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14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中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特别涉及一种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实现在重力输液时防止排气膜回抽空气再进入输液管路的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又实现了在各种体位时的各种角度的排气功能,保障没有排气死角存在,最终克服了死角积气的问题,另外同时可以实现药液过滤及加热脱气和近体温输液等功能。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在重力输液时防止排气膜回抽空气再进入输液管路的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又实现了在各种体位时的各种角度的排气功能,保障没有排气死角存在,最终克服了死角积气的问题,另外同时可以实现药液过滤及加热脱气和近体温输液等功能。
现有技术包括本人发明的专利申请号为200510276096的《直接膜温式灵敏回血自排气输液过滤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过滤膜设计在中间,并向外突出,使得边缘有排气死角存在,在特定的情况下,例如,在现在常规应用的输液条件下,上游药液停止输注后或抬高排气部位,使上游药液不再向下游方向流动时,可以发生空气反向被吸入输液管路内继续向体内输注的危险情况;其它现有产品中,例如美国波尔的精密过滤器、天津HANACO的精密过滤输液器、威海高分子厂生产的精密过滤排气输液器等等,采用的均是平面上的单个排气孔隙及其内侧密封单个排气膜,在使用过程中明显存在排气死角,并且有方向性的选择,经过实验证明的共有的更严重问题还在于流量调节器位于排气膜的上游,在使用中会出现前述的反向倒抽气体进入输液管路的危险问题,另外在使用前的准备阶段反复产生针尖滴液的问题,也是由于排气膜倒抽气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通过确定各个功能结构的彼此关系和合理位置切实可靠地实现无死角的万向排气、加热脱气、药液过滤和流量调节等组合功能,具体是利用重力输液过程中的上游液体的压力在正常的输液和各种特别的输液中,例如在非常精确的慢速输液条件下以及因患者的异常动作而抬高输液点或提高输液管时,均可以保证上游的最大流量和最高流速下的持续的对排气过滤器(1)和万向排气盒(2)的正压,保证任何时刻排气点不会出现负压,从而避免出现下游流速大于上游流速时的倒抽气现象。另外通过将排气过滤器(1)的排气盖设计成V形并将排气孔隙(19)设计在V形排气盖(10)的边缘,在通过排气孔隙(19)内侧的排气槽(18)彼此连通,成闭合的环形槽而实现在任何一个高点均可以排除积气的目的,达到任何方向的排气无死角,同时作为最终的保障排气方式而又设计了万向排气盒(2)的结构,从而在输液管路的下部拦截最后的遗漏气泡,同时由于毛细管路的细小内径可以将最小的气泡筛查排除。排除气泡的过程在流量调节器(3)的上游是最佳的选择,同时在流量调节器(3)的上游还有加热脱气的装置排除液体内部的溶解的气体,同时提高输入液体温度的功能。将静脉针接口(4)设计在流量调节器(3)的下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排气过滤器(1)、万向排气盒(2)、流量调节器(3)、静脉针接口(4)、滴斗(6)、穿瓶针(7)、静脉针(8)和输液管路(5),以流量调节器(3)为参照定位,排气过滤器(1)和万向排气盒(2)设计在其上游,万向排气盒(2)则在排气过滤器(1)的下游;而静脉针接口(4)则设计在流量调节器(3)下游,形成一个可靠的整体功能群结构。
排气过滤器(1)串接连通在输液管路上,由V形排气盖(10)扣合密封一侧的开口,另外一侧由加热膜(15)密封,在V形排气盖(10)上有排气孔隙(19),排气孔隙(19)内侧有环形排气膜(9)密封,其中排气过滤器(1)上的V形排气盖(10)呈向内侧凸出形指向排气过滤器(1)内的集气排放腔(20),V形排气盖(10)边缘设计有排气孔隙(19)并间断排列呈环形,每个排气孔隙(19)之间有排气槽(18)彼此相连通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形“孔隙加沟槽”,环形排气膜(9)呈环形并按照环形排气槽(18)的形状覆盖在排气槽(18)上并与排气槽(18)两侧的边缘融合密封,排气过滤器(1)下游方向设置输液流量调节器(3)。
在输液管路(5)上还设计有万向排气盒(2),是由输液槽(17)与毛细排气膜(11)合围而成的管腔,其内腔的横截面积在0.01平方毫米至100平方毫米之间,万向排气盒(2)是可以选择单一的管路和多个管路并列设计,目的是使得液体必须流经万向排气盒(2),小的气泡在万向排气盒(2)内可以很容易地靠壁而排除,此过程不会因为人的体位变化而中断,并列的输液槽(17)越细越多则排气效果越好。
所述的环形排气膜(9)和毛细排气膜(11)是疏水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阻止水分子通过和许可空气分子通过的功能,厚度在0.01毫米到1毫米之间。
