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磺舒钠、钾的制备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697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丙磺舒钠、钾的制备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磺舒钠、钾的制备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及其用途,其中包括粉针剂和冻干粉针剂,属于化学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丙磺舒(Probenecid)可以竞争性地抑制许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肾小管的分泌,延长它们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增加曲线下面积(AUC),提高血药浓度水平,使它们的血药浓度超过相应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明显延长,进而增加它们的疗效。目前,尚没有将丙磺舒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制成的复方针剂,而只有一种由丙磺舒和氨苄西林组成的口服复方制剂,即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此外,由于丙磺舒本身并不溶于水而只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也不能和供注射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我们通过大量试验证实,丙磺舒钠(钾)不仅能够溶解于水中,而且和丙磺舒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目前也尚未见丙磺舒钠(钾)本身以及和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的报道。丙磺舒钠(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既可以减少复方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因超高剂量抗生素而导致的细菌耐药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节省抗生素的资源,减少滥用抗生素;由于复方中的丙磺舒钠(钾)可以延长复方中抗生素的血消除半衰期,这就使给药间隔可以延长,方便患者的使用。
丙磺舒(Probenecid)的化学结构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磺舒钠、钾及其制备,通过改变工艺途径将丙磺舒制成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钾)原料粉末,改变了丙磺舒的理化性质,使丙磺舒钠(钾)易溶于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磺舒钠及丙磺舒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及其用途,丙磺舒钠(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组成粉针和冻干粉针剂,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能有效的延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半衰期(t1/2),增加曲线下面积(AUC),同时还能消除丙磺舒钠(钾)的溶血性,对丙磺舒钠(钾)在人体内的安全性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安全、有效的作为一种新的复方制剂通过静脉途径进入人体内。由丙磺舒钠(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的复方针剂,因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人体吸收完全,能够快速达到峰值,作用迅速,疗效更加显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1、(1)丙磺舒钠对-[(二丙氨基)磺酰基]苯甲酸钠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13H18NO4SNa分子量为307.34(2)丙磺舒钾对-[(二丙氨基)磺酰基]苯钾酸钾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13H18NO4K分子量为323.452、(1)磺舒钠的制备工艺按如下步骤完成(按重量比)首先将0.9-102氢氧化钠溶于11.5-1308纯化水(或注射用水)中全部溶解,加入6.5-663丙磺舒,加热至60±10℃,调PH至7.5-10,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0±1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丙磺舒不得低于88.50%。
其化学反应式为
(2)丙磺舒钾的制备工艺按如下步骤完成(按重量比)首先将0.17-173.44氢氧化钾溶于11.5-1308纯化水(或注射用水)中全部溶解,加入0.88-885.75丙磺舒,加热至60±10℃,调PH至7.5-10,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0±1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丙磺舒不得低于86.25%。
化学反应式为
3、丙磺舒钠(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的复方制剂,丙磺舒制成钠(以丙磺舒折干计)或丙磺舒钾(以丙磺舒折干计)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每种抗生素折干计)按1∶1~3的比例,经常规工艺混合后分装制成粉针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头孢西丁。
4、丙磺舒钠(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用能有效的延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半衰期(t1/2),增加曲线下面积(AUC),同时还能消除丙磺舒钠(钾)的溶血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将用我们的试验结果来说明丙磺舒钠(钾)和上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的新用途。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相关试验研究一、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急性毒性试验1、摘要本试验采用小鼠单次静脉及腹腔注射给药途径,观察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测得静脉注射小鼠LD50及95%的可信区限分别为2594mg/kg及(2380~2858)mg/kg;测得腹腔注射小鼠LD50及95%的可信区限分别为3113mg/kg及(2880~3383)mg/kg。
