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9212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 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亚急性湿疹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病,在我国是一类常见多发的皮肤病, 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包括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刺激及精神和神经作 用,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肠寄生虫病、消化不良、急性风湿病、糖尿病、 贤病、肝病,都可引发湿疹的产,生。湿疹一般分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急性 湿疹又分为湿热型和血风型。临床一般采用西医手段,如激素类药物医治,虽 然有效,但长期使用导致皮肤变薄,生长迟缓、色素沉着,甚至导致机体激素 分泌絮乱等不良反应。而中医认为湿疹是由风、湿、热邪蕴阻肌肤而成,病虽 形之于外而实根于内,内湿蕴久化热湿互结是病之本,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原 则。当前市场上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内服中成药有湿毒清胶囊,主要治疗皮 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消风止痒冲剂主要用于治疗丘疹样荨麻疹;血 毒丸可治疗多种皮肤冷热病,但丸剂制备操作繁难,且不易控制成品的主药含 量和溶解时限。而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中成药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专门针对急性、亚急性湿疹病症,研制一种原料来源充足 且价格低廉,质量容易控制的国家药典颁布的常用药材为原料,制成的纯口服 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生地黄散"为基础,博采古 今各医家用药之长,结合医院皮肤科多年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经验广纳诸 方方义化裁而成。根据中医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清风的原则,选用野菊 花、黄芩、生地黄、连翘等组成。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连翘28-36份 牡丹皮18-24份 甘草7-12份
连翘30-35份 牡丹皮20-24份 甘草8-12份
连翘32.5份 牡丹皮22份 甘草10份
野菊花40-58份 黄芩28-36份
地黄28-36份 赤芍18-24份 当归18-24份 茯苳皮28-36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野菊花40-46份黄苳30-35份 地黄30-35份 赤芍20-24份
当归20-24份 茯苳皮30-35份
本发明药物有最佳重量配比是 野菊花44份 黄芩32.5份
地黄32.5份 赤芍22份
当归22份 茯苓皮32.5份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 取黄芩碎成25mm的粗片,加入10倍量沸水中,煎煮3次,每次1小时。 合并水煎液,放冷后滤过,滤液加热至60。C,用盐酸调节PH值为1-2,并保温 30分钟,放置过夜,滤过,沉淀水洗至PH4-5,低温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
即得黄芩提取物,备用;
(2) 取野菊花、当归、连翘、丹皮混合后加8倍量水,浸泡4小时,用水 蒸气蒸馏法提取6小时,收集挥发油,其水提取液及药渣留用。取挥发油6倍 量的3-环糊精,溶于80倍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6(TC,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挥 发油,再搅拌一小时,冷藏(4-10°C)过夜,滤过,沉淀低温干燥,粉碎,过 80目筛,即得P-环糊清包结物,备用;
(3) 取其余四味药加水8倍量,煎煮两次后,加入上述提取挥发油的药渣
再共同煎煮一次,煎煮时间为每次一小时。合并三次水煎液,加入上述提取挥 发油后的水提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0-1.15 (5(TC测),加入处 主中总生药量的6%的糊精,加热溶解后喷雾干燥,即得水提物干粉,备用;
(4) 取黄芩提取物,0-环糊精包结物与水提物干粉加入15g甜菊素和适 量辅料混匀。
以上生产方法的确定,是基于组分中九味中药的特点而选定的。其中野
菊花为中君药,其主要化学成份为倍半萜、野菊花三醇、野菊花内酯、黄酮类 化合物。其煎剂对于多种皮肤真菌,疱疹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因其成分中的 挥发油和酚性成份在煎煮过程中几乎完全损失,因此,宜采用提油水煎综合法 的工艺,以保证其化学成分的提出。
黄芩为方中臣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其浸膏和煎剂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近十种皮肤真菌有抗菌作 用。现多将黄芩粗提物代替黄芩使用,因此,工艺中采用单独提取黄芩的方法。
