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83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声波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分设有内窥镜观察机构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通过在主体操作部连接设置由软性部分、弯曲部分及前端部分构成的插入部而成,且在前端部分设有内窥镜观察机构。其中,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在该专利文献1中,作为内窥镜观察机构由其观察视野为斜前方的前方斜视型的内窥镜观察机构构成。在使用构成超声波观测机构的超声波换能器在被检测者的体内进行超声波扫描时,若检测出患部或疑似患部的部位,则将其作为关心区域,进行采集该关心区域的活体细胞,并根据需要注入药液等处理。为此,使用穿刺处理工具。穿刺处理工具构成为,在导管的前端部分连结设置有具有规定的长度的硬质管,且使该硬质管的前端为锐利的针尖。这里, 穿刺处理工具从设置在前端部分的处理工具导出口导出,但为了在内窥镜观察机构及超声波观测机构的监视下进行操作,穿刺处理工具的导出方向为斜前方。为了使包括穿刺处理工具在内的各种处理工具导出,在插入部内设置有处理工具插通通道,而在插入部的软性部分及弯曲部分的内部成为由可向弯曲方向挠曲的挠性构件构成的处理工具插通管。在其前端部主体中具有前端部分,且穿设有处理工具插通路。处理工具插通管与处理工具插通路之间通过由硬质构件构成的连接管连接。这里,处理工具插通管朝向插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处理工具插通路是在前端部主体中朝向斜前方的通路, 因此连接管由弯曲管构成,由此使沿插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处理工具插通管转换方向以朝向斜前方。具备超声波观测机构的内窥镜(以下,记为超声波内窥镜)中的内窥镜观察机构由照明部和观察部构成。传送来自光源装置的照明光的光引导件的出射端面向照明部。作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观察部的结构构成为,安装有物镜的镜筒安装在前端部主体上,在该镜筒的基端部经由棱镜支架连接有棱镜,进而在棱镜上固定设置作为摄像机构的固体摄像元件及其基板。在基板上连接有多根信号电缆,这些信号线被捆成束而从插入部经由主体操作部延伸至与该主体操作部连结设置的通用塞绳。这样,设有物镜的镜筒、棱镜支架及棱镜、以及作为摄像机构的固体摄像元件及其基板被单元化,而构成观察部单元。观察部单元插入穿设在前端部主体上的安装孔,利用粘接等方法固定而被保持。在该安装孔中插入有镜筒,棱镜支架、棱镜及摄像机构不具有特别的固定部,而经由镜筒相对于前端部主体固定。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252458号公报然而,在进行插入部的修理等维护时,需要从前端部分取下观察部单元。在镜筒上连结设置有尺寸比其外径大的棱镜支架,且连接有固体摄像元件及其基板,因此无法向处理工具导出口侧拉出。在观察部单元的主体操作部侧(以下,记为基端侧)配置有构成处理工具插通通道的连接管,在使观察部单元沿着安装孔向基端侧移动时,可能会与由弯曲管构成的连接管发生干涉。因此,在将观察部单元从前端部主体分离时,需要使连接管从观察部单元隔离或缩短镜筒保持在安装孔中的长度,以使连接管不成为障碍。然而,若加长观察部单元与连接管之间的距离,则插入部中的前端部分相应地变长,若缩短镜筒向安装孔的保持长度, 则观察部单元的保持的稳定性降低。另外,即使在不具备超声波观测机构的直视型内窥镜中,若观察部单元与连接管发生干涉,则也存在无法将观察部单元径直地向基端侧拉出的情况。尤其在构成为支气管用的超声波内窥镜的情况下,插入路径成为支气管这样细的管路,因此对细径化及前端部分长度的缩短的要求高。另外,在细的插入部中,连接管与观察部单元的安装部接近,因此在取下观察部单元时,连接管成为障碍,无法取出观察部单元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观察部单元以安装于前端部分的状态稳定地保持、且在不与连接管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容易地取下该观察部单元的内窥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分设有内窥镜观察机构, 在前端部主体设有处理工具导出口的开口,且所述内窥镜具有从该处理工具导出口导出处理工具的处理工具插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观察机构具备观察部单元,该观察部单元具有安装有物镜的镜筒、对该物镜的成像进行摄像的摄像机构,在该前端部主体设有用于安装该观察部单元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具有保持该观察部单元的镜筒的前端侧的一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形成在从该第一保持部和该前端部分离开的位置且局部保持该观察部单元的第二保持部。进而,该第一保持部的直径比该第二保持部的直径小,且该安装孔与该镜筒在该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之间分离。内窥镜观察机构在前端部分的一部分形成立起部,在该立起部形成安装镜筒的安装孔。处理工具导出口可以开设在安装有该内窥镜观察机构的部位。