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372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含有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木脂素类化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严重疾病,也是世界上高发病率和高死 亡率的疾病之一。乙肝病毒可能导致肝纤维化或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全世界约 有3. 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他们当中最终约有20% 的携带者发展成不同程度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且其中的一部分最后演变成原发性肝癌。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以拉米夫定 (Iamivudine)为主的核苷类似物、免疫调节剂如胸腺素和白介素_2、氧化苦参碱、联苯双 酯等。核苷类药物是人类目前治疗病毒、艾滋病的重要手段。拉米夫定既可抗逆转录病毒 又可抗肝炎病毒。目前在研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也有很多是核苷类化合物[张文婷, 倪孟祥,张绍谭,抗感染药学,2005,2 (2),55-59]。研究表明,一些核苷类或其类似物药物在 使用中已经出现耐药性。目前新开发的药物还是集中在核苷及其类似物方面。另一方面, 从自然资源中寻找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中。珠子草(PhyllanthusNiruri Linn.)(另名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 amarus linn)是一种生长于我国南方的一年生本草植物,在广西及广东、云南广为分布。珠子 草提取物显著抑制土拔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DNA的多聚酶 活性,快速降低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滴度h印atitis virus surface antigen titer [P. S.Venkateswaran, I Millman, and B. S.Blumberg,PNAS,1987,84 (1),274-278]。 Thyagarajan, S. P.用珠子草进行临床实验,采用每天两次,每次服用300毫克的植物全 草胶囊,进行临床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HBsAg转阴率高达66% [Thyagarajan, S P :Subramanian,S :Thirunalasundari,T Venkateswaran, P. S., Blumberg,B. S.,Lancet. 19882,764-6].珠子草有助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Yeh, S. F., Hong, C. Y.,Huang,Y. L,Liu, T. Y.,Choo, K. B.,Chou, C. K.,Antiviral-Res. 1993,20 (3), 185-92]。利用在云南采集的珠子草制成胶囊,对临床300例患者进行服用后观察。结果表 明,珠子草对降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促进e抗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徐贵丽,邹静,中 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2,84-85]。Blumberg等证实珠子草水提取物能抑制HBV DNA多 聚酶和WHV (土拨鼠肝炎病毒)活性。4只新近感染WHV的土拔鼠腹腔注射珠子草水提取物 后,有3只血液中的病毒被清除。对3个月以上的慢性感染者,苦味叶下珠也能使其病毒水 平降低[Blumberg B. S.,Millman I.,Venkateswaran P. S.,Thyagarajan S. P.,Vaccine, 1990,8, S86-92]。含有鸭乙肝病毒血清接种于初生1_2天内雏鸭腹腔内,分别于接种后第 10天和第21天抽血检查鸭乙肝病毒,以Dot EIA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珠子草治疗组(全 粉调湿灌胃,每天一次,每次干重0. Ig,连续给药21天)5只鸭子,全部末查到鸭乙肝病毒
