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鼻腔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鼻腔给药的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通过鼻腔吸入给药的鼻腔吸入器。
背景技术:
经鼻吸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上日益广泛,与其它的给药方式相比,经鼻给药具有特殊的优势(I)作用快,鼻粘膜内血管丰富,细胞间隙大,鼻粘膜上覆盖有微绒毛,当药物吸附于粘膜后容易透过粘膜进入血液。(2)经鼻吸药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不良刺激,避免肝、肠道对药物的代谢降解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3)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近年来,经鼻吸入的各种药物市场上已开发了多种,如头痛、牙痛药、用于户外高温作业的提神降署药、用于考生的提神药,用于司机驾驶员的提神醒脑的药品等等。公告号为CN201020129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经鼻吸入器,发明人发现该专利的结构不十分合理,使用者在使用时发现其与鼻腔的配合舒服度差,影响了使用者(特别是司机驾驶员)的使用意愿,从而影响了使用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鼻腔吸入器。它结构更加合理,使用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鼻腔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U形环,位于U形环两端的盒体,盒体内有药丸,所述的盒体由盒盖、底盒及连接盒盖和底盒的连接带组成,所述的底盒上有进气孔,盒盖上有出气孔,所述的底盒上有卡扣,所述的盒盖上有与卡扣扣合的卡槽,所述的药丸位于盒体内的空腔内;所述的空腔为圆形,所述的空腔的直径R为4. OOmm,所述的盒盖的高度Hl为2. 3mm,所述的底盒的高度H2为3. Omm,所述的盒体的长度L为5. 82 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药丸10或为一颗,或为二颗,或为三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进气孔3为一个孔,所述的出气孔4为三个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人体鼻腔的接触性好,符合鼻腔生理曲线,提高了使用者的舒服度,从而提高了使用和治疗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盒体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展开时的部件尺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盒体闭合时的部件尺寸图;图中I. U形环,2.盒体,3.进气孔,4.出气孔,5.盒盖。6.底盒,7.连接带,8.卡扣,9.卡槽,10.药丸,1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鼻腔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U形环I,位于U形环I两端的盒体2,盒体2内有药丸10,所述的盒体2由盒盖5、底盒6及连接盒盖5和底盒6的连接带7组成,所述的底盒6上有进气孔3,盒盖5上有出气孔4,所述的底盒6上有卡扣8,所述的盒盖5上有与卡扣8扣合的卡槽9,所述的药丸10位于盒体2内的空腔11内;所述的空腔11为圆形,所述的空腔11的直径R为4. OOmm,所述的盒盖5的高度Hl为2. 3mm,所述的底盒6的高度H2为3. Omm ;所述的盒体2的长度L为5. 82 mm ;所述的药丸10或为一颗,或为二颗,或为三颗。所述的进气孔3为一个孔,所述的出气孔4为三个孔。使用时,直接将鼻腔吸入器放入鼻腔内,这时二个腔体会与鼻腔内壁贴合在一起并通过U形环卡在鼻腔内,由于鼻腔的呼吸作用,腔体内的药物会向鼻腔内散发,从而达到提神或醒脑的治疗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药丸的使用可以根据功能来选择,如降署、提神、醒脑、头痛、牙痛药等。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鼻腔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U形环(I),位于U形环(I)两端的盒体(2),盒体(2)内有药丸(10),所述的盒体(2)由盒盖(5)、底盒(6)及连接盒盖(5)和底盒(6)的连接带(7)组成,所述的底盒(6)上有进气孔(3),盒盖(5)上有出气孔(4),所述的底盒(6)上有卡扣(8),所述的盒盖(5)上有与卡扣(8)扣合的卡槽(9),所述的药丸(10)位于盒体(2)内的空腔(11)内;所述的空腔(11)为圆形,所述的空腔(11)的直径R为4. 00mm,所述的盒盖(5)的高度Hl为2. 3mm,所述的底盒(6)的高度H2为3. 0mm,所述的盒体(2)的长度L为 5. 82 mm 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鼻腔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丸(10)有或一颗,或为二颗,或为三颗。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鼻腔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孔(3)为一个孔,所述的出气孔(4)为三个孔。
专利摘要鼻腔吸入器,它包括一个U形环(1),位于U形环(1)两端的盒体(2),盒体(2)内有药丸(10),所述的盒体(2)由盒盖(5)、底盒(6)及连接盒盖(5)和底盒(6)的连接带(7)组成,所述的底盒(6)上有进气孔(3),盒盖(5)上有出气孔(4),所述的底盒(6)上有卡扣(8),所述的盒盖(5)上有与卡扣(8)扣合的卡槽(9),所述的药丸(10)位于盒体(2)内的空腔(11)内;所述的空腔(11)为圆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人体鼻腔的接触性好,符合鼻腔生理曲线,提高了使用者的舒服度,从而提高了使用和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15/08GK202802428SQ2012204821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梅国华, 曹荣辉 申请人:湖北鑫六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