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亚砷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22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亚砷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砷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亚砷酸注射可以治疗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原发性肝癌中晚期。
背景技术
砷化合物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其作为药物应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其中,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砷化合物—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但药理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和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研究发现,三氧化二砷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诱导细胞部分分化和诱导细胞调亡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中国杂志《癌症》2002.21(12)1368-1389《三氧化二砷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冯春琼、马文丽和郑文岭)、《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202.4 Vol.11 No.4文章编号为1005-6947(2002)04-0236-03的《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作者 陈俊强 李绍森)和中国杂志《天津药学》2002年4月第14卷第2期文章编号为1006-5687(2002)02-0003-03的《三氧化二砷诱导实体瘤细胞调亡的研究进展》对上述机理做了清楚、详细地描述。
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预后恶劣,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甲胎蛋白(AFP)来诊断肝癌,当AFP>400μg/L持续4周,通常可诊断为肝癌。我国通用的肝癌临床分期方法是,根据肝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即I期,无明确的肝癌症状与体征者;II期介于I期和III期之间者;III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液质之一者。I期肝癌即早期肝癌,大多能手术切除,而且预后较好。II期肝癌即中期肝癌,III期肝癌即晚期肝癌,两者没有手术切除的指征,预后也明显较差。对肝癌的综合治疗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已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这是目前的首选方案。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治疗早期肝癌。但是能作手术切除的只是少数,对于不能通过手术切除肝癌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的综合治疗,如以栓塞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局部酒精注射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和以中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放疗和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大,对患者的其他器官损伤较重;酒精注射和中药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的肝癌患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原发性晚期肝癌的特效药物。
专利号为9510876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白血病、肝癌和淋巴瘤的注射液,该注射液是将三氧化二砷1-10克和氯化钠8克溶于1000毫升注射用水中,煮沸、过滤、灭菌而成。但是其所公开的注射液对治疗肝癌的公开很泛泛、简单,仅仅公开了该注射液可以用于治疗肝癌,对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详细情况,如使用方法、疗效等,该专利并没有公开。
申请号为98813016.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三氧化二砷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其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硬质肿瘤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将高纯度的固态三氧化二砷溶解在pH>12的水溶液中,然后用盐酸回滴至pH为8-8.5,过滤、灭菌、封装而成。该专利也仅公开了其所申请保护的氧化二砷制剂可以治疗硬质肿瘤中的一种一肝癌,同样,此申请也完全没有公开该制剂治疗对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详细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亚砷酸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注射液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原发性肝癌中晚期。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基于现有技术,改进亚砷酸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提出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制成一种新的亚砷酸注射液;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工作发现该注射液对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称取10-8000,优选100-2000重量份三氧化二砷,加入到反应器中,然后加入质量为三氧化二砷质量100-500倍的注射用水,加热煮沸,用NaOH溶液调pH值为8-12,使三氧化二砷完全溶解,然后用盐酸调pH值为3-6,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注射用水至三氧化二砷重量浓度为10/1000000-8/1000,优选100/1000000-2/1000,再用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调pH值为4.5-6.5,罐封,灭菌,即得亚砷酸注射液。生产大容量注射液时,也可以在调pH值为4.5-6.5后,加入等渗物质,如0.9%重量的氯化钠溶液或5%重量的葡萄糖溶液,等渗物质的重量占药液总量的0.8-1.0%,再罐封、灭菌,可以防止使用时产生溶血。
