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王不留行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川楝子10~20份,鸡血藤10~20份,川芎10~20份,赤芍10~20份,防风10~20份,三七10~20份,白芷10~20份,红花10~20份,延胡索10~20份,荆芥10~20份,丹参10~20份,威灵仙10~20份,土鳖虫10~20份,地龙10~20份,刘寄奴10~20份。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直达病灶;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一方面改善局部微血管障碍,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达到组织修复;同时预防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外敷能够有效地改善循环,具有强而持久抗炎作用,能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肋间神经痛是指一根或几根肋间神经支配区的经常性疼痛。肋间神经共有12对,由胸髓发出后经前根和后根联合而组成。胸神经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前支位于肋间内、外侧肌之间叫做肋间神经,走行在肋间动脉的下面。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0003]临床上通常见到的是继发性肋间神经痛,而原发性肋间神经痛较少见。继发性肋间神经痛是由邻近器官和组织的病变引起,如胸腔器官的病变(胸膜炎、慢性肺部炎症、主动脉瘤等),脊柱和肋骨的损伤,老年性脊椎骨性关节炎,胸椎段脊柱的畸形,胸椎段脊髓肿瘤,特别是髓外瘤,常压迫神经根而有肋间神经痛的症状。还有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肋间神经炎,也可出现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主要为一个或几个肋间的经常性疼痛,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动作所激发,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著。有些病人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0004]另外,带状疱疹病毒性神经炎引起的肋间神经痛是指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背根神经节,在其神经支配区的皮肤上产生成群的水疱和丘疹,而以水疱为多见,按肋间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同时伴有一个或几个邻近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神经痛。发病时有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继而局部出现感觉过敏、烧灼感或程度不等的胸腹壁深部疼痛。继发性肋间神经痛的治疗须视病因而定。原发性肋间神经痛可按神经痛的一般疗法治疗,如各种止痛剂的使用、理疗等。当无效时可考虑肋间神经根部封闭。对于带状疱疹的皮肤损害可对外用保护干燥剂,如樟脑扑粉、炉甘石洗剂或龙胆紫溶液,5%雄黄酊外用亦有消炎止痛作用;适当使用维生素B1、B12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常有良好的效果。
[0005]咳嗽、喷嚏时可使肋间神经痛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著。有些病人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对于经常性疼痛,舒肋.消.肿膏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另外,带状疱疹病毒性神经炎引起的肋间神经痛是指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背根神经节,在其神经支配区的皮肤上产生成群的水疱和丘疹,而以水疱为多见,按肋间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同时伴有一个或几个邻近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神经痛。发病时有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继而局部出现感觉过敏、烧灼感或程度不等的胸腹壁深部疼痛。[0006]肋间神经痛急诊病人因发病急,发作时疼痛剧烈,就诊时均希望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但本病暂无理想的特效治疗。西药一般采取注射止疼剂,或激素治疗,缓解疼痛迅速,但持久性稳定性差,治标不治本。中药方剂随证加减,没有特定针对性,并且缓慢,见效慢,病患痛苦时间长,病患不易坚持。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本病急诊病人因发病急,发作时疼痛剧烈,就诊时均希望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但本病暂无理想的特效治疗。西药一般采取注射止疼剂,或激素治疗,缓解疼痛迅速,但持久性稳定性差,治标不治本。中药方剂随证加减,没有特定针对性,并且缓慢,见效慢,病患痛苦时间长,病患不易坚持;中药内服制剂和外用制剂的共同不足之处是,药效持续时间较短,针对性比较差,病患服从性差。
[0008]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王不留行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川楝子10~20份,鸡血藤10~20份,川弯10~20份,赤芍10~20份,防风10~20份,三七10~20份,白芷10~20份,红花10~20份,延胡索10~20份,荆芥10~20份,丹参10~20份,威灵仙10~20份,土鳖虫10~20份,地龙10~20份,刘寄奴10~20份。
[0009]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其所述外用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可以为:王不留行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0~15份,川楝子10~15份,鸡血藤10~15份,川芎10~15份,赤芍10~15份,防风10~15份,三七10~15份,白芷10~20份,红花10~20份,延胡索10~20份,荆芥10~20份,丹参10~20份,威灵仙10~20份,土鳖虫10~20份,地龙10~20份,刘寄奴10~20份。
[0010]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外用制剂,其所述外用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为:王不留行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川楝子10~20份,鸡血藤10~20份,川弯10~20份,赤芍10~20份,防风10~20份,三七10~20份,白芷10~15份,红花10~15份,延胡索10~15份,荆芥10~15份,丹参10~15份,威灵仙10~15份,土鳖虫10~15份,地龙10~15份,刘寄奴10~15份。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间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所述剂型为膏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0012]a、将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用蒸馏法蒸馏成结晶,粉碎备用,成为组分1,;