2、目的通过给小鼠单次静脉及腹腔注射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后,观察其毒性反应及测定LD50,为临床应用提供急性毒性试验资料。
3、试验材料(1)药品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3∶1),试验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后使用(2)动物ICR清洁级小白鼠,体重18-20g,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吉)2003-0001。
4、方法与结果
(1)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小鼠静脉注射LD50的测定根据预试结果计算出组间距为1∶0.85,分为5个剂量组。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以0.15ml/10g体重静脉注射,给药后即刻观察记录动物反应症状及死亡时间,连续观察14天,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给药后,小鼠出现抽搐死亡,其它剂量组给药后活动减少,对死亡小鼠立即剖检,肉眼未见各脏器异常改变,随着药物剂量减少,小鼠死亡数减少,根据各剂量组死亡率,用SPSS处理软件计算其LD50及95%可信区限,结果见表1。
表1 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静脉注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剂量对数剂量 动物数死亡数 死亡率LD50及95%可信区限mg/kg (X) (只) (只)(%)3375 3.53 1010100.00 2594mg/kg、2868 3.46 106 60.00 (2380~2438 3.39 103 30.00 2858)mg/kg2072 3.32 102 20.001761 3.25 100 00.00(2)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小鼠腹腔注射LD50的测定根据预试结果计算出组间距为1∶0.85,分为5个剂量组。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以0.18ml/10g体重腹腔注射,给药后即刻观察记录动物反应症状及死亡时间,连续观察14天,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给药后,小鼠出现抽搐死亡,其它剂量组给药后活动减少,对死亡小鼠立即剖检,肉眼未见各脏器异常改变,随着药物剂量减少,小鼠死亡数减少,根据各剂量组死亡率,用SPSS处理软件计算其LD50及95%可信区限,结果见表2。
表2 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腹腔注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剂量对数剂量 动物数死亡数死亡率 LD50及95%可信区限mg/kg (X) (只) (只) (%)4050 3.61 1010 100.00 3113mg/kg、3442 3.54 107 70.00 (2880~2926 3.47 103 30.00 3383)mg/kg2487 3.40 101 10.002114 3.33 100 00.005、结论采用小鼠单次静脉及腹腔注射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测得静脉注射小鼠LD50及95%的可信区限分别为2594mg/kg及(2380~2858)mg/kg;测得腹腔注射小鼠LD50及95%的可信区限分别为3113mg/kg及(2880~3383)mg/kg。
二、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1、摘要 本试验将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以二个剂量给予大鼠腹腔注射,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剂量分别为高剂量0.9g/kg;低剂量0.4g/kg;(相当于大鼠LD50的1/2.5,1/5.5)。腹腔注射容积为0.5ml/100g体重,连续三周,其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对动物进食量,外观行为,体重,毛发生长,粪便排泄等无明显影响;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血常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学指标中尿素氮(UREA)高剂量组略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各脏器形态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长期用药可能引起一过性尿素氮升高。
2、试验目的 观察及测定大鼠长期腹腔注射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后,是否由于药物蓄积而产生毒性反应,并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程度,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试验依据。
3、试验材料(1)药物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3∶1),试验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后使用(2)动物Wistar大鼠,体重80-100g,雌雄各半,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质量合格证号SCXK(吉)2003-0001。
4、试验方法试验采用6~8周龄(体重80~100g)Wistar大鼠,动物正常饲养适应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成三组,每组雌雄各5只,每天上午9时腹腔注射给药,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剂量为高剂量0.9g/kg;低剂量0.4g/kg;给药容积为0.5ml/100g体重,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期间观察动物一般状态,行为活动、饮食及尿便情况,随时记录异常变化,每周称量体重一次,每天记录进食量,并根椐体重变化重新计算给药量,停药次日各组动物各取5只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各项指标,包括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及血红蛋白测定;分离血清进行肝、肾功能检查,然后取出并称重大鼠脏器,包括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胰腺、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甲状腺、胸腺、脑、垂体、眼球、视神经、脊髓、延髓、膀胱、睾丸(附睾)、子宫(卵巢)、前列腺、胸骨柄、气管、淋巴结,按体重计算主要脏器系数,并对各剂量组进行肉眼及镜下病理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继续饲养,观察恢复期变化。
