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术并发症的加减桃核承气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516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手术并发症的加减桃核承气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术并发症的加减桃核承气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重大疾病和外伤的重要手段,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经常发生手术后并发症,如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尿潴留、术后腹腔感染、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应激性溃疡、术后出血、血栓、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术后高热、术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术后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目前,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仍以西药为主,造成对人体肝脏、肾脏损害严重、功能退化、体质下降,病原抗药性增强等危害,已成为制约和危害人们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寻找新来源、高活性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生物中药,是治疗和抑制各类手术后并发症的必然趋势。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 献CN102488865A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术后刀口快速愈合的中药,包括附地菜、忍冬藤、沙生风毛菊、红果楠、沙拐枣、炮山甲、桃仁、郁金、木香、陈皮、炒麦芽、厚朴、白术和当归,其具有使伤口快速愈合、减小疼痛、预防感染的功效。但该组合物配方复杂,适用范围小,仅对手术并发症中的刀口疼痛、感染、愈合延迟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用于手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复杂、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一种配方简单、适用于大部分常见手术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制附子3-15份,炮姜4-20份,桃仁3-15份,大黄3-15份,桂枝5_15份,炙甘草5_15份,芒硝2_8份。本发明优选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制附子6-12份,炮姜8-16份,桃仁6_12份,大黄6-12份,桂枝8-12份,炙甘草8-12份,芒硝4_6份。本发明最佳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制附子9份,炮姜12份,桃仁9份,大黄9份,桂枝10份,炙甘草10份,芒硝5份。所述大黄为酒制大黄,所述桃仁为去皮尖的桃仁。所述中药组合物被制成任何一种口服剂型。所述中药组合物被制成口服液、冲剂或胶囊。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和芒硝,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和炙甘草加水煎煮后滤出药汁;b)将芒硝加入步骤a)得到的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
所述步骤a)中加水煎煮至溶液体积减少一半时滤出药汁。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手术后并发症药物中的用途。制附子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肾、脾经,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炮姜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温中散寒、温经止血之功效;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具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之功效;大黄性寒,味苦,归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具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之功效;桂枝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心、肺经,具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之功效;炙甘草性平,味甘,归脾、胃、肺经,具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之功效;芒硝性寒,味咸、苦,归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具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
以上七味药配合应用,共奏抗氧化、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止血、消炎、宣肺祛淤、养血润肠、导滞通便之功效,对手术后并发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具体包括: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尿潴留、术后腹腔感染、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应激性溃疡、术后出血、血栓、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术后高热、术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术后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禁忌症:术后大出血。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本发明选用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和芒硝为原料,共奏抗氧化、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止血、消炎、宣肺祛淤、养血润肠、导滞通便之功效,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尿潴留、术后腹腔感染、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应激性溃疡、术后出血、血栓、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术后高热、术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术后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手术后并发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该配方简单,原料药廉价易得,对大部分常见手术后并发症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手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复杂、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称取制附子3g,炮姜4g、桃仁3g,大黄3g,桂枝5g,炎甘草5g,芒硝2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和炙甘草加水1000ml,煎煮至6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施例2称取制附子15g,炮姜20g、桃仁15g,大黄5g,桂枝15g,炎甘草15g,芒硝8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和炙甘草加水2500ml,煎煮至13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施例3称取制附子9g,炮姜12g、桃仁9g,大黄9g,桂枝IOg,炎甘草IOg,芒硝5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和炙甘草加水1400ml,煎煮至6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施例4
称取制附子9g,炮姜12g、桃仁(去皮尖)9g,大黄(酒炙)9g,桂枝10g,炙甘草10g,芒硝5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去皮尖)、大黄(酒炙)、桂枝和炙甘草加水1400ml,煎煮至6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施例5
称取制附子6g,炮姜8g、桃仁(去皮尖)6g,大黄(酒炎)6g,桂枝8g,炎甘草8g,芒硝4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去皮尖)、大黄(酒炙)、桂枝和炙甘草加水1200ml,煎煮至6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施例6称取制附子12g,炮姜16g、桃仁12g,大黄12g,桂枝12g,炎甘草12g,芒硝6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和炙甘草加水1800ml,煎煮至9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施例7称取制附子12g,炮姜16g、桃仁(去皮尖)12g,大黄(酒炙)12g,桂枝12g,炙甘草12g,芒硝6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去皮尖)、大黄(酒炙)、桂枝和炙甘草加水1800ml,煎煮至9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施例8称取制附子10g,炮姜12g、桃仁(去皮尖)IOg,大黄(酒炙)10g,桂枝10g,炙甘草8g,芒硝5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去皮尖)、大黄(酒炙)、桂枝和炙甘草加水1500ml,煎煮至7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施例9称取制附子8g,炮姜10g、桃仁(去皮尖)8g,大黄(酒炎)8g,桂枝8g,炎甘草8g,芒硝5g,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去皮尖)、大黄(酒炙)、桂枝和炙甘草加水1400ml,煎煮至600ml,滤出药汁;将芒硝加入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实验例为了表明该中药组合物对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150例系统临床观察,其中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10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10例,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患者20例,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患者20例,应激性溃疡患者10例,术后出血、血栓、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0例,术后高热患者10例,术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患者10例,术后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10例,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例。在上述临床观察的过程中,并对上述患者进行记录其病史、病情、年龄及疗效的工作。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为:临床治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基本缓解。无效:症状轻度缓解。给药方法为:给患者口服实施例3制备的口服液200ml。疗程:五天为一疗程,每天服用三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仅使用一疗程该中药组合物,原有症状明显减轻。据统计,使用一疗程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尿潴留、术后高热、术后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达到100%的治愈率;术后腹腔感染、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应激性溃疡达到80%的治愈率,20%显效,无无效情况;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术后出血、血栓、DIC达到75%的治愈率,25%显效,无无效情况;术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达到90%的治愈率,10%显效,无无效情况;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达到70%的治愈率,20 显效,10 无效;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达到60 的治愈率,40 显效,无无效情况(见表I)。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制附子3-15份,炮姜4-20份,桃仁3-15份,大黄3-15份,桂枝5_15份,炙甘草5_15份,芒硝2_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制附子6-12份,炮姜8-16份,桃仁6-12份,大黄6_12份,桂枝8_12份,炙甘草8_12份,芒硝4_6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制附子9份,炮姜12份,桃仁9份,大黄9份,桂枝10份,炎甘草10份,芒硝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大黄为酒制大黄,所述桃仁为去皮尖的桃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被制成任何一种口服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被制成口服液、冲剂或胶囊。
7.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和芒硝,将制附子、炮姜、桃仁、大黄、桂枝和炙甘草加水煎煮后滤出药汁; b)将芒硝加入步骤a)得到的药汁中,再以文火煮沸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加水煎煮至溶液体积减少一半时滤出药汁。
9.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手术后并发症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术并发症的加减桃核承气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制附子3-15份,炮姜4-20份,桃仁3-15份,大黄3-15份,桂枝5-15份,炙甘草5-15份,芒硝2-8份。本发明配方简单,适用范围广,具有抗氧化、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止血、消炎、宣肺祛淤、养血润肠、导滞通便功效,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尿潴留、术后腹腔感染、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等手术后并发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103202999SQ20131003596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孔乐凯, 刘凤美, 季友山, 安增亮 申请人:孔乐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