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脉支架,特别是与钴铬冠脉支架表面的碳涂覆层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其市场潜力备受医疗 器械厂商青睐。在冠心病的治疗上,于梗塞的冠状动脉放置一个“血管支架”,一种植入血管 狭窄性病变区的金属网孔管状器械,使血液继续流动,是目前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血管支架在技术上要求非常高,临床对支架的材质要求非常严格,不但非常薄,同时要求相 当坚固。传统采用的血管支架为药物涂层不锈钢,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最大的弊端是术后 血管再次狭窄复发率比较高,壁厚比较厚,而术后血管再度变窄,是影响冠脉介入治疗远期 效果的主因。当前有种普遍使用的药缓释血管支架,其材质为钴铬合金,钴铬合金具有力学 性能优良、强度高于316L不锈钢3倍、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好等优点,这种血管支架确 实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然而研究表明,安装药物涂层心脏支架的患者发生血 栓的风险比安装普通金属支架的高。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更好的长远效果的碳涂覆钴铬合金 冠脉支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其抗血栓能力好且可 有效降低血管再狭窄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包括由钴铬合金制成的管状基体以及基体外表面从内 到外依次涂覆的纳米结晶层、等离子氮化层和类金刚石薄膜。上述纳米结晶层是通过超声纳米化(SMAT)处理形成的结晶层。上述纳米结晶层厚度彡20um。上述等离子氮化层厚度彡10um。上述类金刚石薄膜是由磁控溅射技术所得的薄膜。 上述类金刚石薄膜厚度为50-100nm。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基体外表面依次涂覆有纳米结晶层、等离子 氮化层和类金刚石薄膜,相对于传统的金属裸支架或者现在比较流行药物涂层支架,可有 效的降低血管的再狭窄率和防止血栓的形成。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包括由钴铬合金制成的 管状基体1以及基体1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为纳米结晶层2、等离子氮化层3和类金刚石薄 膜4。其中,纳米结晶层2采用超声纳米化(SMAT)处理技术形成,纳米结晶层2厚度 (20um。超声SMAT处理的原理是采用高功率的超声波高频振动球形的硬质弹丸,使工 件表面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大量的弹丸装撞击。与未处理的钴铬合金基体相比,经过超声 SMAT处理后的钴铬合金基体1具有高的表面硬度,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腐蚀和磨损抗力, 氮化动力学得到加快,有利于后述的等离子氮化层3的形成。等离子氮化层3则通过等离子体氮化处理技术形成,等离子氮化层3的厚度为 ^ 10um。等离子镀覆层结构致密性、均勻性、牢固性,且等离子氮化层3可作为钴铬合金基 体1和后述类金刚石薄膜4之间过渡层。而金刚石薄膜4是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形成的,类金刚石薄膜4厚度为50-100nm,类 金刚石薄膜4具有高的耐磨性,低的摩擦系数,高的腐蚀抗力能防止因腐蚀从钴铬合金中 释放出有害离子,可有效的降低血管的再狭窄率,而良好的血液兼容性则能有效控制血栓 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在钴铬合金制成的管状基体1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涂覆 纳米结晶层2、等离子氮化层3和类金刚石薄膜4,相对于传统的金属裸支架或者现在比较 流行药物涂层支架,可有效的降低血管的再狭窄率和防止血栓的形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 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钴铬合金制成的管状基体以及基体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涂覆的纳米结晶层、等离子氮化层和类金刚石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结晶层是 通过超声纳米化处理形成的结晶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结晶层厚 度 ≤20u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氮化层 厚度≥10u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金刚石薄膜 是由磁控溅射技术所得的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金刚石薄膜 厚度为50-100n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碳涂覆钴铬合金冠脉支架,包括由钴铬合金制成的管状基体以及基体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涂覆的纳米结晶层、等离子氮化层和类金刚石薄膜,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血管支架,其可有效的降低血管的再狭窄率,而相对于药缓释血管支架,其能防止血栓的形成。
文档编号A61F2/82GK201586251SQ20092005811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
发明者王安勤 申请人: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