5、试验结果(1)一般观察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给予大鼠腹腔注射高、低二个剂量连续三周,受试动物全部存活,给药前、给药期间及恢复期各组动物活动正常,行为活泼,生长正常,被毛理顺光滑,饮食正常,尿便正常,未见其他异常体征。试验结果表明,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连续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对大鼠行为活动及外观体征无明显影响。
(2)对体重、进食量的影响给药前、给药期间及恢复期各剂量组大鼠饮食饮水正常,体重增长,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1、1.2、2.1)。
表1.1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亚急性毒性试验对大鼠给药期间进食量的影响(g)(x±s)给药后组别给药前1W 2W3W空白组15.1±1.42 17±2.24 17.0±2.86 18.2±1.60高剂量组 15.9±1.36 16.7±2.76 17.8±1.99 18.8±1.33低剂量组 14.7±1.24 16.9±3.68 17.1±3.21 18.1±1.76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1.2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亚急性毒性试验对恢复期大鼠进食量的影响(g)(x±s)组别 1W 2W空白组 20.97±1.04 22.77±1.10高剂量组 20.17±1.13 22.46±1.68低剂量组 20.83±1.13 22.00±1.63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2.1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亚急性毒性试验对大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x±s)
组别 对照组 高剂量组0.9g/kg低剂量组0.4g/kg给药前112.3±7.009 113.3±5.982107.3±3.9741W151.6±12.05 143.7±19.18140.4±15.392W173.5±16.83 167.3±18.98174.7±21.643W210±23.68 197.1±26.78196.4±23.65恢复期1W224±27.55 226±18.87 225.2±41.072W247±17.77 248±22.97 249.8±20.41与对照组比较P>0.056、临床检验(1)血液学给药期各剂量组用美国雅培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WBC)、红细胞(RBC)、淋巴细胞(LY)、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中性分叶(GRAN)。
检测结果给药组动物各项血液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表3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对给药期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n=5 x±s)分组单位 对照组高剂量组0.9g/kg 低剂量组0.4g/kgWBC×109/L6.98±1.307.36±2.65 6.7±2.22LY % 79.86±3.49 78.6±5.13 78.68±4.90Plt×109/L710.6±103.67 661.8±117.29664±123.77GR % 12.4±3.4814.06±6.21 13.96±5.00RBC×1012/L 6.98±0.306.71±0.18 6.99±0.26HB (g/L) 136.4±5.13 134±5.43136.4±3.04与对照组相比P>0.05(2)血液生化学给药期各剂量组用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U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肌肝(CRE)、总胆固醇(CHO)。
检测结果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给药高剂量组尿素氮(UREA)略有升高,与对组比较有差异(P<0.05=,其他生化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内,与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
表4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n=5 x±s)分组 单位 对照组 高剂量组0.9g/kg 低剂量组0.4g/kgALTU/L73.46±17.8769.58±13.78 64.38±9.44TP g/L63.26±3.46 63.18±2.90 64.78±2.33ALBg/L30.58±2.06 29.9±2.28 31.28±2.11ALPU/L251±38.63 266.5±31.37 261.36±2.65ASTU/L232.82±8.70235.72±34.77223.18±9.07UREA mmol/L 8.48±0.26 10.052±1.22*9.698±0.76CR μmol/L71.66±4.97 80.96±13.72 75.94±8.54CHOmmol/L 2.146±0.23 2.184±0.28 2.174±0.26GLUmmol/L 6.43±0.62 6.378±0.63 6.564±0.614T-BIL μmol/L7.54±0.56 7.42±0.63 7.36±0.50与对照组相比*p<0.057、组织学检查(1)肉眼观察给予大鼠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腹腔注射三周后处死,各剂量组主要脏器肉眼观察(包括心、肝、脾、肺、肾、胃、肾上腺、甲状腺、脑、胸腺、睾丸(附睾)、前列腺、子宫(卵巢)无明显变化,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表5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对给药期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x±sn=5g/100g)组别对照组 高剂量组 低剂量组剂量 0.9g/kg0.4g/kg心 0.4957±0.08940.3985±0.07330.4813±0.0761肝 4.6767±1.06633.9651±0.52744.8682±1.2375脾 0.2307±0.04460.2106±0.02760.2301±0.0392肺 0.7609±0.14480.6713±0.10520.7300±0.1329肾 0.9776±0.18830.8948±0.28780.9661±0.2180肾上腺 0.0190±0.00980.0122±0.00640.018±0.0110甲状腺 0.0076±0.00390.0071±0.00250.0112±0.0064脑 0.6864±0.12010.6438±0.11160.6926±0.1146