所述三氧化二砷为高纯物质,优选其纯度高于99.9%。
使用时,根据需要量,将该注射液加入到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中,给患者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
本发明中,通过调节pH值8-12,提高三氧化二砷的溶解性,再调节pH值为3-6后稀释,使得溶质仍以亚砷酸形式存在,从而不会产生三氧化二砷沉淀,最后调节溶液pH值为4.5-6.5,使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以亚砷酸的形式稳定存在,避免了酸度过高导致的影响注射液的药用效果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证明上述条件所达到效果最好;而且通过调节pH值,使发应体系稳定,容易调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人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使用专利号为95108768.1公开的方法制备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制备过程平均需时间8小时左右,而使用本发明方法仅需4小时左右。可见,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能缩短生产周期,使生产效率提高1倍。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临床工作发现本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原发性肝癌中晚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亚砷酸注射液在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地做了临床试验,结果如下一、观察和评价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1.试验单位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2.试验方法选择2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仅使用本发明提出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取7-8mg/m2(体表面,下同)该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3-4小时,1次/天,连续治疗14天,间歇7-14天,为一个周期。联系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对于病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微效和无变化的患者继续治疗,直到病人不能耐受或病情进展,对于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可以停药。
3.病例选择入选标准(1)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未取得病理学依据者,需有影像学+AFP检查,符合全国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2)无法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人
(3)对可观察病灶或转移灶未进行化疗(包括肝动脉介入)和放疗的病人;(4)有可测量和可评价的客观观察指标;(5)年龄在18岁-65岁;(6)KPS(按医学统计,下同)评分≥50分;(7)预计生存期≥3个月;(8)治疗前心功能、肝功、肾功和血象基本正常;(9)获得患者知情同意;(10)有随访可能。
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妇女;(2)对砷制剂过敏者;(3)一月内做过其他抗肿瘤治疗的病人;(4)心、肝、肾功能不全;(5)严重皮肤病患者;(6)合并脑转移;(7)有腹水的病人;(8)严重的中枢和外周神经患者。
评价时剔除病例的标准(1)未按入选标准继研究方案入组及完成治疗者;(2)同时合并有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或放疗者;(3)因严重毒副反应不能完成治疗,中途死亡或病人拒绝治疗者。
4.疗效评价标准(1)客观疗效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1981年),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微效(MR)、无变化(NC)和进展(PD)。
(2)生活质量根据Karnofsky(KPS)评分评估,以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10分者为改善,减少≥10分者为下降,变化≤10分者为稳定。
5.毒副反应评价按照WHO和NCI抗癌药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表现及其分级标准(1981年)进行观察记录和判定。
6.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患者。入组2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29岁-68岁,中位年龄57岁。9例根据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诊断依据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14例通过临床病史、AFP和CT等影像学检查符合国内统一规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入组时按国内统一的临床分期II期13例,III期10例,其中合并肺转移5例,伴有其他部位转移的(骨骼和皮下软组织转移)1例;异体肝移植后复发和肺转移1例。
