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5577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
技术领域
的脂质体前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叶黄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花卉、水果与某些藻类生物中的天然色素,也是人眼视网膜黄斑色素主要组成部分,该元素只能靠摄入来补充。早在1995年,美国FDA即已批准作为食品补充剂用于食品饮料。研究表明,叶黄素具有吸收对视网膜损伤最大的蓝色光波的功能,可有效预防电视或电脑显示器射线对人眼黄斑的损伤;另一方面,叶黄素具有特定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自由基对生物膜的侵害,淬灭单线态氧和捕获活性氧自由基。所以,叶黄素对老年性黄斑退化、白内障、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有延缓和抑制作用,尤其在保护眼睛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但是叶黄素对光、热、氧都不稳定,并且不溶于水,在脂肪或油中的溶解度也很低。而氢化磷脂是一种像硬脂酸甘油酯状固体,它除了具有一般天然磷脂的共有性质外,还因氢化饱和了磷脂中的一部分双键而具有其一些特有的性质,氢化磷脂与天然多不饱和磷脂相比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和乳化性能。所以,用氢化磷脂做壁材,既可以保护叶黄素,也可以增加叶黄素的生物利用度。脂质体前体是指将脂质体分散系经过喷干、冻干等处理形成的流动性好的固体颗粒,使用前加入溶剂可再分散成脂质体。脂质体前体的制备解决了脂质体分散系的物理不稳定性如药物的渗漏、粒子的聚集以及磷脂在液态下的氧化、水解,为脂质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使脂质体以固态形式贮存,只是在临用前加入分散介质即可再分散形成脂质体。制备脂质体前体的常规方法主要有薄膜分散法,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502488A(公开日2009.8.12)披露了如下内容将叶黄素和载体材料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利用溶剂法即薄膜分散法挥去溶剂制备叶黄素微囊;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292965A(公开日2008.10.29)披露了如下内容将类P-胡萝卜素、脂质物质、囊材、乳化剂和水混合,采用二相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类P-胡萝卜素微囊;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274605A(公开日2008.10.29)披露了如下内容将胰岛素与明胶按一定配比制成复合物,再将复合物制成脂质体微粒分散系后加入适量支持剂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胰岛素微粒;但是,以上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薄膜分散法不适合工业生产,并且有机溶剂残留量较高;喷雾干燥法使用温度较高,对热敏性药物有破坏性;冷冻干燥法需要合适的支持剂来防止干燥过程中药物结构的破坏。针对前述制备脂质体前体的常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超临界流体技术被提出用于制备纳米脂质体前体。因为它条件温和,不易破坏药物的活性成分。被用作超临界流体的物质很多,其中C02的临界温度(Tc为31.3°C),接近室温,3临界压力(Pc为7.37MPa)不高,且无毒无味不易燃,化学惰性,价格便宜,易制成高纯度气体,所以在实践中应用最多。超临界C02抗溶剂法(SupercriticalFluidAnti-solvent,SAS)作为超临界流体技术之一,由于液体溶剂易于选择、操作能耗低以及可在相对较低的高压状态下操作等特点,引起制药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用超临界C02抗溶剂法制备的微粒粒径小、分布窄、溶剂残留量低,因此在脂质体前体微粒的制备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尚未见到与本发明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及其制备方法有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叶黄素脂质体前体粒径小,分布窄,溶剂残留量低,可应用于各种剂型或加入各种食品。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叶黄素1%6%,余量为氢化磷脂。所述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粒径为0.11i!m。所述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粒径为100nm300nm。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叶黄素及氢化磷脂,之后加入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溶液;步骤二,将C02泵入高压反应釜中,调整温度和压力使C02达到超临界状态,之后泵入步骤一所得溶液;步骤三,溶液泵完后,继续通入(A,直至溶剂干燥完毕,即得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步骤一中,所述叶黄素和氢化磷脂的质量比为1:(520)。步骤一中,所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40:1。步骤二中,所述调整温度具体为,使得温度为3555°C。步骤二中,所述调整压力具体为,使得压力为820MPa。步骤二中,所述泵入的流速为0.53ml/min。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在制备混悬剂、乳浊剂、缓释剂或功能食品中的用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叶黄素脂质体前体粒径小,分布窄,溶剂残留量低,可应用于各种剂型或加入各种食品。图1为叶黄素标样液相色谱图;图2为氢化磷脂液相色谱图;图3为实施例3的样品液相色谱图;图4为实施例3的样品扫描电镜图5为实施例4的样品液相色谱图;图6为实施例4的样品扫描电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以下实施例中,对制备得到的叶黄素脂质体前体检测方法为扫描电镜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仪器为日本HitachiHigh-Technologies公司S-2150型扫描电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器为美国Agilent公司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4.6X250mrn,5ym)柱,柱温25°C,检测波长为445nm,流动相是为,甲醇0.04mol/L醋酸胺(体积比)=95:5;叶黄素载药量=(样品峰面积/标准样品峰面积)X标准样品浓度X进样量/样品质量。如图1所示的叶黄素标样液相色谱图;如图2所示的氢化磷脂液相色谱图。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叶黄素2.24%,余量为氢化磷脂。