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中风即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或脑中风,系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限性血液循环障碍,本病大多发生在中年以上,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中风的共同特点为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达到高峰,如果患者幸存,多有偏瘫、言语不利等后遗症,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脑血管病、心脏病、癌症)之一。
中医认为中风是以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同时偏半手足不用,清醒后成为后遗症或突然半身不遂,或但觉手足麻木,逐渐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至失语等为其主要特征。由于本病徒起于顷刻之间,骤变于瞬息之时,来势较猛,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所以古代医家把这类疾病称之为中风,又谓天地之气变,易化为风,人体阴阳之气变,易化为病,病来疾速,如风之状,故曰中风。百病风为首,中医认为本病为四大难症(风、痨、臌、膈)之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现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明显加快,因而国人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风病对中老年人的危害显得日趋严重,近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脑血管病在疾病死因顺序中已跃居第二位,北方一些地区上升为第一位,全国每年新发中风病例一百三十万人,死于本病一百万人,存活的患者人数高达六百万人,中风的致残率很高,约75%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负担和不良影响,中风病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所以积极开展中风病的研究,宣传专业知识,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是当务之急。
技术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治疗中风有显著效果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炙黄芪30-90重量份 防 风30-90重量份五加皮30-90重量份白花蛇15-45重量份 川 芎30-90重量份天 麻15-45重量份水 蛭10-30重量份 蜈 蚣5-15重量份 丹 参15-45重量份牛 膝15-45重量份 威灵仙15-45重量份石菖蒲10-30重量份豨莶草15-45重量份 炙甘草5-15重量份本发明的优选配比为炙黄芪60重量份 防 风60重量份 五加皮60重量份白花蛇30重量份 川 芎60重量份 天 麻30重量份水 蛭20重量份 蜈 蚣10重量份 丹 参30重量份牛 膝30重量份 威灵仙30重量份 石菖蒲20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 炙甘草10重量份将炙黄芪、防风、五加皮、白花蛇、川芎、天麻、水蛭、蜈蚣粉成细末,备用;再把丹参、牛膝、威灵仙、石菖蒲、豨莶草、炙甘草分别用500-1500重量份清水煎煮1-3次得浓缩液,将粉成的细末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然后烘干成粉末制成散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还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胶囊、片剂、颗粒剂、口服液、滴丸、丸剂、散剂、注射剂等。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自一九九二年一月至二零零四年一月应用本发明(偏瘫康复散)治疗中风患者八百四十五例。
1、一般情况如下发病后就诊时间一周内627人,两周内146人,1月内38人,半年内13人,1年内15人,1年以上6人,发病年龄40-50岁58人,50-60岁57人,60-70岁684人,70岁以上46人。
本发明(偏瘫康复散)治疗方法炙黄芪60g、防风60g、五加皮60g、白花蛇30g、川芎60g、天麻30g、水蛭20g、蜈蚣10g,以上药物粉成细末,再把丹参30g、牛膝30g、威灵仙30g、石菖蒲20g、豨莶草30g、炙甘草10g煎煮2次得到浓缩液1000ml与细末药混合均匀,然后烘干成粉末,平均分为30份,每一份11g,每日服3次,每次11g,服用十天,三十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饮食,保持心情愉快,并加强功能锻炼。
3、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生活完全自理739例;好转症状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自理58人;无效症状无变化48人,总有效率94.3%。
4、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郭××,男62岁,脑梗塞,于2001年10月就诊,发病前半小时在田间劳作,回家后自觉左侧上下肢麻木,继而口眼歪斜,口角流涎,不能言语,不能站立,神志清楚,无大小便失禁,被家人抬来我处诊治。查血压130/90mmHg,左侧上下肢活动及感觉功能丧失,肌张力下降,口角流涎不能言语,不能站立,神志清楚,嘱其活动右侧上下肢灵活自如,经头颅CT扫描提示,腔隙性脑梗塞,即刻给予服用本发明偏瘫康复散,每日服3次,每次11g,服用十天,一月后痊愈出院,现随访三年身体健康。
