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160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腔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双腔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常用的医疗器械,现有的胃管大都采用单腔胃管,在做胃肠减压时,把胃管插入病人胃部,把负压系统连接到胃管的喇叭开口处,负压系统启动,胃肠内受到持续负压的吸引,胃内为负压,容易把胃粘膜吸附到胃管吸引圆孔上,造成病人的胃粘膜损伤,堵塞胃管。而一般胃管解决堵塞问题的方法是,把负压系统拆掉,往胃管内注入纯净水。堵塞解决后,再连上负压系统继续抽吸。一般的单腔胃管在抽吸结束后,撤掉负压系统时,胃管 内容物会回流至胃部,抽吸不彻底。在胸腹腔手术前,病人需做胃肠减压,一般通过病人自主禁食实现,但在需紧急手术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插入胃管施行强制胃肠减压。而市场上常于胃肠减压的胃管为单腔胃管,而单腔胃管用于胃肠减压时,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单腔胃管用于连续抽吸时,常会因胃内持续负压,把胃黏膜吸附到胃管抽吸孔上,而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病人身体负担;2、单腔胃管吸引时,常使用吸引球吸引,这种吸引方法可防止对病人造成伤害,但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胃管,可以实现连续的负压吸引,并且可以在同样管径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抽吸管内径,使抽吸更易于进行。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开口的尾部管口、管腔、管壁和封闭的首部管端,所述管壁上开有抽吸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腔内自尾部管口向首部管端设有与管壁相连的隔膜,隔膜与管体的首部管端之间留有间隙,隔膜将管腔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腔,其中较大的一个腔为抽吸腔,较小的一个腔为灌洗腔,抽吸腔和灌洗腔在管体的首部管端处连通,所述抽吸孔位于抽吸腔的管壁上。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胃管采用PVC材质,一个为抽吸腔,一个为灌洗腔。在需胃肠减压、进行胃内容物抽吸时,由主腔连接负压球或负压系统,把辅助腔盖子关闭,并在需要时打开直接与大气压相通,调整胃内压力。在吸引系统启动时,可实现有大气压-灌洗腔-调整胃内压,胃内容物-抽吸腔-集流瓶-负压系统的抽吸通道,可随时调整胃内压与大气压压差,以实现持续撤掉的抽吸。在胃管抽吸椭圆孔被胃内容物堵塞时,可直接通过灌洗腔灌注纯净水,即可实现冲洗胃管,解决堵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抽吸腔的拱高H2与灌洗腔的拱高Hl之间的比值H2 H1在I : I至Ij 3 : 2之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抽吸孔为两组椭圆的抽吸孔或圆形的抽吸孔,两组抽吸孔均位于抽吸腔的管壁上,胃管上有两组抽吸孔可同时实现胃部和十二指肠部降压和灌洗。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体在首部管端内设有实心显影段,所述实心显影段长为I-IOmm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膜的轴向中心线上设置有一根贯穿整个隔膜的显影线,所述显影线宽度为1-3_。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体的尾部管口被所述隔膜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管口,较大的管口为抽吸腔的管口,较小的管口为灌洗腔的管口,所述双腔胃管还包括与管体的尾部管口连接的Y型接头,该Y型接头包括与抽吸腔的管口连接的抽吸接头以及与灌洗腔的管口连接的灌洗接头,抽吸接头和灌洗接头一体成型且彼此相隔离。本实用新型中,Y型接头为透明的较硬塑料头,Y型接头分别于胃管两 个腔相连,且与抽吸腔的连接以最小弯曲角度平滑连接,降低抽吸卡塞可能。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灌洗接头与灌洗腔的管口相连的部位设有伸入灌洗腔内的隔片,以增加Y接头与胃管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抽吸接头与抽吸腔的管口的连接处具有台阶,台阶的高度和抽吸腔的管口的壁厚相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灌洗腔的管口与抽吸腔的管口均设有能够扣合在管口上的盖子,可在胃管留置时把盖子盖上,防止胃管被环境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效果(I)本实用新型双腔胃管,两腔体结构为一大一小,抽吸腔更大。这样的设计可实现在胃管外径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抽吸腔内径,可通过更大的胃内容物,使抽吸更易于进行,且能有效减低胃管堵塞的概率,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避免损伤病人胃粘膜,减轻病人痛苦。