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31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用器械,具体为一种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人到中年后,很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使人行走、站立都很不方便、痛苦。医院治疗也没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和有效的器械。虽然也有治疗器械,但效果不明显,使用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对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治疗有显著疗效的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上前片1、上后片4、下前片5、下后片6,上前片1的上部为“U”形状、下部为“U”形状,上后片4的上部为“U”形状,下前片5上部为“U”形状,在上前片1的下部“U”形状断开口的两端为穿带孔3,在上后片4的下端头为穿带孔3,下前片5的上部“U”形状断开口的两端为穿带孔3,下后片6的上端部为穿带孔3。在上前片1的“U”形状的两端头上有孔2,上后片4的“U”形状的两端头上有孔2,在下前片5的下端部有孔2,在下后片6的下端部有孔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无痛苦、有显著疗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前片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后片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前片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后片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它包括上前片1、上后片4、下前片5、下后片6,上前片1的上部为“U”形状、下部为“U”形状,上后片4的上部为“U”形状,下前片5上部为“U”形状,在上前片1的下部“U”形状断开口的两端为穿带孔3,在上后片4的下端头为穿带孔3,下前片5的上部“U”形状断开口的两端为穿带孔3,下后片6的上端部为穿带孔3。在上前片1的“U”形状的两端头上有孔2,上后片4的“U”形状的两端头上有孔2,在下前片5的下端部有孔2,在下后片6的下端部有孔2。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躺在床上,上前片的“U”型置于人体胸前上部,上后片置于人体后背之上,上前片上的穿带孔和上后片的穿带孔用皮带穿过系于人的腰部。上前片与上后片的上部孔互相对应一致后,绳子穿过将绳子固定于床的横梁之上,下前片与下后片一一对应的在人体两腿中间处,它们上部的穿带孔穿过皮带后系于腰处,下前片与下后片的下部的孔对应一致后,在两腿之间处用绳子系在一起,用适量重物或者由一个人用力去拽,或者相反将人体两腿中间处固定,而在人体上部由一个人用力去拽上前片、上后片的绳子也是相同的效果。效果明显,疗效显著。特别适合于家庭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用料是布、丝、绸、化学纤维等制做。
权利要求1.一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前片1、上后片4、下前片5、下后片6,上前片1的上部为“U”形状、下部为“U”形状,上后片4的上部为“U”形状,下前片5上部为“U”形状,在上前片1的下部“U”形状断开口的两端为穿带孔3,在上后片4的下端头为穿带孔3,下前片5的上部“U”形状断开口的两端为穿带孔3,下后片6的上端部为穿带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前片1的“U”形状的两端头上有孔2,上后片4的“U”形状的两端头上有孔2,在下前片5的下端部有孔2,在下后片6的下端部有孔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用器械,具体为一种牵引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上前片1、上后片4、下前片5、下后片6,上前片1的上部为“U”形状、下部为“U”形状,上后片4的上部为“U”形状,下前片5上部为“U”形状,在上前片1的下部“U”形状断开口的两端为穿带孔3,在上后片4的下端头为穿带孔3,下前片5的上部“U”形状断开口的两端为穿带孔3,下后片6的上端部为穿带孔3。在上前片1的“U”形状的两端头上有孔2,上后片4的“U”形状的两端头上有孔2,在下前片5的下端部有孔2,在下后片6的下端部有孔2。
文档编号A61F5/04GK2548605SQ0221042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7日
发明者张洪洋 申请人:张洪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