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17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材料领域,涉及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
背景技术
创伤、严重腹腔感染、腹腔间隙综合征和其他腹部急症等可能导致腹腔开放。肠瘘的形成是开放腹腔最严重的并发症,此类瘘由于缺乏周围软组织,自愈可能性低,称为肠空气瘘。25%的腹腔开放病人可出现肠空气瘘,致死率高达42%。合并肠空气瘘的腹腔开放病人创面受到持续外流肠液的腐蚀及感染,大多还伴有水电解质失衡。目前肠空气瘘的治疗仍以确定性手术为主。在等待确定性手术的这个阶段,需要控制漏出肠液对开放创面的腐蚀及感染,保护创面,及早恢复肠内营养等。目前,采用生物敷料、负压冲洗引流、纤维蛋白胶封闭等手段,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由堵片卷成筒状,筒状侧壁设有将堵片固定成筒状的可拆卸的拉线。
·[0007]其中,所述的堵片由硅胶底片、硅胶底片内层的具弹性作用的网片组成。所述的娃胶底片为圆型或近圆形,厚度为0.1mm。所述的具弹性作用的网片位于硅胶底片中部,其大小与硅胶底片相等或小于硅胶底片,材质为聚丙烯,以增强堵片的抗张强度。所述的堵片卷的长度为4-6cm,必须超过瘘口直径的3-5cm,卷曲后能顺瘘口放入肠腔,筒状的直径为0.8^1.2cm。所述的拉线的根数为两根,根据瘘口的直径,缝穿堵片,缠绕堵片成卷状,用于吊置固定。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肠空气瘘患者提供另外一种价廉物美的治疗用品。根据瘘口大小及肠管走形,将本实用新型堵片卷放置于患者肠腔内,堵片卷展开后堵片紧贴于肠腔内壁,从而起到封堵瘘口、恢复肠道连续性的目的,类似于“腔内隔绝”技术。本实用新型堵片卷放置成功后,肠空气瘘口将无肠液流出,腹腔开放创面无污染,可使片堵一直持续到确定性手术(腹壁重建+肠瘘切除消化道重建)时取出,为患者通过自身消化吸收增强体质提供了保障,可为患者节省大量的治疗费用,减轻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图1堵片3结构示意图。[0015]其中,I为硅胶底片,2为具弹性作用的网片,3为堵片。图2堵片卷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3为堵片,4为拉线,5为堵片卷,L为堵片卷的长度,d为筒状堵片卷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种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5,长度L为6cm,筒状的直径d为1.0cm。由堵片3卷成筒状,筒状侧壁设有将堵片3固定成筒状的可拆卸的拉线4。堵片3由圆形、厚度为
0.1mm的硅胶底片1、和位于硅胶底片内层中心的具弹性作用的网片2组成,卷成筒状后弹性作用的网片2位于内层,硅胶底片I位于外层。拉线4的根数为两根,根据瘘口的直径,缝穿堵片,缠绕堵片成卷筒状,用于吊置固定。它与堵片的连接是可拆卸的,当将堵片卷5放置入肠道中恰当位置后,只需抽出拉线4即可使堵片卷5打开堵片展开后紧贴于肠腔内壁,从而起到封堵瘘口、恢复肠道连续性的目的。
权利要求1.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其特征在于由堵片(3)卷成筒状,筒状侧壁设有将堵片(3)固定成筒状的可拆卸的拉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片(3)由硅胶底片(I)、硅胶底片内层的具弹性作用的网片(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底片(O为圆型或近圆形,厚度为0.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 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弹性作用的网片(2)位于硅胶底片(I)中部,其大小与硅胶底片(I)相等或小于硅胶底片(1),材质为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片卷的长度为4-6cm,筒状的直径为0.8^1.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线(4)的根数为两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用于肠空气瘘封堵的堵片卷,由堵片卷成筒状,筒状侧壁设有将堵片固定成筒状的可拆卸的拉线。本实用新型为肠空气瘘患者提供另外一种价廉物美的治疗用品。根据瘘口大小及肠管走形,将本实用新型堵片卷放置于患者肠腔内,堵片卷展开后堵片紧贴于肠腔内壁,从而起到封堵瘘口、恢复肠道连续性的目的,类似于“腔内隔绝”技术。本实用新型堵片卷放置成功后,肠空气瘘口将无肠液流出,腹腔开放创面无污染,可使片堵一直持续到确定性手术时取出,为患者通过自身消化吸收增强体质提供了保障,可为患者节省大量的治疗费用,减轻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B17/03GK203042342SQ2013200681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黎介寿, 任建安, 赵允召, 王革非, 吴秀文, 顾国胜, 陈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