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病人食物中毒等其他需进行洗胃的情况时,可通过辅助腔灌注清水或其他洗胃液体,从主抽吸腔进行胃内容物抽吸,实现灌洗抽吸同时进行,解决了单腔胃管,灌洗与抽吸需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方便了医生的操作,减轻病人痛苦(2)现有的胃管管壁上一般只有一组圆孔,施行胃肠减压时是先施行肠道减压或胃内减压,然后再把胃管拔出一定长度或再插入一定长度,施行胃内减压或十二指肠减压,无法实现胃与十二指肠的同时减压或灌洗,本实用新型在胃管管壁上有两组椭圆孔,两组椭圆孔间的间距约20-24cm,在胃肠减压和肠胃灌洗时,可同时实现十二指肠与胃部的减压或灌洗,可避免在护理工作中反复查管,效率更高,降低病人痛苦,并可为需紧急减压或灌洗的病人赢得抢救时间。(3)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胃管,在pvc双腔软管管壁上有一条宽为l_3mm的X线显影线,可用于X线显影辅助插管,同时在胃管头部有一段I-IOmm的实心显影段,在进行胃管插管时,底部的实心显影设计,可增加胃管头部的硬度和重量,使胃管头部在食道中受一向下的重力牵引,使胃管插管更容易进行。实心显影的设计不但可以增加胃管前端的重量,便于插管,而且还可以增加胃管头部的显影,便于在X线下清楚观察到胃管末端位置,有助于插入深度的判断(4)由于胃内容物有的颗粒较大,若胃管与Y型接头处连接不光滑容易造成卡塞。而胃管结头处的卡塞一般处理起来都比较麻烦。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胃管中,Y连接头与导管连接处设计成台阶,台阶的高度刚好与双腔管的壁厚相等,以达到使抽吸腔内腔平滑的目的,灌洗腔分叉接头处有一部分管子内腔伸进胃管灌洗腔,防止接头与管子滑脱,方向顺着灌洗液或营养液的流向,不会造成灌洗管卡塞。(5)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胃管中在连接Y型接头上设计有活动盖子,在管子不用时,可盖上盖子预防环境污染胃管。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双腔胃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部放大图;图3是图I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I、管体;2、隔膜;3、抽吸腔;4、灌洗腔;5、抽吸孔;6、实心显影段;7、Y型接头;71、隔片;72、台阶;73、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图3所示的一种双腔胃管,包括pvc材料制成的管体1,管体I具有开口的尾部管口、管腔、管壁和封闭的首部管端,管壁上开有多个抽吸孔5,管体I的管腔内自尾部管口向首部管端设有与管壁相连的隔膜2,隔膜2与管体I的首部管端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可以在5mm-15mm之间取值,该间隙为胃管管腔内没有隔膜2公共腔体,隔膜2的轴向中心线上设置有一根贯穿整个隔膜2的显影线,该显影线宽度为1_,隔膜2将管腔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腔,其中较大的一个腔为抽吸腔3,较小的一个腔为灌洗腔4,抽吸腔3的拱高H2与灌洗腔4的拱高Hl之间的比值H2 : Hl为3 : 2,在同样胃管外径的情况下,使抽吸腔的腔体更大,便于抽吸,防止管腔堵塞,抽吸腔3和灌洗腔4在管体I的首部管端处连通,抽吸孔5位于抽吸腔3的管壁上,该抽吸孔5为两组椭圆形的抽吸孔,两排抽吸孔之间的间隔可以在22-24cm范围内,两排抽吸孔可同时实现胃与十二指肠的抽吸减压以及灌洗,该管体I在首部管端内设有实心显影段6,该实心显影段6长5_,实心显影段6可用于X线显影辅助插管,及在胃管插管不正确其他的问题时,可在X线下观察到管子的走向,并且该实心显影段6可以增加胃管头部的硬度和重量,使胃管头部在食道中受到一向下的重力牵引,使胃管插管时更容易进行。管体I的尾部管口被隔膜2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管口,较大的管口为抽吸腔3的管口,较小的管口为灌洗腔4的管口,双腔胃管还包括与管体I的尾部管口连接的Y型接头7,该Y型接头7包括与抽吸腔3的管口连接的抽吸接头以及与灌洗腔4的管口连接的灌洗接头,抽吸接头和灌洗接头一体成型且彼此相隔离。灌洗接头与灌洗腔4的管口相连的部位设有伸入灌洗腔4内的隔片71,防止接头与管子滑脱,隔片71的插装方向顺着灌洗液或营养液的方向,不会造成灌洗管卡塞,抽吸接头与抽吸腔3的管口的连接处具有台阶72,台阶72的高度和抽吸腔3的管口的壁厚相等,以达到使抽吸腔内腔平滑的目的,灌洗腔4的管口与抽吸腔3的管口均设有能够扣合在管口上的盖子73,在管子不用时,可盖上盖子预防环境污染胃管。本实施例的双腔胃管主要由一段长约130cm的柔软pvc管和一个Y型接头组成,在病人食物中毒等其他需进行洗胃的情况时,可通过辅助腔灌注清水或其他洗胃液体,冲主抽吸腔进行胃内容物抽吸,实现灌洗抽吸同时进行,解决了单腔胃管,灌洗与抽吸需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方便了医生的操作,减轻病人痛苦。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所述抽吸腔的拱高H2与灌洗腔的拱高Hl之间的比值H2 Hl可以在I : I到3 : 2之间取值。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所述抽吸孔也可以采用两组圆形的抽吸孔,两组抽吸孔均位于抽吸腔的管壁上。