在采用超声波内窥镜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超声波观测机构与内窥镜观察机构之间设置平面部,而使处理工具导出口开设在该平面部。由第一保持部保持的部分为镜筒的前端部分。第二保持部保持构成观察部单元的镜筒的前端部分以外的构件。这里,优选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位于安装孔的轴线方向上尽可能离开的位置,上述第一、第二保持部对观察部单元的保持长度优选为大致相等的长度以避免与连接管发生干涉。这里,大致相等的长度是指,第二保持部43的保持长度相对于第一保持部41的保持长度的比率在0. 3至2. 7之间。第一保持部为了保持镜筒的前端部分,通常形成为与安装有物镜的镜筒的外形相同的圆形。然而,第二保持部不必形成为圆形,可以形成为与由第二保持部保持的构件的外形一致的形状。例如,被保持的构件为圆形的构件时,第二保持部形成为圆形,被保持的构件为方形的构件时,第二保持部形成为方形。在观察部单元的结构为在镜筒上接合棱镜支架及棱镜且在该棱镜上设有固体摄像元件及其基板的情况下,可以将棱镜支架或棱镜以插入到第二保持部中的方式进行保持。这里,该第一保持部的直径比该第二保持部的直径小,且该安装孔与该镜筒在该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之间分离,由此能够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可以与第二保持部的形状一致,但也可以形成为与该第二保持部不同的形状。能够确保镜筒可在该空间内沿与镜筒的轴线交叉的方向、即从所述连接管离开的方向移动的空间。并且,在将观察部单元从前端部分取出时,镜筒从第一保持部脱离,此时能够将该镜筒向从所述连接管离开的方向抬起而从前端部分取出。另外,在直视型内窥镜中,也同样能够避开连接管而将观察部单元向基端侧拉出。具体而言,由于所述第一保持部的直径比所述第二保持部的直径小,因此在观察部单元中,在镜筒的前端部分和镜筒的轴线方向的基端侧部分,与该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卡合的镜筒的外径或形状存在差别。这里,作为使外径或形状具有差别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单一的构件中设置该差别、或至少由两个构件构成镜筒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例如, 在镜筒形成为圆筒形时,可以在基端侧设置直径比镜筒的前端部分的直径大的圆筒形状的部位。另外,也可以不将镜筒形成为圆形、而由外部尺寸比镜筒的外径大的外形部构成镜筒。由第一保持部保持的部分为镜筒的前端部分,由第二保持部保持的部分成为外形比镜筒的前端部分的外形大的部位。从而,可以将镜筒由小径侧的第一镜筒部和大径侧的第二镜筒部构成。在第一镜筒部安装物镜,对于设置第二镜筒部而言,可以设置物镜的一部分, 也可以不设置物镜。并且,可以在与第二镜筒部相当的部位的内部设置特别的构件,也可以设置光学部件。发明效果在观察部单元安装在安装孔中时,该观察部单元被稳定地保持,且在取下观察部单元时不会与连接管发生干涉。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超声波内窥镜的一例的外观图。图2是插入部的前端部分的左侧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主体操作部2插入部2c前端部分4前端部主体5前端环10超声波换能器12照明部
13观察部
14平面部
20、120、220、320观察部单元
21、121、321、421 镜筒
22棱镜支架
23、123、323 棱镜
24,224,424固体摄像元件
25,225,425 基板
30处理工具导出口
31处理工具插通通道
32处理工具插通路
33连接管
34处理工具插通管
40安装孔
41第一保持部
42空间
43第二保持部
102支架筒
221a第一镜筒
221b第二镜筒
321b、421b第二镜筒部
321a、421a第一镜筒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图1表示超声波内窥镜的整体结构。在该图中,1表示主体操作部,2表示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部。插入部2按照与主体操作部1连接设置的顺序形成为软性部分加、弯曲部分2b及前端部分2c。插入部2中,最长的部分为软性部分加,弯曲部分2b构成为能够向上下或上下及左右进行弯曲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上是指朝向超声波观测机构侧的方向,下是指与上相反的方向。另外,左是指朝向前端部分2c而靠左侧的方向,右是指朝向前端部分2c而靠右侧的方向。如图2至图4所示那样,前端部主体4包括前端部分2c、在其最前端部设置的超声波观测机构、内窥镜观察机构和处理工具插通路32。超声波观测机构具有超声波换能器 10,超声波换能器10由将多个超声波振子沿前端部分2c的轴线方向排列形成的部件构成。 该排列呈凸曲面形状,由此进行电子凸面扫描。另外,前端部分2c由比软性部分2a、弯曲部分2b硬质的构件构成。另外,在前端部主体4中的比超声波换能器10的配设位置靠基端侧的位置具有立起面11。如图1所示那样,在立起面11上设有一对照明部12和设置在该照明部12的附近的观察部13,通过这些构件构成内窥镜观察机构。光引导件(未图示)的出射端面向照明部12。另外,如图4所示,在观察部13中安装有观察部单元20。观察部单元20包括安装有物镜的镜筒21、与该镜筒21的端部接合的棱镜支架22及棱镜23、构成摄像机构的固体摄像元件M及其基板25,在基板25上连接有配线电缆26。