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形治疗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54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针形治疗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一种用电磁针代替传统银针作用在人体穴位上的针形治疗头。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中医中的针灸技术是用银针刺破皮肤进入人体的穴位处,通过刺,捻,弹,等手法来刺激神经,需要专业医师来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用群磁针代替银针,在人体穴位上刺激神经,同样能达到银针的效果。但以往的磁针一般是固定在穴位上,没有动态变化,且只能针不能灸。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用磁针代替银针,不需要刺入皮肤,只是利用磁力线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内,刺激传导神经兴奋,同时达到治病的目的针形治疗头。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针形治疗头,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插接构成,前壳体内的前端部装设有恒磁体,恒磁体顶端连接有一导磁体,导磁体装设在壳体的前端,且露在前壳体的外部,恒磁体的外部缠绕有线圈,线圈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上述导磁体为圆柱状,其前端面圆滑表面。上述壳体采用非导磁体制成。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的情况下,恒磁体产生一球形脉冲磁场,由电路产生脉冲磁场,恒定磁场与脉冲磁场共同作用,产生一周期性的球形脉冲磁场,脉冲磁场束通过人体表面进入人体相应穴位,刺激传导神经,起到治疗作用。需要灸治时,灸头产生热能,作用在穴位上,起到针灸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固定磁场刺激外,脉冲磁场对穴位进行动态按摩,热能治疗,提高了疗效。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是治疗时不需专业医师操作,简单培训即可操作或自行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种针形治疗头,包括壳体,壳体由前壳体4和后壳体5插接构成,前壳体4内的前端部装设有恒磁体2,恒磁体2的顶端连接有导磁体1,导磁体I插固在前壳体4的前端部,且位于前壳体4的外部,恒磁体2的外部缠绕有线圈3,线圈3通过导线6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针形治疗头,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插接构成,前壳体内的前端部装设有恒磁体,恒磁体顶端连接有导磁体,导磁体装设在壳体的前端,且露在前壳体的外部,恒磁体的外部缠绕有线圈,线圈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导磁体为圆柱状,其前端面圆滑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采用非导磁体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针形治疗头,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插接构成,前壳体内的前端部装设有恒磁体,恒磁体顶端连接有导磁体,导磁体装设在壳体的前端,且露在前壳体的外部,恒磁体的外部缠绕有线圈,线圈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N2/04GK202909301SQ20122056392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1日
发明者杨玉祥 申请人:姜振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