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疮疡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514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疮疡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疮疡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一般可分为疮疡兴杂症两大类,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疬等。中医理论认为,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伤口较浅、感染也较轻时,成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郁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时,成为“疮”。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两大类。外邪引起的疮疡,以“热毒”、“火毒”最为多见,风寒暑湿等引起的疮疡,有的在初起阶段,并不都具有热毒、火毒的红热现象,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病至中期,才能显现。这类疮疡一般都具有阳证疮疡的特点,因为疮疡发生之后,病理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疮疡的最终表现,大多为热毒、火毒之象。内伤引起的疮疡,大多因虚致病,且多属于慢性,如肾虚络空,易为风寒痰浊侵袭而成流痰;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而成瘰疬这类疮疡的 初、中期多具有阴证疮疡的特点。此外,由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而引起疮疡,虽然有时正气尚未虚衰,但较之单为外邪引起者多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疖、有头疽等。故疮疡的发生,普遍认为从外感受者轻,脏腑蕴毒从内而发者重。无论那一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疮疡,均能导致局部和全身一系列病理反应。人体气血,周流一身,循环不息。当上述各种致病因素侵人人体后,就会破坏这种生理功能,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如人体抗病能力低下,以及病邪不能及时控制,则进一步形成热胜肉腐,肉腐为脓,从而导致脓肿的形成。在内脏的结块、疼痛、化脓,同样是由于脏腑气血凝滞,经络阻塞的结果。疮疡毒邪炽盛时,也可破坏人体防御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也可影响或侵人内脏,引起一系列的内在病理反应。轻则出现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症;重则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甚或危及生命O目前临床在治疗疮疡时,西医通常采用凡士林和雷夫诺尔纱条进行引流,同时合用大量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杀菌消毒。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治疗效果不理想、伤口愈合慢、毒副作用大,且长期大量使用易产生抗药性。临床上采用各种熟知中西药或其合剂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类对皮肤乃至全身会产生副作用,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得不偿失。临床上也不乏依然用某些中药医治各种皮肤病,但效果也不尽理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解毒疗疮、敛疮生肌,达到标本兼治的中药疮疡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疮疡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血竭5-30份、黄柏5-30份、全虫5-30份、蜈蚣1-20份、蜂蜡1-15份、章丹3-20份和麻油100-600份。所述疮疡膏中原料药及其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血竭5-20份、黄柏5-20份、全虫5-20份、蜈蚣1-15份、蜂蜡1-10份、章丹3-12份和麻油100-400份。所述疮疡膏中原料药及其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血竭16-29份、黄柏12-26份、全虫14-28份、蜈蚣7-18份、蜂蜡8-15份、章丹6_14份和麻油220-570份。

所述疮疡膏中原料药及其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血竭7-23份、黄柏8-24份、全虫11-26份、蜈蚣5-16份、蜂蜡5-13份、章丹5_13份和麻油180-480份。所述疮疡膏中原料药及其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血竭10份、黄柏10份、全虫10份、蜈蚣5份、蜂蜡3份、章丹8份和麻油200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疮疡膏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血竭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20-20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血竭细粉备用,将全虫和蜈蚣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20-20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混合细粉备用;
b、将麻油置于锅中,待麻油熬开后将黄柏放入锅中,黄柏炸枯、过滤去除药渣;
C、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细粉以及章丹、蜂蜡放入麻油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将麻油加热至滴水成珠后,搅拌降温至25-65°C时,加入步骤a得到的血竭细粉,搅拌3_6小时后冷却,得到膏剂。使用时,将膏剂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或直接涂抹于患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疮疡膏无毒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好,对于较轻患者3天即可治愈,较重者4周左右即可治愈,适用范围广,能够用于治疗下肢溃疡、疖痈、丹毒等多种疮疡病症。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疮疡膏组方的原则是以活血排脓、敛疮生肌为主,兼顾除燥湿、解毒疗疮、活血化瘀、疏通血脉、止血定痛。其组分配伍,使其药性相互协同,诸药合用共达腠理,善行经络,辛温善散、祛风胜湿,温散解托,具有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之功效。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分的药理及药性:
血竭:味甘、咸,性平,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之功效。临床上单用或配伍乳香、末药等外用,有敛疮生肌之功,可用治疮疡久溃不敛之症。其化学成分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 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缩短血浆在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抗炎,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外痔、慢性结肠炎。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轻者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di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但浓度达1%时呈现抑菌作用。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H37Rv)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黄柏提取物的盐酸结晶物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不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I倍)。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弱的作用。据报道,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成1:1黄柏液,用灌肠法可治疗菌痢,一般2-4天可痊愈。黄柏理疗液用直流电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抗真菌作用: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全虫:味辛,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主入肝经,性善走窜,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用治各种原因之惊风、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搜风通络止痛之效较强,用治偏正头痛,单味研末吞服即有效;配合天麻、蜈蚣、川芎、僵蚕等同用,则其效更佳。蜈蚣:味辛,性温;入肝经。用于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具有镇静熄风、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具有抗真菌的作用,蜈蚣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蜂蜡:味甘,微温,归脾、胃、大肠经。收涩,敛疮,生肌,止痛,调理。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常作为药赋型剂及油膏基质。章丹:辛,微寒。有毒。入脾、肝经。外用拔毒生肌;内服杀虫,截疟。用于疮疡多脓。主要外用于散剂及膏药中,能与植物油化合,为制膏药的基础剂,有较好的解毒收敛作用。麻油:性味归经:温,平,味香;归肝、胃、脾经。功能主治:润滑,隔离细菌,保护血管,吸热,消炎,止疼,是良好的药组分载体。也称“芝麻油”。芝麻,古时称为胡麻、油麻、巨胜、脂麻、乌麻、方茎,分为黑芝麻和白芝麻两种,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则以黑芝麻为良。芝麻是一种芬芳的补药,是良好的滋润补养强壮剂。中医学对芝麻的药用价值有较高的评价,称它是一味强壮剂,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养发等功效。芝麻根由消炎、止痒作用。治荨麻疹、瘙痒症,可取芝麻根数根,煎汤洗患处。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
实施例1皮肤刺激性试验
本实施例的疮疡膏包括以下原料药:10g血竭、10 g黄柏、10 g全虫、5 g蜈蚣、3 g蜂腊、8 g章丹和200 g麻油。疮疡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血竭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6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血竭细粉备用;
b、将全虫和蜈蚣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6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混合细粉备用;
c、将麻油置于锅中,待麻油熬开后将黄柏放入锅中,黄柏炸枯、过滤去除药渣;
d、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细粉以及章丹、蜂蜡放入麻油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将麻油加热至滴水成珠后,搅拌降温至45 °C时,加入步骤a得到的血竭细粉,搅拌4小时后冷却,得到膏剂。取家兔剃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疮疡膏进行诱导和激发接触试验,在24小时和48小时后观察试验家兔,均不见皮肤有红斑及水肿等现象,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结果表明,该膏剂对皮肤反应强度近于零,即无皮肤变态反应。对白鼠阴道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未见有刺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对滤过性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反应。毒性试验证明,该药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实验例2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本实施例的疮疡膏包括以下原料药:17g血竭、14g黄柏、15g全虫、10 g蜈蚣、9 g蜂蜡、14 g章丹和320 g麻油。疮疡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血竭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4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血竭细粉备用;
b、将全虫和蜈蚣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3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混合细粉备用;
C、将麻油置于锅中,待麻油熬开后将黄柏放入锅中,黄柏炸枯、过滤去除药渣;
d、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细粉以及章丹、蜂蜡放入麻油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将麻油加热至滴水成珠后,搅拌降温至35°C时,加入步骤a得到的血竭细粉,搅拌5小时后冷却,得到膏剂。(I)实验目的:检测本发明实施例膏剂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
(2)材料和方法:受试物名称:本发明疮疡膏,实验动物:壹级大耳白种家兔,4只,雌性,体重2.1-2.3kg/只;由滨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3)试验方法:
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免4只,于试验前24小时将其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毛面积左、右各约4cmX4cm。试验时取受试物直接涂抹于一侧去毛皮肤表面,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空白对照。封闭4小时后,去除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去残留受试物,于去除受试物后的1、24和48小时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并评分。(4)实验结果:实验动物皮肤未出现任何红斑,红肿,发炎现象。(5)小结: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判定,本发明膏剂对动物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
实施例3多次皮肤刺激试验
本实施例的疮疡膏包括以下原料药:16g血竭、16g黄柏、13g全虫、12 g蜈蚣、6 g蜂蜡、12 g章丹和270 g麻油。还提供了一种疮疡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血竭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3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血竭细粉备用;