连翘的主要化学成份为挥发性成份、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等,具有抑制 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等作用。根据其化学成份的性质,结合中医传统用药习 惯,采用提油水煎综合法提取。
生地黄的主要化学成份为环烯醚萜、单萜、及其苷类等。其煎剂具有止血、 抗炎、抗癌、利尿等作用。传统上均以水煎入药,因此,工艺中采用水煎醇沉 法提取。
赤芍具有抗病原体、抗炎等作用,其主要化学成份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 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大多溶于水,且中医常以水煎入药,可采用水煎醇沉法 提取。
牡丹皮的主要化学成份为牡丹酚、单萜类和鞣质,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 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因牡丹酚为小分子的酚性物质,具有挥发性,因此, 工艺中也采取提油水煎综合法提取。
当归的主要化学成份为挥发油、糖类、有机酸等,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抗肿瘤,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根据其化学成份的性质,采用提油水煎综合 法提取。
茯苓皮的主要化学成份为多糖类、三萜类、脂肪酸类等,具有利尿、抗肿 瘤等作用。中医常以水煎入药,故工艺中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份为三萜类、黄酮类、生特碱类等。中医多以水煎入药, 可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
根据药物成分和部分研究资料及中医用药习惯,该方中黄芩采用单独提取 黄荅苷粗品,野菊花,连翘、牡^"皮、当归采用提油水煎综合法提取,挥发油
再进行e-环糊精包裹,茯苓皮、生地黄、赤芍、甘草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 将上述药物做了主要药效学试验和毒性研究其结果如下 一、主要药效学试验
以5. 7、 11. 4、 22. 8g生药/kg灌胃给予大鼠,以8. 3、 16. 6、 33. 2g生药/kg 灌胃给予小鼠,以8.3、 16.6、 33.2g生药/kg灌胃给予小鼠,以8.3、 16.6、 33.2g生药/kg灌胃给予大鼠,以8.3、 16.6、 33. 2生药/kg灌胃给予小鼠,以 8.3、 16.6、 33.2g生药/kg灌胃给予豚鼠。通过实验证明,具有
1、 抑菌作用
在体个,对所试的12株细菌菌株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类白喉 杆菌等10株菌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在体内,对小鼠感染临床金 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促进皮肤愈合和减少动物死亡的作用。
2、 抗炎作用
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具有明显抑 制作用。
3、 止痒作用
对于磷酸组织胺所致的豚鼠瘙痒感,能够增加磷酸组织胺总量、提高致痒 阈值,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4、 镇痛作用
对光电刺激致小鼠尼尾反应和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 用,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的增强作用。
此外,皮肤损伤性湿热型模型试验表明,各剂量组对大鼠表皮外伤感染均 有明显的促愈合作用,对稀硫酸烧灼大鼠皮肤所致皮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毒性研究
1、急性毒性试验
1. l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性的测定
以16号灌胃针头能够抽取的最大混悬浓度和最大灌胃体积一日内灌胃给 药两次,连续观察10天。其最大耐受量为279. 3g生药/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 的337倍;最小致死量为319.2g生药/kg,相当于临订人用量的385倍。
1. 2小鼠皮下注射给药最大耐受量的测定
以通过7号注射针头的最大混悬浓度一次皮下注射给药,连续观察10曰。 其最大耐受量为53. 2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口服人用量的64倍;最小致死量 为66.5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口服人用量的80倍。
2、 长期毒性试验
大鼠分别灌胃48、 16g生药/kg (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58倍和19倍)连 续6周,1/3大鼠停药后观察两周。结果显示除给药期第4-6周雄性大鼠在高
剂量组体重增长缓慢外,动物的一般状况良好,各周大鼠饲料食入量基本一致, 血液学10项指标、血清生化学10项指标、脏器系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 见明显毒性反应。
