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76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指一种用于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椎弓峡部固定用器具。
背景技术
峡部缺损是腰椎峡部不连的基本病理,缺损内充填纤维软骨组织形成假关节。椎弓连续性中断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弓的异常不稳以及缺损处纤维软骨组织增生粘连或压迫神经是产生腰痛的主要原因。椎弓峡部崩裂导致腰椎与其后部结构连续性的丧失,在负重和剪切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可产生病椎与下一椎体间及关节突、椎板间的异常活动,造成慢性劳损、关节韧带增生、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
目前,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常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腰椎椎弓峡不连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对于反复发作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则要采用手术治疗。现综合国内外学者开展的多种峡部缺损修整植骨内固定术,有经峡部缺损螺钉内固定术、节段性横突钢丝内固定术、张力带固定术、钩螺钉内固定术等术式。但这些术式从临术上来看,还存在有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峡部植骨块常不稳定,易发生移位,影响融合率;或者手术技巧要求高,操作不易,容易发生误伤;或者术后制动时间长,并发症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创伤小的椎弓峡部固定用的镍钛记忆卡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包括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钩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钩体是由与人体上关节突基底部外缘固定的头钩、与椎板下缘固定的尾部及横跨于椎弓峡部的体部体部构成的一体结构。
根据不同的人体及不同的临床表现,本卡钩可以做成多种不同型式,头钩和尾钩均可为1~2个,如可做成由1个头钩、1个尾钩及体部构成的侧面呈“C”形的钩体结构;也可做成由1个头钩、1个尾钩及体部构成的侧面呈耳廓状的钩体结构;还可做成由2个头钩、2个尾钩及体部构成的侧面呈“C”形、正面呈“X”形的钩体结构或做成由2个头钩、1个尾钩及体部构成的侧面呈“C”形、正面呈“Y”的钩体结构。
上述钩体的材料厚度均可为1.5mm~1.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椎弓镍钛记忆卡钩,不影响腰骶部正常运动的生理功能,手术创伤小,固定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术后症状缓解明显,植骨融合率高,并且术后不需长期卧床,可早期下床活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固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临床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它是根据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结合人体腰椎的解剖学特点而设计。其中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记忆和超弹性效应,弹性模量与骨组织相近,同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耐腐性,应用该材料制成的聚髌器已广泛用于临床髌骨骨折的治疗。
本卡钩具有可横跨于椎弓峡部的体部12及与体部12一体的头钩11和尾钩13,其中头钩11可固定于上关节突基底部外缘,尾钩13可固定于椎板下缘。卡钩的各部分的材厚均在1.5mm~1.8mm之间。本卡钩可以根据不同的人体及不同的临床表现,可以做成多种不同型式,且每种型式可以有不同规格。
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本卡钩具有1个头钩11、1个尾钩12,头钩11和尾钩13与体部12构成一侧面呈“C”形的钩体1结构。
实施例二参照图2所示,本卡钩也具有1个头钩11、1个尾钩13,但其体部12的形状与实施例一不同,体部12下部有弯曲状,它与头钩11及尾钩13构成一侧面呈耳廓形的钩体1结构。
实施例三参照图3所示,本卡钩具有2个头钩11、1个尾钩13,与体部12构成一侧面呈“C”形,正面呈“X”形的钩体1结构。
实施例四参照图4所示,本卡钩具有2个头钩11、2个尾钩13,与体部12构成侧面呈“C”形,正面呈“Y”形的钩体1结构。
应用本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手术时先清理峡部不连处假关节的结缔组织,取自体髂骨植骨,于病椎上关节突基底外缘选择合适位置钻孔,选择合适类型的椎弓峡部记忆卡钩,头钩放置于病椎上关节突基底部孔内,尾钩放置于地椎板下缘,回复设计形状后使断裂的峡部得到满意的固定(如图5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包括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体(1)是由体部(12)及与体部(12)相连的头钩(11)和尾钩(13)构成的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体(1)的头钩(11)和尾钩(13)均为1个,钩体(1)侧面呈“C”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体(1)的头钩(11)和尾钩(13)均为1个,钩体(1)侧面呈耳廓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体(1)的头钩(11)为2个、尾钩(13)为1个,钩体(1)侧面呈“C”形,正面呈“X”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体(1)的头钩(11)和尾钩(13)均为2个,钩体(1)侧面呈“C”形,正面呈“Y”形。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体(1)的材料厚度为1.5mm~1.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指一种用于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椎弓峡部镍钛记忆卡钩。它是由与人体上关节突基底部外缘固定的头钩与椎板下缘固定的尾部及横跨于椎弓峡部的体部构成的一体结构。根据不同的人体及不同的临床表现,本卡钩可以做成多种不同型式,头钩和尾钩均可为1~2个。应用本卡钩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创伤小,优于螺钉内固定术、节段性横突固定术、张力带固定术、钩螺钉内固定术等。并且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不需长期卧床,减少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B17/70GK2631437SQ0320975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4日
发明者陈昌伟, 李重茂, 幸永明, 蒋丽华 申请人:陈昌伟, 李重茂, 幸永明, 蒋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