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50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性头痛是指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以一侧或双侧颞部阵发性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可伴有视幻觉、畏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头风”、“脑风”、“偏头痛”、“厥头痛”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在中医多属内伤头痛。头为清阳之府,三阳经脉均循头面,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与巅顶,五脏六腑之阴精、阳气皆上奉于头,故凡经络脏腑之病变皆可发生头痛;若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或痰浊、瘀血阻滞作为诱因,致使经气逆上,经气上干于清道,不得运行,则壅遏而痛。中医在治疗上分为肝郁气滞型;肝火上炎型;肝阳上亢型;痰浊上扰型;瘀血阻络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等症型辩证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复发。
偏头痛发病率高,发作形式多样,发作起来疼痛难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影响,但因对偏头痛发病机制不完全了解,西医只有发作时的对症治疗,只能暂时解除患者的痛苦,目前缺乏有长期治疗作用或根治作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天麻1.5~6份钩藤1.5~6份石菖蒲1.0~4份白芷1.0~4份葛根0.1~2份全蝎0.1~0.5份川芎0.1~2份防风0.1~2份蜈蚣0.1~0.5份当归1.0~4份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天麻2.5~3.5份钩藤2.5~3.5份石菖蒲1.5~2.5份白芷1.5~2.5份葛根0.5~1.5份全 蝎0.2~0.4份川芎0.5~1.5份防风0.5~1.5份蜈 蚣0.2~0.4份当归1.5~2.5份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天麻3份钩藤3份石菖蒲2份白芷2份葛根1份全蝎0.3份川芎1份防风1份蜈蚣0.3份当归2份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天麻 性味甘、辛,平。归肝经。具有熄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破伤风,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432页)。
钩藤 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及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336页)。
白芷 性味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第79页 化学工业出版社)。
葛根 性味甘、辛,平。归脾、胃经。具有解肌发表,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瘟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209页)。
川芎 性味辛、香。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难产,产生瘀阻块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寒痹筋挛,跌扑肿痛,风热头痛,风湿痹痛,疮疡肿痛,胎衣不下,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放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青少年近视眼,维生素E缺乏症,感冒头晕,外用塞鼻治疟疾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171页)。
防风 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 117页 化学工业出版社)。
当归 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通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553页)。
石菖蒲 性味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镇静安神、辟秽杀虫、降血压、解痉、抗菌消炎、解毒、理气、活血的功效。可治疗癫痫、痰热惊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风寒湿痹、胃痛、脘腹胀满、肠炎、痢疾、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痰涎闭塞、神志不清、痈疽癣疥、跌打损伤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399页)。
全蝎 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581页)。
蜈蚣 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1238页)。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用天麻、钩藤和白芷为君药;用葛根、川芎、防风、当归和石菖蒲为臣药;用全蝎和蜈蚣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具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成药剂时可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类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土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滴剂、贴剂。
本发明的制剂,优选的是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滴剂、滴丸剂。更优选的中药制剂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选用的中草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血管性头痛,无化学甜味剂,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被实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药物安全可靠。
2、本发明无须煎煮,无苦涩感,药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甾醇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且服用方便。
3、本发明可有效地治疗血管性头痛,预防血管性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时间,有较高的治愈康复效果。
下面通过临床应用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效果。
血管性头痛(头风)的诊断依据(戴慎等主编《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 第180页)。
1、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2、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3、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脑电图。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血管性头痛(头风)疗效判定标准(戴慎等主编《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 第183页)。
1、治愈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头痛症状及血压无变化。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血管性头痛治疗效果,经临床试验结果如下;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50例,年龄为20~65岁,男性18例,女性32例。服用实施例1胶囊剂,每次2-10粒,每日三至四次,温开水送下,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治愈24例占48%,好转21例占42%,未愈5例占10%,总有效率达90%。经三个疗程治疗后,患者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变或痊愈。且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胶囊剂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天麻3份钩藤3份石菖蒲2份白芷2份葛根1份全蝎0.3份川芎1份防风1份蜈蚣0.3份当归2份制备方法是先取全蝎和蜈蚣干燥粉碎至120~200目细粉,再取天麻、钩藤、石菖蒲、白芷、葛根、川芎、防风和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2小时,第二次0.5~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度~85度时,相对密度1.08~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回收乙醇,在50度~55度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再将清膏与全蝎和蜈蚣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每粒装0.3克,通常饭前半小时口服,温开水送下,一次2~10粒,一日三至四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片剂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天麻3份钩藤3份石菖蒲2份白芷2份葛根1份全蝎0.3份川芎1份防风1份蜈蚣0.3份当归2份制备方法是先取全蝎和蜈蚣干燥粉碎至120~200目细粉,再取天麻、钩藤、石菖蒲、白芷、葛根、川芎、防风和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2小时,第二次0.5~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度~85度时,相对密度1.08~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回收乙醇,在50度~55度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再将清膏与全蝎和蜈蚣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乙醇制粒,干燥后,加入适量硬脂酸镁,压片,包糖衣即得。通常饭前半小时口服,温开水送下,一次2~10片,一日三至四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3颗粒剂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
天麻3份钩藤3份石菖蒲2份白芷2份葛根1份全蝎0.3份川芎1份防风1份蜈蚣0.3份当归2份制备方法是先取全蝎和蜈蚣干燥粉碎至120~200目细粉,再取天麻、钩藤、石菖蒲、白芷、葛根、川芎、防风和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2小时,第二次0.5~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度~85度时,相对密度1.08~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回收乙醇,在50度~55度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再将清膏与全蝎和蜈蚣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蔗糖和可溶性淀粉,乙醇制粒,干燥后装袋即得。通常饭前半小时温开水冲服,一次1~3袋,一日三至四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天麻1.5~6份钩藤1.5~6份石菖蒲1.0~4份白芷1.0~4份葛根0.1~2份全蝎0.1~0.5份川芎0.1~2份防风0.1~2份蜈蚣0.1~0.5份当归1.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天麻2.5~3.5份钩藤2.5~3.5份石菖蒲1.5~2.5份白芷1.5~2.5份葛根0.5~1.5份全蝎0.2~0.4份川芎0.5~1.5份防风0.5~1.5份蜈蚣0.2~0.4份当归1.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天麻3份钩藤3份石菖蒲2份白芷2份葛根1份全蝎0.3份川芎1份防风1份蜈蚣0.3份当归2份。
4.权利要求1-3的中药制剂,是适合药用的各种剂型。
5.权利要求4的中药制剂是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滴剂、滴丸剂。
6.权利要求4的中药制剂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它是以天麻、钩藤、白芷、石菖蒲和全蝎等10味中草药为原料。本发明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K9/14GK101032604SQ20071006548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6日
发明者王信锁 申请人: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