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适配型三通连接管。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设置在引流管主体两端的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连接管,以及设置在引流管主体一侧的带有正压注射帽单通管和引流管主体上的控制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连接管均为梯形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了不同引流管及引流瓶的连接问题,避免反复断开引流管操作导致胸腔内感染,并且解决目前应用的三通管易于阻塞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胸腔闭式引流术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在胸膜疾病的治疗,闭式引流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接引流瓶,但目前引流管及引流瓶的口径不一,无法方便进行引流管及引流瓶的连接;引流管置入后根据病情经常需经引流管注入药物治疗或进行胸腔冲洗,应用三通管可进行药物注射及胸腔冲洗,避免反复断开引流管与引流瓶的连接,减少了因操作发生感染风险,但现有三通管引流口径较小,且规格固定,引流管易于阻塞,且无法方便连接各种引流管及引流瓶。
[0003]因此有必要解决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引流管与引流瓶的可适配性连接及较好解决引流通畅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
[000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设置在引流管主体两端的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连接管,以及设置在引流管主体一侧的带有正压注射帽单通管和引流管主体上的控制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连接管均为梯形结构。
[0006]为了能更好的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其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的改进:
[0007]进一步将所述的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连接管的表面设有螺纹。
[0008]进一步将所述的引流管连接管的长度为3cm,内径为5_。
[0009]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作用,可以在连接管处设置一个连接处固定带。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了不同引流管及引流瓶的连接问题,避免反复断开引流管操作导致胸腔内感染,并且解决目前应用的三通管易于阻塞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如下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0014]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参见图1),包括引流管主体1,设置在引流管主体I两端的引流管连接管2和引流瓶连接管3,以及设置在引流管主体一侧的带有正压注射帽单通管4和引流管主体I上的控制阀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连接管2和引流瓶连接管3均为梯形结构。设计的梯形引流管连接管2的长度为3cm,内径为5_,外表面有螺纹设计,与引流管连接后可应用固定带固定;梯形引流瓶连接管3与梯形引流管连接管2采用相同的设计,与引流瓶连接后,应用固定带固定。正压注射帽单通管4可与注射器及输液器连接,进行药物注射及冲洗。控制阀5实现对引流、胸腔注射、暂时关闭引流的控制,控制阀上的通道口径较大,避免管路阻塞的发生。控制阀5内设置有一个T型的通道,通过旋转至不同位置,控制引流管与引流瓶直接连接,或者单通管与引流管连接,或者单通管与引流瓶连接。
[0015]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各种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之间的可适配性连接问题,所设计三通引流管口径较大,减少了引流过程中发生的引流管阻塞的发生几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设置在引流管主体两端的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连接管,以及设置在引流管主体一侧的带有正压注射帽单通管和引流管主体上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连接管均为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连接管的表面设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连接管的长度为3cm,内径为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连接处固定带。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3507301SQ20132062804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姜廷枢, 李航, 毛琦善, 杨文君, 嵇焕盛, 冯国彦, 郑坚 申请人:烟台毓璜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