胸腺 0.3537±0.0547 0.3148±0.0729 0.3778±0.1226睾丸(附睾)1.3072 1.3562 1.2837前列腺0.1379 0.1091 0.1629子宫(卵巢)0.2557 0.1989 0.3036与对照组相比P>0.05(2)镜下观察给予大鼠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腹腔注射三周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各主要脏器(同上)的标本经常规固定、HE染色及组织切片、镜下观察,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果见病理报告。
8、试验结论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高、低二个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三周后,血液生化学指标中尿素氮(UREA)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长期用药应监测肾功能变化,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各脏器形态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三、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血管刺激性试验1、摘要经试验表明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静脉滴注无明显血管刺激性。
2、试验目的通过试验观察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有无血管刺激性。
3、试验药物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3∶1),试验时用生理盐水溶解后使用。4、试验动物新西兰大耳白家兔,体重2.3-2.5kg。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合格证号SCXK(吉)2003-0001。
5、试验方法取健康家兔4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及性别分为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和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每组2只。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于家兔左耳耳缘静脉慢速滴注10ml/kg,每日1次,连续7日。对照组同法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除每次给药时及给药后观察给药局部表现外,于末次静脉滴注后剪下药侧耳廓,常规固定后,在距静脉滴注入针近心端1cm处,每隔1cm切取0.5cm宽标本,共取3块标本。切片染色,进行镜下病理观察。
6、结果肉眼观察未见兔耳廓血管扩张,无红肿;镜下病理检查,对照组及药物组未见炎细胞浸润,余未见明显改变。
7、结论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于家兔耳缘静脉滴注10ml/kg,每日1次,连续7日。肉眼及镜下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静脉滴注无局部刺激性。
四、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的溶血试验1、摘要经试验表明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无溶血和红细胞凝集现象。
2、试验目的观察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有无溶血和红细胞凝集现象。
3、试验药物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由委托方提供。试验时用生理盐水溶解后使用。
4、试验动物新西兰大耳白家兔,体重2.3-2.5kg。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5、试验方法取去纤维蛋白的新西兰大耳白家兔血液,加生理盐水摇匀,离心后倾去上清液,量取红血球稀释成2%的红细胞混悬液供试验用。取试管若干只,编号并按表1所示,加入各种试液,轻轻摇匀,置37℃水浴中,分别观察并记录0.5、1、2、3、4小时的结果,观察有无溶血和红细胞凝集现象,并于室温下放置24小时,继续观察有无溶血及红细胞凝集发生。
6、试验结果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在37℃水浴中观察4小时,<p>表2


表3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溶血试验

五、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试验1、目的本试验旨在观察相同剂量下犬单独静脉注射氨苄西林与联合给予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后的氨苄西林钠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以确认丙磺舒钠采用静脉给药途径是否能延长氨苄西林钠的曲线下面积(AUC)与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该复方制剂的剂型改造奠定基础。
2、试验材料2.1药品与试剂氨苄西林钠和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马来酸依那普利(内标,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纯度99.8%);犬空白血浆(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部提供)。
甲醇为色谱纯,购自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为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和北京化工厂产品。
2.2试验动物成年比格犬6只,体重范围为10.0±1.6kg,购自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医动字第24103123号。
2.3试验方案与给药方式6只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R和试验组T),进行双周期交叉试验,两次给药周期间隔为7天。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如下对照组每只犬单独给予氨苄西林钠对照品40,80和160mg·kg-1,用生理盐水溶解,然后静脉注射。
实验组每只犬给予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40/13.5,80/27和160/54mg·kg-1,用生理盐水溶解,然后静脉注射。
2.4样品采集与处理静脉注射采血时间点0.17,0.5,1.0,1.5,2.0,3.0,4.0,6.0,8.0,10.0,12.0h.(对照组继续取24.0,36.0,48.0h)按上述采血时间点由犬后肢小隐静脉采血约1ml。血样取出后立即移入肝素试管,离心(3500rpm)10min,分离血浆,冷冻保存于-20℃冰箱中至测定。