所述的排气过滤器(1)和V形排气盖(10)是医用透明塑料注塑形成,其相互之间是紧密压合或焊接密封。
所述的输液槽(17)是由透明塑料制造。
所述的输液管路(5)是塑料的输液管路。
所述的加热膜(15)是弹性的薄膜,厚度在0.1至1毫米。
本发明所述结构是明确了流量调节器(3)与排气过滤器(1)和万向排气盒(2)的上下游关系,保证流量调节器(3)上游管路是大管径,而其下游管路是小管径,使得排气过滤器(1)内的集气排放腔(20)和万向排气盒(2)内的液体压力始终大于“0”,避免特别情况下的倒抽气问题;另外排气过滤器(1)的内凹形结构设计再结合万向排气盒(2)的设计,保障实现在任何方向的排气功能,保障在排气过程中没有死角的出现。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再加入加热脱气装置可以更好地排除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和提高温度适合人体。


图1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要功能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万向排气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排气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过滤器,2.万向排气盒,3.流量调节器,4.静脉针接口,5.输液管路,6.滴斗,7.穿瓶针,8.静脉针,9.环形排气膜,10.V形排气盖,11.毛细排气膜,12.密封棱,14.过滤膜,15.加热膜,16.加热器,17.输液槽,18.排气槽,19.排气孔隙,20.集气排放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该技术方案的实施例的基本布局包括排气过滤器(1)、万向排气盒(2)、流量调节器(3)、静脉针接口(4)、滴斗(6)、穿瓶针(7)、静脉针(8)和输液管路(5),排气过滤器(1)串接连通在输液管路(5)的下部,排气过滤器(1)上游经输液管路(5)连接滴斗(6)和穿瓶针(7)等,排气过滤器(1)下游经输液管路(5)依次连接万向排气盒(2)、流量调节器(3)、静脉针接口(4)和静脉针(8)等,在重力输液形式下,流量调节器(3)控制整体管路的流速和关闭。
参见图2,该实施例是在上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各个结构的主要形式,其中排气过滤器(1)的结构包括V形排气盖(10),其中心突出面指向排气过滤器(1)内的集气排放腔(20),V形排气盖(10)边缘的排气孔隙(19)间断排列呈环形,每个排气孔隙(19)之间有排气槽(18)彼此相连通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形沟槽,环形排气膜(9)呈环形并按照环形排气槽(18)的形状覆盖在排气槽(18)上并与排气槽(18)两侧的边缘融合密封,环形排气膜(9)有通气功能但是疏水或是阻水的薄膜,从而实现只通气不通水的目的,在集气排放腔(20)内有药液过滤膜(14),其下游设计有加热膜(15),与加热器(16)(非本专利内容的组件)接合;在排气过滤器(1)的下游方向设计有万向排气盒(2),其主要结构是输液槽(17)与毛细排气膜(11)合围而成,并与输液管路(5)串联,而多个万向排气盒(2)之间是并列排列;在万向排气盒(2)下游设计有流量调节器(3);静脉针接口(4)设计在流量调节器(3)的下游和静脉针(8)的管路末端并与静脉针及管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其中静脉针接口(4)上设计有一个内圆锥接头,可以与其上游管路接头对插接合。
参见图3,该实施例是在图2的结构基础上再进一步描述其中的万向排气盒(2)的结构示意,其中输液槽(17)是透明塑料制造,毛细排气膜(11)的性质与环形排气膜(9)一样,覆盖在输液槽(17)上,与后者合围形成万向排气盒(2),多个万向排气盒(2)并列,两端开口汇集后与输液管路(5)串联。
参见图4,具体描述V形排气盖(10)上的结构,其中排气孔隙(19)设计在V形排气盖(10)的边缘,在排气孔隙(19)的内侧设计有排气槽(18),在排气孔隙(19)和排气槽(18)的内侧密封覆盖有环形排气膜(9),V形排气盖(10)其中心突出面指向排气过滤器(1)内的集气排放腔(20)。
下面结合图1和图2的示意图结构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功能作详细说明。
排气过滤器(1)串接连通在输液管路上,保证上游管路的足够长度和基本的向下的输液压力,上游经输液管路(5)连接滴斗(6)和穿瓶针(7)等,排气过滤器(1)下游经输液管路(5)依次连接万向排气盒(2)、流量调节器(3)、静脉针接口(4)和静脉针(8)等。在重力输液形式下,流量调节器(3)控制整体管路的流速和关闭,在流量调节器(3)的上游,液体在输液过程中不管患者保持任何姿态或管路在牵拉的情况下输液管路(5)内始终处于正压的状态,实现在管路内的持续的正压并将管路内的上游流下的气泡和液体内部产生的气泡集合在集气排放腔(20),V形排气盖(10)设计成的V形,其中心突出面指向排气过滤器(1)内的集气排放腔(20)是为了使得气泡始终不会停留在中间的死腔,而始终趋向于边缘部位,并通过环形排气膜(9)和其外侧的排气孔隙(19)和排气槽(18)经过彼此沟通的排气孔隙(19)使气泡自然选择最靠近上部的排气孔隙(19)排除到外界,另外由于中间是空白的透明区域,可以容易地观察内部的排气情况;加热器(16)通过加热膜(15)加热内部液体,脱除液体内部溶解的气体和提高输液的温度,部分产生的气体通过V形排气盖(10)排除,另外的一部分因各种原因产生的气泡将流至万向排气盒(2)通过毛细排气膜(11)最终排除干净。