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所述实心显影段长可以在I-IOmm之间取值。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所述显影线宽度可以在1-3_之间取值。胃管插管流程医生通过鼻腔-咽喉-食道-把胃管插进病人胃部、肠部,以通过 胃管实现喂养、胃肠减压、肠胃灌洗等。胃管喂养时,可通过Y型接头-抽吸腔,灌注营养液,营养液通过胃管,经胃管壁上的椭圆孔进入胃肠。胃肠减压时,经Y型接头把胃管抽吸腔与负压吸引系统相连,灌洗腔关闭,吸引系统工作,通过抽吸腔的椭圆孔把胃内容物经抽吸腔抽吸,出现胃内局部负压过大,胃壁吸附到管孔时,可打开灌洗腔与大气相通,释放胃内负压,调整胃内容物与胃管的位置,关闭灌洗腔,可实现再次抽吸,可实现无残留的胃肠减压。当胃内容物颗粒较大,抽吸过程中堵塞管壁圆孔时,可通过灌洗腔注射清水,清水在负压吸引下,由灌洗腔注入,抽吸腔留出,以实现管道灌洗,解决堵塞。胃肠灌洗时,由灌洗腔注入灌洗液,有抽吸腔把胃内容物和灌洗液抽出。灌洗效率高,可实现彻底灌洗。避免由同一管子进行灌注和抽吸照成的反复污染和不彻底灌洗。若胃管过硬,不易通过病人鼻腔的弯曲,且容易损伤病人粘膜,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所以胃管的材质一般选用较软弱的医用塑料,胃管插管过程中胃管与病人粘膜粘附,胃管在插管在食道中卷曲,胃管显影线可在X线下显示插管问题,和引导胃管插管。病人在进行胃管插管时,对于管子硬度较高的胃管,医护人员插管较易于进行,但在插管通过鼻腔时,较硬的胃管容易损伤病人的胃粘膜。而使用较软的胃管,进行胃管插管时,病人会感觉比较舒服,但会有胃管头部与食道粘膜粘附,使胃管插管难以进行,甚至产生,胃管在食管内卷曲,插管深度达不到预计要求的情况,且在X射线下,插管位置显影不清晰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胃管管壁上有两组椭圆孔,两组椭圆孔间的间距约20-24cm,在胃肠减压和肠胃灌洗时,可同时实现十二指肠与胃部的减压或灌洗,可避免在护理工作中反复查管,效率更高,降低病人痛苦,并可为需紧急减压或灌洗的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开ロ的尾部管ロ、管腔、管壁和封闭的首部管端,所述管壁上开有抽吸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腔内自尾部管ロ向首部管端设有与管壁相连的隔膜,隔膜与管体的首部管端之间留有间隙,隔膜将管腔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腔,其中较大的ー个腔为抽吸腔,较小的ー个腔为灌洗腔,抽吸腔和灌洗腔在管体的首部管端处连通,所述抽吸孔位于抽吸腔的管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腔的拱高H2与灌洗腔的拱高Hl之间的比值H2 Hl在I : I到3 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孔为两组椭圆形的抽吸孔或圆形的抽吸孔,两组抽吸孔均位于抽吸腔的管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在首部管端内设有实心显影段,所述实心显影段长为l-10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轴向中心线上设置有一根贯穿整个隔膜的显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干所述显影线宽度为1-3_。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尾部管ロ被所述隔膜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管ロ,较大的管ロ为抽吸腔的管ロ,较小的管ロ为灌洗腔的管ロ,所述双腔胃管还包括与管体的尾部管ロ连接的Y型接头,该Y型接头包括与抽吸腔的管ロ连接的抽吸接头以及与灌洗腔的管ロ连接的灌洗接头,抽吸接头和灌洗接头一体成型且彼此相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洗接头与灌洗腔的管ロ相连的部位设有伸入灌洗腔内的隔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接头与抽吸腔的管ロ的连接处具有台阶,台阶的高度和抽吸腔的管ロ的壁厚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洗腔的管ロ与抽吸腔的管ロ均设有能够扣合在管口上的盖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开口的尾部管口、管腔、管壁和封闭的首部管端,所述管壁上开有抽吸孔,所述管体的管腔内自尾部管口向首部管端设有与管壁相连的隔膜,隔膜与管体的首部管端之间留有间隙,隔膜将管腔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腔,其中较大的一个腔为抽吸腔,较小的一个腔为灌洗腔,抽吸腔和灌洗腔在管体的首部管端处连通,所述抽吸孔位于抽吸腔的管壁上。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胃管可以实现连续的负压吸引,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抽吸管内径,使抽吸更易于进行。
文档编号A61M25/098GK202620450SQ2012201217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王昂, 李妙, 曾毅 申请人:普霖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