2.5血浆样品分析方法犬血浆样品采用LC/MS/MS法进行测定。
2.6数据处理列出每只犬静脉注射氨苄西林钠和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后的血药浓度数据,给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Topfit 2.0软件(Thomae GmbH,德国)的非室模型计算犬静脉注射给药和经口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氨苄西林的t1/2β,AUC0-t和AUC0-∞进行比较,考察其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3、结果与讨论3.1比格犬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及药物动力学参数6只比格犬静脉注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氨苄西林钠(对照组)和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试验组)后氨苄西林钠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如

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静脉注射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后,氨苄西林在每个采血时间点的平均血药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见表1至表6。
3.2结果比格犬单独给予氨苄西林钠(对照组),剂量分别为40,80和160mg·kg-1时,血浆中氨苄西林钠的t1/2β分别为0.70±0.10,0.92±0.07和1.49±0.13h;AUC0-t分别为129.8±28.04,142.8±24.92和233.7±48.71μg·h·mL-1,AUC0-∞分别为130.1±28.07,143.0±24.94和234.0±48.78μg·h·mL-1;比格犬静脉给予氨苄西林钠/丙磺舒钠(试验组),剂量分别为40/13.5,80/27和160/54mg·kg-1时,血浆中氨苄西林钠的t1/2β分别为0.98±0.09,1.15±0.11和1.75±0.21h;AUC0-t分别为160.2±16.27,171.8±41.79和275.5±79.55μg·h·mL-1,AUC0-∞分别为160.5±16.29,172.1±41.79和276.1±79.77μg·h·mL-1。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试验组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超过某一特定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都比对照组长两个小时。
表1低剂量对照组氨苄西林钠的药动学 表2低剂量试验组氨苄西林钠的药动学参数 参数t1/2AUC0-tAUC0-∞t1/2AUC0-tAUC0-∞低剂量-R 低剂量-T(h) (μg·h·mL-1) (μg·h·mL-1) (h) (μg·h·mL-1) (μg·h·mL-1)1 0.80127.5128.1 1 0.98 150.3150.42 0.81184.0184.2 2 0.99 186.2186.43 0.64121.9122.1 3 0.89 148.5148.84 0.58118.8118.8 4 0.95 160.7161.15 0.63101.9102.0 5 0.94 171.8172.36 0.74124.8125.1 6 1.15 143.6143.8Mean 0.70129.8130.1 Mean0.98 160.2160.5SD 0.1028.0428.07 SD 0.09 16.2716.29表3中剂量对照组氨苄西林钠的药动学参数 表4中剂量对照组氨苄西林钠的药动学参数t1/2AUC0-tAUC0-∞t1/2AUC0-tAUC0-∞中剂量-R 中剂量-T(h) (μg·h·mL-1) (μg·h·mL-1)(h)(μg·h·mL-1) (μg·h·mL-1)1 0.97 132.9133.01 0.99152.3 152.62 0.98 141.1141.42 1.09131.8 132.03 0.89 100.8100.93 1.13120.5 121.04 0.82 158.6158.74 1.30213.3 213.75 0.86 173.4173.65 1.15208.0 208.46 0.99 150.2150.36 1.25204.8 205.0Mean0.92 142.8143.0Mean1.15171.8 172.1SD 0.07 24.9224.94SD 0.1141.79 41.79表3-11高剂量对照组氨苄西林的药动学参数 表3-12高剂量试验组氨苄西林的药动学参数t1/2AUC0-tAUC0-∞t1/2AUC0-tAUC0-∞高剂量-R 高剂量-T(h) (μg·h·mL-1) (μg·h·mL-1)(h) (μg·h·mL-1) (μg·h·mL-1)1 1.61 250.8 251.1 1 1.71269.9 270.72 1.59 191.8 192.1 2 1.98237.4 238.03 1.34 199.8 200.1 3 1.46238.7 239.04 1.27 200.3 200.5 4 1.53196.5 196.85 1.52 244244.3 5 1.88336.9 337.96 1.47 331.5 331.9 6 1.73425.3 426.2Mean 1.49 233.7 234Mean 1.75275.5 276.1SD0.13 48.71 48.78 SD 0.2179.55 79.77表3-1低剂量对照组不同时刻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g·mL-1)动物编号Time(h)123456 Mean SD0.17 115.2161.0122.0121.0108.0125.0125.418.47
0.50 78.70 92.9 67.9 69.6 61.3 68.30 73.1 11.181.00 35.60 53.3 40.9 36.7 31.9 35.30 39.0 7.601.50 26.40 37.5 22.5 21.9 16.8 29.60 25.8 7.192.00 18.10 24.3 12.6 11.4 9.23 15.00 15.1 5.443.00 5.65 12.8 5.24 5.17 3.82 4.30 6.16 3.324.00 2.25 5.65 1.77 1.88 1.31 1.56 2.40 1.626.00 0.54 0.99 0.18 0.10 0.12 0.33 0.38 0.348.00 n.d. 0.18 n.d. n.d. n.d. n.d. 0.03 0.07n.d.低于定量下限表3-2低剂量试验组不同时刻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μg·mL-1)动物编号Time(h)1 2 34 56 Mean SD0.17123.0152.0124.0133.0143.0142.0136.211.510.5076.6 85 68.9 78.4 74.7 63.7 74.6 7.461.0044.3 50.8 45.8 49.3 55.9 36.9 47.2 6.471.5032.9 33.3 29.6 28 33.4 25.1 30.4 3.412.0018.2 25.8 20.0 24.8 23.8 14.4 21.2 4.423.007.86 16.0 10.7 11.8 13.7 10.2 11.712.854.007.06 8.00 5.75 5.50 5.90 4.66 6.15 1.196.001.44 2.45 1.18 1.24 1.36 1.59 1.54 0.478.000.37 0.55 0.23 0.30 0.34 0.58 0.40 0.1410.00.10 0.12 n.d. n.d. n.d. 0.12 0.06 0.06n.d.