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981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据研究结果表明,病变主要是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并逐渐扩大到瓣膜全部,甚至累及腱索和乳头肌,使瓣膜交界区的瓣叶融合、腱索融合与缩短以及瓣叶的纤维化、僵硬、卷曲与钙化,从而导致瓣膜开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风湿热初次发作并不会立即引起瓣膜开口改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以上才会形成瓣膜开口变化,因此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咯血,直到心力衰竭,造成生命危险。风湿性心脏病确诊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包括单独或联合使用人工瓣环成形术,瓣叶增厚纤维组织剥离,瓣叶钙化灶切除补片修补,以及腱索增厚术、融合的矫治等,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风湿性心脏病的治愈率得到大幅提高,但是由于前述初期无明显症状的原因,一旦需要手术治疗,说明风湿性心脏病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所带来的不仅是巨额的治疗费,患者术后体质也严重变弱,直接影响到了生活质量。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风湿性心脏病乃风热外袭犯表、卫气不固、外感风寒、气虚托送无力、邪不易解、素体阴虚、阴津素亏、气阴两虚、余邪未清所致,故需针对气血入手,取辛凉解表、益气散风、祛邪滋阴之药配伍,控制瓣膜病变的发展,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链球菌感染,避免风湿活动加重心脏瓣膜损害,以养心养血为宗旨。现有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验方大多采用阴补之药,舒筋之力有余,活血滋阴之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及制备方法,具有补气滋阴、祛风散热、舒筋活血、扶正驱邪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桂枝50 70份炎甘草50 65份麦冬45 60份五味子45 60份获茶40 55份炎黄苗40 50份郁金40 50份毛冬青35 45份丹参35 45份柏子仁30 40份瓜萎25 40份龙眼肉20 30份川弯20 30份炒远志15 30份石菖蒲15 25份蒲桃仁10 25份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桂枝55 65份炎甘草55 65份麦冬50 60份五味子50 60份获茶45 50份炎黄苗45 50份郁金45 50份毛冬青40 45份丹参40 45份柏子仁35 40份瓜萎30 40份龙眼肉25 30份
川弯25 30份炒远志20 30份石菖蒲20 25份蒲桃仁15 25份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桂枝60份炎甘草60份麦冬55份五味子52份茯苓48份炙黄芪48份郁金46份毛冬青42份丹参42份柏子仁38份瓜萎35份龙眼肉28份川芎26份炒远志25份石菖蒲22份蒲桃仁20份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I)将柏子仁、炒远志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2)将丹参用文火炒至表皮微黄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3)将郁金用绍兴黄酒拌匀后,用文火炒干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4 )将龙眼肉、蒲桃仁放入容器中,捣为药泥,备用。(5)将桂枝、炙甘草、麦冬、茯苓、毛冬青、瓜萎、石菖蒲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浸泡6 7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三倍量的水,浸泡3 4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5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15 I. 20的稠膏,备用。(6)将五味子、炙黄芪、川芎放入容器中,加入四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继续浸泡4 5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两倍量的绍兴黄酒,室温下浸泡2 3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浸液,浓缩为室温环境下相对密度I. 20 I. 25的稠膏,备用。(7 )将步骤(I)、步骤(2 )、步骤(3 )所得的细粉,步骤(4)所得的药泥,与步骤(5 )、步骤(6)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9g/粒的药丸产品。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膀胱;心;肺经。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长沙药解》载“入肝家而行血分,定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通经络而开痹涩,去湿寒,止奔豚,安惊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桂枝能有效扩张血管、促进发汗,所含的桂皮醛、桂皮酸钠有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此外桂枝还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神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脚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主治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名医别录》载“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烦渴,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麦冬含有多种留体皂甙、胡萝卜素、豆留醇等成分,有升高白细胞,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成率,促进抗体、补体、干扰素、溶菌酶等免疫物质的产生,有增强正气、加强抗邪作用。五味子味辛;苦;性温。收敛固潘;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祛风利湿;理气活血。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肾炎。《本经》载“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它也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少数药材之一,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水肿胀满;痰饮咳逆;脾虚食少;泄渲;心悸不安;失眠健忘。