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5825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甘氨酸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氨酸的用途,尤其涉及在制药领域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甘氨酸是已经公开了的一种化合物,本品为氨酸乙酸,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2H5NO2,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分子量为75.07。在水中溶解,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该化合物已知可以与多种氨基酸混合而成氨基酸注射液(如11种、14种或17种氨基酸注射液)。用于手术前后、创伤、烧伤、骨折以及急性低蛋白血症患者;因肝病引起的组织蛋白的合成和利用紊乱的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引起的蛋白质摄取不足所致营养不良患者以及传染病恢复期等肠道外补充营养的患者(见高濯风等编著.营养药.临床药物实用大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1996,722~7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甘氨酸的新用途,即在制药中的新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涉及甘氨酸作为制备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炎的药中的应用。涉及甘氨酸作为制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药中的应用。涉及甘氨酸作为制备治疗降低各种肝炎、肝病所伴之血浆肠源性内毒素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甘氨酸在制备防止肝炎慢性化,即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药中的应用。涉及甘氨酸作为制备治疗各种休克患者所伴之血浆肠源性内毒素药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将用甘氨酸的药理试验及结果来说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
1、甘氨酸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用常规药理试验观察了甘氨酸(灌胃剂量为500mg/100g/d)对大鼠血浆转氨酶(ALT)、内毒素与TNFα水平的影响(表1)并作了组织学观察。发现TAA组大鼠肝脏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大面积坏死,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而经甘氨酸治疗大鼠肝小叶中央静脉附近仅有少量肝细胞坏死与炎性浸润。
表1甘氨酸组与TAA组结果比较

上述结果表明,经甘氨酸防治大鼠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反映在血浆转氨酶(ALT)活性明显下降,这与血浆内毒素与TNFα水平下降密切相关。
2、甘氨酸对TAA所致大鼠肝损伤时肠粘膜及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用常规药理试验观察了经甘氨酸防治后肠道Evans蓝含量为0.96±0.47,而TAA组为2.14±0.64ug/ml,P<0.05;肠粘膜通透性(δ)为1.23±0.47,而TAA组为1.78±0.51,P<0.05。此结果说明TAA在损伤肝组织同时也使肠粘膜屏障受损,致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而甘氨酸可抑制TAA所致的肠粘膜通透性增加。
在观察甘氨酸防治组肠管与血中组胺含量时,发现分别为4.59±1.47和3.0±0.55ug/g,而TAA组分别为9.39±3.38和6.95±1.96(ug/g),经统计学处理P<0.05。此结果提示甘氨酸是通过降低血与肠组织中组胺含量来抑制肠粘膜通透性的,因而肠内之内毒素不能被吸收入血。
3、甘氨酸对内毒素和TAA所致肝细胞直接损伤作用。按常规进行肝细胞分离和培养。结果发现①内毒素(LPS)对肝实质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可使原代培养的肝细胞损伤而漏出ALT。甘氨酸则可减轻LPS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②TAA对肝实质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可使原代培养的肝细胞损伤而漏出ALT,而甘氨酸对TAA所致的直接损伤无作用。上述结果提示甘氨酸可能通过直接破坏内毒素结构或与内毒素结合使内毒素失活而减轻其对肝细胞的损伤。
4、甘氨酸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用高脂膳食+酒精灌胃给大鼠一个月,血浆ALT活性内毒素与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与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经过甘氨酸防治均明显下降(表2)表2甘氨酸组与酒精组血浆各项指标结果比较(x±s)

以上结果表明,甘氨酸可以显著减轻高脂膳食+酒精而引起的脂肪肝,其肝组织的损伤可能与肠源性内毒素、TNFα水平升高有关。
5、甘氨酸对高脂膳食+酒精所致肝组织LBPmRNA、CD14mRNA及CD14蛋白的影响。应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对LBP(脂多糖连接蛋白)mRNA、CD14mRNA和CD14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甘氨酸可使高脂膳食+酒精组大鼠肝组织的LBPmRNA与CD14mRNA表达明显下调,CD14蛋白合成减少。此结果提示甘氨酸可阻断肝细胞的内毒素受体(CD14),从而使内毒素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6、观察甘氨酸在CCl4引起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对肝组织表达CD14mRNA和CD14蛋白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的表达。结果表明在用含甘氨酸食物喂养而形成的脂肪肝和肝硬化大鼠肝组织CD14mRNA和CD14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在实验第8周末的表达最弱。证明甘氨酸是肝细胞膜CD14(内毒素受体)的阻滞剂,使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难以发挥,故可防止脂肪肝与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7、静脉注射甘氨酸对创伤性休克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用骨钳夹致左侧股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并在颈总动脉放血,使动脉血压下降至40mmHg,维持1h,然后在20分内回输全部失的血使其复苏。分别于0h、6h、12h、24h采血测定血浆ALT、内毒素、TNFα.休克复苏后在0h血浆内毒素开始增高,6h达到高峰,12h-24h逐渐下降。经注射甘氨酸(150mg/kg)动物的各时间组血浆ALT、内毒素与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14mRNA、LBP mRNA表达明显降低。通过硝酸镧染色用透射电镜观察肠道通透性经甘氨酸防治也明显降低。
上述结果表明,经静脉注射甘氨酸可增强肠道的屏障作用,从而抑制肠粘膜对内毒素的吸收,致使血浆肠源性内毒素水平下降。由于甘氨酸可阻断肝细胞膜上内毒素受体CD14,故内毒素无法发挥其损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使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这对抢救休克有重要意义。
8、甘氨酸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研究对象是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住院病人进行的。分为对照组(24例),应用甘利欣、门冬氨基酸钾镁等治疗,甘氨酸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所用药物基础上加用甘氨酸治疗。口服甘氨酸胶囊(内含0.5g甘氨酸)4个,每日3次,共20天。治疗前后采血测定血浆内毒素、TNFα、IL-6水平。甘氨酸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表3、4、5)肝功能明显改善(表4)表3甘氨酸对慢肝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x±s,EU/ml)