低于定量下限表9中剂量对照组不同时刻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μg·mL-1)动物编号Time(h)1 23456 Mean SD0.17 134.6 127.689.00149.8188.6144.8139.132.430.50 80.20 73.2060.8073.2098.0098.4080.6 14.981.00 42.40 42.2034.6061.8054.0053.8048.1 10.051.50 24.60 28.8022.4033.6029.4028.6027.9 3.932.00 12.78 18.1011.9018.0415.7212.7614.9 2.793.00 3.40 6.66 2.40 5.50 4.30 2.80 4.20 1.654.00 2.33 4.31 2.25 2.83 2.95 2.35 2.80 0.786.00 0.46 0.97 0.42 0.64 0.43 0.47 0.60 0.218.00 0.11 0.21 0.10 n.d. n.d. n.d. 0.07 0.09n.d.低于定量下限表10中剂量试验组不同时刻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μg·mL-1)Time(h) 动物编号
123456 Mean SD0.17151.2106.498.20182.6181.4161.4146.936.620.5081.0057.0054.60115.8100.495.6084.0724.561.0045.8039.4037.0075.0063.0066.8054.5015.841.5029.2028.0028.2046.4040.8042.0035.778.222.0017.2018.5018.0624.8027.2026.4022.034.583.005.92 7.0 6.1 9.18 9.92 11.4 8.25 2.244.003.43 6.53 4.68 5.16 8.16 9.36 6.22 2.246.000.76 1.68 1.21 1.35 2.00 2.52 1.59 0.628.000.19 0.59 0.31 0.41 0.72 0.81 0.51 0.2410.0n.d. 0.13 n.d. 0.22 0.21 0.22 0.13 0.11n.d.低于定量下限表11高剂量对照组不同时刻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μg·mL-1)动物编号Time(h)1 23456 Mean SD0.17 197.6 179.6193.6188.4225.2287.6 212.040.110.50 126.4 94.4 130.8117.2138.8174 130.326.301.00 79.20 63.2049.2067.6078.4098.40 72.6716.761.50 54.40 38.0039.6841.2047.2072.00 48.7512.882.00 33.92 21.0424.6820.7226.9646.00 28.899.673.00 19.16 11.408.70 8.07 12.4019.50 13.215.014.00 7.64 3.99 2.65 3.00 4.73 7.89 4.98 2.286.00 1.76 0.86 0.45 0.52 0.93 1.43 0.99 0.518.00 0.44 0.25 0.19 0.20 0.34 0.55 0.33 0.1510.0 0.21 0.16 0.11 0.11 0.17 0.26 0.17 0.0612.0 0.13 0.12 n.d. n.d. 0.12 0.17 0.09 0.07n.d.低于定量下限表12高剂量试验组不同时刻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μg·mL-1)动物编号Time(h)12345 6 Mean SD0.17 210.4194.8176.4169.2266 337.6 225.764.740.50 120.4127.2142.078.80164.4 200.8 138.941.431.00 97.2066.4064.4060.80107.2 134.0 88.3329.431.50 54.4043.2048.4033.8872.00 90.00 56.9820.592.00 35.0434.8035.4027.1633.96 52.80 36.538.553.00 11.7214.8015.3215.3026.12 30.32 18.937.444.00 11.888.28 8.84 7.06 14.16 17.00 11.203.856.00 3.18 1.93 2.64 2.10 3.36 3.99 2.87 0.798.00 2.07 1.03 0.69 0.78 1.24 1.49 1.22 0.5110.0 0.50 0.48 0.26 0.36 0.59 0.66 0.47 0.1512.0 0.34 0.24 0.15 0.13 0.37 0.36 0.27 0.11n.d.低于定量下限
4、讨论研究发现,试验组低,中,高剂量水平氨苄西林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均比对照组有所延长,分别延长0.28,0.23和0.26h;试验组氨苄西林的AUC0-t和AUC0-也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分别提高23.4%,20.3%和17.9%。上述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显著(P<0.05)。3个剂量组AUC0-t和AUC0-∞与给药剂量线性相关(r>0.9708,P<0.05)。由此说明,丙磺舒钠(钾)可以明显延长氨苄西林钠的半衰期和提高血药浓度,这样也就相应增加了氨苄西林单位时间内在体内的药物总量,因此将会明显提高药效。特别重要的是,丙磺舒可以使氨苄西林钠超过相应细菌MIC的时间明显延长,这既有利于杀死细菌,也更有利于减少耐药的发生和发展,因为学药浓度低于MIC时是非常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丙磺舒钠(钾)对青霉素G钠盐、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以及头孢西丁钠血消除半衰期(t1/2β)的影响1、目的本试验旨在观察丙磺舒钠(钾)对青霉素G钠盐、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以及头孢西丁钠血消除半衰期(t1/2β)的影响,为系列复方针剂的研发奠定基础。
2、试验材料2.1药品与试剂丙磺舒钠(钾)/青霉素G钠盐、丙磺舒钠(钾)/头孢唑啉钠、丙磺舒钠(钾)/头孢呋辛钠、丙磺舒钠(钾)/头孢噻肟钠和丙磺舒钠(钾)/头孢西丁钠复方针剂粉(西林瓶装)以及相应抗生素对照品;马来酸依那普利(内标,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纯度99.8%);犬空白血浆(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部提供)。