[0013]b、蒸馏的药渣和剩余原料放入乙醇中浸泡,热提取2次,成膏状,为组分2 ;
[0014]c、将上述两种提取物合并,浓缩成粉末加凡士林制成膏剂。
[0015]所述步骤a中,可以将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用蒸馏法蒸馏,得到结晶物,粉碎成细粉过100-120目筛,成组分I备用。
[0016]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上述蒸馏过的药渣混合其他剩余原料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
1.36的浸膏;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 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08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温度至60°C _70°C的浸膏,静置备用,成为组分2。
[0017]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组分I和组分2的浸膏合并,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然后取出,掺入凡士林成膏剂。
[00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间题,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的剂型为膏剂,制备方法还可以为:
[0019]a.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除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外放入麻油中浸泡;加热熬炼;
[0020]b.将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蒸馏法蒸馏成结晶;
[0021]c.将过筛的结晶放入熬炼好的药油中,成膏剂
[0022]所述步骤a中,可以按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除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外加入5-10倍重量份的麻油中浸泡7-10天;将麻油浸泡好的原料药加热提取,大火煮沸,麻油沸腾后火力减小,熬至原料药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出药渣,将药油继续熬炼,并不断搅拌,炼至滴水成珠;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蒸馏法蒸馏成结晶,并粉碎成细粉后过200-300目筛;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过筛的结晶细粉放入熬炼好的药油中,成膏剂却后倾入冷水中,浸泡5-10天,每日换水一次,去火毒,加适量凡士林成膏剂。
[0023]所述治疗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其所述外用药物剂型可以为:膏剂、喷雾剂、粉剂、散剂、软膏剂、纱布剂或贴膏剂。
[0024]对于肋间神经痛,西药目前没有明显针对性的用药,治疗上多以单纯注射止疼或激素止疼治疗。而中医在治疗此类病证的效果上是具有明显优势,本发明外用制剂,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直达病灶;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一方面改善局部微血管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达到组织修复;同时预防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外敷能够有效地改善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灌注量,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的目的。本发明中药配伍合理,具有强而持久抗炎作用,能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等发生反应,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后组织损伤的修复。其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治愈时间短,治愈后不易复发。能创造较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利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中医将肋间神经痛列为“胸肋骨痹”的范畴。认为该病的形成有内、外两大因素。内因为气血虚弱,营卫表里不和,阴阳失调、筋骨失养;外因则是偶尔胸肋部闪挫,风寒湿邪入侵,瘀滞筋骨,阻塞脉络,致气血运行不通所致。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不通则痛。肋间神经痛呈急性发病,可反复发作,时有发作性加剧。
[0026]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范畴。《灵枢?经脉篇》说:“肝、足厥阴之脉......属
肝,络胆,......布胁肋。” “胆、足少阳之脉,络肝,属胆,循胁里......其直者,从缺盆下
腋,循胸过季胁。”又《五邪篇》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邪气藏府病形篇》说:“有 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丁甘仁医案.脘胁痛)
黎右案说:“胁乃肝之分野,肝气入络,胁痛偏左......”都指出了胸胁部位是肝、胆所分布
之处,故胸胁部的疼痛与肝胆二经的功能失调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说明堕坠(括跌扑损伤则恶血积于胁下,大怒则怒气积于胁下是二种可以引起胁痛的原因。
[0027]《临症指南医案-胁痛门》汪案说:“痛在胁肋,游走不定......。”指出了胸胁痛两
侧均能发生,亦与现代所见的肋间神经痛一症相符。临床所见单纯的肋间神经痛,其病因主要不外肝气郁结、痰血停着,如负重逆气,或用力过猛(劳损刺激肋间神经、机械性的刺激、劳动后组织代谢产生酸性产物如乳酸等)等所引起的肋软骨与胸骨之间的动作失调所致。亦有并无前述病史,却由于肋软骨局部积劳日久,偶受轻微压力或咳嗽,因而引起该处伤损而突然发生本症。
[0028]在中医方面的治疗上,舒肋、消肿的膏剂对肋间神经痛的症状,可以进行很好的治疗。肋间神经痛又称肋间神经炎,实际上仅仅是一种症状的名称,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以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多见,原发性肋间神经痛较少见。
