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785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背景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急性胃炎的遗患、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免疫功能的改变等因素有关。本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由于该病病程较长,加上发病时的脘腹疼痛不适,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工作等,因此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结肠炎也是一种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的临床上常见病。其发病情况以高龄及幼年患者病死率较高,重症病例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发生癌变、少数发生肠梗阻、肝硬化、脂肪肝、脾肿大等并发症,资料显示此病占门诊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21%,高发年龄为20~50岁,青壮年居多,男多于女。现代医学对慢性结肠炎仅理解为一种综合征,大致有以下特点1慢性腹泻,粪便带粘液,甚至脓、血;2粪便检查未发现有痢疾杆菌及阿米巴原虫;3X线钡剂灌肠提示结肠粘膜象粗乱;4纤维结肠镜观察仅见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增生等,但无溃疡;5结肠粘膜活检提示有慢性炎症。引起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复杂,最常见的有非特异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IBS),小肠吸收不良等。
目前西医对慢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它具有起效快,近期临床缓解率高等优点,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增多,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更为理想,有效,副反应少的药物和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功效,且毒、副作用少的的胃肠灵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的药剂钻地风156~234份 白及148~222份 海螵蛸44~66份砂仁24~36份 干姜16~24份 胡椒24~36份党参57.6~86.4份 山楂57.6~86.4份 白芍44~66份甘草16~24份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钻地风175.5~214.5份 白及166.5~203.5份 海螵蛸49.5~60.5份砂仁27~33份 干姜18~22份 胡椒27~33份党参64.8~79.2份 山楂64.8~79.2份 白芍49.5~60.5份甘草18~22份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钻地风195份 白及185份 海螵蛸55份砂仁30份 干姜20份胡椒30份党参72份 山楂72份白芍55份甘草 20份上述的药剂是丸剂、片剂、颗粒剂。
上述的剂型为丸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每100份粉末加炼蜜80~90份制成浓缩丸,即得。
上述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淀粉及滑石粉,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
上述的剂型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和蔗糖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颗粒剂,即可。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如下本发明运用于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功效;用于中焦虚寒,寒湿内盛,脘腹冷痛,大便稀溏或泄泻;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见上述症侯者;其疗效准确,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例方式目前西医对慢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它具有起效快,近期临床缓解率高等优点,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增多,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更为理想,有效,副反应少的药物和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祖国医学一直比较重视对该类疾病的研究,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均是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的临床常见病,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与人体免疫功能减弱、饮食等因素有关。按照中医基础理论,无论是慢性胃肠炎、还是慢性结肠炎,虽然其发病部位、症状等有所不同,但从发病机理、表现症状上而言具有相通之处症状均有脘腹冷痛,大便稀溏或泄泻等表现;均与脾胃相关;病机为中焦虚寒,寒湿内盛。祖国医学虽无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等名称的记载,但是根据以上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等范畴。由于该病病情迁延日久,患者多以大便溏泄或泄泻为苦,因此临床多以泄泻进行辩证。
《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对本病的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说明风、寒、热、湿均可引起泄泻。《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说明饮食、起居、情志失宜,亦可发生泄泻。另外《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气所病,……大肠小肠为泄。”说明泄泻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金匮要略·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本病分为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三型,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证治。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气利,诃梨勒散主之。”指出了虚寒下利的症状,以及治疗当遵温阳和固涩二法。又说“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提出对实热积滞所致的下利,采取攻下通便法,即所谓“通因通用”法。篇中还对湿邪内盛,阻滞气机,不得宣畅,水气并下而致“下利气者”,提出“当利其小便”,以分利肠中湿邪,即所谓“急开支河”之法。张仲景为后世泄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从三因学说角度全面地分析了泄泻的病因病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并分别列出了利水方剂。《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其实用价值亦为临床所证实。
