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74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肠炎系多种因素的肠道综合征候群,主要指肠道的吸收功能紊乱与炎症,其 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胀肠鸣,粘液成脓商便及舍未消化食物、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以致身体虚弱,变症丛生。慢性肠炎属于祖国医学的“泄泻”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泄泻不 离湿”,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 津,患者因脾虚湿盛,运化失职,长期津液代谢失常,阴阳失调所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 弱、肾阳虚衰、瘀阻肠络等。临床上慢性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小儿、中老年多见。慢 性肠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复发性较强。目前治疗慢性肠炎的方法及药物甚多,中 成药有人参健脾丸、附桂八味丸、逍遥丸、中药灌肠等,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时轻时重,病 程往往拖延数年;西医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长期输液等,治标不治本,易导致肠内菌群失 调,且治疗费用较高,一般患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治愈高,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药源 易取,价格低廉的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成药 川贝10 50份、地骨皮10 50份、白芨10 40份、元胡10 40份、海螵蛸10 50份、甘草2 10份。上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川贝15 40份、地骨皮15 40份、白芨15 35份、元胡15 35份、海螵蛸15 45份、甘草3 9份。上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川贝20 35份、地骨皮20 40份、白芨20 30份、元胡20 30份、海螵蛸20 40份、甘草4 8份。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共碾细末后过100 150筛,多次研磨直至全部药料过筛 为止,所得为散剂,或压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适用于饭前服用,成人每次8 12g,每日2次,10日为 一疗程,一般1 2个疗程方可治愈。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辩证用药与组方原理中医治疗本病,注重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各脏腑的功能,达 到“阳平阳秘”、“阴阳平衡”。本病虽然辩证分型有多中,但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治病多在渗淡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原则中。本方即是以此为据, 使方中诸药合拍,益气镇痛,收敛止泻,故能达治慢性腹泻之效。方中主要组分的药理药效简述如下
川贝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姜制方法,用 姜汁浸泡一宿,后焙干,姜汁炒(清.《得配》)。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味甘,性寒。入 肝.肺.肾经。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根皮含甜菜碱(betaine)、枸杞酰胺 (Iyciumamide), β -谷甾醇,柳杉酚(sugiol)、蜂蜜酸(melissic acid)、亚油酸和桂皮酸。 焙制方法,甘草水浸泡一宿焙(宋.《急救》.明《仁术》)。白芨味苦,性平,入肺经。功能敛血止血,生肌。焙制方法,焙干(明.《保元》)。元胡,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肝脾经。功能活血散淤,行气止痛。中医认为,元胡 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畅血行,通则 不痛。研究证实,元胡中可分离出15种生物碱,其中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 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镇静作用最为显著。焙制方法,去皮,醋炒(宋.《博济》)。焙 干碾细用,(明.《乘雅》)。海螵蛸味咸性温,入肝肾经。功能固经止带,制酸收敛。焙制方法,去衣,研细, 水漂净,焙干(明.《一草亭》)。甘草味甘、性平,同十二经。功能益气解毒,润肺。本发明系纯中药治疗慢性肠炎与国内西药治疗的方法相比具有见效快,治愈率 高,无毒副作用,服药方面,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2.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慢性肠炎的诊疗标准如下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肠镜检查无异常; 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复查肠黏膜基本修复;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好转。本组方治疗治疗慢性肠炎收效甚佳近年来,每天都有市周边县乡,慢性肠炎患者 慕名求医。