[0029]继发性肋间神经痛是由邻近器官和组织病变引起,如胸腔器官病变(胸膜炎、慢性肺部炎症、主动脉瘤等)、脊柱和肋骨的损伤、老年性脊椎骨性关节炎、胸椎段脊柱畸形、胸椎段脊髓肿瘤,常压迫神经根而出现症状,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肋间神经炎,也可出现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因局部确定固定压痛点困难,对有皮疹及局部皮肤感染者未使用该方法。对于肋间神经痛的治疗,中医使用外用药膏剂、针刺配合中药、穴位刺络拔罐、电针等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但从方便快捷方面看,西医可能更适合急诊病人。但不会治本。
[0030]红花性温,味辛。功能主治应用于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浙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红花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有抑制血栓形成、抗炎、止痛作用,具有消除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有“通利经脉”作用。
`[0031]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本经》载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别录》载其:"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是行气化瘀的良药
[0032]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纲目》载: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间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内凝血等作用,具有活血化痕之功效,并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利于肝细胞再生。
[0033]鸡血藤性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活血舒筋;养血调经,《本草纲目拾遗》载其能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外用是活血化淤的妇科良药。
[0034]王不留行别名王不留、麦蓝菜。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 (neck)Garcker的干燥种子,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主治月经不调,乳汁缺乏,难产,痈肿疔毒等症。《本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2.《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痿乳,妇人难产。
[0035]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经;胃经;心经;肺经;大肠经。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三七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二七、田二七、山漆、二七参等。因常在春冬两季米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三七“祛瘀生新”,现代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补血作用。经60C0- Y射线照射小鼠,PNS腹腔连续注射6天,对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脾结节中,粒、红二系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脾脏重量增加。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细胞减少,PNS也有促进恢复作用。在大鼠急性失血性贫血,三七注射液可显著促进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三七为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药,有确切的镇痛作用。对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光辐射甩尾法等多种疼痛模型有镇痛作用。镇痛有效成分为人参二醇皂苷。
[0036]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本草拾遗》:疗耳 聋,中风口噤,妇人血气,能发酒,理风冷,止大肠泄擗,疗诸疮令内消。
[0037]没药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寒性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口腔疼痛,咽喉疼痛,寒性咳嗽,湿性痰多,支气管扩张,湿疹脓疮,月经不调,小便不利。1.《注医典》生发固发,祛斑消痕,软坚除瘤,除癣愈创,固齿健龈,解毒等。治脱发毛细,黑斑伤痕,扁平疣,各种湿疹,牙龈糜烂,毒虫叮伤等。”2.《拜地依药书》防腐除臭等。治狐臭,阴部臭味等。”
[0038]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它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它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瘍,湿疫,外伤出血。
[0039]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0040]威灵仙其根及茎入药具有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之功效。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其新的用途不断的被发现,如治疗胆结石,跟骨骨刺、足跟痛、食管癌等。但用药中须注意的是,气血亏虚及孕妇慎服。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癣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
[0041]白芷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軒疵瘢。
[0042]延胡索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镇痛作用:延胡索粉有镇痛作用,其止痛效价约为阿片的I / 100 ;延胡索总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以乙素较强.各种剂型以醇制浸膏及粉剂作用强。《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