泄泻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之中湿邪最为重要,脾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其他诸多外邪只有与湿邪相兼,方能致泻。内伤当中脾虚最为关键,泄泻的病位在脾胃肠,大小肠的分清别浊和传导变化功能可以用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来概括,脾胃为泄泻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当中又以脾为主,脾病脾虚,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清浊不分,自可成泻,其他诸如寒、热、湿、食等内、外之邪,以及肝肾等脏腑所致的泄泻,都只有在伤脾的基础上,导致脾失健运时才能引起泄泻。同时,在发病和病变过程中外邪与内伤,外湿与内湿之间常相互影响,外湿最易伤脾,脾虚又易生湿,互为因果。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致使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根据泄泻脾虚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本着异病同治,治病求本的原则,对于临床上以中焦虚寒,寒湿内盛为病机,表现为脘腹冷痛,大便稀溏或泄泻的疾病,均可以温中祛寒,健脾止泻做为治疗大法。
现代有关研究情况表明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1.临床研究北京市脾胃学组报告北京地区603例泄泻患者的调查结果①男性泄泻患者多于女性,中老年患者最多,占1/3。②泄泻患者的临床症状除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外,最常见的症状依次是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夭便臭秽,嗳腐酸臭,体倦乏力,口舌干燥,口苦口粘,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腻或白腻,脉象弦滑或滑数。③泄泻的发病原因,与饮食不节关系最大,占87.23%。④中医辨证分型,夏秋季以湿热证最多见,占49.42%。其他较多见的证型依次为食滞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⑤西医诊断以急性肠炎最多,占62.19%,其他病症依次是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中成任等用自拟中药复方制剂肠宁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104例,并与对照组104例进行了对比研究。肠宁胶囊由党参、白术、砂仁、枳壳、白芍、吴茱萸、黄连、甘草、炮姜、山茱萸、肉豆蔻等中药组成,每粒0.42g。对照组将复方黄连素片100mg,研碎加淀粉,装入与肠宁胶囊一样的肠溶胶囊中,外观包装及服用胶囊粒数与肠宁胶囊一样,均口服,每日3次,每次8粒,5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64例,无效8例,1年内复发18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41例,无效19例,1年内复发27例,总有效率81.7%。实验结果表明肠宁胶囊能对抗寒药大黄的致泻作用,减少泄泻的稀粪点数;能降低小肠推进率,减慢小肠对炭乳的排空速度,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还能增强小鼠的体质,具有显著的耐寒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运用治疗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的报道较多,且显示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然而,但能够形成中药新药者较少。
本发明是在以上理论指导下,结合研制者的临床经验,并参照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而组方,针对中焦虚寒,脾虚湿盛之证而设,发挥其温中祛寒,健脾止泻之功效,以期达到止泻之目的。
本发明由钻地风、白及、胡椒、海螵蛸、山楂、砂仁、党参、干姜、白芍、甘草10味药组成。
钻地风之名首见于《滇南本草》,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属植物栽秧泡的根,异名黄锁梅根(《滇南本草》)、黄泡刺根(《昆明民间常见草药》)、红锁梅、乌泡(《云南中草药》)等。钻地风味酸苦,性平,功能通络,消肿,止泻。临床多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痿软麻木,扁桃体炎,肿毒,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滇南本草》记载其“走经络,日久赤白痢,休息痢。”《云南中草药》记载“无名肿毒。”《云南中草药选》亦有“消肿止痛,收敛止泻。治牙痛,咽喉痛,筋骨酸痛,月经不调,烫、烧伤。”的记载。钻地风对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肠胃炎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如以钻地风为主药的黄锁梅根胃痛散,经临床证实有良好的治酸止痛之效。本方重用钻地风,即取其通络,消肿,止泻之功,及其对肠胃道疾病良好的疗效。
白及之名首见于《本经》,《证治准绳》始名白芨,其味苦、甘,凉,入肺经。功能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现代药理证明白及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并对实验性胃肠穿孔有治疗作用;据初步体外试验,白及对结核杆菌及奥杜盎氏小芽孢菌有弱的抑制作用。
胡椒具温中下气,消痰解毒之功。《唐本草》“主下气,温中,祛痰,除脏腑中风冷。”《海药本草》记载“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和气。”《纲目》“暖胃肠,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海螵蛸临床多用于治疗胃痛吞酸,吐、衄、呕等症。《现代实用中药》记载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现代药理实验证实乌贼骨中含碳酸钙80-85%,壳角质6-7%,粘液质10-15%,并含少量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可作制酸剂。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日用本草》中记载“化食积,行气机,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本草再新》亦有“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的记载。
