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25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血管性头痛呈一种发作性头颅部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加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头痛。临床特征为首先出现畏光,眼前闪光或火花,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或头痛对侧的同向偏盲、短暂的失明等视觉先兆;疼痛先为钝痛,呈跳动性疼痛,最终发展成持久性剧痛。约5%以上的病人有家族史。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头风”范畴,本病的主要病机是风阳上逆、痰浊内阻、血络失和。临床中采取息风、涤痰、活络为治疗大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本发明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川芎3份、葛根4份、石菖蒲2份、白芍3份、蜈蚣1份、白花蛇2份、天麻2份、益母草 3份、细辛1份和丹参4份。本发明可以制成中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制剂,优选胶囊。制备方法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共轧为细粉,和勻,过80目细筛,装入0号空心胶囊内,每粒重约0. 65克。用法及用量口服,一次8粒,日服三次,30天为一个疗程。本发明药物机理如下川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上行巅顶、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据药理研究本品有扩张脑血管、 改善脑部循环,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痉挛。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有开窍宁神的功效。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蜈蚣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本品辛温善走窜、通达内外。白花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本品能透骨搜风。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疗效判断痊愈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
好转主要症状消失,伴随症状部分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治疗结果临床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270例,服用本发明胶囊,一次8粒,日服三次,30天为一疗程。经过一个疗程治疗,痊愈175例,占65%,好转52例,占19%,无效43 例,占16%,总有效率84%。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病例1 患者李某某,女,反复不断的头痛伴头晕达两年之久,逢生气后头痛发作, 每次发作需住院治疗,表现为头痛欲裂、痛如锥刺、心烦易怒,诊为血管性头痛,口服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病例2 患者田某某,女,50岁,患血管性头痛三年,长期服药控制症状,2007年7 月因生气致宿疾复发,针刺状头痛伴头晕,口服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病例3:患者翟某某,男,67岁,患血管性头痛5年,过度劳累及生气后即发,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复发,2008年4月因生气后致病情加重,头痛如刺、头晕目玄、时时恶心,在家服药治疗效果不佳,随来诊我处,口服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本发明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发明具有息风、涤痰、活络的功效。(2)本发明不仅对血管性头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可预防该病发生。(3)本发明组方严谨、科学高效,具有见效快、疗程短、使用方便、无毒无害的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川弯3份、葛根4份、石菖蒲2份、白芍3份、蜈蚣1份、白花蛇2份、天麻2份、益母草3份、细辛1份和丹参4份。制备方法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共轧为细粉,和勻,过80目细筛,装入0号空心胶囊内,每粒重约0. 65克。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 份、葛根4份、石菖蒲2份、白芍3份、蜈蚣1份、白花蛇2份、天麻2份、益母草3份、细辛1 份和丹参4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份、葛根4份、石菖蒲2份、白芍3份、蜈蚣1份、白花蛇2份、天麻2份、益母草3份、细辛1份和丹参4份,具有息风、涤痰、活络的功效,治疗血管性头痛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2441117SQ201110391660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宋爱民 申请人:宋爱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