[0043]荆芥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顧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紐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0044]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体外抑菌试验:采用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防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二种霉菌(产黄青霉、杂色曲霉)等有抑菌作用,而对流感杆菌、伤寒杆菌、福氏及志贺氏痢疾杆菌无抑菌作用。《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 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0045]土鳘虫:土鳘虫是一味中药,为鳘爐科昆虫地鳘(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鳘(Steleophaga plancyi,即Boleny)的雌虫干燥体。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并且有溶栓机制。其性寒、味成,有毒,能入心肝脾三经,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适用于癌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等病症。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本品成寒入血,主入肝经,性善走窜,能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疗伤,为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筋伤,瘀血肿痛。可单用研末调敷,或研末黄酒冲服;临床常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等同用。
[0046]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地龙性寒味成。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洛。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
[0047]本发明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
[0048]按照所述份数将王不留行lOOOg、乳香lOOOg、没药1000g和三七1000g蒸馏成结晶,备用;取蒸馏后的药渣混合剩余原料川楝子lOOOg,鸡血藤lOOOg,川芎lOOOg,赤芍lOOOg,防风1000g,白芷lOOOg,红花lOOOg,延胡索lOOOg,荆芥lOOOg,丹参lOOOg,威灵仙1000g, 土鳖虫lOOOg,地龙lOOOg,刘寄奴1000g,加入5-10倍量的60-90 %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8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30分钟~45分钟,将浓缩液静置成浸膏状,药糊继续加热浓缩至浸膏状,静置备用,成为组分2 ;将蒸馏提取的组分I和乙醇提取的组分2混合,成膏剂,加适量凡士林成膏剂。
[0049]也可以用上述方法得到的药膏浸泡纱布,制成纱布剂,每晚或空闲包住病患处,慢慢按摩半个小时-1个小时。
[0050]本发明外用贴膏剂的制备方法:
[0051]按照所述份数将将王不留行1200g、乳香1200g、没药IlOOg和三七1200g蒸馏成结晶,备用备用;取蒸馏后的药渣混合剩余原料川楝子llOOg,鸡血藤1200g,川芎1300g,赤芍1200g,防风1300g,白芷1200g,红花1300g,延胡索1200g,荆芥1200g,丹参1300g,威灵仙1200g,土鳖虫1300g,地龙1300g,刘寄奴1200g,加入5_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_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成为组分I ;上述乙醇提取过的组份原料药材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 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08 ;减压至
0.03-0.08MPa,温度保持在60_8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温度至60°C _70°C的浸膏,成为组分2 ;将合并后组分I和组分2的膏状放入减压浓缩罐内,掺入粉碎的结晶粉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温度至60°C -70°C的膏状;压入无纺纱布,制成贴膏剂。
[0052]本发明外用膏剂制备方法还可以为:
[0053]按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原料川楝子1200g,鸡血藤1300g,川芎1300g,赤芍1200g,防风1300g,白芷1200g,红花1300g,延胡索1200g,荆芥1200g,丹参1300g,威灵仙1200g, 土鳖虫1300g,地龙1300g,刘寄奴1300g,加入5-10倍重量份的麻油中浸泡7-10天;将麻油浸泡好的原料药加热提取,大火`煮沸,麻油沸腾后火力减小,熬至原料药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出药渣,将药油继续熬炼,并不断搅拌,炼至滴水成珠;所述步骤b中,将王不留行1200g、乳香llOOg、没药1300g和三七1200g蒸馏法蒸馏成结晶,并粉碎成细粉后过200-300目筛;所述步骤c中,将过筛的结晶细粉放入熬炼好的药油中,成膏剂却后倾入冷水中,浸泡5-10天,每日换水一次,去火毒,加适量凡士林成膏剂。
[0054]毒性试验:
[0055]急性毒性实验资料
[0056]1、实验方法
[0057]将豚鼠背部脊柱两侧将脱毛剂均匀涂上,使去毛范围约40平方厘米。洗净脱毛剂归笼观察24小时,每组豚鼠分别涂本发明中药制剂外用喷雾剂0.2、0.4和0.8ml,分别含生药92mg、184mg和368mg),另一组涂溶媒0.8ml每日二次,连续一周,实验结束后,将豚鼠处死,心,肝,肾及脱毛皮肤做病理检验。
[0058]2、结果
[0059]上述三组用药豚鼠躯干脱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肿、充血、红斑、出血点及溃疡。用药组豚鼠毛发色泽、摄食、四肢活动等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给药组心、肝、肾及脱毛皮与对照字比较也无明显差异。
[0060]结果提示,本发明中药外用制剂无局部刺激作用,也未见全身毒性表现。表明本发明中药外用制剂使用安全。
[0061]长期毒性实验资料
[0062]1、实验方法
[0063]将豚鼠随机份成4组,每组15只。在豚鼠背部脊柱两侧将脱毛剂均匀涂上,使其脱毛范围约40平方厘米。洗净脱毛剂,观察24小时后每组豚鼠分别涂本发明外用喷雾剂
0.2,0.4和0.8ml,分别含生药92、184和368mg),另一组涂溶媒0.8ml每日二次,连续30天,观察豚鼠的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及病理学检查。
[0064]2、结果
[0065]上述三组用药豚鼠躯干去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肿、充血、红斑、出血点及溃疡。用药组与对照组动物毛发色泽、摄食、四肢活动等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检查,用药组与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各组心、肝、肾及局部皮肤均未见明显病变。提示,本发明中药制剂长期用药对局部皮肤及全身重要脏器均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实验安全。