本发明药物根据临床II期、III期按照GCP原则,进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试 验采用随机,双肓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观察方法结果证明 有下述优点1、对湿疮湿热蕴肤证(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有较好治疗作用, 能较好地改善湿疮湿热蕴肤证(.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所致的瘙痒、皮损、 口干口苦、便溏或便干、尿黄、舌红、舌苔黄或黄腻等中医湿热蕴肤证证候。2、 in期临床试验过程中,未见试验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及其它明显不良反应。III 期临床试验结论与II期临床试验结论具有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本发明药物临 床应用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根据治疗前后进行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 规及心、肝、贤功能进行观察,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指标及其它不良反应, 表明该药安全性较好。4、本药治好后的急性、亚急性湿疹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野菊花44kg 黄芩32.5kg 连翘32.5kg
地黄32.5kg 赤芍22kg 牡丹皮22kg当归22kg 茯苳皮32.5kg 甘草10kg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 先取黄芩碎成25mm的粗片,加入10倍量沸水中,煎煮3次,每次1小时。 合并水煎液,放冷后滤过,滤液加热至6(TC,用盐酸调节PH值为1.5,并保温 30分钟,放置过夜,滤过,沉淀水洗至ra4.5,低温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 即得黄芩提取物,备用;
2、 再取野菊花、当归、连翘、丹皮混合后加8倍量水,浸泡4小时,用水 蒸气蒸馏法提取6小时,收集挥发油,其水提取液及药渣留用。取挥发油6倍 量的P-环糊精,溶于80倍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6(TC,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挥 发油,再搅拌一小时,冷藏8'C过夜,滤过,沉淀低温干燥,粉碎,过80目筛, 即得P-环糊清包结物,备用;
3、 再取其余四味药加水8倍量,煎煮两次后,加入上述提取挥发油的药渣 再共同煎煮一次,煎煮时间为每次一小时。合并三次水煎液,加入上述提取挥 发油后的水提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10 (5(TC测),加入处主中总 生药量的6%的糊精,加热溶解后喷雾干燥,即得水提物干粉,备用;
4、 取黄苓提取物,3-环糊精包结物与水提物干粉加入15g甜菊素和适量 辅料混匀。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野菊花40-58份 黄芩28-36份连翘28-36份地黄28-36份赤芍18-24份牡丹皮18-24份当归18-24份茯苓皮28-36份 甘草7-1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 比是野菊花40-46份 黄芩30-35份 连翘30-35份 地黄30-35份 赤芍20-24份 牡丹皮20-24份当归20-24份茯苓皮30-35份甘草8-12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 比是野菊花44份 黄苳32.5份 连翘32.5份地黄32.5份 赤芍22份 牡丹皮22份当归22份 茯苳皮32.5份 甘草1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1) 取黄芩碎成25mm的粗片,加入10倍量沸水中,煎煮3次,每次1小时j 合并水煎液,放冷后滤过,滤液加热至6(TC,用盐酸调节PH值为1-2,并保温 30分钟,放置过夜,滤过,沉淀水洗至PH4-5,低温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 即得黄芩提取物;(2) 取野菊花、当归、连翘、丹皮混合后加8倍量水,浸泡4小时,用水 蒸气蒸馏法提取6小时,收集挥发油,其水提取液及药渣留用;取挥发油6倍量的β-环糊精,溶于80倍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60℃,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挥发油,再搅拌一小时,冷藏(4-10℃)过夜,滤过,沉淀低温干燥,粉碎,过 80目筛,即得β-环糊清包结物,备用;(3) 取其余四味药加水8倍量,煎煮两次后,加入上述提取挥发油的药渣再共同煎煮一次,煎煮时间为每次一小时;合并三次水煎液,加入上述提取挥 发油后的水提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0-1.15 (50℃测),加入处 主中总生药量的6%的糊精,加热溶解后喷雾干燥,即得水提物干粉;(4) 取黄芩提取物,β -环糊精包结物与水提物干粉加入15g甜菊素和适量辅料混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药物,它是以野菊花、黄芩、连翘、地黄、赤芍、牡丹皮、当归、茯苓皮、甘草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分别以粉碎、干燥、蒸馏冷藏、煎煮等项处理后按比例制成。本发明配比和生产方法独特,治疗效果甚佳。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199652SQ20061013688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义海 申请人:李义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