4的DHBsAg,而感染之对照组有3只鸭子血清内出现阳性感染之证据[张美义,王跃华,中国 中药杂志,1992,17(5),259-260]。在体外实验中,珠子草提取物减缓了乙肝病毒mRNA的转 录禾口复制[Lee, C. -D. , Ott, Μ. , Thyagarajan, S. P. , Shafritz, D. Α. , Burk, R. D. ; Gupta, 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996,洸(12),1069-1076]。研究结构表 明,珠子草中含有生物碱、木脂素、黄酮类化合物等[L. Ramachandra Row ;C. Srinivasulu, Tetrahedron. 1966 22(8), 2899 ;R. S. Ward ;P.Satyanarayana. Tetrahedron lett.1979, 32,3043 ;S. R. Anjaneyulu ;Rao, K. Taganmohan.Tetrahedron. 1973,29(10),1291 ; Houghton, Peter J. ;ffoldemariam, Tibebe Ζ. ;0' Shea, Siobhan ;Thyagarajan, S. P. Phytochemistry,1996,43(3) ,715-717 ;Foo, L. Yeap, Phytochemistry,1995,39(1), 217-224]。曾有人对珠子草中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筛选,在相同的浓度条件 下(50. 0,25. O,5. OuM),对 HbsAg 的抑制率分别为 74. 3 %, 37. 2 %, 13. 1 % (niranthin), 69. 5%,32. 1%,22. 4% (nirtetralin);对 HbeAg 的抑制率分别为 45. 3%,27. 4%, 12. 4% (niranthin) ^P 33. 9%, 23. 7%, 8. 9%,此两化合物的抑制HbsAg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 别为 33. 6uM 和 36. 9uM[Ray-Ling Huang, Yu-Ling Huang, Jun-Chih 0u, Chien-Chih Chen, Feng-Lin Hsu, Chungming Chang, Phytotherapy Research,2003,17(5), 449-453]。本发明人曾于2008年9月M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第200810073570. 8号 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270114),其中报道了一个木脂素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药效活性, 并将其立体构型确定为(5S,6S,7R)产物。但申请人之后发现,尽管申请文件将该化合物 命名为(5S,6S,7R)产物,但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化合物结构式却显示该化合物为 (5R,6S,7S)产物。但是,与现有技术(Tetrahedron, vol 29,pp. 1291-1298(1973))所公 开的(5R,6S,7S)产物(nirtetralin)的结构相比,CN101270114所公开的化合物的实际 测定的熔点和旋光度等理化性质却存在显著的差别CN101270114所公开的化合物的熔点 为83-85"C、比旋光度[α ]D25为+7. 5,而Tetrahedron公开的化合物nirtetralin的熔 点为55-57°C、比旋光度[a]D25+14.4这表明CN101270114所公开的化合物显然不是与 Tetrahedron, vol 29,pp. 1291-1298(1973)所公开的(5R,6S,7S)产物(nirtetralin)相 同结构的化合物。也就是说,第200810073570. 8号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270114)中公 开的化合物既存在化合物名称与结构式不一致的问题、也存在所述的化合物结构与实际理 化参数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CN101270114中,化合物结构仅经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进行鉴定,而 根据本领域的技术常识,在单晶结构衍射试验中,如果分子中未引入重原子,则无法确定该 分子的绝对立体构型。因此,该申请的原始公开无法准确确定或预期所述化合物的立体结 构。因此,第200810073570. 8号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270114)有关所述木脂素化 合物的结构是公开不充分的。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研究,结合原有的化合 物单晶衍射试验数据,进步利用1H-^ COSY,HSQC和HMBC、N0ESY等多种核磁共振波谱试验, 最终确定了该化合物的准确的立体结构为(5R,6S,7R)-5-(3',4' -二甲氧苯基)_4_甲 氧基-6,7-二(甲氧基甲基)-5,6,7,8_四氢萘并[2,3-d][l",3〃 ] 二氧杂环戊烯。该化合物结构既不同于CN101270114所描述的(5S,6S,7R)立体构型,也不同于Tetrahedron公开的(5R,6S,7S)立体构型的化合物(nirtetralin),而是一个全新结构的 化合物。该化合物是我们从首次植物珠子草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其与目前已知的木脂 素nirtetralin互为立体异构体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的试验,结果表明 该木脂素具有显著的抗乙肝病毒的活性,可望进一步开发成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1. 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1)该化合物的化学名称是(5R,6S,7R)-5_(3',4' -二甲氧苯基)_4_甲氧基_6, 7-二(甲氧基甲基)-5,6,7,8_四氢萘并[2,3-d][l",3〃 ] 二氧杂环戊烯;2)化学结构式
