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微波治疗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4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针灸微波治疗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灸微波治疗罐,涉及利用微波的医学用具【技术领域】。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真空泵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经功率放大电路单元与微波辐射器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气压监测单元、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和功率检测电路单元与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供电单元为除微波辐射器外的单元供电。所述治疗罐即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又具有微波针灸治疗功能,利用物理和微波治疗效应以及相互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简化治疗方案,有效克服治疗的负作用。
【专利说明】针灸微波治疗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微波的医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拔罐功能和微波治疗功能的医学用具。
【背景技术】[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化学药剂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我国传统的拔罐有拔火罐,其是利用酒精棉球燃烧后气体受热膨胀,立即加到人体治疗部位,当内部气体冷却后产生负压使局部组织充血,出现自身血溶现象,起到良性刺激作用,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从而反射作用到全身,恢复身体各部分正常功能,调整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经活血,消除疾病。但拔火罐稍有不慎或操作不熟练就导致烫伤病人皮肤。
[0003]此外,随着微波医疗的发展,利用微波的聚热效应照射人体病变部位,该处水分子随微波场而振动发热,加速血液循环及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对抑制细菌增长、消炎、消肿具有显著的疗效。微波的热效应穿透力强,有效率高,这是红外、短波、超短波的致热所无法比拟的,它的穿透力可通过脂肪层到肌肉层,因此利用微波能量可以活血、消炎、止痛。但是现有的医疗设备功能较为单一,治疗效果不好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灸微波治疗罐,即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又具有微波针灸治疗功能,利用物理和微波治疗效应以及相互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简化治疗方案,缩短治疗时间,有效克服治疗的负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灸微波治疗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控制及显示单元、真空泵、气压监测单元、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功率放大电路单元、微波辐射器、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功率检测电路单元和供电单元,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真空泵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经功率放大电路单元与微波辐射器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气压监测单元、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和功率检测电路单元与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供电单元为除微波辐射器外的单元供电;
在工作时,控制及显示单元控制真空泵将微波辐射器腔体内的空气排出,形成负压吸附在穴位处;控制及显示单元控制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产生调制脉冲和连续波,通过功率放大电路单元放大后输出给微波辐射器,将微波调制脉冲信号作用到人体穴位上;控制及显示单元通过检测功率检测电路单元、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和气压监测单元的信息,控制真空泵、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单元,调整工作状态使微波辐射器腔体内的气压和穴位处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供电单元为除微波辐射器外的单元供电。
[0006]优选的,调整工作状态使微波辐射器腔体内的负压在-35Kpa_20Kpa范围内,穴位表面温度在40° C-43° C范围内。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利用微波针灸疗效和真空泵自动排压形成负压的拔罐装置,对人体病变部位达到良好综合治疗效果,即具有治疗效果又具有理疗功能。治疗功能:具有止痛、消炎、灭菌的功能;理疗功能:能够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给不同程度的患者和保健者提供穴位微波针灸治疗和拔罐协同治疗加强对穴位的刺激,提供治疗和保健效果,并且使用者可以使用该装置可进行不同设置输出不同的功率等级和波形组合方式进行选择,以此根据病症、病情、身体条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其外形尺寸不大于现有的玻璃拔罐,即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又具有微波针灸治疗功能,利用物理和微波治疗效应以及相互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简化治疗方案,缩短治疗时间,有效克服治疗的负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其中:1、微波福射器腔体2、微波福射器3、微波福射器的内导体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2所示,一种针灸微波治疗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控制及显示单元、真空泵、气压监测单元、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功率放大电路单元、微波辐射器、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功率检测电路单元和供电单元。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真空泵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经功率放大电路单元与微波辐射器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气压监测单元、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和功率检测电路单元与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供电单元为除微波辐射器外的单元供电。
[0011]工作原理:将该治疗罐放到治疗穴位上,按动启动控制,控制及显示单元首先控制真空泵开始工作,将微波辐射器腔体内的空气排出使得该治疗罐与人体接触形成一个封闭的低压腔体,其功能如我们日常的冷拔罐。通过气压监测单元检测到当前密封的微波辐射器腔体内气压,使真空泵工作在负压-35Kpa-20 Kpa之内,当辐射器腔体内负压高于-20Kpa门限值时真空泵开始工作,当辐射器腔体内负压低于-35 Kpa门限值时停止真空泵工作,保证该发明装置的拔罐效果。随着气压的不断变化,微波辐射器上的内导体直接接触到穴位上的压力也在随着气压的变化而变化,产生机械按摩穴位的效果。
[0012]同时当辐射器腔体内负压低于-20 Kpa设置门限时,控制及显示单元控制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单元按照设定的功率大小和脉冲调制模式开始工作,并通过微波辐射器的内导体将微波脉冲调制信号作用到人体穴位上,并与微波辐射器的外墙体的内壁形成电磁场、高密度的分布区,微波脉冲能量形成微波能量针对穴位进行刺激,同时由于人体介电常数高,对微波产损耗大从而吸收微波的能量产生热量,对穴位产生灸的作用。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治疗穴位处的人体表面温度,并将当前温度反馈到控制及显示单元,当温度高于43° C时关闭功率放大电路单元输出,当温度降低到40° C时再打开功率放大电路单元继续工作,使该治疗罐工作在40° C-43° C之间,保障人体治疗时不会由于温度过高对身体产生伤害。
[0013]本发明是利用微波针灸疗效和真空泵自动排压形成负压的拔罐装置,对人体病变部位达到良好综合治疗效果,即具有治疗效果又具有理疗功能。治疗功能:具有止痛、消炎、灭菌的功能;理疗功能:能够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给不同程度的患者和保健者提供穴位微波针灸治疗和拔罐协同治疗加强对穴位的刺激,提供治疗和保健效果,并且使用者可以使用该装置可进行不同设置输出不同的功率等级和波形组合方式进行选择,以此根据病症、病情、身体条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其外形尺寸不大于现有的玻璃拔罐,即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又具有微波针灸治疗功能,利用物理和微波治疗效应以及相互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简化治疗方案,缩短治疗时间,有效克服治疗的负作用。
[0014]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灸微波治疗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控制及显示单元、真空泵、气压监测单元、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功率放大电路单元、微波辐射器、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功率检测电路单元和供电单元,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真空泵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经功率放大电路单元与微波辐射器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气压监测单元、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和功率检测电路单元与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供电单元为除微波辐射器外的单元供电; 在工作时,控制及显示单元控制真空泵将微波辐射器腔体内的空气排出,形成负压吸附在穴位处;控制及显示单元控制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产生调制脉冲和连续波,通过功率放大电路单元放大后输出给微波辐射器,将微波调制脉冲信号作用到人体穴位上;控制及显示单元通过检测功率检测电路单元、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和气压监测单元的信息,控制真空泵、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单元,调整工作状态使微波辐射器腔体内的气压和穴位处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供电单元为除微波辐射器外的单元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微波治疗罐,其特征在于:调整工作状态使微波辐射器腔体内的负压在-35kPa-20kPa范围内,穴位表面温度在40° C_43° C范围内。
【文档编号】A61M1/00GK103537011SQ20131050204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徐兆东, 张振龙 申请人:徐兆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