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腋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供老年人或残疾人使用的腋拐。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或者身体残疾尤其是下肢残疾人士,因为行动不便,为了帮助行走,通常需要使用到拐杖。拐杖是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通常是一根木制或金属棍子,拐杖的顶端有一个把手,用以供使用者手握扶持,拐杖下端是支脚,充当使用者行走时的另外一个支撑腿,从而方便使用者行走之便。目前供残疾人士使用的拐杖,即通常所说的腋下拐杖或腋拐,腋拐主要包括有一个呈U型结构设置的左管和右管,左管和右管的上端连接设有一腋挎部,用以抵在使用者的腋下部位,在左管与右管的中部连接设有一个握把,用于供使用者手握,左管与右管的下端是一个支脚。腋拐在使用时,使用者将腋挎抵在自己的腋下部位,然后手握握把,即可正常使用腋拐辅助行走。现有的腋拐在使用时存在一个较大的不足,就是其长度不可调节,由于腋拐的整体长度及握把的位置均是固定不变的,而使用者的身高或者臂长都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腋拐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不同身高臂长的使用者的需求,并且现有的腋拐在使用时功能也较为单一,仅能供辅助行走之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腋挎可伸缩的腋拐,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得腋拐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种腋拐,包括左右两个边管,所述两个边管的上端连接设有腋挎,所述两个边管的中间连接有握把,所述两个边管的下端连接有支脚,所述边管由上管及下管构成,所述腋挎固定在所述上管的最上端,所述握把固定在所述下管的最上端,所述上管设置于所述下管内侧,所述上管及下管经一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可相对滑动。优选的,所述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把中部的锁钮锁块,所述握把内位于所述锁钮锁块两侧与所述锁钮锁块配合分别设有锁钮,所述锁钮外侧绕设有弹簧,所述锁钮外端连接有锁销,所述锁销贯穿所述上管及下管,与所述锁销配合在所述上管上纵向开设有复数个锁孔。优选的,所述支脚由内管及外管构成,所述内管及外管经一支脚调节机构相对滑动。优选的,所述支脚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节机构壳体,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外管上,所述壳体内部横向设有一插销,所述插销贯穿所述内管及外管,与所述插销配合在所述内管上纵向开设有复数个插孔,所述壳体内侧与所述外管间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自锁钮,所述自锁钮与所述壳体间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支脚底端位于所述内管内侧设有支脚骨架,所述支脚骨架外端及所述内管的外侧设有支脚软体。优选的,所述腋挎一端设有灯头,与所述灯头连接在所述腋挎内设有电源,所述灯头与电源间还连接有一开关。优选的,所述腋挎内部设有一多媒体模块,与所述多媒体模块配合在所述腋挎外部设有控制按键。优选的,所述腋挎及所述握把外部套设有防滑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两个边管间设置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在支脚上设置支脚调节机构,可方便的调节握把及支脚的位置和高度,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在腋挎及握把外套设防滑套,有效的提高了防滑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腋挎位置调节机构解锁状态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支脚调节机构解锁状态放大示意图。其中1、边管;2、腋挎;3、支脚;4、上管;5、下管;6、内管;7、外管;8、握把;9、锁钮锁块;10、锁钮;11、弹黃;12、锁销;13、锁孔;14、壳体;15、插销;16、自锁钮;17、弹黃;18、支脚骨架;19、支脚软体;20、灯头;21、电源;22、开关;23、多媒体模块;24、控制按键;25、防滑套;26、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揭示了一种腋拐,包括左右两个边管1,所述两个边管I的上端连接设有腋挎2,所述两个边管I的中间连接有握把8,所述两个边管I的下端连接有支脚3,所述边管I由上管4及下管5构成,所述腋挎2固设在所述上管4的最上端,所述握把设置在所述下管5的最上端。所述上管4设置于所述下管5内侧,所述上管4及下管5间经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可相对滑动,所述腋挎2及所述握把外部套设有防滑套25。上述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把8中部的锁钮锁块9,所述握把8内位于所述锁钮锁块9两侧与所述锁钮锁块9配合分别设有锁钮10,所述锁钮10外侧绕设有弹簧11,所述锁钮10外端连接有锁销12,所述锁销12贯穿所述上管4及下管5,与所述锁销12配合在所述上管4上纵向开设有复数个锁孔13。腋拐在使用中,将握把8中部的锁钮锁块9向下移动即处于解锁状态时,在锁钮锁块9两侧的锁钮10可以在使用者的外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力向握把8中间移动,此时上下管可以相对滑动,进而调节腋拐上部的长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当在适当位置释放锁钮10时,由于锁钮10外端设置锁销12,锁销12贯穿上管4及下管5并插入上管4的锁孔13内,此时上下管不能相对滑动,当将锁钮锁块9向上移动恢复到原来位置时,此时即使有外力作用,锁钮10也不能向中间移动,从而实现了调节机构的自锁。参见