棱镜23用于将设置在镜筒21 上的物镜的光轴弯折90度,由此观察部单元20形成得紧凑。在前端部主体4中,超声波换能器10与设有内窥镜观察部单元的立起面11之间的部位成为平面部14,在该平面部14开设有处理工具导出口 30。处理工具导出口 30为处理工具插通通道31的出口部,用于刺入体内而进行细胞的采集或药液的注入等处理的穿刺处理工具也从该处理工具导出口 30导出。处理工具插通通道31包括在前端部主体4 中形成的处理工具插通路32、前端侧嵌插在该处理工具插通路32中的连接管33、嵌合于该连接管33的基端部的处理工具插通管34。这里,处理工具插通管34由具有向弯曲方向挠曲的挠性的树脂管构成,连接管33由硬质的材料、例如金属等构成。处理工具从处理工具插通通道31的导出方向为图4所示的箭头T方向。从而,当穿刺处理工具从处理工具导出口 30导出时,进入内窥镜观察机构的观察视野的范围内。另外,当在超声波换能器10直接或经由气囊与体腔内壁抵接的状态下穿刺处理工具刺入体内组织的内部时,该穿刺处理工具进入超声波观测视野的范围内。由此,穿刺处理工具始终处于内窥镜观察机构或超声波观测机构中的某一机构的监视下。这里,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前端部分2c的轴线方向为基准,将设有超声波换能器 10的一侧即前端侧设为前方侧,将向弯曲部2b连结的连结侧即基端侧设为后方侧,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将配设观察部单元20且开设有处理工具导出口 30的一侧设为上部侧,将与上部侧相反的一侧设为下部侧。如图4所示,处理工具插通通道31在插入部2的软性部分加及弯曲部分2b的部位由处理工具插通管34构成,该处理工具插通管34沿插入部2的轴线方向延伸。在前端部分2c,处理工具插通通道31由处理工具插通路32构成。该处理工具插通路32在前端部主体4的平面部19开口,相对于插入部2的轴线朝向斜前方而向上方倾斜。由此,为了顺畅地形成从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处理工具插通管34向处理工具插通路32的通路,使连接管 33以向下部侧突出的方式弯曲。处理工具插通路32朝向斜下方延伸,连接管33延伸至该处理工具插通路32的处理工具导出口 30的位置或紧挨其的位置。并且,连接管33的基端部从前端部主体4朝向后方突出规定的长度,该突出的部位弯曲。构成内窥镜观察机构的观察部单元20固定在前端部主体4上而被保持。如图4 所示,观察视野为斜前方,构成内窥镜观察机构的观察部单元20的镜筒21的轴线A相对于与插入部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倾斜图4所示的角度α。图5表示将观察部单元20向前端部主体4固定的机构的结构。为了安装观察部单元20,在前端部主体4上穿设有安装孔40。安装孔40设置成从在前端部主体4的立起面11上开口的位置相对于插入部2的轴线倾斜角度α,第一保持部41设置在安装孔40的前方侧。第一保持部41保持镜筒21,保持的长度比镜筒的长度短。在该第一保持部41的后方侧具有形成为比第一保持部41大径的第二保持部。通过安装孔与镜筒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分离而形成空间42。连结镜筒21与棱镜23的棱镜支架22的前端侧的部位嵌入第二保持部43中。上述第一保持部41与镜筒21之间、及第二保持部43与棱镜支架22之间通过粘接剂等粘接固定。这里,从保持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来设定第一、第二保持部41、43保持观察部单元20的长度,优选第二保持部43的保持长度相对于第一保持部41的保持长度的比率为 0.3至2. 7。另外,该长度的差可以设定在士0.5mm左右,优选设定在士0.2mm左右,更为优选将该长度设定为相等。另外,在镜筒21的前端部分位于空间42内的状态下,该空间确保能够使观察部单元20上下倾斜动作的余地。空间42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与镜筒21或插入到第二保持部43中的棱镜支架22中的任一个相似的形状,也可以是非相似形状。前端部主体4的后方侧为筒状部如,在该筒状部如嵌合有前端环5。进而,弯曲部2b的外皮层6的前方侧端部延伸至前端部主体4的基端侧的部位,通过绕线及粘接固定。从而,若剥离粘接部并切断绕线,则能够将外皮层6向弯曲部2b侧拉入,在该状态下, 能够解除前端部主体4的筒状部如与前端环5的嵌合。在如上构成的超声波内窥镜中,根据需要对设置在该插入部2的前端部分2c上的观察部单元20及超声波换能器10等进行修理·检查。为了将观察部单元20从前端部主体4的安装孔40取下,剥离该观察部单元20与安装孔40的抵接面的粘接剂。然后,使观察部单元20沿安装孔40移动。由于在观察部单元20的后方侧设有棱镜支架22、棱镜23、固体摄像元件M及其基板,因此固定在安装孔40 中的观察部单元20无法向前端侧拉出。为此,将观察部单元20朝向后方侧压入。如图4所示,在安装孔40的第一保持部41中保持有镜筒21的前端部分,在第二保持部43中保持有棱镜支架22的前端部分。第一、第二保持部41、43所保持的长度比镜筒的长度短,仅通过使观察部单元20稍微移动,就能够使观察部单元20大致同时地从第一、第二保持部41、43脱离。其结果是,观察部单元20中的比棱镜支架22靠后方侧的部位向前端部主体4的筒状部如的内部空间移动,由于第一保持部的直径比第二保持部的直径小,且安装孔与镜筒分离,因此镜筒21位于比其外径宽的空间42内。因此,观察部单元20 能够以如下方式倾斜,即,观察部单元20的后方侧以与第二保持部43对应的镜筒上的部分附近为中心朝向上部侧。