b、将全虫和蜈蚣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8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混合细粉备用;
c、将麻油置于锅中,待麻油熬开后将黄柏放入锅中,黄柏炸枯、过滤去除药渣;
d、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细粉以及章丹、蜂蜡放入麻油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将麻油加热至滴水成珠后,搅拌降温至55°C时,加入步骤a得到的血竭细粉,搅拌4.5小时后冷却,得到膏剂。

(一)试验材料
1、试验动物饲养环境室温23°C ±2°C,相对湿度:60% -70%。2、试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动物级别:普通级;4只,雄性;平均体重2.5kg/只,由滨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二)试验方法
1、检验依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第
6.4条“多次皮肤刺激试验”。2、样品处理方法:用送检样品直接作为受试物。3、试验步骤:试验前24h,用儿童理发器去除动物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去除范围4cmX4cm。取受试物1.0g直接涂抹在动物一侧去毛皮肤上,涂抹面积为3cmX3cm,另一侧作为对照;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d。每次涂抹前剪毛、涂抹后清除残留受试物。Ih后观察结果,参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评分。(三)测试结果
所有动物在14天涂抹过程中,受试皮肤未出现红斑及水肿现象。受试动物多次皮肤刺激反应平均每天每只动物积分均值为“O”。
实施例4药效学试验
本实施例的疮疡膏包括以下原料药:25g血竭、22g黄柏、18g全虫、16 g蜈蚣、12 g蜂腊、18 g章丹和520g麻油。还提供了一种疮疡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血竭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7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血竭细粉备用;
b、将全虫和蜈蚣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7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混合细粉备用;
c、将麻油置于锅中,待麻油熬开后将黄柏放入锅中,黄柏炸枯、过滤去除药渣;
d、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细粉以及章丹、蜂蜡放入麻油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将麻油加热至滴水成珠后,搅拌降温至30°C时,加入步骤a得到的血竭细粉,搅拌3.5小时后冷却,得到膏剂。一、小鼠耳肿胀试验
(一)试验材料
1、受试物及药品:(1)供试品为本实施例制得的疮疡膏,为外用膏剂;(2)三黄膏,由福州屏山制药厂生产;(3 )赋形剂,作为空白对照。2、动物:选普通级体重18_24g的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雌雄各半,由山东大学生物实验动物室提供。(二)实验方法及结果:
用2%巴豆油0.05-0.1ml涂于小鼠左耳前后两面致炎。30min后,分别使用本实施例的疮疡膏、三黄膏和赋形剂,均按0.1g/只耳朵涂药。4h后,小鼠颈椎脱臼处死,擦去耳上药物,用6min的打孔器取下左右两耳相同部位的耳片称重,计算各组肿胀度、肿胀率及肿胀抑制率,并进行统计检测,结果如表I所示。其中,肿胀度=左耳 重-右耳重;
肿胀率=(左耳重-右耳重)/右耳重;
抑制率=(空白组平均肿胀率-给药组平均肿胀率)/空白组肿胀率。表1:肿胀测试结果对照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疮疡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血竭5-30份、黄柏5-30份、全虫5-30份、蜈蚣1-20份、蜂蜡1-15份、章丹3-20份和麻油100-6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疮疡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为:血竭5-20份、黄柏5-20份、全虫5-20份、蜈蚣1-15份、蜂蜡1-10份、章丹3-12份和麻油100-4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疮疡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为:血竭16-29份、黄柏12-26份、全虫14-28份、蜈蚣7_18份、蜂蜡8_15份、章丹6_14份和麻油220-570 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疮疡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为:血竭7-23份、黄柏8-24份、全虫11-26份、蜈蚣5-16份、蜂蜡5-13份、章丹5-13份和麻油180-480 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疮疡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血竭10份、黄柏10份、全虫10份、蜈蚣5份、蜂蜡3份、章丹8份和麻油200份。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疮瘍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血竭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20-20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血竭细粉备用; b、将全虫和蜈蚣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20-200目筛,使能够过筛量达到50%以上,得到混合细粉备用; c、将麻油置于锅中,待麻油熬开后将黄柏放入锅中,黄柏炸枯、过滤去除药渣; d、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细粉以及章丹、蜂蜡放入麻油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将麻油加热至滴水成珠后,搅拌降温至25-65°C时,加入步骤a得到的血竭细粉,搅拌3_6小时后冷却,得到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疮疡膏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疮疡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血竭10份、黄柏10份、全虫10份、蜈蚣5份、蜂蜡3份、章丹8份和麻油200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血竭投入粉碎机粉碎,得到血竭细粉备用;b、将全虫和蜈蚣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得到混合细粉备用;c、将麻油置于锅中,待麻油熬开后将黄柏放入锅中,黄柏炸枯、过滤去除药渣;d、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细粉以及章丹、蜂蜡放入麻油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得到膏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疮疡膏无毒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好,适用范围广,能够用于治疗下肢溃疡、疖痈、丹毒等多种疮疡病症。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3083503SQ20131003542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周春英, 黄凤, 宿宏 申请人:周春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