7.观察项目(1)入选前详细采集记录病史、体重、身高、体表面积(2)治疗前后,检查胸及正侧位片,腹部(必要时胸部)CT、B超、心电图;(3)实验室检查血象、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CEA、AFP等;(4)详细记录并填写“病例报告表”;(5)评价近期疗效并记录开始治疗至病变进展时间(TTP)。
8.试验结果(1)疗效入组23例,未完成治疗出组2例,可评价的为21例其中,完成1周期治疗者3例,≥2周期18例,包括2周期12例,3周期4例,5周期1例,6周期1例,平均给药2.38周期。
治疗后评价,21例中PR 2例,MR I例,NC 13例,PD 5例,客观有效率(CR+PR)9.5%,病人获益率(CR+PR+NC)76.2%。
出组的2例,1例在用药的第8天,病情明显进展,患者拒绝继续使用;1例因用药4天后出现进行性尿少而停用。
(2)生活质量和症状改善从KPS评分来看,治疗后上升20分者1例,10分者3例,无变化者15例,下降10分者1例,20分者1例,生活质量下降率仅9.5%。
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合并肝区和腰背部疼痛者13例,治疗后6例疼痛改善(46.2%),其中显著减轻4例,疼痛完全缓解2例;另有4例癌性发热治疗后发热消退,1例呃逆消失,1例盗汗明显减轻。
(3)毒副反应进行毒副反应评价的有23例,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其中恶心6例(26.1%),呕吐1例(4.3%),食欲不振9例(39.1%),腹胀5例(21.7%);其次是血液学毒性,其中血红蛋白降低7例(30.4%),白细胞减少6例(26.1%),血小板减少5例(21.7%);肝功能异常的有8例(34.8%)。上述毒副反应大多为I~II度,经对症处理后均能消失或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且停药后均为可逆。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详见下表。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毒副反应

二、观察和评价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1.试验单位黑龙江省肿瘤医院2.试验方法同上3.病例选择同上4.疗效评价标准同上5.毒副反应评价同上6.一般资料21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8例,女3例,男∶女为6∶1,年龄37-66岁,中位年龄54岁。21例中1例经组织细胞学确诊,余20例均经影像学和AFP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这21例均为初治患者,其中II期13例(61.9%),III期8例(38.1%)。
7.观察项目同上8.试验结果(1)客观疗效21例中1例男患因治疗不足两周期不能进行疗效评价。可评价疗效的20例中PR 2例(10%),NC 12例(60%),PD6例(30%)。有效率10%,获益率(PR+NC)为70%(14/20)。
(2)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改善KPS观察表明治疗后积分上升>10分的3例,改善率15%,其中2例KPS上升>20分,稳定的15例,稳定率75%,下降2例,>10分和>20分各1例,生活质量下降率为10%,右季肋及腰背痛治疗前为16例,治疗后12例减轻(75%),其中3例疼痛完全缓解(18.8%)。
(3)毒副反应临床观察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毒副反应轻,主要为消化道(恶心或食欲不振),其次为肝功能改变、皮肤干燥。较少见的为头痛、药物热等(见下表)。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注射液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可以有效稳定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显著减轻肝区和腰背部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该药毒副反应较轻且可逆,病人易接受。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称取1000mg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二砷,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质量为三氧化二砷质量300倍的注射用水,加热煮沸,用NaOH溶液调pH值为11,使三氧化二砷完全溶解,用盐酸调pH值为4,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注射用水至三氧化二砷重量浓度为1/1000,再用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调pH值为5.5,然后加入0.9%重量的氯化钠溶液8.5g,罐封,灭菌,即得亚砷酸注射液。
实施例2称取10mg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二砷,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质量为三氧化二砷质量400倍的注射用水,加热煮沸,用NaOH溶液调pH值为10,使三氧化二砷完全溶解,用盐酸调pH值为5,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注射用水至三氧化二砷重量浓度为100/1000000,再用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调pH值为6,罐封,灭菌,即得亚砷酸注射液。
实施例3称取5000mg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二砷,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质量为三氧化二砷质量200倍的注射用水,加热煮沸,用NaOH溶液调pH值为9,使三氧化二砷完全溶解,用盐酸调pH值为3,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注射用水至三氧化二砷重量浓度为5/1000,再用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调pH值为5,然后加入5%重量的葡萄糖溶液9.5g,罐封,灭菌,即得亚砷酸注射液。
典型病例韩××,男,35岁,因右上腹不适伴有干咳半月左右,于2000年12月12日在南京八一医院就诊。影像学检查CT提示肝右叶占位,胸片示双下肺多发占位,结合HBsAg阳性、AFP>400μg/L,诊断为原发性肝癌III期。2000年12月15日入组,2000年12月26日起试予本发明亚砷酸注射液治疗20天(总量280mg),过程顺利,患者治疗中仅有轻度盗汗,治疗后白细胞工度下降,没有其他不适。治疗前CT示肝占位8.3cm×5.7cm,治疗后复查为5.3cm×4.1cm,较前缩小54.1%,病情得到部分缓解,一月后复查病灶为4.6cm×3.9cm,仍处于缓解状态中。后患者未按时来院继续治疗,自行在外院改用健择和PDD方案化疗,病情反而进展,2001年5月初再次入院时已有大量腹水,经积极治疗无效,2001年5月26死于肝癌肝功能衰竭。