权利要求
1. 一种木脂素类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1)该化合物的化学名称是(5R,6S,7R)-5-(3',4'-二甲氧苯基)-4-甲氧基-6,7-(甲氧基甲基)-5,6,7,8_四氢萘并[2,3-d][l",3" ] 二氧杂环戊烯;2)化学结构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脂素类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阴干的 珠子草[Phyllanthus Niruri Lirm]地上部分为原料,粉碎后经过溶剂提取,提取液经过 过滤后浓缩得到浸膏;此浸膏经过萃取分离,得到含(5R,6S,7R)-5-(3' ,4' -二甲氧苯 基)-4_甲氧基-6,7-二(甲氧基甲基)-5,6,7,8_四氢萘并[2,3-d][l",3〃 ] 二氧杂环 戊烯的有效部位,利用柱层析进行反复分离,然后结晶,最终得到木脂素类新化合物_(5R, 6S,7R)-5-(3' ,4' -二甲氧苯基)-4_甲氧基-6,7-二(甲氧基甲基)-5,6,7,8_四氢萘 并[2,3-d] [I",3" ] 二氧杂环戊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粉碎将阴干的珠子草粉碎至2-5mm碎粒;2)提取以95%乙醇为溶剂在温度为25-78°C条件下对步骤1)的碎粒进行提取,提取 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得到含有(5R,6S,7R)-5-(3',4' -二甲氧苯基)-4-甲氧基-6,7-二 (甲氧基甲基)-5,6,7,8_四氢萘并[2,3-d][l",3" ] 二氧杂环戊烯的浸膏A,浓缩温度 (45 0C ;3)萃取将浸膏A溶解在95%乙醇中,在搅拌下加入饱和硫酸铵水溶液直至分成等体 积的两相,然后用沸程为60-90°C的石油醚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液,萃取液浓缩后得到石 油醚部位浸膏B ;4)分离和纯化将石油醚部位浸膏B溶解在在温度为45 50°C的95%乙醇中,然后 冷却结晶,结晶分离得到固体物质和溶液,溶液加水至含水量为溶液体积的20 40%,然 后在在温度为2-4°C条件下冷却,静置沉淀,分出上层清液,浓缩得到浸膏C ;此浸膏C溶解 在乙酸乙酯中形成质量浓度为5%的溶液,然后加入适量的硅胶把组分吸附;然后挥去溶 剂至干,得到吸附了有效部位的拌样硅胶;减压下干法装柱得到硅胶柱,之后在硅胶柱上加 上拌样硅胶,然后用石油醚洗脱,直至流出液中的物质量很少止,停止石油醚洗脱,浓缩流 出液回收石油醚;然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0 10,体积比)溶液洗脱,洗脱液定量收集, 经检验后合并,浓缩得到浸膏D。在色谱柱内,用上述干法装柱法装上硅胶,加入吸附有浸膏D的拌样硅胶,然后用按体 积比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0 1组成的洗脱剂洗脱,经过反复层析分离,然后结晶,得 (5R,6S,7R) -5-(3 氢萘并[2,3-d][l,4' -二甲氧苯基)-4_甲氧基-6,7-二(甲氧基甲基)-5,6,7,8_四 〃,3〃 ] 二氧杂环戊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化学名称是(5R,6S,7R)-5-(3′,4′-二甲氧苯基)-4-甲氧基-6,7-二(甲氧基甲基)-5,6,7,8-四氢萘并[2,3-d][1″,3″]二氧杂环戊烯。其制备方法是以阴干的珠子草[Phyllanthus Niruri Linn]地上部分为原料,粉碎后经过溶剂提取,提取液经过过滤后浓缩得到浸膏;此浸膏经过萃取分离,得到含(5R,6S,7R)-5-(3′,4′-二甲氧苯基)-4-甲氧基-6,7-二(甲氧基甲基)-5,6,7,8-四氢萘并[2,3-d][1″,3″]二氧杂环戊烯的有效部位,利用柱层析进行反复分离,然后结晶得到木脂素类新化合物-(5R,6S,7R)-5-(3′,4′-二甲氧苯基)-4-甲氧基-6,7-二(甲氧基甲基)-5,6,7,8-四氢萘并[2,3-d][1″,3″]二氧杂环戊烯。本发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用途能抑制人体内乙肝病素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类化e抗原HbeAg分泌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K31/36GK102093332SQ20101060903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凌秀荣, 韦万兴, 黎香荣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