在排气过滤器(1)下游和流量调节器(3)上游之间设计有万向排气盒(2),是最终拦截管路内的各种原因产生的气泡的装置,由于采用毛细管路结构,在患者的任何体位时或该段万向排气盒(2)处于任何空间位置姿态时均可以将肉眼可视的气泡形成气段,在流经毛细管路内时,再通过上游的液体压力通过毛细排气膜(11)排挤出万向排气盒(2)的外界。
该结构和功能的优点如下1,重力输液管路的排气过滤器(1)和万向排气盒(2)始终处于正压排气状态,不会出现负压倒抽气的问题,也不会出现针尖滴液的问题。
2,加热器(16)可以将液体内部溶解的气体通过升温降低溶解度而自然释放,消除进入血管内部后再产生气泡的危险。
3,加热器(16)通过提高输液温度,还可以改善输液的舒适度和降低输液反应和其它的异常炎症和输液感冒等。
4,万向排气盒(2)可以作为最后的排气保障,不受患者任何的体位的影响,随时均可以在没有任何排气死角的情况下最终排除流经管路内的由各种原因产生的气泡。
权利要求
1,一种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过滤器(1)、万向排气盒(2)、流量调节器(3)和重力式输液管路(5),排气过滤器(1)、万向排气盒(2)和流量调节器(3)按照特定位置和顺序安装在重力式输液管路(5)上,其中排气过滤器(1)和/或万向排气盒(2)的下游安装有流量调节器(3),万向排气盒(2)是输液管路(5)上最后的排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万向排气盒(2)设置在排气过滤器(1)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万向排气盒(2)与穿瓶针(7)的距离是20厘米至400厘米,万向排气盒(2)与静脉针(8)的距离是5厘米至40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万向排气盒(2)上游至滴斗(6)之间不再设有其它的流量调节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万向排气盒(2)的下游设置有流量调节器(3)并且是输液管路上的始终性的流量控制环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流量调节器(3)的下游不设有其它任何带有排气功能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万向排气盒(2)内有输液槽(17)与毛细排气膜(11)合围而成的隧道,其内腔的横截面积0.01平方毫米至100平方毫米之间,长度在0.01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万向排气盒(2)内的输液槽(17)数量是1至1000个,输液槽(17)与毛细排气膜(11)合围而成的隧道彼此并列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排气过滤器(1)上有V形排气盖(10)并呈内凹V形,其突出面指向排气过滤器(1)内的集气排放腔(20),V形排气盖(10)边缘有排气孔隙(19)并间断排列呈环形,彼此之间有排气槽(18)连接,排气膜(9)呈环形并按照环形排气孔隙(19)的形状覆盖在排气孔隙(19)内侧并与排气孔隙(19)和排气槽(18)两侧的边缘融合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排气过滤器(1)与加热器组合使用在万向排气盒(2)的上游。
全文摘要
一种万向排气盒与流量调节器在输液器上的位置和排序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过滤器(1)、万向排气盒(2)、流量调节器(3)和重力式输液管路(5),排气过滤器(1)、万向排气盒(2)和流量调节器(3)按照特定的位置和顺序串联安装在重力式输液管路(5)上,在流量调节器(3)的上游方向安装排气过滤器(1)和/或万向排气盒(2),排气过滤器(1)在万向排气盒(2)的上游,万向排气盒(2)内有输液槽(17)与毛细排气膜(11)合围而成的多个隧道并且彼此并列分布,排气过滤器(1)上的V形排气盖(10)呈V形,其中心突出面指向排气过滤器(1)内的集气排放腔(20)。本发明实现了防止透过排气膜回抽空气进入输液管路内的问题出现,并同时实现了在各种体位时的各种角度均保证可靠的排气功能,最终克服了死角积气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M5/165GK101036813SQ20061008970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
发明者贾宇东, 秦京生 申请人:贾宇东, 秦京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