王××,男,64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半月余,于1998年10月28日CT检查发现肝右叶巨块型占位,HBsAg阳性,AFP<20μg/L,经过细针肝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II期。同年11月6日至12月23日二次介入治疗,因出现较严重的栓塞后综合征而改用嘧福禄联合华蟾素治疗,病情缓慢进展。1999年3月4日复查CT示肝右叶病灶15cm×13cm,患者右上腹疼痛明显、纳差、乏力伴皮肤发黑,不愿意继续化疗,于1999年3月12日应用本发明亚砷酸注射液治疗一周期,过程顺利,用药后腹痛、乏力症状和皮肤发黑明显减轻,食欲好转。1999年4月15日又予第2周期治疗,治疗后复查CT示肝右叶病灶11.0cm×8.5cm,计算肝脏病灶较用药前缩小52.1%,病情得到部分缓解。患者右上腹痛消失,KPS评分由治疗前的70分上升为90分。第3周期用药结束后再次复查CT示肝右叶病灶9.5cm×8.6cm,仍处于部分缓解状态中。2002年1月病情反复,改用低剂量5-Fu持续静脉注射无效,于2002年2月17日死亡。确诊后已生存4年4月。
于××,男,66岁,2001年10月15日入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该患上腹部疼痛3个月,经多方治疗无效,最后经CT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病灶大小约为44.0×54.7mm2,AFP值正常,患者体力下降,消瘦。于2001年10月19日开始应用本发明亚砷酸注射液治疗,10mg一次静脉点滴,连用31天,总剂量310mg,治疗过程较为顺利,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仅白细胞轻度下降,但症状逐渐缓解,腹痛减轻,食欲渐增。治疗后上腹痛基本消失,复查CT,病灶缩小为25.7×29.1mm2,病情得到部分缓解。2001年12月20门患者经复查,病灶大小无变化,无不良反应。该患者至今存活。
杨××,男,65岁,2000年8月15日经MPI和CT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肝尾叶病灶4.5cm×6.5cm,腹胀严重、发力,KPS评分80,分别于2000年10月12日至2000年11月9日和2000年11月23日至2000年12月21日使用本发明亚砷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次10mg,每日一次,总剂量均为280mg。治疗后,病灶为2.2cm×2.2cm,轻微腹胀、乏力,KPS评分80,不良反应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炎和皮肤改变。病情缓解6个月。该患者于2001年7月10日再次入院,肿瘤发生肝内转移,2个月后死亡。
王××,男64岁,1997年10月经CT和细胞学检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占位15cm×13cm,无力、消瘦,右上腹隐痛不适KPS评分70,分别于1999年3月12日-1999年3月31日和1999年4月15曰-1999年5月5日,使用本发明亚砷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次15mg,每日一次,总剂量分别为300mg和315mg。治疗后肝占位11.0cm×8.5cm,右上腹隐痛不适基本消失,不良反应为血红细胞、血小板和肝功能有II级变化,KPS评分90,病情得到部分缓解。治疗后存活2年10个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亚砷酸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液含有亚砷酸水溶液,其中的亚砷酸含量折合成三氧化二砷重量占注射液总重量的10/1000000-8/1000,并且该注射液的pH值为4.5-6.5。
2.如权利要求1的亚砷酸注射液,其特征在于,亚砷酸含量折合成三氧化二砷重量占注射液总重量的100/1000000-2/100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亚砷酸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0-8000重量份三氧化二砷,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质量为三氧化二砷100-500倍的注射用水,加热煮沸,用NaOH溶液调pH值为8-12,使三氧化二砷完全溶解,用盐酸调pH值为3-6,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注射用水至三氧化二砷重量浓度为10/1000000-8/1000,再用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调pH值为4.5-6.5,罐封,灭菌,即得亚砷酸注射液。
4.如权利要求3的亚砷酸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调pH值为4.5-6.5后,加入等渗物质,其重量为药液总重量的0.8-1.0%,然后罐封,灭菌。
5.如权利要求4的亚砷酸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渗物质为0.9%重量的氯化钠溶液或5%重量的葡萄糖溶液。
6.如权利要求1的亚砷酸注射液在制备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1的亚砷酸注射液在制备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尤其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亚砷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称取10-8000重量份三氧化二砷,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质量为三氧化二砷质量100-500倍的注射用水,加热煮沸,用NaOH溶液调pH值为8-12,使三氧化二砷完全溶解,用盐酸调pH值为3-6,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注射用水至三氧化二砷重量浓度为10/1000000-8/1000,再用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调pH值为4.5-6.5,然后加入等渗物质,罐封,灭菌,即得亚砷酸注射液。
文档编号A61K33/36GK1698650SQ20041004270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1日
发明者周晋, 马满玲 申请人:哈尔滨伊达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