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治疗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内服中药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治疗胃炎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慢性萎 縮性胃炎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胃镜下所见与组织病理学分型的一类,临床表现常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饭后饱胀,嗳气、食欲减退,恶心等, 胆汁返流所致者常有明显而持久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尤以进餐后为甚,可发生出血,有时表现为贫血、消瘦、乏力等。1973年Strickland将萎縮性胃炎 分为A、 B型。A型是胃体弥漫萎縮,常合并恶性贫血,与自身免疫有关;B型 主要病变在胃窦部,少数人可发展成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及化学损伤如胆 汁返流、非皮质激素消炎药、吸烟、酗酒等有关;我国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有 8096以上属于B型。慢性萎縮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浅表性胃炎 是胃小凹固有膜之间浆细胞、淋巴细胞、偶有嗜酸性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固 有膜充血、水肿、甚至灶性出血、糜烂、坏死,不涉及粘膜肌层;萎縮性胃炎 则除上述病变之外,病变损及腺体,腺体萎縮减少,粘膜变薄而粘膜肌层增厚, 常伴有肠化或假幽门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而其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 或中、重度异型增生被视为癌前病变,因此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慢性萎 縮性胃炎即CAG,列为胃粘膜癌前病变状态即PCL。所以说胃炎演变为胃癌的过 程一般遵循浅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癌 的规律,而浅表性胃炎多无特异的临床症状甚至完全没有临床症状,不易被发 现,所以早期发现萎縮性胃炎特别是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并加以正确的 治疗就成为降低胃癌发病率的关键。研制治疗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药物,不仅对 根治本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是防治胃癌的重要手段。现代医学对CAG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所以没有公认的能够根 治的特效疗法。祖国医学无CAG的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痞证"、"胃
脘痛"的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不 仅能明显改善其症状,而且经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表明,通过有效的治疗,CAG 病变是能够降级甚至逆转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药物依赖性、可长期服用、 标本兼治、经济价廉的治疗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内服中药。本发明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内服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配比制成:麦冬30 50 白蔻20 40 桂枝15 30 沙参30 50 苡米30 50半夏15 30 石斛20 40 菖蒲10 20 花粉20 40 麦芽30 50党参25 50 山楂30 50 赤芍15 30 扁豆30 50 山药30 50乌药30 50 生姜15 30 苏梗10 30 黄连10 20 甘草10 20本发明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内服中药,最佳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配比如下:麦冬48半夏30党参25乌药30白蔻30石斛30山楂30生姜20桂枝15菖蒲20赤芍25苏梗25沙参40花粉30扁豆30黄连12苡米40麦芽30山药30甘草15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按照常规制作中成药的方法,精选、粉碎后,过8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制成本发明的治疗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内服中药。 本发明可以制作成常规内服中药的各种剂型如丸剂、胶囊、口服液等。 本发明的治疗机理是基于祖国医学对CAG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原则。 本病属于中医"痞证"、"胃脘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 腐熟、通降饮食水谷,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所以胃为 五脏六腑之本。萎縮性胃炎个体之间症状有所差异,不外乎胃病而影响人体受 纳、消化饮食水谷所引起的胃脘痞满胀痛、纳呆食少、嗳气嘈杂等消化系统症 状以及气血化生不足所致的乏力倦怠、消瘦等全身症状。