《别录》载“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浙,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茯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能杀死钩端螺旋体等细菌,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可抗肿瘤活性。炙黄芪味甘;性温。入心;肺;脾;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体虚浮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痈疽 难溃;或溃久不敛。《新华本草纲要》载“黄芪有补气固表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总黄酮、黄芪总多糖、黄芪总皂苷和氨基酸等,具有消炎镇痛、强心、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从多方面改善心血管、脑血管等相关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功能。郁金味辛;苦。性寒。入心;肝;胆经。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主治胸腹胁肋诸痛;癥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血;血淋;砂淋。《本草备要》载“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能开肺金之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郁金富含郁金多糖具有强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活性,醇提物对纤维蛋白原有明显的影响,降低主动脉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毛冬青味苦;潘。性寒。入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治风湿感冒;肺热咳喘;咽痛;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痈疽。《广西中草药》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小便,活血通脉,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毛冬青有显著的扩张血管作用,抗菌消炎,促进愈合,有效溶解瘀块和血栓,修复瓣膜使表皮坏死细胞再生,激活血管神经,对多种细胞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丹参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主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风邪留热。《本经》载“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能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促进纤维母细胞分化和胶原纤维的形成,抑制细胞内原性胆固醇的合成。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主治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盗汗;肠燥便秘。《药品化义》载“香气透心,体润滋血,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心血之功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柏子仁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少量挥发油和多种维生素、皂苷、植物留醇和蛋白质,提高肌体免疫力,多用于治疗变异性心绞痛和风湿性冠心病。瓜萎味甘苦;性寒。入肺;胃经。润肺;化痰;散结;润肠。主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 ’消渴;黄疸;痈肿初起。《纲目》载“润肺燥,降火,主胸痹,治咳嗽,涤痰结,通胸中郁热。”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瓜萎主含三萜皂苷、脂肪油、多种氨基酸和生物碱,有祛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抗缺氧、降血脂的作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龙眼肉味甘;性温。入心;肾;肝;脾经。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虚萎黄。《得配 本草》载“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龙眼肉对心肌遭受低温、高温和缺氧刺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静和健胃作用。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本草正》载“散风寒,治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川芎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所含有的川芎嗪、阿魏酸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川芎中所含的川芎内酯有平滑肌解痉作用。炒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主治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神农本草经》载“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炒远志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对平滑肌和心肌有兴奋刺激作用,此外还有抑制酒精吸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入心;肝;脾经。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痈疽疥癣。《本草逢原》载“心气不足者宜之,补五脏,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蒲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主治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本经逢原》载“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治热入血室,瘀积症瘕,经闭,疟母,心腹痛,亦散肝经之血结。”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桃仁醇提液可增加静脉血管流量,有舒张血管作用,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及降低血管阻力,对血管壁有直接扩张作用,能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此外还有抑制血液凝固和溶血作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选用药材独到,配伍精良,有补气滋阴、祛风散热、舒筋活血、扶正驱邪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风湿性心脏病治疗及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I本发明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桂枝70g炎甘草65g麦冬60g五味子60g
