射同等体积的NS,模型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剂量为1mg/kg,在训练前20分钟注射。给药组1、2、3组除给予模型组同剂量的东莨菪碱腹腔注射外,还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SA口服,剂量分别为0.82mg/kg、1.64mg/kg和3.29mg/kg,然后利用小鼠跳台模型和小鼠避暗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给药前后的潜伏期和错误数。用卡方分析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把小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1组给药2组和给药3组。正常组注射同等体积的NS,模型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剂量为1mg/kg,在训练前20分钟注射。给药组1、2、3组除给予模型组同剂量的东莨菪碱腹腔注射外,还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SA腹腔注射,剂量分别是0.55mg/kg、1.09mg/kg和2.19mg/kg,然后利用小鼠跳台模型和小鼠避暗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给药前后的潜伏期和错误数。用卡方分析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口服或腹腔注射SA可以改善注射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记忆功能障碍,该作用有量效关系。表1东莨菪碱(Scop)抑制小白鼠被动回避反应及SA(po)对抗作用
低剂量0.82mg/kg(1/40LD50)中剂量1.64mg/kg(1/20LD50)高剂量3.29mg/kg(1/10LD50)表2东莨菪碱(Scop)抑制小白鼠被动回避反应及SA(ip)对抗作用
(二)小鼠缺氧模型把小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1组给药2组和给药3组。利用小鼠跳台模型和小鼠避暗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缺氧和给药处理前的潜伏期和错误数。然后将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小鼠置于密闭的罐子里,通以96.2%N2和3.8%O2的混合气体,至小鼠倒地意识丧失时立即取出小鼠,模型组口服同等体积的NS,给药组1、2、3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SA口服,剂量分别是0.82mg/kg、1.64mg/kg和3.29mg/kg。缺氧与给药处理每日一次,连续5天。正常组仅口服同等体积的NS,不经缺氧处理。然后利用小鼠的跳台模型和小鼠避暗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缺氧和给药处理后的潜伏期和错误数。用卡方分析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把小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1组给药2组和给药3组。利用小鼠跳台模型和小鼠避暗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缺氧和给药处理前的潜伏期和错误数。然后将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小鼠置于密闭的罐子里,通以96.2%N2和3.8%O2的混合气体,至小鼠倒地意识丧失时立即取出小鼠,模型组注射同等体积的NS,给药组1、2、3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SA腹腔注射,剂量分别是0.55mg/kg、1.09mg/kg和2.19mg/kg。缺氧与给药处理每日一次,连续5天。正常组仅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NS,不经缺氧处理。然后利用小鼠的跳台模型和小鼠避暗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缺氧和给药处理后的潜伏期和错误数。用卡方分析处理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显示,口服或腹腔注射SA可以改善缺氧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该作用有量效关系。表3小鼠缺氧引起记忆障碍及SA(po)的对抗作用
表4小鼠缺氧引起记忆障碍及SA(ip)的对抗作用
实施例3 SA的丙氟磷毒性拮抗实验(一)实验材料及方法实验材料a.实验动物中山医科大学动物科提供的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9-23及22-26克。随机分组,每组10只;b.丙氟磷无色透明溶液,溶于精制花生油,配置成每ml0.8及1.317mg丙氟磷油溶液;c.SA白色粉末,用生理盐水配置成1.618mg/ml,1.90mg/ml,2.20mg/ml溶液。
实验方法先按每10克小白鼠腹腔注射0.1ml已配置成不同浓度的SA溶液,5分钟时,再腹腔注射丙氟磷(0.1ml/10g体重,已配置各浓度),观察注射后动物的体征及48小时死亡率。
(二)结果a.丙氟磷毒性实验10只雄性小白鼠腹腔注射8mg/kg丙氟磷后,即出现活动减少,10分钟出现抽搐,流涎,管状尾,突眼,侧卧,呼吸困难。48小时死亡数4只,死亡率40%。
另用丙氟磷13.17ng/kg体重,腹腔注射,除出现上述体征外,在注射后1小时内死亡6只,48小时全部死亡,死亡率100%。
b.SA拮抗丙氟磷毒性实验共进行5组实验。每组10只小鼠,在腹腔注入SA22mg/kg体重后,立即出现活动减少,分泌物增多,痉挛等症状。5分钟时腹腔注入丙氟磷8mg/kg体重,症状逐渐好转,48小时内无死亡。若腹腔注入SA为16mg/kg体重时,症状不明显,在5分钟时有细小震颤。注入丙氟磷8mg/kg体重后,震颤消失,48小时无死亡。腹腔注入SA19mg/kg体重,然后再腹腔注入丙氟磷13.17mg/kg,死亡率为10%;若先注入13.17mg/kg体重的丙氟磷,立即注入SA19mg/kg体重,则死亡率40%。实验结果列于表5。
表5SA拮抗丙氟磷毒性
Δ先注入丙氟磷,立即注入SA。*P<0.01。**P<0.005。
从以上毒性实验结果可见,用22,19,16mg/kg体重的SA剂量可减轻丙氟磷毒性症状及降低死亡率,应用22及16mg/kg体重SA可使丙氟磷(8mg/kg体重)死亡率由40%降为零。用16mg/kg体重剂量可使丙氟磷(13.17mg/kg体重)死亡率由100%降低至20%。而用19mg/kg体重SA则可使丙氟磷死亡率由100%降低至10%。如果先用丙氟磷染毒,再用SA19mg/kg体重,亦可使死亡率降低。由此可见,SA拮抗丙氟磷毒性效果明显,并与丙氟磷染毒量大小及SA用量大小有关。在丙氟磷染毒剂量较小时,效果更佳。在致死丙氟磷染毒剂量时,SA用量较大,效果较好。如若已有丙氟磷中毒,立即用SA亦有一定效果。可延迟死亡时间,降低死亡率,可为临床上采用抢救措施争取时间。
实施例4急性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动物为纯种小白鼠,雌雄兼用,腹腔注射或口服。小鼠中毒症状为剧烈抽搐、振颤、腹部蠕动、流口水、吐泡沫、平衡失调、严重的萎靡、瘫痪而死亡。
a.SA腹腔注射LD5032.66mg/kg;b.SA口服LD5050.23mg/kg。
权利要求
1.柳珊瑚酸在制备用于改善临床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2.柳珊瑚酸在制备用于拮抗有机磷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柳珊瑚酸在制备用于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及拮抗有机磷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经实验显示,口服或注射柳珊瑚酸能改善小鼠因东莨菪碱或缺氧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该作用并有量效关系。柳珊瑚酸有明显拮抗有机磷毒剂丙氟磷毒性作用,先注入柳珊瑚酸或先用丙氟磷染毒,均能降低小鼠死亡率或延迟死亡时间,拮抗效果与丙氟磷染毒量及柳珊瑚酸用量有关。
文档编号A61P39/00GK1319392SQ01107458
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6日
发明者巫中德, 林永成, 陈汝筑, 李厚金 申请人:中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