CAG是病在胃,但中 医认为胃与脾互为表里,而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故痞证、胃痛与肝 脾密切相关。其病因虽有外邪犯胃、情志不畅、郁怒思虑及饮食所伤,但其发 病机理确有共同之处,即"不通则痞"、"不通则痛",病邪阻滞,肝气郁滞,均 可使气机不利,气滞而痞满作痛;脾胃阳虚,胃络失于温煦,或胃阴不足,胃 络失于濡养,脾不运化,胃失和降,则气机不畅,心下痞塞,脉络拘急隐隐作 痛,属虚实挟杂、本虚标实之症,宜采用滋阴和胃、健脾益气、理气化滞、祛 邪通络为治疗原则,虚实同治,标本兼治。本发明组方中的麦冬、石斛、沙参、花粉具有养胃生津之功效;党参、扁 豆、山药、苡米、甘草具有健脾益气除湿之功效;乌药、白蔻、桂枝、苏梗具 有行气导滞与温通气机之功效;生姜、黄连温凉并用,能散寒清热以祛邪;半 夏、菖蒲、山楂、赤芍、麦芽能化痰通络,醒胃消食。诸药配伍合用,达到养 胃健脾、理气行滞、祛邪通络的目的。本发明组方合理,经千余名患者服用,具有疗效显著,无药物依赖性,可 长期服用,标本兼治的优点。所使用的中草药经济价廉, 一般患者能够承受。本发明药物临床应用十几年,使药物组方的用量配伍不断完善。从2003年 起进行统计。2003年至2006年6月临床应用280例,其中男220例、女60 例,年龄为45 65岁,病程1.2年至2.6年,全部经胃镜、病检检查及复査, 其间有20例患者因未能坚持疗程而退出试验,参与统计的病例为260例。疗效 判定依据为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 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的疗效标准,临床治愈 80例,显效108例,有效7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9.2%。本发明的服用方法和疗程2003年至2006年6月临床应用的病例全部服用胶囊,胶囊每粒0. 5克, 每次4 6粒, 一日三次,饭前服用,两月为一疗程。两疗程后进行胃镜、组织 病理学复査,统计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中草药麦冬、半夏、党参、乌药、白蔻、石斛、山楂、生姜、桂枝、菖 蒲、赤芍、苏梗、沙参、花粉、扁豆、黄连、苡米、麦芽、山药、甘草精选备 用,按下述重量组分称取中草药原料麦冬480克半夏300克党参300克山楂300克 赤芍250克 扁豆300克 山药300克将上述重量组分的中草药原料粉碎后,过8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装入 0号胶囊,检验合格后,分装,密封保存。每粒胶囊0.5克。 实施例2白蔻300克石斛300克桂枝150克 菖蒲200克沙参400克 花粉300克苡米400克 麦芽300克乌药300克 生姜200克 苏梗250克 黄连120克 甘草150克麦冬320克 白蔻400克 桂枝300克 沙参450克 苡米500克其余同实施例l。实施例3麦冬400克 白蔻400克 桂枝200克 沙参400克 苡米400克其余同实施例l。实施例4半夏200克 石斛200克 菖蒲150克 花粉200克 麦芽500克党参500克 山楂500克 赤芍300克 扁豆400克 山药400克乌药400克 生姜200克 苏梗250克 黄连200克 甘草100克半夏150克 石斛200克 菖蒲100克 花粉200克 麦芽400克党参400克 山楂300克 赤芍300克 扁豆500克 山药500克乌药400克 生姜150克 苏梗300克 黄连150克 甘草200克
麦冬500克 白蔻200克 桂枝150克 沙参300克 苡米300克其余同实施例l。实施例5麦冬300克 白蔻400克 桂枝300克 沙参500克 该米400克其余同实施例l。半夏150克 石斛400克 菖蒲150克 花粉200克 麦芽300克半夏200克 石斛300克 菖蒲200克 花粉400克 麦芽500克党参400克 山楂400克 赤芍150克 扁豆350克 山药500克党参300克 山楂500克 赤芍150克 扁豆350克 山药400克乌药500克 生姜250克 苏梗100克 黄连100克 甘草150克乌药400克 生姜300克 苏梗250克 黄连100克 甘草150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配比制成麦冬30~50, 半夏15~30, 党参25~50, 乌药30~50,白蔻20~40, 石斛20~40, 山楂30~50, 生姜15~30桂枝15~30, 菖蒲10~20, 赤芍15~30, 苏梗10~30,沙参30~50, 花粉20~40, 扁豆30~50, 黄连10~20,苡米30~50, 麦芽30~50, 山药30~50, 甘草10~20;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是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按照常规制作中成药的方法,精选、粉碎后,过8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配比制成麦冬30~50,半夏15~30,党参25~50,乌药30~50,白蔻20~40,石斛20~40,山楂30~50,生姜15~30,桂枝15~30,菖蒲10~20,赤芍15~30,苏梗10~30,沙参30~50,花粉20~40,扁豆30~50,黄连10~20,苡米30~50,麦芽30~50,山药30~50,甘草10~20,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内服中药的方法是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按照常规制作中成药的方法,精选、粉碎后,过8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无药物依赖性,可长期服用,标本兼治的优点。所使用的中草药经济价廉,一般患者能够承受。
文档编号A61P1/00GK101125195SQ200610115130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8日
发明者李培源 申请人:李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