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60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仪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仪器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仪器是临床上常用的诊疗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仪器投入使用,众多仪器的摆放和接线对仪器的利用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诊疗目的不同,往往需要依次或同时使用多种仪器。临床大多采用移动式仪器车摆放仪器,根据需要拿取仪器、接线,使用后收线;现有仪器车多为柜式车体,隔板宽度一样,仪器摆放、拿取很不方便,同时使用多种仪器时,导线往往纠缠不清,给使用造成麻烦。不能满足仪器拿取容易,接线、理线方便的要求。
由于现有仪器车多为柜式车体,隔板宽度一样,仪器摆放、拿取很不方便,同时使用多种仪器时,导线往往纠缠不清,使用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仪器拿取容易,接线、理线方便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仪器车存在隔板宽度一样,仪器摆放、拿取很不方便,同时使用多种仪器时,导线往往纠缠不清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隔板间距并梯形设置活动隔板的仪器车,可满足仪器拿取容易,接线、理线方便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仪器车,设有车体及行走小轮,其特征是车体设有台面,台面下设有抽屉,抽屉下设有隔板,抽屉下的隔板为梯形设置,上层窄下层宽,车体侧板内侧设有多层插槽,车体正面设有推车扶手,扶手一侧的两个行走小轮设有刹车机构。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隔板与车体内侧插槽插接。车体侧板内侧设有多工位接线插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仪器车设有可调节隔板间距并梯形设有活动隔板,仪器摆放、拿去方便,可满足仪器拿取容易,接线、理线方便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图1的俯视中1.抽屉,2.把手,3.上隔板,4.多工位接线插排,5.下隔板,6.行走小轮,7.车体,8.推车扶手,9.车体底板,10.车体台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图2中,一种仪器车,设有车体7及行走小轮6,行走小轮6采用静音PVC制作,噪声低、振动小,车体7为一侧面开口的矩形箱体,上面设有车体台面10,下面设有车体底板9,车体台面10下设有抽屉1,把手2设在抽屉1的侧面,抽屉1下设有上隔板3及下隔板5,车体7正面设有推车扶手8,靠近推车扶手8一侧的两个行走小轮6设有刹车机构,便于仪器车定位固定。
抽屉1下面的上隔板3及下隔板5为梯形结构,即上隔板3窄、下隔板5宽,上隔板3及下隔板5与车体7内侧的插槽插接,取放仪器时,将隔板拉出,最大限度地暴露仪器,有效地避免磕碰,也可在拉出位置直接操作仪器,使用方便。车体7侧板内侧设有多工位接线插板4,集中连接电原及接地,减少导线纠缠。
上隔板3及下隔板5可同时摆放多台仪器,电源及接地线同时插接在多工位接线插排4上,上窄下宽的隔板设置使仪器的摆放更具灵活性。
由于仪器车设有可调节隔板间距并梯形设有活动隔板,仪器摆放、拿取方便,可满足仪器拿取容易,接线、理线方便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仪器车,设有车体及行走小轮,其特征是车体设有台面,台面下设有抽屉,抽屉下设有隔板,抽屉下的隔板为梯形设置,上层窄下层宽,车体正面设有推车扶手,车体侧板内侧设有多层插槽,扶手一侧的两个行走小轮设有刹车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仪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板与车体内侧插槽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仪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体侧板内侧设有多工位接线插板。
全文摘要
一种仪器车,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为克服现有仪器车存在仪器取放不便、接线混乱难以理清的不足,车体设有台面,台面下设有抽屉,抽屉下设有隔板,车体侧板内侧设有多层插槽,车体正面设有推车扶手,扶手一侧的两个行走小轮设有刹车机构。抽屉下的隔板为梯形设置,上层窄下层宽,隔板与车体插槽插接,车体侧板内侧设有多工位接线插板。该仪器车由于仪器隔板梯形设置,仪器取放方便,多工位接线插板固定设置在车体侧板内侧,仪器接线清晰流畅,适用于仪器摆放、使用。
文档编号A61G3/00GK1973754SQ20061007067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5日
发明者王爱玉, 孙孝红, 张丽莉, 李海玲, 宋军君 申请人:王爱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