所述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避光条件下,按叶黄素与氢化磷脂质量比l:io取叶黄素及氢化磷脂,之后加入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按体积为40:l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溶液,溶液中叶黄素浓度为7.3mg/ml;步骤二,将(A泵入高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达到温度55t:、压力8MPa后,保持5分钟,以0.5ml/min的流速泵入步骤一所得溶液;步骤三,溶液泵完后,继续通入C020.5h,使得溶剂干燥完毕,停止通入C02,泄压,收集反应釜内的颗粒,即得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称取叶黄素脂质体前体,加入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按体积为40:l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浓度为0.015mg/ml的溶液,用微型进样器泵入高效液相色谱,进样量为10yL,计算得到载药量为22.39mg/g(即叶黄素质量百分数为2.24%),见表1。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叶黄素1.05%,余量为氢化磷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中,按叶黄素与氢化磷脂质量比1:20取叶黄素及氢化磷脂;步骤二中,将C02泵入高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达到温度45t:、压力20MPa后,保持5分钟,以1.5ml/min的流速泵入步骤一所得溶液;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称取叶黄素脂质体前体,加入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按体积为40:1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浓度为0.015mg/ml的溶液,用微型进样器泵入高效液相色谱,进样量为10yL,计算得到载药量为10.53mg/g(即叶黄素质量百分数为1.05%),见表1。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叶黄素3.78%,余量为氢化磷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中,按叶黄素与氢化磷脂质量比1:5取叶黄素及氢化磷脂;步骤二中,将C02泵入高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达到温度45t:、压力14MPa后,保持5分钟,以3ml/min的流速泵入步骤一所得溶液;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称取叶黄素脂质体前体,加入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按体积为40:l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浓度为0.015mg/ml的溶液,用微型进样器泵入高效液相色谱,进样量为10i!L;图3为本实施例的样品液相色谱图,计算得到载药量为37.82mg/g(即叶黄素质量百分数为3.78%),见表1。图4为本实施例的样品扫描电镜图,由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备的脂质体前体的粒径的大小范围为0.1lym,多数为100200nm。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叶黄素5.50%,余量为氢化磷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将C02泵入高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达到温度35t:、压力8MPa后,保持5分钟,以lml/min的流速泵入步骤一所得溶液;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称取叶黄素脂质体前体,加入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按体积为40:l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浓度为0.015mg/ml的溶液,用微型进样器泵入高效液相色谱,进样量为10i!L;图5为本实施例的样品液相色谱图,计算得到载药量为55.04mg/g(即叶黄素质量百分数为5.50%),见表1。图6为本实施例的样品扫描电镜图,由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备的脂质体前体的粒径的大小范围为0.11iim,多数为200300nm。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一种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叶黄素1%~6%,余量为氢化磷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其特征是,所述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粒径为0.11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其特征是,所述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粒径为100nm300nm。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叶黄素及氢化磷脂,之后加入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溶液;步骤二,将C02泵入高压反应釜中,调整温度和压力使C02达到超临界状态,之后泵入步骤一所得溶液;步骤三,溶液泵完后,继续通入C02,直至溶剂干燥完毕,即得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叶黄素和氢化磷脂的质量比为1:(52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40: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所述调整温度具体为,使得温度为3555°C。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所述调整压力具体为,使得压力为820MPa。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所述泵入的流速为0.53ml/min。10.—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用途为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在制备混悬剂、乳浊剂、缓释剂或功能食品中的用途。全文摘要一种医药
技术领域
的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叶黄素1%~6%,余量为氢化磷脂;所述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叶黄素及氢化磷脂,之后加入到二氯甲烷与无水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溶液;步骤二,将CO2泵入高压反应釜中,调整温度和压力使CO2达到超临界状态,之后泵入步骤一所得溶液;步骤三,溶液泵完后,继续通入CO2,直至溶剂干燥完毕,即得叶黄素氢化磷脂脂质体前体。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叶黄素脂质体前体粒径小,分布窄,溶剂残留量低,可应用于各种剂型或加入各种食品。文档编号A61P27/02GK101716144SQ20091031098公开日2010年6月2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发明者夏菲,杨斌,林长春,胡道德,赵亚平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