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248阅读:1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
背景技术
皮肤血管瘤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特别是少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冷冻、电疗、X射线照射、药剂注射(例如采用对患处直接注射鱼肝油酸钠等)和手术切除等,冷冻治疗是通过低温使血管瘤组织冻结变性受损坏死,但皮肤坏死血管瘤组织脱落后伤口愈合留有瘢痕,另外,在损伤血管瘤组织的同时,周边好的皮肤组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其他病变,上述方法不仅治愈率低、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多、病人常有痛苦,而且治疗后常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本发明具有标本兼治、无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一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防风10-15克、 黄莲16-32克、草乌20- 克、生地30-35克、丹皮8_10克、五味子80-87克、白薇30-45克。上述中药成分中,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黄莲苦、寒,主治熱病瀉痢、 心煩、胸痞嘔吐、煩渴、癰腫疔毒、目疾、赤痛等疾病;草乌辛、热、有毒,入肝、脾、肺经,主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丹皮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症;五味子温、酸、甘,归肺、 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白薇苦、咸、平、无毒、寒,归胃、肝、肾经,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配制及服用方法将上述中药混合后加水煮沸,静置,取上层清液即得本发明具有标本兼治、无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有效率79%,治愈率74%。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防风 10-15克、黄莲16-32克、草乌20- 克、生地30-35克、丹皮8_10克、五味子80-87克、白薇 30-45克。将上述中药混合后加水煮沸,静置,取上层清液即得。实施例2 —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优选是防风12克、黄莲25克、草乌27克、生地33克、丹皮10克、五味子82克、白薇34克。将上述中药混合后加水煮沸,静置,取上层清液即得。典型病例病例1,王X,女,4岁,烟台人,患皮肤性血管瘤,服用本方剂5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病例2,赵X,男,8岁,淄博人,患皮肤血管瘤,服用本方剂8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防风10-15克、黄莲16-32克、草乌20- 克、生地30-;35克、丹皮8_10克、五味子80-87克、白薇30-45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血管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防风10-15克、黄莲16-32克、草乌20-28克、生地30-35克、丹皮8-10克、五味子80-87克、白薇30-45克。本发明具有标本兼治、无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有效率79%,治愈率74%。
文档编号A61P9/00GK102397390SQ20101028165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1日
发明者高英豪 申请人:高英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