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双重造影产气剂的送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药品领域,具体为ー种双重造影产气剂的送服装置。
背景技术:
虽然纤维内镜和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小肠检查和活检定性中被广泛应用,但属于有创有副作用和缺乏观察管壁以外病变的检查,而影像科(X线、CT)上消化道和小肠造影以无创、简便、经济,无副作用等特点是消化道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改进造影技术,提高检出率和正确诊断率是放射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的单重造影法(X线钡剂及CT水剂造影法),因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由于充盈不足(收缩状态下的黏膜皱襞)及蠕动的原因,影响了黏膜皱襞细微结构的显示,也影响了浅表病变和早期病变的检出率。采用改进双重造影法(X线消化道为气钡双重造影,CT消化道为气水双重造影)由于是在单重造影基础上增加了超气量法造影,使胃、十二指肠及小肠充盈充足黏 膜皱襞充分展平,提高了表浅病变和早期癌肿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缺点是病人服用现有包装的产气剂很痛苦难以下咽并影响部分的造影效果。现有包装的产气剂多呈颗粒状由酸粒与碱粒按I : I. 3的配比混合分装而成,酸粒为枸櫞酸,碱粒为碳酸氢钠加辅料,无臭、味酸咸,遇水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这些颗粒状产气剂被密封在小塑料袋内(每包3g),检查前让患者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ロ服不同剂量的产气剂,检查胃需要2-3包,检查小肠需要5-6包,由于产气剂遇水后会产生大量气泡,因此,患者必须干服或者配合少量(IOml)的水送服。干服难以下咽,用水送服会因产气较多噎得咽不下去并呈喷射状吐出来,一方面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咽下的气体量不足而影响诊断质量。因此,提供一种降低患者ロ服产气剂的痛苦,并且能够让产气剂发挥气泡作用用于诊断治疗的送服装置,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结构简单,且能够轻松送服产气剂,服用后产气剂在胃及小肠内产生气泡的送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重造影产气剂的送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壳1,以及位于胶囊壳I内的双重造影产气剂粉末2。所述的胶囊壳I由上下两个半圆壳体组成,且密气封装;所述的胶囊壳I为椭圆状或者圆形状。积极有益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和引用方便,并且能够让产气剂在需要的地方产生大量气泡,以达到很好的医用诊断治疗效果,且降低了患者ロ服产气剂的痛苦。
[0010]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ー;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ニ;图中为胶囊壳I、产气剂粉末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一种双重造影产气剂的送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壳1,以及位于胶囊壳I内的双重造影产气剂粉末2。所述的胶囊壳I由上下两个半圆壳体组成,且密气封装;所述的胶囊壳I为椭圆状或者圆形状。本实用新型先将传统袋内的颗粒产气剂碾碎成粉末状密封于胃溶空胶囊和肠溶空胶囊内(由于胶囊壳溶解的PH值要求不同),且产气剂粉末在胶囊壳内所占用的空间不超过百分之九十,以防遇潮气将胶囊壳涨破呈虫蚀状。患者做胃检查时通过用水送服装有产气剂粉末的胃溶胶囊到胃部,在胃部胶囊遇到胃酸后快速融化,此时产气剂同时遇水分产生大量的气泡,将胃部撑开,可以通过医疗器材很好的对胃部做出精准的检查及治疗。同理患者做小肠检查吋,因小肠较长需要每隔15分钟分3-4次服用肠溶胶囊装的产气粉,胶囊到小肠后遇到肠碱液融化,产气剂遇水产生大量的气泡,将小肠撑开,医疗器材可以对小肠做出精准的检查及治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和引用方便,并且能够让产气剂在需要的地方产生大量气泡,以达到很好的医用诊断治疗效果,且降低了患者ロ服产气剂的痛苦,有利于在医疗放射领域的推广。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重造影产气剂的送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壳(I),以及位于胶囊壳(I)内的双重造影产气剂粉末(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重造影产气剂的送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囊壳(I)由上下两个半圆壳体组成,且密气封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重造影产气剂的送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囊壳(I)为椭圆状或者圆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重造影产气剂的送服装置,包括胶囊壳(1),以及位于胶囊壳(1)内的双重造影产气剂粉末(2);所述的胶囊壳(1)由上下两个半圆壳体组成,且密气封装;所述的胶囊壳(1)为椭圆状或者圆形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和引用方便,并且能够让产气剂在需要的地方产生大量气泡,以达到很好的医用诊断治疗效果,且降低了患者口服产气剂的痛苦,有利于在医疗放射领域的推广。
文档编号A61K49/18GK202568937SQ20122026463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郭濴, 苏雪娟, 乔阿明, 葛英辉, 史大鹏 申请人:郭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