[0066]本发明外用制剂抗菌试验
[0067]实验材料
[0068]1、受试动物:昆明种小鼠,18_22g,雌雄各半;9日龄鸡胚。2、细菌和病毒:细菌菌株均为临床分离株,共97株;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l株。3、培养基板:MH培养基;肺炎链球菌采用血培养基,即在MH`培养基中加入5%脱纤维羊血制成;流感嗜血杆菌采用巧克力
培养基。
[0069]2、体外抗菌试验
[0070]1、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0071](I)实验方法:受试药(本发明外用制剂)提取浸膏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下列浓度梯度,即 1600、800、400、200、100、50、25、12.5,6.25,3.13 (mg / ml),分别吸取 1.5ml 至无菌平皿中,再加入13.5ml恒温55°C水浴中的灭菌MH培养基,混匀后冷却备用。各药物平板中药物的最终浓度为 160、80、40、20、10、5、2.5、1.25、0.625、0.313(mg / ml)。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将培养8-12h的试验菌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所需浓度(一般为107CFU /ml),采用多点接种仪接至不同浓度的药物平板,接种量约为104~105CFU。试验菌于37°C恒温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并记录MIC值。
[0072](2)实验结果
[0073]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下表),药物对上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临床致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MIC50分别为10、20、20、2.5、40、20和IOmg /ml,MIC90 分别为 80、40、80、20、160、40 和 160mg / ml。
[0074]表1体外抗菌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王不留行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川楝子10~20份,鸡血藤10~20份,川弯10~20份,赤芍10~20份,防风10~20份,三七10~20份,白芷10~20份,红花10~20份,延胡索10~20份,荆芥10~20份,丹参10~20份,威灵仙10~20份,土鳖虫10~20份,地龙10~20份,刘寄奴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王不留行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0~15份,川楝子10~15份,鸡血藤10~15份,川弯10~15份,赤芍10~15份,防风10~15份,三七10~15份,白芷10~20份,红花10~20份,延胡索10~20份,荆芥10~20份,丹参10~20份,威灵仙10~20份,土鳖虫10~20份,地龙10~20份,刘寄奴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王不留行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川楝子10~20份,鸡血藤10~20份,川弯10~20份,赤芍10~20份,防风10~20份,三七10~20份,白芷10~15份,红花10~15份,延胡索10~15份,荆芥10~15份,丹参10~15份,威灵仙10~15份,土鳖虫10~15份,地龙10~15份,刘寄奴10~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为膏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a、将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用蒸馏法蒸馏成结晶,粉碎备用,成为组分I; b、蒸馏的药渣和剩余原料放入乙醇中浸泡,热提取2次,成膏状,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提取物合并,浓缩成粉末加凡士林制成膏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用蒸馏法蒸馏,得到结晶物,粉碎成细粉过100-120目筛,成组分I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上述蒸馏过的药渣混合其他剩余原料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36的浸膏;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 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08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温度至60°C _70°C的浸膏,静置备用,成为组分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组分I和组分2的浸膏合并,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然后取出,掺入凡士林成膏剂。
8.—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 的剂型为膏剂,制备方法还可以为: a.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除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外放入麻油中浸泡;加热熬炼;b.将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蒸馏法蒸馏成结晶; C.将过筛的结晶放入熬炼好的药油中,成膏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的剂型为膏剂的制备方法还可以为下步骤: 所述步骤a中,按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除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外加入5-10倍重量份的麻油中浸泡7-10天;将麻油浸泡好的原料药加热提取,大火煮沸,麻油沸腾后火力减小,熬至原料药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出药渣,将药油继续熬炼,并不断搅拌,炼至滴水成珠;所述步骤b中,将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和三七蒸馏法蒸馏成结晶,并粉碎成细粉后过200-300目筛;所述步骤c中,将过筛的结晶细粉放入熬炼好的药油中,成膏剂却后倾入冷水中,浸泡5-10天,每日换水一次,去火毒,加适量凡士林成膏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剂型为:膏剂、喷雾剂、粉剂、散剂、`软膏剂、纱布剂或贴膏剂。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751309SQ201310750096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