或者,能够直接将整体向上部侧抬起,能够向与连接管33大致平行的方向或从连接管33离开的方向移动。通过使观察部单元20朝向后方侧移动,从而能够在不与连接管33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将观察部单元20从前端部主体4的安装孔40分离。 这里,由于第一保持部的直径比第二保持部的直径小,因此第二保持部43的开口部比第一保持部41的开口部宽,第二保持部43不会妨碍将观察部单元20向上方抬起。另外,再次安装观察部单元20时,以使观察部单元20从连接管33离开的状态将镜筒21从第二保持部43经由空间42而插入到第一保持部41内。此时,能够在即将插入到第一保持部41前将观察部单元20的后方部位、即固体摄像元件M及其基板25的部位保持在从连接管33离开的状态下。进而,在将镜筒21向第一保持部41插入时,使观察部单元20的前方侧朝向斜下方。然后,在将镜筒21的前端部分插入保持到第一保持部41中的大致同时将棱镜支架22插入保持到第二保持部43中。然后,使用粘接剂将上述保持部 41,43的两处保持部分与镜筒固定。如以上那样,在第一保持部41与第二保持部43对镜筒21的保持长度相等的情况下,观察部单元20的基端部与连接管33之间离开第一保持部41对镜筒21的保持长度的量即可。在第一保持部41与第二保持部43对镜筒21的保持长度不同的情况下,观察部单元20的基端部与连接管33之间至少离开第一保持部41与第二保持部43对镜筒21的保持长度中较长的长度的量即可。由此,能够缩短前端部主体4及包括与其筒状部如嵌合的前端环5的全长在内的前端部分2c的硬质部分的长度,能够使插入部2向体腔内插入的操作的操作性良好。另外,由于观察部单元20在其前端侧与后端部这两处被固定于前端部主体4上,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观察部单元2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一保持部41中保持镜筒21的前端部分且在第二保持部43中保持棱镜支架22的前端部分的结构,但也可以使用图6所示的观察部单元 120。该观察部单元120具有安装有物镜100的镜筒121、以及供该镜筒121插入而嵌合补正滤光器101的支架筒102。补正滤光器101与棱镜123接合。这种情况下,镜筒121的前端部分被第一保持部41保持,且支架筒102的前端部分被第二保持部43保持。这里,支架筒102上安装有补正滤光器101,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置物镜的一部分。安装有物镜100的镜筒121作为第一镜筒而发挥功能,支架筒102作为第二镜筒而发挥功能。另外,上述的各观察部单元20、120中均为设有棱镜23、123的结构,但也可以如图 7所示的观察部单元220那样,在与物镜200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固体摄像元件224。 该观察部单元220包括安装有物镜200的第一镜筒221a、安装有固体摄像元件224的第二镜筒221b。这种情况下,第一镜筒221a的前端部分被第一保持部41保持,第二镜筒221b 的前端部分插入到第二保持部43中。这里,电路基板225及配线电缆2 与固体摄像元件 224 一起内设在第二镜筒221b内。另外,在图8所示的观察部单元320中,为了使镜筒适用于第一保持部的直径比第二保持部的直径小这一情况,镜筒321形成为带高低差。镜筒的直径小的小径部为第一镜筒部321a,镜筒的直径比小径部的直径大的大径部为第二镜筒部321b。第二镜筒321b与棱镜323接合,安装有物镜300的前方侧的部位成为小径部321a。从而,镜筒321中的第一镜筒部321a的前端部分被第一保持部41保持,且第二镜筒部321b被第二保持部43保持。进而,图9在图7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将安装有物镜400的第一镜筒部421a及第二镜筒部421b作为镜筒421,其中,第一镜筒部421a插入到安装孔40的第一保持部41 中,第二镜筒部421b中内设有固体摄像元件424、回路基板425及配线电缆426。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与说明书的上述对应供参考,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是不言而喻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插入部及主体操作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前端部分、与该前端部分连结的弯曲部分、及与该弯曲部分连结且与该前端部分相比具有挠性的软性部分,其中,所述前端部分具备具有观察部单元的内窥镜观察机构,所述观察部单元包括安装有物镜的镜筒及配设在该物镜的成像位置上的摄像机构,并且,该前端部分具有从处理工具导出口导出处理工具的处理工具插通通道、及用于安装所述观察部单元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具有保持该镜筒的前端部分侧的一部分的中空筒状的第一保持部、及相对于该第一保持部形成在从该前端部分离开的一侧且保持该观察部单元的一部分的中空筒状的第二保持部, 所述第一保持部的直径比所述第二保持部的直径小,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镜筒在该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之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前端部分还具备超声波观测机构,所述处理工具插通通道从所述处理工具导出口朝向斜前方地导出所述处理工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观察部单元相接的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长度是所述第二保持部与所述观察部单元相接的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长度的0. 