砂仁有行气化湿,醒脾健胃之功。《本草汇言·卷二》谓“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泄泻日久,脾虚湿困,气机阻滞,不能一味蛮补而壅滞气机,当动静结合,根据情况适当配合理气之品,气顺则湿邪易化,并可避免补药呆滞所导致腹胀的产生,所以方中加用砂仁。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临床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本草从新》称其“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本草正义》记载“党参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尤为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躁,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躁之弊。且较辽诸参之力量厚重,而少偏于阴柔,高丽参之气味雄壮,而微嫌于刚烈者,尤为的中和之正,宜乎五脏交受其养,而无往不宜也。”方中参苓姜温运脾阳,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炮姜得白芍、甘草制其猛烈之性,杜其伤阴之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能抑制和调节胃肠运动,增加人体免疫,抗溃疡[3];干姜能抗炎、解痉、镇痛、抗腹泻;白芍能显著增加胃肠血流量,对溃疡有保护作用;甘草有解除肠痉挛的作用。
综观全方,方中诸药从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制酸止痛等不同角度对肠胃功能进行调理,围绕温中祛寒,健脾止泻之法进行用药。但方中含辛热温补脾肾之品而不滞湿,苦寒燥湿清肠而不伤阳,既生肌止血,制酸止痛,行气化浊以治标,又补益脾肾,升清止泻治其本,诸药合用,使脾胃健运,寒散泻止。经临床实验证明,疗效显著。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在观察本发明治疗泄泻的疗效,病例总数270例,试验组200例,对照组70例。试验组口服本发明,每次5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对照组口服“止泻冲剂”,每日3次,每次1包,温开水冲服,疗程均为3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200例中,显效以上139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70例中,显效以上33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29%,对腹痛、肠鸣等症状的疗效,试验组比对照组好。两药对实验室中血常规和大便常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服药前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证实其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实施例1钻地风 195g 白及 185g海螵蛸 55g砂仁30g 干姜 20g 胡椒 30g党参72g 山楂 72g 白芍 55g甘草20g所述的剂型为丸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每100份粉末加炼蜜80~90份制成浓缩丸,即得。
实施例2钻地风156g及148g 海螵蛸44g砂仁24g 干姜16g胡椒24g党参57.6g 山楂57.6g 白芍44g甘草16g所述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淀粉及滑石粉,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
实施例3
钻地风 234g白及 222g 海螵蛸 66g砂仁 36g 干姜 24g 胡椒 36g党参 86.4g 山楂 86.4g 白芍 66g甘草 24g所述的剂型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和蔗糖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颗粒剂,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的药剂钻地风156~234份 白及148~222份 海螵蛸44~66份砂仁24~36份 干姜16~24份胡椒24~36份党参57.6~86.4份 山楂57.6~86.4份白芍44~66份甘草16~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钻地风175.5~214.5份 白及166.5~203.5份 海螵蛸49.5~60.5份砂仁27~33份 干姜18~22份胡椒27~33份党参64.8~79.2份 山楂64.8~79.2份白芍49.5~60.5份甘草18~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钻地风 195份 白及 185份 海螵蛸 55份砂仁30份 干姜 20份 胡椒30份党参72份 山楂 72份 白芍55份甘草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丸剂、片剂、颗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丸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每100份粉末加炼蜜80~90份制成浓缩丸,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淀粉及滑石粉,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及、海螵蛸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白芍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3)、将钻地风、砂仁、干姜、胡椒、党参、山楂、甘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各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温度为50℃的清膏;(4)、将步骤(2)、(3)制备的清膏合并,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和蔗糖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颗粒剂,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胃肠灵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目前西医对慢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它具有起效快,近期临床缓解率高等优点,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增多,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并不理想。本发明由钻地风、白及、胡椒、海螵蛸、山楂、砂仁、党参、干姜、白芍、甘草10味药组成。方中诸药从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制酸止痛等不同角度对肠胃功能进行调理,围绕温中祛寒,健脾止泻之法进行用药。但方中含辛热温补脾肾之品而不滞湿,苦寒燥湿清肠而不伤阳,既生肌止血,制酸止痛,行气化浊以治标,又补益脾肾,升清止泻治其本,诸药合用,使脾胃健运,寒散泻止。经临床实验证明,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9/28GK1733292SQ20051004312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8日
发明者李朝霞, 呼宁林 申请人:李朝霞, 呼宁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