甲醇为色谱纯,购自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为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和北京化工厂产品。
2.2试验动物成年比格犬,体重范围为10.50±1.3kg,购自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3试验方案与给药方式比格犬随机分组(对照组R和试验组T),进行双周期交叉试验,两次给药周期间隔为7天。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如下对照组每个对照组中的每只犬单独给予相应抗生素对照品,用生理盐水溶解,然后静脉注射。具体剂量为青霉素G80.65mg/kg,头孢唑啉53.76mg/kg,头孢呋辛40.32mg/kg,头孢噻肟40.32mg/kg,头孢西丁53.76mg/kg。
实验组每个试验组中的每只犬给予相应抗生素和丙磺舒钠(钾)合剂,用生理盐水溶解,然后静脉注射。具体剂量为每只犬除了给予与上述对照组同样的抗生素之外,同时要静脉注射丙磺舒26.88mg/kg。
2.4样品采集与处由犬后肢小隐静脉采血约1ml。血样取出后立即移入肝素试管,离心(3500rpm)10min,分离血浆,冷冻保存于-20℃冰箱中至测定。
2.5血浆样品分析方法犬血浆样品采用LC/MS/MS法进行测定。
2.6数据处理比较并考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3、结果表1丙磺舒钠(钾)对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血消除半衰期的影响

注丙磺舒钠组和丙磺舒钾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别,但对照和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
4、讨论研究发现,丙磺舒钠(钾)均显著延长试验组抗生素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由于上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抗菌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并不在于血药峰浓度的高低,而关键是血药浓度是否超过相应致病菌的MIC。而丙磺舒钠(钾)延长上述抗生素的半衰期,就说明丙磺舒钠(钾)能够使得上述抗生素血药浓度超过相应致病菌MIC的时间明显延长。由此说明,丙磺舒钠(钾)也可以和上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制剂。此外,丙磺舒的钠盐和钾盐在延长上述抗生素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别。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丙磺舒钠(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增加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位时间内在体内的药物总量,能明显的提高药效。同时还能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和延长给药间隔,既节省了资源又方便了患者。其安全无毒副作用,有很好的药用前景;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更方便。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和发展,节省抗生素资源,方便病人,符合医药经济学的原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将22公斤氢氧化钠溶于200升纯化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142公斤丙磺舒,加热至60℃,调PH至7.5以上,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
将丙磺舒钠与青霉素G钠按重量比1∶3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2将28公斤氢氧化钠溶于280升纯化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143公斤丙磺舒,加热至65℃,调PH至8以上,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5℃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
将丙磺舒钠与氨苄西林钠按重量比1∶2.8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3将40公斤氢氧化钠溶于300升纯化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150公斤丙磺舒,加热至70℃,调PH至10,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7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
将丙磺舒钠与头孢唑啉钠按重量比1∶2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4首先将102氢氧化钠溶于1308纯化水(或注射用水)中全部溶解,加入663丙磺舒,加热至68℃,调PH至9,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8℃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将丙磺舒钠与头孢呋辛钠按重量比1∶1.5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5首先将0.17氢氧化钾溶于11.5纯化水(或注射用水)中全部溶解,加入0.88丙磺舒,加热至60℃,调PH至7.5,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钾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将丙磺舒钾与头孢噻肟钠按重量比1∶1.5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6首先将173.44氢氧化钾溶于1308纯化水(或注射用水)中全部溶解,加入885.75丙磺舒,加热至70℃,调PH至10,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7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钾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将丙磺舒钾与头孢西丁钠按重量比1∶2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7将22公斤氢氧化钾溶于200升纯化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142公斤丙磺舒,加热至60℃,调PH至7.5以上,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钾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
