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与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浅表性胃炎常可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少数萎缩性胃炎可以演变为胃癌。尽早治疗慢性胃炎,防止其演变为胃癌,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采用中医疏肝理气活血,和胃止痛法组方,治疗慢性胃炎肝郁血瘀证,症见胃脘隐痛、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腹胀嗳气,舌质暗,脉弦或涩等,具有很好的疗效。到目前为止,没有专利或文献公开本发明的药物组成、配比、制备方法和在治疗慢性胃炎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药物和重量份数组成白芍(酒炙)5 10,柴胡3 6,丹参5 10,延胡索(醋炙)3 6,法半夏3 6,蒲黄5 10,蒲公英5 10,陈皮3 6,黑老虎根3 6,姜黄3 6,甘草I 4,等。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包括所述组分的制剂或其他成分与所述组分配伍的组合制剂。本发明的药物的组合制剂中,其他成分是指含所述组分之外,还含有其他动、植、矿物包括中药及其提取物或浸出物,和/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本发明的药物制剂,是指可与药学上能接受的辅料混合制备的固体制剂。本发明的药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丹参、延胡索(醋炙)、姜黄等,用50% 8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I次加4 8倍量,第2次加3 6倍量,每次回流提取O. 5 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 1.38/1111(601热测),得清膏1,备用;步骤二 取陈皮等加5 10倍量水,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4 8小时,收集馏出液,分取挥发油;步骤三向分取挥发油后的馏出液中加入倍他环糊精适量,搅拌溶解,制成饱和水溶液;步骤四挥发油用等量乙醇溶解,边搅拌边滴加入倍他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30 50°C恒温搅拌(100 500转/分钟)包合I 2小时,O 10°C冷藏12 48小时,抽滤,30 80°C干燥,粉碎成细粉,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步骤五其余白芍(酒炙)等药物及丹参、延胡索、姜黄、陈皮等药渣加水煎煮2次,第I次加5 10倍量,第2次加4 8倍量,每次煎煮I 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O I. 3g/ml (60°C热测),得清膏II,与上述清膏I混匀,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备用。步骤六取浸膏粉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冲剂、片剂或者胶囊剂,包装,即得。本发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步骤五中的清膏II,还可采用50% 85%乙醇沉淀,O 35°C放置12 48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O I. 3g/ml (60°C热测)后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处方药物总量为2665g。按重量份数分别为白芍(酒炙)5、柴胡3、丹参5、延胡索(醋炙)3、法半夏3、蒲黄5、蒲公英5、陈皮3、黑老虎根3、姜黄3、甘草2。制法以上十一味,取丹参、延胡索(醋炙)、姜黄,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I次加5倍量回流提取I. 5小时,第2次加4倍量回流提取I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1(60°C热测),得清膏I,备用;取陈皮加8倍量水,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6小时,收集馏出液,分取挥发油;馏出液中加入倍他环糊精适量,搅拌溶解,制成饱和水溶液;挥发油用等量乙醇溶解,边搅拌边滴加入倍他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40 V恒温搅拌(300转/分钟)包合I. 5小时,4°C冷藏24小时,抽滤,50°C干燥,粉碎成细粉,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其余白芍(酒炙)等七味及丹参、延胡索、姜黄、陈皮药渣加水煎煮2次,第I次加8倍量煎煮2小时,第2次加6倍量煎煮I.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1(60°C热测),得清膏II,与上述清膏I混匀,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备用。取浸膏粉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加入乳糖适量,混匀,制成颗粒,60°C以下干燥,制成lOOOg,铝塑复合膜袋分装,每袋5g,即得颗粒剂。实施例处方药物总量为1666g。按重量份数分别为白芍(酒炙)10、柴胡6、丹参10、延胡索(醋炙)6、法半夏6、蒲黄10、蒲公英10、陈皮6、黑老虎根6、姜黄6、甘草4。制法以上十一味,取丹参、延胡索(醋炙)、姜黄,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I次加5倍量回流提取I. 5小时,第2次加4倍量回流提取I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1(60°C热测),得清膏I,备用;取陈皮加8倍量水,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5小时,收集馏出液,分取挥发油;馏出液中加入倍他环糊精适量,搅拌溶解,制成饱和水溶液;挥发油用等量乙醇溶解,边搅拌边滴加入倍他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40°C恒温搅拌(300转/分钟)包合I小时,4°C冷藏24小时,抽滤,50°C干燥,粉碎成细粉,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其余白芍(酒炙)等七味及丹参、延胡索、姜黄、陈皮药渣加水煎煮2次,第I次加8倍量煎煮I. 5小时,第2次加6倍量煎煮I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1(60°C热测),得清膏II,与上述清膏I混匀,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备用。取浸膏粉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加入糖粉适量,混匀,制粒,60°C以下干燥,制成lOOOg,复合膜袋包装,每袋Sg,即得冲剂。实施例处方药物总量为3333g。按重量份数分别为白芍(酒炙)7.5、柴胡4. 5、丹参7. 5、延胡索(醋炙)4. 5、法半夏4. 5、蒲黄7. 5、蒲公英7. 5、陈皮4. 5、黑老虎根4. 5、姜黄4. 5、甘草3。
