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92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血管外科用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心、胸、血管外科治疗领域,常常需要经正中切口劈开胸骨,或经胸部侧面切开左右肋间隙,实施心脏手术、纵隔手术、肺部手术、食道手术、气管手术及大血管手术等。由于胸阔是一个完整的桶状骨性结构,胸部切口闭合时要首先恢复桶状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因而骨性切口闭合张力均较大。
目前临床上闭合胸骨正中切口的常规的方法是应用5~6根1.0~1.5mm的细钢丝间断捆绑胸骨,闭合肋间切口的方法是应用数根不能被吸收的粗丝线8字间断捆绑切口两端的肋骨。部分患者由于机体对钢丝的排异作用或着钢丝对局部皮肤的压迫作用而使钢丝裸露在体外,影响切口愈合;部分患者则长期在钢丝的固定处有明显的触痛;另外,所有患者由于胸部有金属异物而不能进行胸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当然每次通过安检时均需要一定的解释工作也常带来一些不便。部分患者由于上述原因,常常于胸部手术后一年左右,再次手术取出固定钢丝。儿童期实施侧开胸手术,由于固定肋间隙的丝线不能被吸收,影响了该侧肋间隙的正常发育,严重的可以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脊柱侧弯等并发症。因此,如何有效地固定胸部骨性切口,避免金属固定物和不可吸收材料固定物所带来的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无论是国外的文献报道还是本发明人临床上的实际观察发现,胸骨及肋骨的最佳固定时间为3个月,最多半年即可。基于上述科学数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固定心胸血管外科手术后胸骨或肋间切口的、并能在手术后半年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而被机体吸收的、替代传统钢丝或不可吸收丝线的用于固定胸部正中胸骨切口或侧开胸的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牵引弯针、可生物降解固定带、固定带卡锁器、舌状卡锁器体等;一可生物降解固定带,一端与弯状的牵引弯针相连,另一端为可生物降解的固定带卡锁器;所述的固定带位于牵引弯针凸面一侧为光滑面,另一面带有微齿;所述的固定带卡锁器为一管状体结构,在管状体的两端分别为固定带的入口端和固定带的出口端;在固定带卡锁器入口端的内侧壁处有一舌状卡锁器体,在舌状卡锁器体上有与固定带上微齿吻合的微齿状结构,大小同固定带微齿。
所述的固定带长250mm,宽3mm,厚1mm;微齿深0.5mm,微齿间距1.0mm,微齿两侧分别为0.2mm宽的边脊。
所述的固定带卡锁器为矩状长方形空心结构,外侧壁长×宽×高为6×6×4mm,上下壁厚(与固定带相连)1.5mm,左右壁厚1.0mm。
所述的固定带与固定带卡锁器为一整体结构。
所述的固定带的光滑面是圆弧状的光滑面。
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质为改性聚乳酸材料。
所述的固定带上的微齿是锯齿状的齿。
所述的牵引弯针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钢质牵引弯针将带有微齿的可生物降解固定带牵引穿过需要固定的骨结构两端,剪除钢针,将固定带侧插入固定带卡锁器中,通过固定带上的微齿与舌状卡锁器体上的微齿的吻合,调整好松紧度,去除多余的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固定心胸血管外科手术后胸骨或肋间切口,同时也可用于固定其他长骨的骨折。由于所用材料可于手术后半年开始降解,并最终完全被组织吸收,因而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固定材料的各种不足,从而提高心胸血管外科手术的长期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改善心胸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进而提高心外科的治疗水平。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生物可降解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固定带卡锁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固定带卡锁器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固定带工作状态图。
附图标记1.牵引弯针 2.生物可降解固定带3.固定带卡锁器 4.舌状卡锁器体5.固定带卡锁器入口端6.固定带卡锁器出口端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图5。改性聚乳酸材料制备成的固定带2为25cm长,宽3mm,厚1mm;一面为光滑面,一面带有0.5mm深,1.0mm间距的微齿,微齿两侧分别为0.2mm宽的边脊。其左端与钢质弯状的牵引弯针1相连,右端为同材质的固定带卡锁器3,在固定带卡锁器3里有一舌状卡锁器体。去掉牵引弯针,该侧的固定带可以翻转插入固定带卡锁器中,由端口5插入,由端口6穿出,从而形成一完整环状结构。
临床经胸部正中胸骨切口开心手术后,将5根生物可降解固定装置,在钢质牵引弯针的帮助下,分别穿过第二至第六肋间隙,去掉钢质牵引弯针,将固定带分别穿入固定带卡锁器装置,收紧固定带至胸骨严密闭合,剪除多于固定带,最后常规逐层缝合胸骨前肌肉和皮下组织,闭合手术切口。
实施例2.
应用实施例1的装置。临床上较常见的长骨裂缝性或斜面劈开骨折,切开肌肉显露骨折两端骨组织,用4根生物可降解固定装置,在钢质牵引针的帮助下,分别环绕骨折两端骨组织,去掉钢质牵引针,将固定带分别穿入固定带卡锁器装置,收紧固定带至骨折处严密闭合,剪除多于固定带,最后常规逐层缝合肌肉和皮下组织,闭合手术切口。
为了增加固定带的强度,可将固定带一面作成圆弧状的条体(增加厚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包括牵引弯针、可生物降解固定带、固定带卡锁器、舌状卡锁器体;其特征是一可生物降解固定带,一端与弯状的牵引弯针相连,另一端为可生物降解的固定带卡锁器;所述的固定带位于牵引弯针凸面一侧为光滑面,另一面带有微齿;所述的固定带卡锁器为一管状体结构,在管状体的两端分别为固定带的入口端和固定带的出口端;在固定带卡锁器入口端的内侧壁处有一舌状卡锁器体,在舌状卡锁器体上有与固定带上微齿吻合的微齿状结构,大小同固定带微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带与固定带卡锁器为一整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带的光滑面是圆弧状的光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带长250mm,宽3mm,厚1mm;微齿深0.5mm,微齿间距1.0mm,微齿两侧分别为0.2mm宽的边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齿深0.5mm,微齿间距1.0mm,微齿两侧分别为0.2mm宽的边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齿是锯齿状的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齿是锯齿状的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带卡锁器为矩状长方形空心结构,外侧壁长×宽×高为6×6×4mm,与固定带相连的上下壁厚1.5mm,左右壁厚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质为改性聚乳酸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血管外科用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可生物降解的用于胸骨、肋间切口的固定装置。一可生物降解固定带,一端与弯状的牵引弯针相连,另一端为可生物降解的固定带卡锁器;固定带位于牵引弯针凸面一侧为光滑面,另一面带有微齿;固定带卡锁器为一管状体结构,其两端分别为固定带的入口端和固定带的出口端;在入口端的内侧壁处有一舌状卡锁器体,上面有与固定带上微齿吻合的微齿状结构,大小同固定带微齿。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固定心胸血管外科手术后胸骨或肋间切口,也可用于固定其他长骨的骨折。由于所用材料可以生物降解,并最终完全被组织吸收,因而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固定材料的各种不足,避免二次手术,改善心胸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03GK2834425SQ200520132739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杨秀滨 申请人:杨秀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