将丙磺舒钾与青霉素G钠按重量比1∶3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8将28公斤氢氧化钾溶于280升纯化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143公斤丙磺舒,加热至65℃,调PH至8以上,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5℃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钾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
将丙磺舒钾与氨苄西林钠按重量比1∶2.8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9将40公斤氢氧化钾溶于300升纯化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150公斤丙磺舒,加热至70℃,调PH至10,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7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钾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
将丙磺舒钾与头孢唑啉钠按重量比1∶2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10首先将102氢氧化钾溶于1308纯化水(或注射用水)中全部溶解,加入663丙磺舒,加热至68℃,调PH至9,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8℃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钾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将丙磺舒钾与头孢呋辛钠按重量比1∶1.5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11首先将0.17氢氧化钠溶于11.5纯化水(或注射用水)中全部溶解,加入0.88丙磺舒,加热至60℃,调PH至7.5,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6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将丙磺舒钠与头孢噻肟钠按重量比1∶1.5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实施例12首先将173.44氢氧化钠溶于1308纯化水(或注射用水)中全部溶解,加入885.75丙磺舒,加热至70℃,调PH至10,不断搅拌至PH值基本恒定;在7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将丙磺舒钠与头孢西丁钠按重量比1∶2的比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在无菌条件下分装,最后制成粉针剂。
权利要求
1.丙磺舒钠的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13H18NO4SNa 分子量为307.34丙磺舒钾的结构式 分子式为C13H18NO4K 分子量为323.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磺舒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0.9-102氢氧化钠溶于11.5-1308纯化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6.5-663丙磺舒,加热至60±10℃,使丙磺舒全部反应;调PH至7.5~10,在60±1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在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钠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丙磺舒不得低于88.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磺舒钾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0.17-173.44氢氧化钾溶于11.5-1308纯化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0.88-885.75丙磺舒,加热至60±10℃,使丙磺舒全部反应;调PH至7.5~10,在60±10℃条件下经0.45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再经0.22μm的滤膜进行精过滤除热原,在无菌条件下干燥,即得符合人药针剂标准的丙磺舒钾原料,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丙磺舒不得低于86.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磺舒钠和丙磺舒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其特征在于丙磺舒钠和丙磺舒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按1∶1~3混合后,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制成粉针和冻干粉针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磺舒钠和丙磺舒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针和冻干粉针剂是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磺舒钠和丙磺舒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头孢西丁。
7.丙磺舒钠(钾)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及其用途,用于延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增加曲线下面积(AUC)和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超过相应细菌MIC的时间明显延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磺舒钠、钾的制备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针剂及其用途,属于化学制药领域。将丙磺舒制成钠盐和钾盐后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制成粉针和冻干粉针剂,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可明显延长类抗生素的血消除半衰期(t
文档编号A61K45/06GK1631876SQ20041001128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日
发明者吴晓辉 申请人:吴晓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