制法以上^^一味,按实施例I操作至得清膏II;取清膏II,40°C恒温搅拌(300转/分钟)下加95%乙醇,使醇浓度达70%,10°C下放置24小时,取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I (60°C热测),与本实施例所得清膏I混匀,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备用。取浸膏粉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粒,装胶囊1000粒,即得胶囊剂。实施例处方同实施例3。制法同实施例3操作至得浸膏粉,备用。取浸膏粉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压片1000片,即得片剂。实施例5采用大鼠免疫性慢性胃炎模型,观察本发明的药物(表中简称“药物”)的作用。免疫性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炎症反应,胃黏膜上皮细胞结构紊乱,黏膜内可见成堆炎细胞聚集灶;血浆胃泌素(GAS)水平升高,胃动素(MOT)水平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MDA)浓度升高;胃液中总酸(TA)和游离酸(FA)浓度下降,游离黏液(MUC)和胃蛋白酶(PS)浓度升高。给本发明的药物能明显减轻大鼠胃黏膜炎症反应,胃黏膜上皮细胞尚清晰,黏膜内仅少量炎细胞浸润;使升高的血浆GAS水平下降,降低的血浆MOT水平升高;使降低的血清SOD活性升高,升高的MDA浓度下降;使降低的胃液TA和FA升高,使升高的胃液MUC和PS降低(表1,2)。表I.对大鼠免疫性慢性胃炎模型胃黏膜炎症分级、血浆GAS、M0T和血清S0D、MDA的影响(5±SD,n = 10)
药練张及 GASfe/ml) MOT(Pgtal) SOD(UZml) MDA(nmo]/ml)正常对照 0.3±0.5 104±50 1撕29 2_2 4.2±1.4糖M照 1.3±0.9一 272±73^ 78±24w 145±55^ 62±1.2併药物(14.4) 0.4±0.7*" 137±48"* 126±3(Γ 191 士 19__3.4±0_9 林 *与正常对照比较+++ρ < 0.01 ;与模型对照比较**ρ < O. 05,***ρ < O. Ol0表2.对大鼠免疫性慢性胃炎模型胃液FA、TA、MUC和PS的影响(i±SD,n = 10)
药物(g/kg) FA(mmol/L) TA(mmol/L) MUC(mg/ml) PS(UZml)
正常对照52.4土10.078.0£8.20.277±0.02315.4±4.4
模型对照21.2±5.9#41.2±10.3^0.42&±0.076^30.7±5.8夂
药物(14.4)50.4士 16.7_76.0±20·(Γ0.330±0.089_19.2±3.8_实施例6采用大鼠去氧胆酸钠(DSC)慢性胃炎模型,观察本发明的药物的作用。去氧胆酸钠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炎症反应,胃黏膜上皮细胞结构紊乱,黏膜内可见成堆炎细胞聚集灶;血浆胃泌素(GAS)水平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降低、过氧化物(MDA)浓度升高;胃液中总酸(TA)和游离酸(FA)浓度下降,游离黏液(MUC)和胃蛋白酶(PS)浓度升高。给本发明的药物能明显减轻大鼠胃黏膜炎症反应,胃黏膜上皮细胞结构清晰,黏膜内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使升高的血浆GAS水平下降;使降低的血清SOD活性和IL-2水平升高,升高的MDA浓度下降;使降低的胃液TA和FA升高,使升高的胃液MUC和PS降低(表3,4)。 表3.对大鼠DSC慢性胃炎模型胃黏膜炎症分级、血浆GAS、M0T和血清S0D、MDA的影响($±SD,n = 10)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冶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药物和重量份数组成白芍(酒炙)5 10,柴胡3 6,丹参5 10,延胡索(醋炙)3 6,法半夏3 6,蒲黄5 10,蒲公英5 10,陈皮3 6,黑老虎根3 6,姜黄3 6,甘草I 4,等。
2.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包括所述组分的制剂或其他成分与所述组分配伍的组合制剂。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制剂中,其他成分是指含所述组分之外,还含有其他动、植、矿物包括中药及其提取物或浸出物,和/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可与药学上能接受的辅料混合,制备成固体制剂。
5.一种如权利要求1、2和4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丹参、延胡索(醋炙)、姜黄等,用50% 8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I次加4 8倍量,第2次加3 6倍量,每次回流提取O. 5 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O I. 3g/ml (60°C热测),得清膏I,备用; 步骤二 取陈皮等加5 10倍量水,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4 8小时,收集馏出液,分取挥发油; 步骤三向分取挥发油后的馏出液中加入倍他环糊精适量,搅拌溶解,制成饱和水溶液; 步骤四挥发油用等量乙醇溶解,边搅拌边滴加入倍他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30 50°C恒温搅拌(100 500转/分钟)包合I 2小时,O 10°C冷藏12 48小时,抽滤,30 80°C干燥,粉碎成细粉,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 步骤五其余白芍(酒炙)等药物及丹参、延胡索、姜黄、陈皮等药渣加水煎煮2次,第I次加5 10倍量,第2次加4 8倍量,每次煎煮I 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O I. 3g/ml (60°C热测),得清膏II,与上述清膏I混匀,喷雾干燥,得浸膏粉,备用; 步骤六取浸膏粉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冲剂、片剂或者胶囊剂,包装,即得。
6.权利要求5步骤五所述清膏II,还可用50% 85%乙醇沉淀,O 35°C放置12 48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I. O I. 3g/ml (60°C热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药物组成和重量份数为白芍(酒炙)5~10,柴胡3~6,丹参5~10,延胡索(醋炙)3~6,法半夏3~6,蒲黄5~10,蒲公英5~10,陈皮3~6,黑老虎根3~6,姜黄3~6,甘草1~4,等。上述药物分别提取挥发油、醇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份;挥发油经倍他环糊精包合后,与醇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份的喷雾干燥物和适量辅料混合,制成颗粒剂、冲剂、胶囊剂或者片剂。药理研究发现本发明的药物有明显抗慢性胃炎的作用,临床观察,本发明的药物对慢性胃炎肝郁血瘀证的疗效达97.3%。
文档编号A61P1/04GK102813871SQ2011101655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
发明者陈立峰, 张佑平, 朱豫强, 周慎 申请人: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