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疾病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膨胀范畴,多与肝、睥、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因肝主藏血、又主疏泄、肝不条达则横逆克脾,于是腹胀、胁痛、纳差并作;脾湿不运则水湿留滞,肝脾同病,日久及肾,水气不化,水液停聚,则为水肿现代医学认为,腹水形成的原因有①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管壁通透性增大,液体漏入腹腔;②由于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与腹水形成有关;③肝功能障碍,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血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水钠潴留而促使腹水形成。
中医认为,其致病原理多由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气极虚,故阴阳不复、清浊相混、脉道不通而腹涨大。由于肝硬化腹水多涉及肝、脾、肾三脏,以气虚、气滞、血淤、湿热、阴虚水停、阴亏水泛为主要病理改变,其致病实质是由于瘀血郁肝,不论早、中、晚期,有无腹水、肝郁血淤、脾虚不运是其主要病机,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肝硬化腹水多由肝病目久而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多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故在治疗上有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时不能见水攻水,应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须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脉象权衡轻重,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土能治水,故为治疗关键,培土补脾胃,不仅可以增强机体正气,促进腹水消退而且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再生,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根据上述原理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穿山甲1-3g、白芍10-20g、赤芍12-20g、青皮10-35g、黄芪15-50g、山萸肉10-20g、黄精8-20g、泽泻8-15g、冬虫夏草0.5-3g、太子参10-20g、白芷10-30g。
上述原料药的优选重量配比为穿山甲3g、白芍15g、赤芍15g、青皮20g、黄芪20g、山萸肉15g、黄精20g、泽泻10g、冬虫夏草1.5g、太子参15g、白芷15g。
上述原料药称取后,粉碎过100~180目筛后混匀,分装胶囊。
本发明选用穿山甲、白芍、赤芍、青皮、黄芪、山萸肉、黄精、泽泻、冬虫夏草、太子参和白芷作为原料药,将这些中药进行组合使得各中药药效协同产生作用,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其中各味原料药的药性和药理作用如下穿山甲性味成、微寒,归肝、胃经,有通经下乳、通络搜风、消肿排脓的作用;
白芍性味苦酸、凉,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阳收汗的作用;赤芍性味酸苦、凉,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的作用;青皮性味苦辛、微温,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作用;黄芪性味甘、微温,有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作用;山萸肉又名枣皮,性味酸、微温,有补肝肾、固虚脱的作用;黄精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的作用;泽泻性味甘寒,有利水、渗湿、泄热的作用;冬虫夏草性味甘平,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的作用;白芷性味辛温,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作用;太子参性味甘、微湿,有补肺,健脾的作用;本发明中选取穿山甲、白芍、赤芍和青皮用于疏肝理气,选取山萸肉、黄精、泽泻、黄芪、冬虫夏草用于补肾、补气、利尿消肿和消除腹胀的作用,选取白芷和太子参用于健脾益胃、增强食欲、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本发明药物以调理肝脾为主,加入活血药,起到益气健脾、柔肝活血的作用,对于腹胀如鼓、两胁胀痛、尿少便溏、胸满纳差及舌淡苔白腻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药物胶囊剂服用方法5天为一个疗程,一天2次,一次5-8粒;忌烟酒、大肉、绿豆及辛辣食物。
本发明药物还可以按常规制药方法制成各种不同的剂型,例如可以将其制成汤剂、丸剂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称取原料药穿山甲1g、白芍10g、赤芍12g、青皮10g、黄芪15g、山萸肉g、黄精g、泽泻g、冬虫夏草g、太子参10g、白芷10g,粉碎后过100目筛,混匀,分装胶囊。
实施例2称取原料药穿山甲2g、白芍15g、赤芍15g、青皮20g、黄芪20g、山萸肉15g、黄精20g、泽泻10g、冬虫夏草1.5g、太子参15g、白芷15g,粉碎后过160目筛,混匀,分装胶囊。
实施例3称取原料药穿山甲3g、白芍20g、赤芍20g、青皮35g、黄芪50g、山萸肉20g、黄精20g、泽泻15g、冬虫夏草3g、太子参20g、白芷30g,粉碎后过180目筛,混匀,分装胶囊。
经本发明的药物(以下称“疏肝复苏”胶囊)治愈的病例举例如下1、李双喜,男,45岁,山西运城永济市官家庄人,2003年患了肝硬化腹水、肚胀如鼓、脾胀破裂、经常吐血,服用“疏肝复苏”胶囊1个疗程腹胀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况良好、睡眠质量提高,服用3个疗程后,肚胀、吐血等症状消失,各项理化指标均已恢复,至今健康状况良好。
2、黄随燕,女38岁,山西运城永济市西姚乡大里村人,15年前患肝硬化腹水,腹大如鼓、恶逆、肝脏胀痛,命在旦夕,服用“疏肝复苏”胶囊5个疗程,症状消失,各项理化指标恢复正常,至今健康状况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穿山甲1-3g、白芍10-20g、赤芍12-20g、青皮10-35g、黄芪15-50g、山萸肉10-20g、黄精8-20g、泽泻8-15g、冬虫夏草0.5-3g、太子参10-20g、白芷10-30g。
2.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穿山甲3g、白芍15g、赤芍15g、青皮20g、黄芪20g、山萸肉15g、黄精20g、泽泻10g、冬虫夏草1.5g、太子参15g、白芷1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由穿山甲、白芍、赤芍、青皮、黄芪、山萸肉、黄精、泽泻、冬虫夏草、太子参和白芷作为原料药组成,将这些中药进行组合使得各中药药效协同产生作用,有疏肝理气、补肾、补气、利尿消肿、消除腹胀以及健脾益胃、增强食欲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本发明药物以调理肝脾为主,加入活血药,起到益气健脾、柔肝活血的作用,对于腹胀如鼓、两胁胀痛、尿少便溏、胸满纳差及舌淡苔白腻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P1/16GK101015647SQ200710000090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0日
发明者李济仁 申请人:李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