从表3可看出,经甘氨酸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P<0.02),而对照组几乎未见差异(P>0.20)。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由此可见,甘氨酸具有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作用。
表4甘氨酸治疗对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x±s,ng/ml)

表5甘氨酸治疗对患者血浆IL-6水平的影响(x±s,pg/ml)

内毒素激活肝枯否细胞后释放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等,这些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使得肝脏发生炎症反应,并同时发生肝细胞的变性与坏死。表4、5的结果表明,经甘氨酸治疗后随血浆内毒素水平降低伴有TNFα和IL-6水平的下降,故使肝脏炎症反应减轻或受到控制,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与恢复。
表6甘氨酸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表6表明,经甘氨酸治疗血浆转氨酶(ALT、AST)活性、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前白蛋白(PA)则明显升高。血浆转氨酶活性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故应称肝损伤指标。AST长期升高表示病变转为慢性,故甘氨酸降低AST活性是很有价值的。肝功能主要有分泌、合成与解毒功能。血浆胆红素水平降低反映分泌功能的改善;血浆前白蛋白(PA)水平增高反映肝细胞合成能力的恢复,这对慢性肝炎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9、甘氨酸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研究对象是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20例(多为伴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患者)进行的。采用配对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一组为常规治疗,即治疗对照组;一组为甘氨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氨酸。治疗时间平均7天(4-10日)。结果表明,经甘氨酸治疗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内毒素水平差异显著。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未见内毒素水平有明显差异。根据临床观察患者症状随内毒素血症的减轻也有相应改善。
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对已知化合物甘氨酸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2)本发明的甘氨酸安全无毒、药理作用强,预示着很好的药用前景。
(3)本发明的物质原料来源丰富、价廉、未见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并可作成口服剂型(冲剂、片剂)、注射剂型等,使用方便。注射液能作肌肉注射,可作静脉点滴。
(4)本发明的药物能有效降低血浆肠源性内毒素水平,减轻对肝枯否细胞与血窦内皮细胞激活,减少TNFα与IL-6的释放,致使肝损伤与炎症反应减轻。这些药理作用使大多数伴有肠源性内毒互血症的肝病患者得以治愈,从而有效阻断肝炎的慢性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危险性。
(5)本发明的甘氨酸可使各种休克(如创伤、出血等)所伴之肠源性内毒素水平下降,有效改善休克的病情与预后,防止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展。
(6)经临床试验,表明甘氨酸治疗急、慢性肝炎、脂肪肝与肝硬化均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与同时设立的对照组相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呈显著性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本发明的疗效显著,药理作用强。值得提出的是,当前国内外尚无理想降低血中肠源性毒素水平的药物,故预示着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甘氨酸在制备治疗慢性肝炎的药中的应用。临床研究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住院病人中进行的,分为对照组,24例,应用甘利欣、门冬氨基酸基酸钾镁治疗;甘氨酸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所用药物基础上加用甘氨酸治疗,口服甘氨酸胶囊(内含0.5g甘氨酸)4粒,每日3次,共服20天。经甘氨酸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P<0.02);而对照组几乎未风变化(P>0.20)。
权利要求
1.甘氨酸在制备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炎的药中的应用。
2.甘氨酸在制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药中的应用。
3.甘氨酸在制备降低各种肝炎、肝病所伴之血浆肠源性内毒素的药物中的应用。
4.甘氨酸在制备防止肝炎慢性化,即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药中的应用。
5.甘氨酸在制备治疗各种休克患者所伴之血浆肠源性内毒素药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甘氨酸在制药中的应用。该物质具有明显降低血浆肠源性内毒素水平,致使细胞因子TNFα、IL-6分泌减少,血浆转氨酶活性明显下降,肝损伤明显减轻,肝功能明显改善。经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在国内外首次证实本药可明显下调肝组织LBP(脂多糖结合蛋白)mRNA和CD
文档编号A61K31/185GK1370525SQ0211002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1日
发明者韩德五, 克明, 刘近春, 陈玺华, 赵龙凤, 黄彤, 张巍 申请人:韩德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