根据门诊登记显示,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人数共6300人,有关记 录及跟踪查访者5008人,在接受本发明药物治疗(未用其它药物)治愈3100人,占62%,显 效的800人占16%,有效的860人,占17%,无效的248人占5%。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取川贝30 kg,地骨皮40 kg,白芨30 kg,元 胡30 kg,海螵蛸40 kg,甘草10 kg,以上6味药如法炮制后,共碾细末过120筛,其药渣再碾 再过筛,至无渣为止。将药粉分装置10 g的小塑料袋内,然后每20袋装成一大袋,贴上说 明书,备用。上述药物适用于饭前服用,成人每次10g,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一般1 2个 疗程方可治愈。实施例2 —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贝10 kg、地骨皮10 kg、白芨10 kg、元胡 10 kg、海螵蛸10 kg、甘草2 kg。以上6味药如法炮制后,共碾细末过150筛,其药渣再碾再过筛,至无渣为止。服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 —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贝50 kg、地骨皮50 kg、白芨40 kg、元胡 40 kg、海螵蛸50 kg、甘草10 kg。以上6味药如法炮制后,共碾细末过100筛,其药渣再碾再 过筛,至无渣为止。服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贝15 kg、地骨皮15 kg、白芨15 kg、元胡 15 kg、海螵蛸15 kg、甘草3 kg。以上各味药如法炮制后,共碾细末过140筛,其药渣再碾再 过筛,至无渣为止。服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 —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贝40 kg、地骨皮40 kg、白芨35 kg、元胡 35 kg、海螵蛸45 kg、甘草8 kg。以上各药如法炮制后,共碾细末过150筛,其药渣再碾再过 筛,至无渣为止。服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6 —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贝25 kg、地骨皮35 kg、白芨30 kg、元胡 30 kg、海螵蛸20 kg、甘草4 kg。以上各味如法炮制后,共碾细末过150筛,其药渣再碾再过 筛,至无渣为止。服用方法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7 —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贝45 kg、地骨皮40 kg、白芨30 kg、元胡30 kg、海螵蛸45 kg、甘草7 kg。以上各味如法炮制后,共碾细末过150筛,其药渣再碾再过筛, 至无渣为止,再按常规方法压制成片剂。服用方法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8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贝20 kg、地骨皮20 kg、白芨25 kg、元胡20 kg、海螵蛸30 kg、甘草6 kg。以上各味如法炮制后,共碾细末过150筛,其药渣再碾再过筛, 至无渣为止,所得粉末装入胶囊,每粒2 4g。服用方法成人每次2 4粒,每日2次,10 日为一疗程,一般1 2个疗程方可治愈。下面列举一些具体病例予以说明
病例1 李某,男,35岁,河南省确山县任店镇人,自述患慢性肠炎4年,初诊2008年12 月14日前来发明人处就诊查患者身高173cm,体重53公斤,面色灰黄,身质消瘦,精神不 振,体温、血压正常,脉细微慢,苔白薄,食欲尚可,大便黄色稀软,一日4 5次,饮酒、食肉 加重,很少有腹疼。近3年来曾多处多方就医,时轻时重终未痊愈。化验检查血常规正常,大便呈黄色稀便,无血球和脓球未发现阿米巴菌和痢疾杆 菌,潜血阴性腹部,B超检查报告无异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体征和用药变化情况,发明人认为本症属肠胃虚弱型, 因长期误诊误治造成肠胃吸收消化功能障碍,排泄功能紊乱和减退,治当益气健脾,温阳补 肾,固肠止泻。随即投给实施例1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发明人称之为“川元散”)10日 剂量,并嘱其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起居变化,腹部免着凉,患者服药第6天自 感有精神吃饭有味,腹部时无有肠蠕动及肠鸣。大便由原来的4 5次减为2 3次。服 至第10天原症状基本消失,大便1 2次。二诊2008年12月27日,患者面色发现红润,有笑容,精神见爽,脉平滑苔薄白, 要求再取2个疗程的药。原方给药40小包(2大袋)2个疗程量带回,按前法服用。三诊2009年元月8日经复诊,患者痊愈,大便每日或隔日1次,食欲增加有力气, 体重由原来的53公斤增至56公斤,还带来了当地2位病友来就诊治疗。病例2 吴想,女,62岁,河南省平玉县李屯镇人,自述患慢性肠炎6年,近年来曾 多处多方就医,时轻时重,终未痊愈。于2008年10月10日前来发明人处就诊患者身高158cm,体重45公斤,面色苍白,身质消瘦,精神不振,体温、血压正常,脉细,苔白薄,舌质 淡,大便黄色稀软,一日4 5次,食肉加重腹疼。化验检查;血常规正常,大便呈黄色稀便, 无血球和脓球未发现阿米巴菌和痢疾杆菌,潜血阴性腹部,B超检查报告无异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体征和用药变化情况,发明人认为本症属肠胃虚弱型, 因长期误诊误治造成肠胃吸收消化功能障碍,排泄功能紊乱和减退。随即投给实施例2所 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元散)20日量,并告知饮食起居注意事项,患者服药第9天自感 有精神吃饭有味,腹部时无有肠蠕动及肠鸣。大便由原来的3 4次减为2 3次。服至 第20天原症状基本消失,大便1 2次。二诊2008年10月30日,患者面色红润,有笑容,精神见爽,脉平滑苔薄白,要求 再取3个疗程的药。原方给药60小包(3大袋)3个疗程量带回,按前法服用。三诊2008年11月30日患者自述,大便每日1次,食欲增加有力气,体重由原来 的45公斤增至47公斤,患者痊愈。