获茶55g炎黄苗50g郁金50g毛冬青45g丹参45g柏子仁40g瓜萎40g龙眼肉30g川弯30g炒远志30g石菖蒲25g蒲桃仁25g本发明丸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I)将柏子仁、炒远志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2)将丹参用文火炒至表皮微黄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3)将郁金用绍兴黄酒拌匀后,用文火炒干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 4 )将龙眼肉、蒲桃仁放入容器中,捣为药泥,备用。(5)将桂枝、炙甘草、麦冬、茯苓、毛冬青、瓜萎、石菖蒲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浸泡6 7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三倍量的水,浸泡3 4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5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15 I. 20的稠膏,备用。(6)将五味子、炙黄芪、川芎放入容器中,加入四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继续浸泡4 5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两倍量的绍兴黄酒,室温下浸泡2 3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浸液,浓缩为室温环境下相对密度I. 20 I. 25的稠膏,备用。(7 )将步骤(I)、步骤(2 )、步骤(3 )所得的细粉,步骤(4)所得的药泥,与步骤(5 )、步骤(6)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9g/粒的药丸产品。用法用量每日3次,成人每次2丸,空腹或饭前I小时以温开水送服;症状严重的患者,每日3次,每次3丸,空腹或饭前I小时以温黄酒送服;用于术后辅助恢复,每日2次,每次2丸,空腹或饭前I小时以温开水送服。实施例2本发明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桂枝65g炎甘草62g麦冬60g五味子60g获茶50g炎黄苗50g郁金48g毛冬青45g丹参45g柏子仁40g瓜萎40g龙眼肉30g川芎28g炒远志28g石菖蒲23g蒲桃仁22g本实施例的丸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3本发明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桂枝60g炎甘草60g麦冬55g五味子52g茯苓48g炙黄芪48g郁金46g毛冬青42g丹参42g柏子仁38g瓜萎35g龙眼肉28g川芎26g炒远志25g石菖蒲22g蒲桃仁20g本实施例的丸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临床资料据临床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初发期的36例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之药丸后,疗效非常显著,治愈率达78%,总有效率达94%,风湿性心脏病表证严重、需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术后恢复时服用本发明所述之药丸后,总有效率达75. 4%,达到了风湿性心脏病临床主要治疗药品、术后辅助药品的用药标准。
权利要求
1.ー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桂枝50 70份炎甘草50 65份麦冬45 60份五味子45 60份 获茶40 55份炎黄苗40 50份郁金40 50份毛冬青35 45份 丹參35 45份柏子仁30 40份瓜萎25 40份龙眼肉20 30份 川弯20 30份炒远志15 30份石菖蒲15 25份蒲桃仁10 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桂枝55 65份炎甘草55 65份麦冬50 60份五味子50 60份 茯苓45 50份炙黄芪45 50份郁金45 50份毛冬青40 45份 丹參40 45份柏子仁35 40份瓜萎30 40份龙眼肉25 30份 川弯25 30份炒远志20 30份石菖蒲20 25份蒲桃仁15 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桂枝60份炎甘草60份麦冬55份五味子55份 茯苓48份炙黄芪48份郁金46份毛冬青42份 丹參42份柏子仁38份瓜萎35份龙眼肉28份 川芎26份炒远志25份石菖蒲22份蒲桃仁20份
4.ー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エ艺步骤 (1)将柏子仁、炒远志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2)将丹參用文火炒至表皮微黄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3)将郁金用绍兴黄酒拌匀后,用文火炒干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4)将龙眼肉、蒲桃仁放入容器中,捣为药泥,备用。
(5)将桂枝、炙甘草、麦冬、茯苓、毛冬青、瓜萎、石菖蒲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浸泡6 7小时后,取浸液;在剰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三倍量的水,浸泡3 4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5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15 I. 20的稠膏,备用。
(6)将五味子、炙黄芪、川芎放入容器中,加入四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继续浸泡4 5小时后,取浸液;在剰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两倍量的绍兴黄酒,室温下浸泡2 3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浸液,浓缩为室温环境下相对密度I. 20 I. 25的稠膏,备用。
(7)将步骤(I)、步骤(2)、步骤(3)所得的细粉,步骤(4)所得的药泥,与步骤(5)、步骤(6)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9g/粒的药丸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丸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桂枝50~70份、炙甘草50~65份、麦冬45~60份、五味子45~60份、茯苓40~55份、炙黄芪40~50份、郁金40~50份、毛冬青35~45份、丹参35~45份、柏子仁30~40份、瓜蒌25~40份、龙眼肉20~30份、川芎20~30份、炒远志15~30份、石菖蒲15~25份、蒲桃仁10~25份。本发明选用药材独到,配伍精良,有补气滋阴、祛风散热、舒筋活血、扶正驱邪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风湿性心脏病治疗及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9/04GK102973888SQ2012104688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刘青, 徐艳 申请人:刘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