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在制备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83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青蒿在制备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蒿在制备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属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肠道疾病中,能改善胃肠病症状,且疗效持久,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治疗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恶心、呕吐及肚痛、拉肚子等疾病。
【专利说明】青蒿在制备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将青蒿在制备用于治疗人的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肠胃疾病的人数在1000万以上,肠胃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触目惊心。幽门螺杆菌通常寄居在人体胃的幽门部,是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的胃肠道疾病西医病名主要是指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中医以胃郁热证,指胃脘痛闷胀为主证,次证为纳食不振、嗳气、泛酸嘈杂等。当前国内外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上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西医推荐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用药复杂,价格昂贵,有悖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可引起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多。同时,高昂的治疗费用也是发展中国家及贫困地区群众难以接受。青蒿是一味中药,属菊科植物黄花蒿。味甘微辛,气寒,无毒。在传统中药中多用于治疗内热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口渴难耐,虚脱休克、阴虚火旺引起的暑邪发热、阴虚发热、疟疾寒热,还用于治疗脱发,白发,视物模糊,黄疸及郁火不舒之症;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青蒿在制备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即将青蒿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直接作为单味药或是与其它组成物混合作为制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上胃肠道疾病的药。
[000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制成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与现有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青蒿单味药由青蒿全草熬制而成,具有良好的愈合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改善胃肠症状的“治养功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实青蒿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肠道疾病无毒副作用,疗效好,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大于90%,且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是传统中医药临床实践的新发现,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新的治疗方案。
[0005]2、青蒿资源丰富,易于种植及推广,有广阔的市场开发潜力,单味青蒿价廉,可减少高昂的治疗费用,减轻社会及患者经济负担,对进行长期、大规模人群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很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便于发展中国家及贫困地区群众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0006]实施例一
一、青蒿制成颗粒剂的配制方法
将青蒿粉碎风干、称重,按青蒿与水的重量比为1:4加水煮沸I小时?2小时,滤除药渣后获得青蒿汤剂,将汤剂隔水浓缩呈膏剂,加入等量辅剂干粉,混匀后烤干,再粉碎为小于或等于60目颗粒,分装密封成每袋含青蒿生药11.25g,制成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肠道疾病的颗粒剂。
[0007]二、临床试验部分
患者选择:根据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2010年全国消化系病最新诊治指南》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基础与临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I版)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标准。选取符合幽门螺杆菌感染上胃肠道疾病病人200例,其中慢性胃炎124例,胃溃疡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复合性溃疡10例,随机将患者分治疗组:慢性胃炎64例,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复合性溃疡5例;对照组:慢性胃炎60例,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5例;
试验方法:
治疗组:采用青蒿颗粒11.25g/袋/次,每日2次,餐前服,连服二周。
[0008]对照组: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克拉霉素分散片500mg和阿莫西林胶囊100mg,每天2次,餐前服,连服二周。
[0009]疗效评定标准:根据《2010年全国消化系病最新诊治指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标准:首选推荐非侵入性方法,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1)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2)基于胃窦、胃体两上部位取材的RUT均阴性;3)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组织切片染色镜检阴性。
[0010]治疗结果:
在实验组中,胃炎64例,给予青蒿颗粒治疗2周,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者60例,另4例测得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明显下降,所有病人均于停药后4周再行幽门螺杆菌复查,结果同前。胃溃疡患者15人经青蒿颗粒2周治疗后,复查结果14人转阴,停药后4周复查14人为阴性,仍有I人未完全转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人,经青蒿颗粒治疗2周后,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和停药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其中14人转阴,2人仍未完全转阴。复合性溃疡5人,治疗后,同样结束治疗时及停药后4周复查,转阴3人,2人仍为阳性。本实验组病人中服药后早期有15人出现打饱膈,肛门排气增多现象,但自感胃肠舒适,无不适表现,停药后消失,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0011]对照组中,胃炎60人,经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停药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52人,其余8人为阳性。胃溃疡17人,经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结果转阴为14人,3人仍为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人,经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停药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结果13人转阴,5人仍为阳性。复合性溃疡5人,经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后4周复查转阴3人,另2人仍为阳性。不良反应:对照组全部100人中,有51人认为均出现程度不一的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纳差等不良反应,治疗停止后不良反应可渐消。
[0012]分析研究实验的结果表明,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上胃肠道疾病,用青蒿颗粒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总根除率为91%,不良反应发生率甚微。用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的治疗,总根除率为8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者在总根除率上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在不良反应上结果差异显著(P< 0.05)。
[0013]实施例二
一、青蒿制成汤剂的配制方法
将青蒿粉碎风干、称重,按青蒿与水的重量比为1:4加水煮沸I?2小时,滤除药渣后获得青蒿汤剂,其量相当于100亳升含青蒿生药22.5克,即为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上胃肠道疾病的青蒿汤剂。
[0014]二、临床试验部分
患者选择:根据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2010年全国消化系病最新诊治指南》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基础与临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I版)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标准。选取符合幽门螺杆菌感染上胃肠道病人76例,其中慢性胃炎48例,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4例,随机将患者分治疗组:慢性胃炎24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对照组:慢性胃炎24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
试验方法:
治疗组:采用青蒿汤剂11.25克(100毫升),每日2次,餐前服,连服二周。
[0015]对照组: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克拉霉素分散片500mg和阿莫西林胶囊100mg,每天2次,餐前服,连服二周。
[0016]疗效评定标准:根据《2010年全国消化系病最新诊治指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标准:首选推荐非侵入性方法,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1) 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2)基于胃窦、胃体两上部位及取材的RUT均阴性;3)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组织切片染色镜检阴性。
[0017]治疗结果:
在实验组中,慢性胃炎24例,给予青蒿汤剂治疗2周,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者23例,另I例测得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明显下降,所有病人均于停药后4周再行幽门螺杆菌复查,结果同前。胃溃疡患者6人经青蒿汤剂2周治疗后,复查结果6人转阴,停药后4周复查,6人仍为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人,经青蒿汤剂治疗2周后,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和停药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其中5人转阴,I人仍未完全转阴。复合性溃疡2人,治疗后,同样结束治疗时及停药4周后复查,转阴I人,I人仍为阳性。本实验组病人中服药后早期有肛门排气增多现象,但自感胃肠舒适,无不适表现,停药后消失,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0018]对照组中,胃炎24人,经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停药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21人,其余4人为阳性。胃溃疡6人,经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结果转阴为5人,I人仍为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人,经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停药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结果5人转阴,I人仍为阳性。复合性溃疡2人,经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后4周复查转阴I人,另I人仍为阳性。不良反应:对照组全部38人中,有20人认为均出现程度不一的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纳差等不良反应,治疗停止后不良反应可渐消。
[0019]分析研究实验的结果表明,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肠道疾病,用青蒿汤剂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总根除率为92%,不良反应发生率甚微。用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的治疗,总根除率为8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者在总根除率上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在不良反应上结果差异显著(P< 0.05)。
【权利要求】
1.青蒿在制备用于治疗人的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36/282GK104510763SQ201310730363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唐桂益, 银春芬 申请人:唐桂益, 银春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