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曲度牵引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颈椎曲度牵引器,包括有立柱、可调节立柱和座椅,所述立柱固定在座椅的后部,所述可调节立柱插装在立柱中。还包括有转动机构、颈托机构和牵引机构三部份,所述转动机构由支撑轴、转动支架和牵引臂构成;所述支撑轴中部与可调节立柱顶端相连,一对转动支架分别铰接在支撑轴两端,一对牵引臂分别向前后方向水平垂直固定在转动支架上;通过本技术方案,利用主动的机械作用力,牵引臂沿受力方向向后转动,并沿颈椎曲度方向双牵引绳同时拉动枕颌吊带套,对颈椎进行曲度牵引;大大提高了牵引工作的稳定性,牵引方法科学,牵引方位精确,牵引方向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牵引力量的大小,可根据患者的要求进行调节,安全可靠、真正适应颈椎病的治疗和保健要求。
【专利说明】颈椎曲度牵引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颈椎曲度牵引器。
【背景技术】
[0002]颈椎病主要是颈部外伤、不良姿势、慢性劳损、睡觉枕头高,姿势单一,以及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颈椎的病变都是颈椎骨骼的排列改变,颈椎原有的生理曲度发生了变化。
[0003]传统的垂直牵引疗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实际的临床运用发现,这些作用并不明显。许多颈椎病患者在牵引后,特别是长时间牵引后,颈椎病的症状不但未能减轻,反而加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悬吊式颌颈颈椎牵引椅均为垂直吊式牵引,其牵引力在拉直颈椎生理曲度的同时又有挤压椎间盘前部的作用,该作用促使髓核向后移动,并避免椎管内负压的产生,直线牵引使颈椎后方软组织伸展过大,牵引力稍大或时间稍长均可造成颈颊肌的损伤和不适。
[0004]最新的研究观点认为:颈椎病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促使颈椎恢复原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目前市场上治疗颈椎病的各类牵引设备都是垂直向上牵引的,具有两大弊端,一是靠一根钢丝绳垂直牵引很不稳定,容易对颈椎造成新的伤害;二是垂直牵引与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的治疗目标相违背,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病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颈椎曲度牵引器,通过本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垂直牵引的弊端,发挥了传统牵引想要达到而未能达到的作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颈椎曲度牵引器,包括有立柱、可调节立柱和座椅,所述立柱固定在座椅的后部,所述可调节立柱插装在立柱中,还包括有转动机构、颈托机构和牵引机构三部份,所述转动机构由支撑轴、转动支架和牵引臂构成,所述支撑轴中部与可调节立柱顶端相连,一对转动支架分别铰接在支撑轴两端,一对牵引臂分别向前后方向水平垂直固定在转动支架上。
[0007]所述颈托机构由可调节颈托架和颈托构成,所述可调节颈托架设置在支撑轴下方的可调节立柱上,所述颈托置于可调节颈托架的前端上,颈托经可调节颈托架和可调节立柱实现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调节。
[0008]所述牵引机构由枕颌吊带套、牵引绳、牵引装置构成,所述枕颌吊带套两侧分别与牵引绳相连接,所述牵引绳经牵引臂与牵引装置相连接。
[0009]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座椅底部,所述牵引臂的前后两端上设置有滑轮,牵引绳经滑轮与牵引装置相连。
[0010]所述牵引臂由前牵引臂和后牵引臂构成,所述前牵引臂的长度小于后牵引臂的长度。[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颈椎曲度牵引器,通过本技术方案,利用主动的机械作用力,牵引臂沿受力方向向后转动,并沿颈椎曲度方向双牵引绳同时拉动枕颌吊带套,对颈椎进行曲度牵引,大大提高了牵引工作的稳定性,牵引方法科学,牵引方位精确,牵引方向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牵引力量的大小,可根据患者的要求进行调节,安全可靠、真正适应颈椎病的治疗和保健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可调节立柱、2枕颌吊带套、3牵引绳、4座椅、5牵引装置、6支撑轴、7转动支架、8牵引臂、9可调节颈托架、10立柱、11颈托、12前牵引臂、13后牵引臂、14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颈椎曲度牵引器,包括有立柱10、可调节立柱I和座椅4,所述立柱10固定在座椅4的后部,所述可调节立柱I插装在立柱10中,还包括有转动机构、颈托机构和牵引机构三部份,所述转动机构由支撑轴6、转动支架7和牵引臂8构成,所述支撑轴6中部与可调节立柱I相连,一对转动支架7分别铰接在支撑轴6两端,一对牵引臂8分别向前后方向水平垂直固定在转动支架7上。
