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气消毒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59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空气消毒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消毒设备,尤其是一种家用空气消毒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庭成员生病之后,为预防病毒传染,往往采取一些措施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通常使用的消毒措施是1、通过熬醋蒸发或喷洒来苏水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2、点艾卷,用烟雾熏;3、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或采用喷洒消毒药物。第一种方式对人的呼吸系统刺激较大,有的还产生过敏反映,故推广难度较大;第二种方法杀菌效果欠佳,烟雾过大,对呼吸道产生刺激,烟雾小,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第三种方法,也必须在室内无人时才能使用。另外,以上三种方法,均存在对空气杀菌速度慢和不均匀的缺点,因此,以上几种均不适宜家庭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对空气杀菌消毒速度快、均匀,对呼吸系统无刺激作用,集电扇、消毒于一体、特别适用于家庭中应用的家用空气消毒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家用空气消毒扇,由壳体、风机、底座、进风口、出风口构成,在进风口上设有滤网,以减少粉尘的进入,在出风口上设风向调整百叶窗,在壳体内由上、下隔板将内腔分成上、中、下三个室,上室为吹风室,在吹风室的中部固定上风机,中室为消毒室,在消毒室内中部设紫外线消毒灯管,下室为进气通道,进气通道通过下隔板上的进气孔及上隔板上的进气孔进入吹风室。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消毒室的内壁上设有反射板,以增加紫外线的杀菌消毒性能,紫外线消毒灯管垂直固定在壳体内消毒室的前后内壁上;另外,调节开关可设在壳体的前板面上,电源插头可设在壳体的后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应用的空气杀菌消毒措施相比,集电扇、消毒于一体,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杀菌消毒速度快、均匀、效果好,特别适用于家庭,可有效地对室内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前后中心线纵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家用空气消毒扇,由壳体1、风机2、底座3、进风口4、出风口5构成,在进风口4上设有滤网6,在出风口5上设风向调整百叶窗7,在壳体1内由上、下隔板8、8′将内腔分成上、中、下三个室,上室为吹风室9,在吹风室9的中部固定上风机2,中室为消毒室10,在消毒室10内中部设紫外线消毒灯管11,下室为进气通道12,进气通道12通过下隔板8′上的进气孔13及上隔板8上的进气孔13′进入吹风室9。在消毒室10的内壁上设有反射板14,紫外线消毒灯管11垂直固定在壳体1内消毒室10的前后内壁上;另外,在壳体1的前板面上设有调节开关15,后板面上设有电源插头16。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空气消毒扇,由壳体(1)、风机(2)、底座(3)、进风口(4)、出风口5构成,在进风口(4)上设有滤网(6),在出风口(5)上设风向调整百叶窗(7),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由上、下隔板(8、8′)将内腔分成上、中、下三个室,上室为吹风室(9),在吹风室(9)的中部固定上风机(2),中室为消毒室(10),在消毒室(10)内中部设紫外线消毒灯管(11),下室为进气通道(12),进气通道(12)通过下隔板(8′)上的进气孔(13)及上隔板(8)上的进气孔(13′)进入吹风室(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空气消毒扇,其特征在于在消毒室(10)的内壁上设有反射板(14),紫外线消毒灯管(11)垂直固定在壳体(1)内消毒室(10)的前后内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空气消毒扇,由壳体1、风机2、底座3、进风口4、出风口5构成,在进风口4上设有滤网6,在出风口5上设风向调整百叶窗7,在壳体1内由上、下隔板8、8′将内腔分成上、中、下三个室,上室为吹风室9,在吹风室9的中部固定上风机2,中室为消毒室10,在消毒室10内中部设紫外线消毒灯管11,下室为进气通道12,进气通道12通过下隔板8′上的进气孔13及上隔板8上的进气孔13′进入吹风室9。该家用空气消毒扇,集电扇、消毒于一体,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杀菌消毒速度快、均匀、效果好,特别适用于家庭,可有效地对室内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文档编号A61L9/18GK2599299SQ03215219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1日
发明者穆念河, 高登义, 穆念海, 靳峰, 邱菊 申请人:穆念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