图1至图3及图5所示,所述支脚3由内管6及外管7构成,所述内管6及外管7经支脚调节机构相对滑动。所述支脚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节机构壳体14,所述壳体14套设于所述外管7上,所述壳体14内部横向设有一插销15,所述插销15贯穿所述内管6及外管7,与所述插销15配合在所述内管6上纵向开设有复数个插孔26,所述壳体14内侧与所述外管7间设有与所述插销15配合的自锁钮16,所述自锁钮16与所述壳体14间设有弹簧17。支脚3底端位于所述内管6内侧设有支脚骨架18,所述支脚骨架18外端及所述内管6的外侧设有支脚软体19。当调节支脚高度时,自锁钮16在壳体14内克服弹簧力向上移动到适当位置时,此时插销15可以向支脚外部移出,当插销15移动直至脱离内管6后,内管6与外管7此时可相对滑动,调节支脚高度直至合适位置,再插入插销15,自锁钮16在弹簧17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恢复锁定状态,完成对支脚高度的调节,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腋挎2 —端设有灯头20,与所述灯头20连接在所述腋挎2内设有电源21,所述灯头20与电源21间还连接有一开关22。所述腋挎2内部设有一多媒体模块23,与所述多媒体模块23配合在所述腋挎2外部设有控制按键24。在夜晚或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时,使用者通过打开腋挎2上的开关22,使得灯头20通电发亮,可有效的进行照明;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操作腋挎2上的控制按键24,使用多媒体模块23进行广播、音乐等多媒体的播放。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 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腋拐,包括左右两个边管(I),所述两个边管(I)的上端连接设有腋挎(2),所述两个边管(I)的中间连接有握把(8),所述两个边管(I)的下端连接有支脚(3),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管(I)由上管(4)及下管(5)构成,所述腋挎(2)固定在所述上管(4)的最上端,所述握把(8)固定在所述下管(5)的最上端,所述上管(4)设置于所述下管(5)内侧,所述上管(4)及下管(5)经一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可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把(8)中部的锁钮锁块(9),所述握把(8)内位于所述锁钮锁块(9)两侧与所述锁钮锁块(9)配合分别设有锁钮(10),所述锁钮(10)外侧绕设有弹簧(11),所述锁钮(10)外端连接有锁销(12),所述锁销(12)贯穿所述上管(4)及下管(5),与所述锁销(12)配合在所述上管(4)上纵向开设有复数个锁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种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由内管(6)及外管(7)构成,所述内管(6)及外管(7)经一支脚调节机构相对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节机构壳体(14),所述壳体(14)套设于所述外管(7)上,所述壳体(14)内部横向设有一插销(15),所述插销(15)贯穿所述内管(6)及外管(7),与所述插销(15)配合在所述内管(6)上纵向开设有复数个插孔(26),所述壳体(14)内侧与所述外管(7)间设有与所述插销(15)配合的自锁钮(16),所述自锁钮(16)与所述壳体(14)间设有弹簧(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底端位于所述内管(6)内侧设有支脚骨架(18),所述支脚骨架(18)外端及所述内管(6)的外侧设有支脚软体(1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种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挎(2)—端设有灯头(20),与所述灯头(20)连接在所述腋挎⑵内设有电源(21),所述灯头(20)与电源(21)间还连接有一开关(2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种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挎(2)内部设有一多媒体模块(23),与所述多媒体模块(23)配合在所述腋挎(2)外部设有控制按键(2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种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挎(2)及所述握把外部套设有防滑套(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腋拐,包括左右两个边管,所述两个边管的上端连接设有腋挎,所述两个边管的中间连接有握把,所述两个边管的下端连接有支脚,所述边管由上管及下管构成,所述腋挎固定在所述上管的最上端,所述握把固定在所述下管的最上端,所述上管设置于所述下管内侧,所述上管及下管经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可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腋挎位置调节机构及支脚调节机构,可方便地调节腋挎及支脚的位置高度,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文档编号A61H3/02GK202892347SQ2012205936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刘孟军 申请人:苏州瑞琪丹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