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430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包括操作部、中间部及功能部,操作部和功能部分别连接在中间部的后端和前端,所述的功能部包括活检钳和连接在活检钳与操作部之间的操作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细导管和连接在其前端的注射针,该注射针位于功能部内;该细导管穿过中间部内部从所述的操作部穿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目前已有的内窥镜的活检孔道内,由现有的肠镜带针活检钳换做带针导管活检钳,在常规活检钳内里套入一细导管,微导管顶端固定一注射针,具有注射、病检及热活检钳的多种治疗功能,不需要分次操作,大大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基于在注射针既有注射止血、喷洒染色的功能基础上,合并有钳取组织病理的功能,可以在一次性染色的基础上同时完成取材的工作。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消化内窥镜下有注射针和活检钳,这两种器械可以分别注射止血和喷洒染色,但不能钳取病理标本。活检钳可以钳取病理标本,并且热活检钳亦有治疗的作用。这二者的作用分别独立,只能分项完成各自的任务,手术繁琐,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注射针和活检钳功能独立,需要分别进行,手术繁琐不方便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包括操作部、中间部及功能部,操作部和功能部分别连接在中间部的后端和前端,所述的功能部包括活检钳和连接在活检钳与操作部之间的操作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细导管和连接在其前端的注射针,该注射针位于功能部内;该细导管穿过中间部内部从所述的操作部穿出。
[0005]所述的细导管的外径为0.5-1.0mm。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目前已有的内窥镜的活检孔道内,由现有的肠镜带针活检钳换做带针导管活检钳,在常规活检钳内里套入一细导管,微导管顶端固定一注射针,具有注射、病检及热活检钳的多种治疗功能,不需要分次操作,大大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部的结构示意;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部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包括操作部1、中间部2及功能部3,操作部I和功能部3分别连接在中间部2的后端和前端,所述的功能部3包括活检钳32 (包括安装活检钳32的底座31)连接在活检钳32与操作部I的操作手柄12之间的操作线4 ;中间部2 —般为螺旋弹簧管;操作部I由主手柄11和滑动套在主手柄11主管上的操作手柄12组成。上述结构为现有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超滑导管5和连接在其前端的注射针7(包括针座6),该注射针7位于功能部3内(在活检钳32的旁边);该超滑导管5的后端穿过中间部2的内部从所述的操作部I的主手柄11穿出。
[0011]所述的超滑导管5的外径为0.5-1.0mm,约占内窥镜孔道孔径的五分之一。
[0012]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部和中间部通过现有的内窥镜的活检孔道输送到病灶,超滑导管5的后端与注射器的出口连接。注射针7和活检钳32的使用方法与现有的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创手术内窥镜多用途定向治疗器,包括操作部、中间部及功能部,操作部和功能部分别连接在中间部的后端和如端,所述的功能部包括活检甜和连接在活检甜与作部之间的操作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细导管和连接在其前端的注射针,该注射针位于功能部内;该细导管穿过中间部内部从所述的操作部穿出;所述的中间部为螺旋弹簧管;所述的细导管的外径为0.5-1.0mm。
【文档编号】A61B10/04GK204072174SQ20132063775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李楠 申请人:李楠, 王雪明, 李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