病例2张××,女68岁,脑出血,于2003年10月就诊,前5天劳累后突然跌例,不能站立,口角流涎,言语不利,大小便失禁,由家人护送到地区医院,CT扫描提示左额叶脑出血,经过西医治疗5天无效,来我院诊治,查血压180/120mmHg,素体肥胖,右侧上下肢活动及感觉功能丧失,肌张力下降,神志清楚,口角流涎,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大小便失禁,给予服用本发明偏瘫康复散,每日服3次,每次11g,一月后下床并到户外活动,生活能自理,为巩固疗效,再服一月,恢复正常,现随访身体健康。
病例3王××,男,52岁,脑外伤、脑出血,2000年6月就诊,前半小时车祸致使患者昏迷,大小便失禁,左侧上下肢肌张力下降,CT扫描进示脑出血,经西医脱水,止血,促醒等治疗一周患者清醒,但口角流涎,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左侧上下肢活动功能丧失,给予口服本发明偏瘫康复散,每日服3次,每次11g,一月后,患者下床并且到户外活动,连续服用两月完全恢复健康,随访四年身体状况良好。
实施例1
炙黄芪60g 防 风60g 五加皮60g白花蛇30g 川 芎60g 天 麻30g水 蛭20g 蜈 蚣10g 丹 参30g牛 膝30g 威灵仙30g 石菖蒲20g豨莶草30g 炙甘草10g将炙黄芪、防风、五加皮、白花蛇、川芎、天麻、水蛭、蜈蚣粉成细末,备用;再把丹参、牛膝、威灵仙、石菖蒲、豨莶草、炙甘草,分别用1000ml清水煎煮2次得到浓缩液1000ml,将粉成的细末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然后烘干成粉末制成散剂。平均分为30份,每一份11g,每日服3次,每次11g。
实施例2炙黄芪30g 防 风30g 五加皮30g白花蛇15g 川 芎30g 天 麻15g水 蛭10g 蜈 蚣5g 丹 参15g牛 膝15g 威灵仙15g 石菖蒲10g豨莶草15g 炙甘草5g将炙黄芪、防风、五加皮、白花蛇、川芎、天麻、水蛭、蜈蚣粉成细末,备用;再把丹参、牛膝、威灵仙、石菖蒲、豨莶草、炙甘草,分别用1000ml清水煎煮2次得到浓缩液1000ml,将粉成的细末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然后烘干成粉末,分装在350粒胶囊中,每次服用6粒,每日服用3次。
实施例3炙黄芪90g 防 风90g 五加皮90g白花蛇45g 川 芎90g 天 麻45g水 蛭30g 蜈 蚣15g 丹 参45g牛 膝45g 威灵仙45g 石菖蒲30g豨莶草45g 炙甘草15g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片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药组成炙黄芪30-90重量份 防 风30-90重量份 五加皮30-90重量份白花蛇15-45重量份 川 芎30-90重量份 天 麻15-45重量份水 蛭10-30重量份 蜈 蚣5-15重量份 丹 参15-45重量份牛 膝15-45重量份 威灵仙15-45重量份 石菖蒲10-30重量份豨莶草15-45重量份 炙甘草5-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药组成炙黄芪60重量份 防 风60重量份 五加皮60重量份白花蛇30重量份 川 芎60重量份 天 麻30重量份水 蛭20重量份 蜈 蚣10重量份 丹 参30重量份牛 膝30重量份 威灵仙30重量份 石菖蒲20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 炙甘草1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胶囊、片剂、颗粒剂、口服液、滴丸、丸剂、散剂、注射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为将炙黄芪、防风、五加皮、白花蛇、川芎、天麻、水蛭、蜈蚣粉成细末,备用;再把丹参、牛膝、威灵仙、石菖蒲、豨莶草、炙甘草分别用500-1500重量份清水煎煮1-3次得浓缩液,将粉成的细末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然后烘干成粉末制成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为将炙黄芪、防风、五加皮、白花蛇、川芎、天麻、水蛭、蜈蚣粉成细末,备用;再把丹参、牛膝、威灵仙、石菖蒲、豨莶草、炙甘草分别用1000重量份清水煎煮2次得浓缩液,将粉成的细末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然后烘干成粉末制成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主要由炙黄芪、防风、五加皮、白花蛇、川芎、天麻、水蛭、蜈蚣、丹参、牛膝、威灵仙、石菖蒲、豨莶草、炙甘草原料药组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炙黄芪、防风、五加皮、白花蛇、川芎、天麻、水蛭、蜈蚣粉成细末,再把丹参、牛膝、威灵仙、石菖蒲、豨莶草、炙甘草分别用水煎煮得浓缩液,将细末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烘干成粉末即可。本发明组合物对治疗中风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9/10GK1657089SQ200410039479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6日
发明者汪海锦 申请人:汪海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