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9578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硫氨酸维B1药物制剂,具体为一种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当今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中年人更是一个很大的患病群体。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如营养障碍(过剩或不足)、大量饮酒、药物中毒、妊娠及许多慢性疾病等。大约半数脂肪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常见地表现有肝区闷疼不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体重下降等。脂肪肝有可能会导致肝硬化,据统计,长期饮酒者中,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的几率为25%,而导致肝硬化的概率较低,只有约1.5%~8%,且发展进程相对较慢,不易被发现。因此开发防治肝病的药物,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防治肝病药物包括肝病治疗药和保肝药物。蛋白质中许多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等都有抗脂肪肝作用,高蛋白可提供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变为脂蛋白,有利于将其顺利运出肝脏,防止脂肪浸润,并且蛋白质有较高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可刺激新陈代谢,适当提高蛋白质的质量,有利于减轻体重。
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是国内率先开发的甲硫氨酸与维生素B1的复方制剂,目前国内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的生产批准情况见表1。
表1 国内同类品种一览表
甲硫氨酸为人体必需八种氨基酸之一,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依靠外源补充。甲硫氨酸在人体内与ATP结合生成S-腺苷氨酸。甲硫氨酸还是体内胆碱生物合成的甲基供体,能放出活性甲基,促进磷脂酰胆碱合成,磷脂酰胆碱与积存在肝内的脂肪作用,变为易于吸收的卵磷脂,故可防治肝脂肪蓄积,促进肝细胞膜磷脂甲基化,减少肝内胆汁淤积,转硫基作用加强。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促进黄胆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甲硫氨酸能促进体内脂肪代谢的转运,防止脂肪沉积的作用。甲硫氨酸还能阻断自由基的连锁反应,保护抗氧化酶的活性,还可增加谷胱苷肽过氧化物的活性,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维生素B1在体内与焦磷酸结合成辅羧酶,参与糖代谢中丙酮酸和a-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是糖类代谢所必需。缺乏时,氧化受阻形成丙酮酸,乳酸堆积并影响机体能量供应。其症状主要表现在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出现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均受影响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感觉异常,神经痛,四肢无力,以及肌肉酸痛和萎缩等症状。心血管方面由于血中丙酮酸和乳酸增多,使小动脉扩张,舒张压下降,心肌代谢失调,故易出现心悸、气促、胸闷、心脏肥大、肝脏充血和周围水肿等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消化道方面表现为食欲下降导致衰弱和体重下降等。
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用于改善肝脏机能,对多数的肝脏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其是脂肪肝有较明显的疗效,能改善肝内胆汁郁积;可用于酒精、巴比妥类、磺胺类药物中毒时的辅助治疗;改善营养,增强体制。
但是,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由于甲硫氨酸的水解作用等原因,使其稳定性降低,在贮存、运输过程中易致质量问题,影响药物疗效,严重者还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加。这是目前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所存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我们经研究,确定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由药学上已知的活性成份甲硫氨酸、维生素B1和注射用水配制并经冷冻干燥而成,其中活性成份甲硫氨酸、维生素B1的重量配比为8~12∶1,注射用水余量,即其用量视配制的药液总量来确定,例如若配制1000瓶,每瓶1ml,药液总量就是1000ml,则注射用水就加至1000ml,依此类推。
我们发现配制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时,活性成份甲硫氨酸、维生素B1的优选重量配比为10∶1,注射用水余量。
本发明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还可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冻干粉针剂辅剂。所述辅剂可选自右旋糖酐、葡萄糖中的一种,优选右旋糖酐。