[0017]所述颈托机构由可调节颈托架9和颈托11构成,所述可调节颈托架9设置在支撑轴6下方的可调节立柱I上,所述颈托11置于可调节颈托架9的前端上,颈托11经可调节颈托架9和可调节立柱I实现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调节。
[0018]所述牵引机构由枕颌吊带套2、牵引绳3、牵引装置5构成,所述枕颌吊带套2两侧分别与牵引绳3相连接,所述牵引绳3经牵引臂8与牵引装置5相连接。
[0019]所述牵弓I装置5设置在座椅4底部,所述牵弓I臂8的前后两端上设置有滑轮14,牵引绳3经滑轮14与牵引装置5相连。
[0020]所述牵引臂8由前牵引臂12和后牵引臂13构成,所述前牵引臂12的长度小于后牵引臂13的长度。
[0021]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患者首先根据身体的条件升降调整立柱10上的可调节立柱I的高度,使位于可调节立柱I上的颈托11抵压在患者颈椎处,将枕颌吊带套2套住头部,牵引装置5工作,牵引绳3带动枕颌吊带套2开始向上方位移,随着逐渐拉紧,转动支架7带动牵引臂8 —同开始向后转动,促使枕颌吊带套2向颈椎曲度方向进行牵引。
[0022]颈椎曲度牵引器是利用主动的机械作用力作为牵引装置5的动力,牵引装置5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手动绞盘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023]通过本技术方案,对颈椎进行曲度牵引,能够均匀增宽椎间隙、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及其正常生理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剥离、松解粘连组织,消除炎症;可以牵开嵌顿的关节囊,以促进椎体滑脱和钩椎关节错位的整复;改善其血液供应,有助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患部椎间隙被逐渐牵开,降低了椎间盘内压,既可恢复向周围膨胀的纤维环,又可吸纳微小突出的椎间盘,牵开迂曲的椎动脉,恢复颈椎与椎动脉长度的比例关系,保持椎动脉通畅,维持正常脑血液供应,恢复正常脑组织功能,使颈椎周围的肌肉得到有效地营养,颈椎病人的颈椎曲度和各项生理机能得到恢复;对于早期颈椎病出现的颈椎生理曲线变直,颈椎列线不正等情况,通过曲度牵引可逐渐加以矫正,特别是对于长期伏案工作、学习、驾车而引起的人体颈椎退行性病变、造成的颈部疼痛、神经根性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缓解、康复作用。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颈椎曲度牵引器,包括有立柱、可调节立柱和座椅,所述立柱固定在座椅的后部,所述可调节立柱插装在立柱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动机构、颈托机构和牵引机构三部份,所述转动机构由支撑轴、转动支架和牵引臂构成,所述支撑轴中部与可调节立柱顶端相连,一对转动支架分别铰接在支撑轴两端,一对牵引臂分别向前后方向水平垂直固定在转动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机构由可调节颈托架和颈托构成,所述可调节颈托架设置在支撑轴下方的可调节立柱上,所述颈托置于可调节颈托架的前端上,颈托经可调节颈托架和可调节立柱实现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由枕颌吊带套、牵引绳、牵引装置构成,所述枕颌吊带套两侧分别与牵引绳相连接,所述牵引绳经牵引臂与牵引装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座椅底部,所述牵引臂的前后两端上设置有滑轮,牵引绳经滑轮与牵引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臂由前牵引臂和后牵引臂构成,所述前牵引臂的长度小于后牵引臂的长度。
【文档编号】A61F5/042GK203379242SQ201320463652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发明者】魏永强, 段云升, 崔德存 申请人:魏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