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引流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青光眼引流器,其专利设备由引流管(简称为管)和引流片(简称为膜片)组成,但其管和膜片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一存在,其管长度0-15mm,管内径1-1500um,外径3-3000um,膜片厚度0-3mm,膜片面积为0—500mm2,为有利于房水在膜片内侧面流动通畅,膜片内侧面上带有0-N个点状或线状凹槽,凹槽深和宽各为0—5mm。引流片外形为半圆形、椭圆形、扇形、三角形等适宜形状。因设备中采用的硅胶等材料不易直接刺入眼前房,所以在硅胶等材料内借助相应形状的辅助金属芯,金属芯上配有手柄,以辅助硅胶等软材料刺入眼前房内。设备所采用材料为医用硅胶、水凝胶或者金属类等其他人体可植入材料,设备体积小,外形设计符合人体眼部解剖原理,适合长期放置于结膜囊内任意位置。
【专利说明】青光眼引流器
【技术领域】
[0001]本专利是一种用于青光眼外引流术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青光眼外引流手术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小梁切除术;硅胶阀引流术,二者都有无法克服的缺陷:其一小梁切除术:术后日久会因滤过口愈合而使房水引流失败;其二硅胶阀引流术:硅胶阀上引流管过长(一般管长度为15 — 20 mm)容易暴露或堵塞,而且硅胶阀体积过大,需要放置在眼球赤道附近,结膜囊内可以放置的位置有限,手术失败率高,一旦引流失败再次手术机会几乎没有,另外,手术操作复杂,不易于普及。
[0003]本专利设备从以下多方面克服上述两种青光眼外引流手术缺陷,主要是体积较小,由一较短管道和膜片组成,较短管道不易阻塞,不易暴露;薄而小的膜片内面设计有O-N个点或线状凹槽,保障了有效地引流,部分膜片嵌在巩膜切口处,可以阻止巩膜隧道愈合,保障了引流效果的持久性。
[0004]本专利设备易于手术植入,由一次性巩膜穿刺刀经结膜刺入巩膜,仅在结膜上产生一个微小的线状瘢痕,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结膜瘢痕的产生,保证了结膜滤泡的功效性,;本专利设备仅将房水引流到角膜缘4-5_的位置,可选择重复手术的机会多,避免体积过大的硅胶阀可以选择放置的位置有限的缺点,从而青光眼外引流术变得更简便、更有效、更有利于在基层医院的普及,使更多的青光眼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发明内容】
[0005] 本专利一般情况是由管和两膜片组成,但是其引流管和引流片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一存在,所以其管长度0-15mm,管内径l_1500um,外径3_3000um,引流膜片厚度0_3mm,膜片面积为O — 500mm2,为有利于房水在膜片内侧面流动通畅,膜片内侧面上带有O-N个点或线状凹槽(两膜片夹层之间面为内侧面,接触人体面为外侧面),凹槽深和宽各为O—5mm。
[0006]据巩膜瓣形状本设备的引流片外形设计为:半圆形、椭圆形、扇形、三角形等其它适宜的形状。
[0007]因为本专利中采用的硅胶等材料不易直接刺入眼前房,所以在硅胶等材料内借助相应形状的辅助金属芯,金属芯上配有手柄,以辅助硅胶等软材料刺入眼前房内。
[0008]本专利所采用的材料为医用硅胶、水凝胶或者金属类等其他医用人体可植入材料,植入人体一般无不良反应。
[0009]本专利体积小,外形设计符合人体眼部解剖的原理,适合长期放置于结膜囊内任意位置。
[0010]【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图.1至图.2是:一般情况的引流设备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前视图,主要显示设备的引流管与引流片,以及他们的结合部位和方式,图2是立体图,显示引流片是两层夹在一起的。
[0011]【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设备由一次性巩膜穿刺刀经结膜刺入巩膜,沿着巩膜板层潜行接近角膜缘,然后将本专利设备的一部分借助相应形状的金属芯,刺入前房,将其大部分或者全部藏于巩膜瓣下,拔出辅助的金属芯,手术缝合结膜切口即可。
【权利要求】
1.本专利一般情况是由管和两膜片组成,但是其引流管和引流片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一存在,所以其管长度0-15mm,管内径l_1500um,外径3_3000um,引流膜片厚度0_3mm,膜片面积为O — 500mm2,为有利于房水在膜片内侧面流动通畅,膜片内侧面上带有O-N个点或线状凹槽(两膜片夹层之间面为内侧面,接触人体面为外侧面),凹槽深和宽各为O — 5mm。
2.其特点之二是根据巩膜瓣形状本专利设备的引流片外形设计为:半圆形、椭圆形、扇形、三角形等其它适宜的形状。
3.其特点之三是因为本专利设备中采用的硅胶等材料不易直接刺入眼前房,所以在硅胶等材料内借助相应形状的辅助金属芯,金属芯上配有手柄,以辅助硅胶等软材料刺入眼前房内。
4.其特点之四是本专利设备所采用的材料为医用硅胶、水凝胶或者金属类等其他医用人体植入材料,植入人体一般无不良反应。
5.其特点之五是本专利设备体积小,外形设计符合人体眼部解剖的原理,适合长期放置于结膜囊内 任意位置。
【文档编号】A61M1/00GK104042402SQ201310727244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孙宗信, 孙艺舒 申请人:孙宗信, 孙艺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