以下表2和表3显示了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处方中甲硫氨酸、维生素B1,以及辅剂甘露醇、葡萄糖、右旋糖酐和注射用水配制筛选情况
表2 规格1处方筛选结果
表3 规格2处方筛选结果
从上述的处方研究结果可见,用甘露醇作为支撑剂辅料的冻干效果较差,故本发明不采用甘露醇作为辅剂,采用右旋糖酐和不加辅料的冻干效果一致,均可得到疏松的块状冻干产品。
本发明还研究确定了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处方称取甲硫氨酸和维生素B1,加处方量80%的注射用水搅拌使溶解,水溶液的温度保持在45-52℃。
b.加入溶液量0.05%(g/ml)的药用炭,搅拌15~25分钟,粗滤脱炭。
c.测定溶液的pH值,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或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4.8~5.2。
d.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
e.中间体含量检验。
f.灌装,半压塞。
g.冷冻干燥。
G1.采用速冻法,将药品放入已降温至-40℃的冷冻干燥箱中。药品温度降至-40℃后,保持5小时(高剂量规格保持6小时)。
G2.降低冷凝器温度至-60℃,抽至真空,通过搁板给药品加温使冻结产品的温度逐渐升温至约-20℃,在-20℃左右保持6小时(高剂量规格保持7小时)。
G3.继续加热使药品升温至25℃左右,并在此温度下保温,至真空度变化不大时,结束整个冻干过程。
h.充氮气、压塞,包装。
其中,步骤a还可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冻干粉针剂辅剂。所述辅剂可选自右旋糖酐、葡萄糖中的一种,优选右旋糖酐。我们发现辅剂加入量以配制药液总量的10%(g/ml)为佳。
本品采用管制抗生素西林瓶分装药液进行冻干,采用多大规格的西林瓶、灌装多少量的药液,取决于本品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情况,本品中维生素B1的用量少,且在水中易溶,其溶解度不会影响产品规格的选择,装量多少主要取决于甲硫氨酸的溶解度。
根据甲硫氨酸的性质,它在水中溶解,在热水中易溶,我们确定的配制温度为50℃,在这种条件下,不同浓度的药液溶解情况见表3。
表3 甲硫氨酸与维B1配伍后的溶解性研究(pH=5.0 50℃)
根据上述结果,当甲硫氨酸的浓度为40mg/ml时其溶解性良好,当浓度高于50mg/ml时,配制好的溶液会在低温时析出结晶,甚至溶解不完全。因此两种规格制剂灌装药物浓度分别选择了40mg/ml和50mg/ml,灌装量分别确定为1ml和2ml,灌装量过低会造成装量差异的增大,装量过高会直接影响工艺成本。灌装用西林瓶选择7ml/支的规格。
本冻干粉针剂组方合理,制剂疏松多孔复溶性好,稳定性好,且适于工业化生产。临床上用于肝脏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其是脂肪肝治疗,还可用于酒精、巴比妥类、磺胺类药物中毒时的辅助治疗。
实施例
实施例1规格每瓶含甲硫氨酸40mg、维生素B14mg,1000瓶冻干粉针剂配方
制备过程如下
按实施例1处方称取甲硫氨酸40g,维生素B14g,置洁净容器内,加入800ml注射用水,加热、搅拌使水溶液温度保持在45℃,加入0.4g针用炭,搅拌20分钟,粗滤脱炭,测得溶液的pH值为4.2,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4.8,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中间体含量检验,然后将滤液灌装于7ml/支的西林瓶中,每瓶1ml,加塞,冻干,充氮气,压塞,包装。
实施例2规格每瓶含甲硫氨酸100mg、维生素B110mg,1000瓶冻干粉针剂配方
制备过程如下
按实施例2处方称取甲硫氨酸100g,维生素B110g,置洁净容器内,加入1600ml注射用水,加热水、搅拌使水溶液温度保持在50℃,加入0.8g针用炭,搅拌20分钟,粗滤脱炭,测得溶液的pH值为3.9,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5.0,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中间体含量检验,然后将滤液灌装于7ml/支的西林瓶中,每瓶2ml,加塞,冻干,充氮气,压塞,包装。
实施例3规格每瓶含甲硫氨酸40mg、维生素B14mg,1000瓶冻干粉针剂配方
制备过程如下
按实施例3处方称取甲硫氨酸40g,维生素B14g,右旋糖酐100g,置洁净容器内,加入800ml注射用水,加热水、搅拌使水溶液温度保持在52℃,加入0.4g针用炭,搅拌20分钟,粗滤脱炭,测得溶液的pH值为4.0,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5.2,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中间体含量检验,然后将滤液灌装于7ml/支的西林瓶中,每瓶1ml,加塞,冻干,充氮气,压塞,包装。
实施例4规格每瓶含甲硫氨酸100mg、维生素B110mg,1000瓶冻干粉针剂配方
制备过程如下
按实施例4处方称取甲硫氨酸100g,维生素B140g,右旋糖酐200g,置洁净容器内,加入1600ml注射用水,加热水、搅拌使水溶液温度保持在50℃,加入0.8g针用炭,搅拌20分钟,粗滤脱炭,测得溶液的pH值为3.8,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5.0,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中间体含量检验,然后将滤液灌装于7ml/支的西林瓶中,每瓶2ml,加塞,冻干,充氮气,压塞,包装。
实施例5规格每瓶含甲硫氨酸48mg、维生素B14mg,1000瓶冻干粉针剂配方
制备过程如下
