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兽用抗病毒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医用配制品,具体地说是适用于禽畜类的抗病毒药物。
禽畜类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如鸡流感、猪瘟等都是由于病毒侵入所致。禽畜类的病毒感染并发症多且常常可导致大面积流行。在目前,由于农业养殖场养殖数量都很大,禽畜也非常集中,因而,一旦发生此类疾病,常常在数日之内就可波及整个禽畜群。如不能有效控制与治疗,不仅会延缓禽畜类的生长、禽畜类的产蛋率,严重时还会导致大量死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殖人员经常要给禽畜注射抗病毒的疫苗。但这只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一旦发生病毒感染,其仍无能为力。在进行治疗时,养殖人员通常会给禽畜服用一些抗病毒的化学药物,如三氮唑核苷、吗啉呱、金刚烷胺等等。这些药物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均有很大的毒副作用,且会造成兽体内药物蓄积。这无疑会给人类自身安全造成隐患。另外,有些药物疗效不理想,难以达到迅速控制感染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毒副作用小、疗效好、成本低、可迅速控制病毒感染的兽用抗病毒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对禽畜类病毒感染的特点,依托中医学理论,筛选出具有良好协同作用的植物中草药配伍制备而成。
本发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头翁1-6份,地榆炭1-6份,栀子2-8份,连翘2-8份,雄黄2-8份,狼毒2-8份,泽泻1-6份,木通1-6份,郁李仁1-6份,红藤2-8份,败酱草2-8份,牙皂1-6份。
本发明优选的重量配比范围是白头翁2-3份,地榆炭2-3份,栀子2-4份,连翘2-3份,雄黄2-4份,狼毒2-4份,泽泻2-3份,木通2-3份,郁李仁2-3份,红藤2-4份,败酱草2-4份,牙皂2-3份。
本发明选用白头翁、地榆炭共用,以清热解毒而凉血,配郁李仁以通肠润燥且利水消肿下气,解气滞肠燥水肿之实证。再配狼毒、雄黄、牙皂下气除结不留滞,配栀子进一步泻三焦实火,除烦凉血解毒。加连翘、红藤、败酱草增强清热解毒之功能;加木通、泽泻引毒而下行。诸药共同解毒、透表、达邪、凉血、利尿排毒。
诸药伍用,既可协同增效,又可克服药性之偏,用于治疗鸡流感、鸡瘟疫(如新城疫)、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本发明药物起效快、疗效好、工艺简单、成本低、毒副作用小,在禽畜体内无蓄积作用,故对人体不会造成潜在危害。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备成散剂、合剂等口服制剂,其中以散剂工艺最为简单,成本也低,且使用、存储都很方便。
本发明药物的散剂制备方法是,按本发明的重量配比,称取各药物组分,将其混合、粉碎,过80-100目筛,即可。
本发明可用于鸡、鸭、鹅流感、鸡瘟疫、猪瘟等禽畜类病毒感染性疾病。
本发明经急慢性毒性试验未发现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下试验得到了证明。
试验动物患有流感的病鸡900只。
病鸡症状咳嗽、气喘、甩头、冠发青紫、脸肿、便稀、产蛋为软壳。
兽医诊断为禽流感。
试验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50只、对照组450只。试验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商品名为克毒散),每日二次,每次每只0.5克。对照组服用金刚烷胺,每日二次,每次每只0.5克。试验组、对照组均连续用药三日。
试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起效快,三日内全部治愈。而对照组则有90多只鸡死亡。经尸检发现鸡颈部和胸部皮下有出血点、肠道有出血,胃粘膜有溃疡及出血。肝脾肿大、有出血点,肾肿大。经兽医诊断为因禽流感致死。
实施例1
称取白头翁2kg,地榆炭2kg,栀子2kg,连翘2kg,雄黄3kg,狼毒3kg,泽泻2kg,木通2kg,郁李仁2kg,红藤2kg,败酱草2kg,牙皂2kg。
将以上药物粉碎过100目筛后混匀。分装为50g/包。
以下实施例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各组分用量不同,但均具有本发明所述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兽用抗病毒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头翁1-6份,地榆炭1-6份,栀子2-8份,连翘2-8份,雄黄2-8份,狼毒2-8份,泽泻1-6份,木通1-6份,郁李仁1-6份,红藤2-8份,败酱草2-8份,牙皂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兽用抗病毒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配比是白头翁2-3份,地榆炭2-3份,栀子2-4份,连翘2-3份,雄黄2-4份,狼毒2-4份,泽泻2-3份,木通2-3份,郁李仁2-3份,红藤2-4份,败酱草2-4份,牙皂2-3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禽畜类的抗病毒药物,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头翁1-6份,地榆炭1-6份,栀子2-8份,连翘2-8份,雄黄2-8份,狼毒2-8份,泽泻1-6份,木通1-6份,郁李仁1-6份,红藤2-8份,败酱草2-8份,牙皂1-6份。它可用于鸡、鸭、鹅流感、鸡瘟疫、猪瘟等禽畜类病毒感染性疾病。本发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P31/12GK1493320SQ02146608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8日
发明者孙如海 申请人:孙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