3 2. 7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观察部单元相接的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长度是所述第二保持部与所述观察部单元相接的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长度的0. 3 2. 7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观察部单元相接的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长度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与所述观察部单元相接的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观察部单元相接的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长度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与所述观察部单元相接的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镜筒包括由第一保持部保持的第一镜筒、及与该第一镜筒外接且外径比该第一镜筒的外径大的第二镜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镜筒包括由第一保持部保持的第一镜筒、及与该第一镜筒外接且外径比该第一镜筒的外径大的第二镜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观察部单元还具备棱镜,所述第二镜筒是使所述第一镜筒与棱镜连结的棱镜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观察部单元还具备棱镜,所述第二镜筒是使所述第一镜筒与棱镜连结的棱镜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二镜筒是使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摄像机构连结的支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二镜筒是使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摄像机构连结的支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保持的部分的镜筒的直径比由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的部分的镜筒的直径小。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保持的部分的镜筒的直径比由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的部分的镜筒的直径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镜筒从远离所述前端部分的一侧朝向所述前端部分侧缩径。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镜筒从远离所述前端部分的一侧朝向所述前端部分侧缩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由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的部分的镜筒内设有棱镜。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由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的部分的镜筒内设有棱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能够使观察部单元在安装于前端部分的状态下被稳定地保持,且在不与连接管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容易地取下该观察部单元。在构成前端部分(2c)的前端部主体(4)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观察部单元(20)的安装孔(40),该安装孔(40)形成有供镜筒(21)的前端部分插入的第一保持部(41)、供棱镜支架(22)插入的第二保持部(43)、在上述第一保持部(41)与第二保持部(43)之间具有比镜筒(21)的外径大的空间的空间(42)。
文档编号A61B8/12GK102283624SQ20111015385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森本康彦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