按实施例5处方称取甲硫氨酸48g,维生素B14g,置洁净容器内,加入800ml注射用水,加热、搅拌使水溶液温度保持在45℃,加入0.4g针用炭,搅拌20分钟,粗滤脱炭,测得溶液的pH值为4.2,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4.8,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中间体含量检验,然后将滤液灌装于7ml/支的西林瓶中,每瓶1ml,加塞,冻干,充氮气,压塞,包装。
实施例6规格每瓶含甲硫氨酸80mg、维生素B110mg,1000瓶冻干粉针剂配方
制备过程如下
按实施例6处方称取甲硫氨酸80g,维生素B110g,右旋糖酐200g,置洁净容器内,加入1600ml注射用水,加热水、搅拌使水溶液温度保持在50℃,加入0.8g针用炭,搅拌20分钟,粗滤脱炭,测得溶液的pH值为3.8,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5.0,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中间体含量检验,然后将滤液灌装于7ml/支的西林瓶中,每瓶2ml,加塞,冻干,充氮气,压塞,包装。
上述实施例所制得的产品质量情况如下
表3 4批样品的冻干结果检查
因素影响试验为确证该处方制备所得样品的稳定性,我们对样品(040305)进行因素影响试验的考察(由于原辅料和制备工艺大致相同,未进行高浓度规格样品的因素影响试验),选取光照(4500lx±500lx)、高温(60℃)、高湿度(RH90%±2%)三种条件下对该处方的影响。
1.考察方法取批号040310样品,分别置于上述条件下,于0、5、10天取样检查。
2.检查项目外观性状、复溶性、pH、有关物质、水分、含量。
3.检查方法依据中国药典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1387)-2003相应的方法进行检查。
4.考察结果参见表4。
表4 供试样品(批号040310)因素影响试验结果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高湿、强光照射和高温10天,对本品的质量基本没有影响,含量、有关物质和酸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附图
为发明工艺流程图。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由活性成份甲硫氨酸、维生素B1和注射用水配制并经冷冻干燥而成
活性成份甲硫氨酸、维生素B1的重量配比为8~12∶1,注射用水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份甲硫氨酸、维生素B1的重量配比为10∶1,注射用水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还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冻干粉针剂辅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剂为右旋糖酐、葡萄糖中的一种,优选右旋糖酐。
5.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处方称取甲硫氨酸和维生素B1,加处方量80%的注射用水搅拌使溶解,水溶液的温度保持在45-52℃。
b.加入溶液量0.05%(g/ml)的药用炭,搅拌20分钟,粗滤脱炭。
c.测定溶液的pH值,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或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4.8~5.2。
d.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
e.中间体含量检验。
f.灌装,半压塞。
g.冷冻干燥。
h.充氮气、压塞,包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a时还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冻干粉针剂辅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剂为右旋糖酐、葡萄糖中的一种,优选右旋糖酐。
8.根据权利要求5、6、7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冻干燥包括以下
a.采用速冻法,将药品放入已降温至-40℃的冷冻干燥箱中。药品温度降至-40℃后,保持5小时(高剂量规格保持6小时)。
b.降低冷凝器温度至-60℃,抽至真空,通过搁板给药品加温使冻结产品的温度逐渐升温至约-20℃,在-20℃左右保持6小时(高剂量规格保持7小时)。
c.继续加热使药品升温至25℃左右,并在此温度下保温,至真空度变化不大时,结束整个冻干过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该冻干粉针剂由甲硫氨酸、维生素B1、冻干粉针剂辅剂、注射用水配制并经冷冻干燥而成,甲硫氨酸、维生素B1的重量配比为8~12∶1,注射用水余量。粉针剂辅剂用量为配制药液总量的10%(g/ml);其制备方法按制剂处方配料,取甲硫氨酸、维生素B1加适量注射用水及粉针剂辅剂,加热、搅拌使水溶液温度保持在45~52℃,加入适量针用炭,搅拌,脱炭,调节pH值,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微孔滤膜过滤,中间体含量检验,灌装,加塞,冻干,充氮气,压塞,包装。本冻干粉针剂组方合理,制剂疏松多孔复溶性好,稳定性好,临床上用于肝脏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其是脂肪肝治疗,还可用于酒精、巴比妥类、磺胺类药物中毒时的辅助治疗。
文档编号A61P1/16GK1785190SQ200510037280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3日
发明者王海燕 申请人:王海燕, 杜永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