病例3:杨妮,女,42岁,河南省汝南县东关人,2009年6月12日前来发明人处就 诊自述患慢性肠炎5年,多年来曾多处多方就医,时轻时重。患者身高162cm,体重48公 斤。面色苍白,身质消瘦,四肢无力,血压正常,晨起腹泻,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脐腹冷疼, 早上2 3次,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化验检查血常规正常,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细胞。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体征和用药变化情况,发明人认为本症属肾阴亏虚型, 随即投给实施例3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元散)20日量,并安排注意事项,患者服药 第12天自感有精神吃饭有味,腹痛减轻。服至第20天原症状基本消失,大便1 2次。二诊2009年7月1日,患者面色红润,有笑容,脉平滑苔薄白。原方给药40小包 (2大袋)2个疗程量,带回按前法服用,巩固治疗。三诊2009年7月沈日患者自述,大便每日1次,体重由原来的48公斤增至50公 斤,患者痊愈。病例4:魏素云,女,56岁,河南省新蔡县城关人,2009年8月16日前来发明人处 就诊自述患慢性肠炎7年,近6年来曾多处多方就医,时轻时重;患者身高160cm,体重45 公斤;面色灰黄,身质消瘦,腹满胀疼,大便臭,泻后痛缓;舌苔厚,脉滑。化验检查血常规 正常,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白细胞。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体征和用药变化情况,发明人认为本症属食滞胃肠型, 随即投给实施例4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元散》0日量安排注意事项,患者服药第12 天自感有精神吃饭有味,腹痛腹胀减轻。二诊2009年9月2日,患者症状好转,脉平滑,要求再取2个疗程的药进行巩固 治疗。原方给药40小包(2大袋)2个疗程量,带回按前法服用。三诊2009年9月22日复诊,患者病情好转,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病例5 吴狗提,女,河南省平玉县王岗乡人,2009年10月6日前来发明人处就诊 自述患慢性肠炎5年,近4年来曾多处多方就医,时轻时重;初诊患者身高156cm,体重40公 斤,身质消瘦,四肢无力,血压正常,腹痛既泻,泻下急迫,大便黄褐色,一天5 6次,舌红, 苔黄腻,脉数。化验检查血常规正常,大便黄褐色,大便常规可见可见少量红细胞。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体征和用药变化情况,发明人认为本症属肠胃湿热型, 因长期误诊误治造成肠胃吸收消化功能障碍,排泄功能紊乱和减退。随即投给实施例5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川元散)20日量,并安排其注意事项,患者服药第10天自感有精神 浑身有力,大便由原来的5 6次减为2 3次。服至第20天原症状基本消失,大便1 2次。二诊2009年10月沈日,患者有精神,脉平滑,要求再取2个疗程的药。原方给 药40小包(2大袋)2个疗程量,带回按前法服用。三诊2009年11月15日,复诊确认痊愈,大便每日或隔日1次,食欲增加,还带来 了当地1位病友来就诊治疗。病例6 曹国喜,男,50岁,河南省驻马店市民政局干部,2010年10月8日前来发明 人处就诊自述患慢性肠炎5年,初诊患者身高175cm,体重M公斤,身质消瘦,精神不振; 大便清稀,腹痛肠鸣,畏寒食少,苔白滑,脉数。近年来曾多处多方就医,时轻时重。化验检查血常规正常,大便清稀,大便常规可见可见少量白细胞。发明人认为本症属肠胃功能紊乱型。随即投给实施例8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 (川元胶囊)10日量,每日服用两次,每次饭前服3粒,嘱咐注意事项,患者服药第8天自感 有精神浑身有力,腹痛减轻,食欲增加,服至第10天症状好转。二诊2010年10月18日,患者精神见爽,脉平滑。原方给药3个疗程剂量,带回 按前法服用。三诊2010年12月1日,患者自述,大便每日1次,食欲增力Π,体重由原来的M公 斤增至56公斤,大便正常,其它症状消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川贝10 50份、地骨皮10 50份、白芨10 40份、元胡10 40份、海螵蛸10 50份、甘草2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川贝15 40份、地骨皮15 40份、白芨15 35份、元胡15 35份、海螵蛸15 45份、甘草3 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川贝20 35份、地骨皮20 40份、白芨20 30份、元胡20 30份、海螵蛸20 40份、甘草4 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共碾细末后过100 150筛,多次研磨直至全部药料过筛 为止,所得为散剂,或压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其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川贝10~50份、地骨皮10~50份、白芨10~40份、元胡10~40份、海螵蛸10~50份、甘草2~10份。该药方遵循渗淡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之原则,使方中诸药合拍,益气镇痛,收敛止泻,故能达治慢性腹泻之效;且该药具有见效快治愈高,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药源易取,价格低廉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K9/14GK102106973SQ2011100752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王永慧, 王永艳, 王程杰, 王道国, 董梅琴 申请人:王道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